-
增液润燥汤对干燥综合征小鼠颌下腺相关mRNA和蛋白及外周血Th17/Treg表达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观察增液润燥汤对干燥综合征(SS)模型小鼠颌下腺组织相关mRNA和蛋白及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17(Th17)/调节性T细胞(Treg)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SPF级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造模组,造模组通过免疫诱导法建立SS小鼠模型,对照组不予处理,将成模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白芍总苷组和增液润燥汤低、中、高剂量组,每组3只.白芍总苷组予白芍总苷溶液0.234 mg/g灌胃,增液润燥汤低、中、高剂量组予增液润燥汤4、8、12 mg/g灌胃,对照组和模型组予等体积蒸馏水灌胃,每日1次,连续60 d.计算小鼠日饮水量、唾液流率、颌下腺指数,HE染色观察小鼠颌下腺组织形态,qPCR检测颌下腺组织同源异形盒基因A1(HOXA1)、信号传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STAT3)、白细胞介素-17(IL-17)、叉头框蛋白P3(FOXP3)mRNA和miR-181c-3p表达,Western blot检测颌下腺组织HOXA1、STAT3、p-STAT3、IL-17、FOXP3蛋白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Th17、Treg比例.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日饮水量增加,唾液流率、颌下腺指数降低,颌下腺组织淋巴细胞浸润明显,HOXA1、STAT3、IL-17 mRNA表达升高,FOXP3 mRNA和miR-181c-3p表达降低,HOXA1、STAT3、p-STAT3、IL-17蛋白表达升高,FOXP3蛋白表达降低,Th17比例、Th17/Treg升高,Treg比例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增液润燥汤各剂量组小鼠日饮水量减少,唾液流率升高,颌下腺组织淋巴细胞浸润均有不同程度减轻,HOXA1、IL-17 mRNA表达降低,FOXP3 mRNA和miR-181c-3p表达升高,HOXA1蛋白表达降低,FOXP3蛋白表达升高,Th17比例、Th17/Treg降低,Treg比例升高,增液润燥汤高剂量组颌下腺指数升高,STAT3 mRNA、蛋白表达及p-STAT3、IL-17蛋白表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增液润燥汤可能通过上调miR-181c-3p、FOXP3表达,下调HOXA1、p-STAT3、STAT3、IL-17表达,调节Th17/Treg细胞平衡,改善SS所致颌下腺功能和组织损伤.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白芍化学成分含量测定及质量控制评价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建立白芍中4个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评价不同产地白芍质量。方法:使用乙醇超声提取白芍有效成分,使用WondaSiL WR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水,梯度洗脱,流速1 ml/min,柱温30 ℃,总运行时间65 min;将有效成分质量分数导入SPSS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评价不同产地白芍质量。结果:芍药苷、芍药内酯苷、苯甲酰氧化芍药苷和没食子酰芍药苷线性范围分别为0.020 1~3.820 0 μg( r 2=0.999 4)、0.015 9~2.850 0 μg( r 2=0.999 2)、0.008 2~1.820 0 μg( r 2=0.999 1)、0.003 2~0.970 0 μg( r 2=0.999 5)。10批白芍样品中,以产自安徽的白芍质量最佳,产自四川的白芍质量最差。 结论:建立了白芍HPLC测定方法并测定了4个有效成分含量,确定了安徽亳州为白芍主产区,可为白芍质量控制和制剂生产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白芍总苷与抗风湿药联用对类风湿关节炎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观察白芍总苷与抗风湿药联合应用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效果。方法:选取威海市中心医院2017年8月至2018年9月收治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200例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100例。研究组应用白芍总苷加抗风湿药(DMARD S)二联及三联组合共5组,每组20例;对照组100例患者未加白芍总苷,单服抗风湿药(DMARD S)二联及三联组合共5组,每组20例。两组患者定期复诊,随访1年,并按统一制订的标准进行疗效评价。 结果:两组治疗前晨僵持续时间、关节肿胀、关节压痛、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 > 0.05);每组治疗后晨僵持续时间、关节肿胀、关节压痛、血沉、C反应蛋白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均 P < 0.05)。治疗后A、B、C、D、E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晨僵持续时间、关节肿胀、关节压痛、血沉、C反应蛋白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均 P < 0.05)。A、B、C、D研究组治疗后晨僵持续时间、关节肿胀、关节压痛、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 > 0.05);E研究组治疗后晨僵持续时间[(18.96±11.29)min]、关节肿胀指数(1.26±7.73)、关节压痛指数(1.93±3.76)、红细胞沉降率[(19.43±7.84)mm/h]、C反应蛋白[(2.13±3.92)mg/L]与A组[(29.31±42.36)min、(2.31±3.61)、(3.16±2.17)、(29.63±17.36)mm/h、(4.35±2.17)mg/L]、B组[(28.37±41.45)min、(2.37±4.2)、(3.69±3.24)、(27.49±18.45)mm/h、(4.28±1.63)mg/L]、C组[(29.69±41.63)min、(2.68±3.75)、(2.96±3.68)、(27.65±19.31)mm/h、(3.96±7.69)mg/L]、D组[(27.64±19.23)min、(2.19±4.95)、(2.81±4.15)、(26.54±65.32)mm/h、(3.19±6.39)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Hc=4.37、4.24、3.95、3.87;4.48、4.22、3.73、3.92;4.39、4.01、3.85、3.24;4.52、4.15、3.79、3.89;5.28、4.23、3.83、3.63,均 P < 0.05)。研究组总有效率为89.00%(89/1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1.00%(61/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150, P < 0.001)。 结论:白芍总苷联合DMARD S口服,尤其是白芍总苷联合甲氨喋呤+叶酸+柳氮璜吡啶组,治疗效果好,患者耐受性好,是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联合用药最佳选择,有着较高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手指带状疱疹最终导致截指一例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女,63岁。于3年前无明显诱因发现左示指丘疹,后逐渐蔓延至拇指、手掌、前臂(图1),丘疹逐步进展为透明囊泡,伴疼痛,无指体麻木,无指体灼热感,无畏寒、发热,经外院皮肤科确诊为"带状疱疹"。予更昔洛韦静脉滴注、甲钴胺片及加巴喷丁胶囊(效果欠佳后更换为普瑞巴林)口服、夫西地酸乳膏外涂等对症治疗,经治疗囊泡干涸、结痂脱落(图2~4),但左示指仍感疼痛,呈刀割样,NRS评分4分,夜间疼痛时有加剧,NRS评分7分。1年前患者每日不定时用布带环扎左示指指根部,以缓解左示指疼痛感,后发现左示指指体逐渐萎缩,疼痛仍持续,严重影响睡眠,遂至我院就诊。患者既往有类风湿性关节炎30年,长期口服甲泼尼松片、塞来昔布胶囊及白芍总苷胶囊。临床检查:左示指较健侧萎缩明显(图5,6),中、远节压痛明显,NRS评分7分,两点分辨觉8 mm,左示指被动伸、屈活动差,指间关节僵硬。辅助检查:血常规中白细胞计数9.9×10 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88.9%↑、淋巴细胞百分比8.3%,生化检查中超敏C反应蛋白19.1 mg/L。手术治疗:入院完善相关术前检查,与患者充分沟通,告知手术利弊,患者要求行截指术。入院后2 d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下行左示指截指术,于示指近节远端水平切开,近指间关节以近切断,用咬骨钳去除近节指骨远端关节面,高位切除指伸、屈肌腱及双侧指神经,结扎双侧指动脉,缝合残端创口(图7,8)。患者术后2 d诉左示指仅残存创口处疼痛,NRS评分4分,出院。术后3周复查诉出院后未因疼痛影响睡眠,疗效满意,检查创口愈合良好(图9,10),创口按压稍有疼痛,NRS评分2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白芍总苷对BALB/c小鼠Graves病模型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白芍总苷对BALB/c小鼠Graves病(GD)模型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50只(6周龄,体重16~18 g)无特定病原体级雌性BALB/c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分别设为对照组、模型组、早期低剂量白芍总苷干预组(250 mg·kg -1·d -1)、早期高剂量白芍总苷干预组(500 mg·kg -1·d -1)和晚期白芍总苷干预组,每组各10只。除对照组外,其余4组均注射表达促甲状腺激素受体(TSHR)A亚单位的重组腺病毒进行3次免疫(第0、3和6周),完成GD建模;早期低剂量和高剂量干预组全程予以含不同剂量白芍总苷的饲料,晚期干预组自第2次免疫后1周(第4周)起加用含低剂量白芍总苷的饲料。于第4周取小鼠尾静脉血检测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TRAb)、总甲状腺素(TT4)水平;第10周检测小鼠血清TRAb及TT4水平及各组调节性T细胞(Treg)比率,并观察甲状腺组织病理变化。检测各组血清辅助性T细胞1(Th1)及Th2细胞相关因子白细胞介素-2(IL-2)、IL-4、IL-5、IL-10、IL-12p70、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干扰素-γ(IFN-γ)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水平,探讨白芍总苷对BALB/c小鼠GD模型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结果:第4周时,早期高剂量干预组TT4[(55.07±12.89)μg/L]水平低于模型组[(74.33±8.63)μg/L]( P<0.05),早期低剂量干预组和晚期干预组TT4水平和模型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早期低剂量干预组、早期高剂量干预组和晚期干预组小鼠TRAb水平和模型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第10周时,早期高剂量干预组TRAb[(90.00±26.89)U/L]、TT4[(32.66±8.11)μg/L]水平均低于模型组[(396.97±95.35)U/L,(73.70±16.33)μg/L](均 P<0.05),而早期低剂量干预组和晚期干预组小鼠TRAb、TT4水平与模型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早期高剂量干预组甲亢小鼠甲状腺组织呈局灶性增生性改变,而其他组甲亢小鼠甲状腺组织呈弥漫性增生性改变。第10周(3次重组腺病毒免疫后4周),早期高剂量干预组小鼠CD4 +CD25 +/CD4 +Treg比值高于模型组( P<0.05)。第10周小鼠血清细胞因子和模型组相比,早期高剂量干预组IL-2、IL-12p70和IFN-γ水平均降低(均 P<0.05),IL-10水平升高( P<0.05)。 结论:早期高剂量(500 mg·kg -1·d -1)白芍总苷对小鼠GD模型具有保护性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和调节性T细胞功能改变及Th1/Th2细胞因子平衡恢复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艾拉莫德与华法林联用致血浆凝血酶原时间延长
编辑人员丨1周前
1例59岁女性患者因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功能不全急性加重、类风湿关节炎、肺部感染等给予改善心功能、抗风湿(白芍总苷胶囊0.6 g口服、2次/d,艾拉莫德25 mg口服、2次/d)和抗感染等治疗。用药前凝血酶原时间(PT)15.5 s,国际标准化比值(INR)1.2。因考虑患者有心脏瓣膜病、左心房内附壁血栓等,次日加用华法林2.5 mg口服、1次/d。患者PT延长和INR升高,至应用华法林第10天,PT 45.0 s、INR 4.8。停用华法林,将艾拉莫德剂量降至25 mg口服、1次/d。停用华法林第2天,PT 53.2 s、INR 5.9;第3天,PT 80.8 s、INR 10.1,遂停用艾拉莫德,给予维生素K 1治疗。3 d后,PT 22.4 s、INR 2.0。后因病情需要加用华法林2 mg口服、1次/d,患者PT为19.8~27.4 s、INR为2.1~2.9。考虑患者PT延长可能与艾拉莫德与华法林联用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冠状病毒所致心力衰竭的组学机制分析及药物预测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冠状病毒感染所致心力衰竭(心衰)的机制,并预测对其可能有效的药物。方法:在基因表达数据库(GEO)检索冠状病毒和心衰,并筛选符合实验要求的组学数据。采用R语言Limma程序包进行差异表达基因分析,筛选差异表达基因。将两组差异基因导入R语言clusterProfiler包进行基因本体学(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取两组结果的交集。采用STRING数据库对所有差异表达基因构建蛋白质互作网络并筛选核心基因。最后采用团队自主研发的表观精准治疗预测平台EpiMed预测冠状病毒所致心衰的治疗药物。结果:在GEO数据库检索并筛选得到GSE59185冠状病毒数据集,根据不同的亚型分为wt组、?E组、?3组、?5组、对照组5组样本,差异分析发现各亚组交集上调基因191?个,下调基因18?个。在GEO数据库检索并筛选得到GSE126062心衰数据集,共筛选差异表达基因495?个,其中上调165?个,下调330?个。冠状病毒与心衰差异表达基因富集分析,取交集处理共有GO条目20条,主要富集在病毒反应、病毒防御反应、Ⅰ型干扰素反应、γ干扰素调节、先天免疫反应调节、病毒生命周期负调控、病毒基因组复制调控等;共有5条KEGG通路,主要与肿瘤坏死因子(TNF)信号通路、白细胞介素(IL)-17信号通路、细胞因子与受体相互作用、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人类巨细胞病毒感染有关。蛋白互作网络分析筛选出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蛋白3、IL-10、IL-17、TNF、干扰素调节因子9、2′, 5′-寡腺苷酸合成酶1、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3、S-腺苷甲硫氨酸基区域蛋白2、CXC趋化因子配体10、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共10?个核心基因。EpiMed平台预测可能对冠状病毒所致心衰有效的药物为TNF-α抑制剂、白藜醇、利托那韦、白芍、维甲酸、连翘、鱼腥草等。结论:多个炎症通路的异常活化可能是冠状病毒感染所致心衰的原因,白藜芦醇、利托那韦、维甲酸、白芍、连翘、鱼腥草可能对其具有治疗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实验验证探讨红花-白芍药对治疗偏头痛的作用机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实验验证探讨红花-白芍药对治疗偏头痛的作用机制。方法:从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数据库中筛选红花、白芍的有效成分,使用Swiss Target Prediction预测有效成分的作用靶点;运用GeneCards获取偏头痛的疾病靶点,利用Venny 2.1获取交集靶点。使用STRING进行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分析并使用Cytoscape构建网络图,利用Metascape进行基因本体(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使用Cytoscape软件构建"药物-靶点-通路"网络图。采用硝酸甘油法建立偏头痛大鼠模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造模成功的大鼠分为模型组和观察组(每组5只)。观察组灌胃1.8 g/kg红花-白芍溶液,模型组灌胃等体积0.9%氯化钠溶液,1次/d,连续给药2周。治疗后评估症状改善情况及检测大鼠血清核心靶点V-Rel网状内皮增生病毒癌基因同源物A(RELA)、蛋白激酶B1(Akt1)、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MAPK1)、肿瘤坏死因子(TNF)、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白细胞介素-6(IL-6)表达情况。结果:红花-白芍药对中的24个有效成分通过多条通路直接作用于178个疾病靶点治疗偏头痛,其中6-羟基山柰酚、β-胡萝卜素、黄芩苷、β-谷甾醇、山柰酚等是核心成分,RELA、Akt1、MAPK1、TNF、Caspase-3、IL-6是至关重要的靶点。GO分析显示,细胞组成(CC)有85个,生物过程(BP)有228个,分子功能(MF)有119个。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提示红花-白芍药对主要参与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RAGE)、缺氧诱导因子-1(HIF-1)、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Akt和MAPK等信号通路。动物实验验证显示,与模型组比较,红花-白芍药对在0~30、60~90、120~150 min 3个时间段内评分均降低(均 P<0.01),大鼠机械性刺激和热刺激痛阈均增加(均 P<0.01),血清RELA、Akt1、MAPK1、TNF、Caspase-3和IL-6水平均降低(均 P<0.01)。 结论:红花-白芍药对主要通过调节IL-17、TNF、Toll受体、T细胞受体、AGE-RAGE、HIF-1、PI3K/Akt和MAPK等信号通路的RELA、Akt1、MAPK1、TNF、Caspase-3和IL-6等疾病靶点治疗偏头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白芍总苷治疗儿童特应性皮炎的临床疗效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白芍总苷治疗儿童特应性皮炎的疗效,并观察不良反应。方法:选取湖南省儿童医院2020年5月至12月收治的儿童特应性皮炎40例,简单随机分组法分成两组。对照组20例,口服西替利嗪+外用糠酸莫米松软膏治疗。观察组20例,口服白芍总苷+外用糠酸莫米松软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特应性皮炎积分(SCORAD)和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的SCORAD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降低( P<0.05)。治疗2周和停药后1个月,观察组SCORAD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两组患者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结论:白芍总苷治疗儿童特应性皮炎疗效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柴胡-白芍单味、药对配方颗粒与传统汤剂化学成分及抗抑郁对比研究
编辑人员丨3周前
运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比较柴胡-白芍单味、药对配方颗粒与传统汤剂的主要有效成分变化,建立利血平拮抗急性抑郁模型探讨药对合煎与单煎合并的抗抑郁作用差异.采用COSMOSIL5C18-MS-Ⅱ柱(250 mm×4.6 mm,5 μm);以乙腈-0.1%磷酸溶液为流动相;体积流量1.0mL/min;柱温30℃;进样量10 μL;采用双波长(210、230 nm)检测.酶联免疫吸附剂实验及对相关组织进行HE、Nissl染色分析不同剂型对小鼠抑郁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柴胡皂苷a、柴胡皂苷d、芍药苷和氧化芍药苷的含量在柴胡-白芍单味配方颗粒混溶中低于柴胡-白芍药对配方颗粒与传统汤剂;柴胡-白芍单味配方颗粒混溶组、柴胡-白芍药对配方颗粒组和传统汤剂组均能使小鼠脑内5-羟色胺、多巴胺水平明显提高(P<0.05,P<0.01);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β及肿瘤坏死因子含量显著降低(P<0.05,P<0.01),抗炎因子白细胞介素-10显著升高(P<0.05,P<0.01);肝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不同程度地升高,丙二醛显著降低(P<0.05,P<0.01).HPLC检测方法重复性好,稳定可靠.通过抑制炎症和缓解氧化应激,柴胡-白芍药对配方颗粒与传统汤剂较柴胡-白芍单味配方颗粒混溶改善抑郁症状显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