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预断式带孔克氏针和普通克氏针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尺骨鹰嘴骨折的疗效比较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 研究比较预断式带孔克氏针和普通克氏针张力带治疗骨质疏松性尺骨鹰嘴骨折的疗效.方法 我科自2015年5月至2019年6月行内固定手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尺骨鹰嘴患者共55例,采用预断式带孔克氏针治疗(A组)23例,Mayo分型Ⅰ型9例、Ⅱ型14例.采用普通克氏针张力带治疗(B组)32例,Mayo分型Ⅰ型13例、Ⅱ型19例.分别对比两组的透视次数、手术时间、术后视觉模拟评分(VAS)、骨折愈合时间、内固定松动、术中出血量、软组织激惹及Broberg-Morrey评分等,统计学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术后55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7~24个月,平均(20.1±4.2)个月.在内固定松动、软组织激惹等指标上预断式带孔克氏针(A组)均优于普通克氏针张力带组(B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透视次数、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视觉模拟评分(VAS)及末次随访Broberg-Morrey评分上,两组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比既往的普通克氏针张力带,预断式带孔克氏针不仅降低了皮肤激惹和内固定松动的发生率,而且不增加手术创伤,最终获得良好的术后关节功能,比较适用于老年骨质疏松性尺骨鹰嘴骨折的治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动物实验探讨达原饮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口周痤疮作用机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动物实验探讨达原饮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口周痤疮的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TCMSP获取达原饮的有效活性成分及其对应靶点,从GeneCards、OMIM、TTD数据库检索Hp和口周痤疮靶点,取药物与疾病的交集靶点作为达原饮治疗Hp阳性口周痤疮靶点,采用Cytoscape3.7.2及STRING数据库构建交集靶点蛋白相互作用网络,筛选核心靶点,利用DAVID数据库与微生信平台对核心靶点进行GO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采用Hp菌液灌服和痤疮丙酸杆菌混悬液皮内注射建立Hp阳性口周痤疮大鼠模型,观察达原饮干预效果,并对核心靶点及相关通路进行初步验证.HE染色观察口周皮肤及胃组织形态,ELISA检测大鼠口周皮肤组织Toll样受体4(TLR4)、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核因子-κB(NF-κB)表达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结果 筛选出达原饮活性成分145个,对应靶点253个,药物与疾病交集靶点57个,达原饮治疗Hp阳性口周痤疮核心靶点为IL6、TNF、IL1B、AKT1、TP53等,KEGG通路富集分析得到153条信号通路,主要涉及癌症信号通路、脂质与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并发症中的AGE-RAGE信号通路、TLR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等.达原饮能够下调Hp阳性口周痤疮大鼠口周皮肤组织TLR4、MyD88、NF-κB表达及血清TNF-α、IL-6含量(P<0.01).结论 达原饮可能通过调控TLR4/NF-κB信号通路,降低炎症因子TNF-α、IL-6水平,减轻口周皮肤的炎症损伤,发挥对Hp阳性口周痤疮的治疗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炆何首乌乌发的药效评价及其网络药理学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对炆何首乌乌发的药效进行评价,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研究.方法:构建小鼠白发模型,通过白发面积在新生毛发区域占比、苏木精-伊红(HE)染色及血浆中酪氨酸酶(TYR)的含量来评价炆何首乌的乌发作用;并利用网络药理学及免疫荧光探讨其作用机制.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背部白发面积明显升高,皮肤组织中含黑色素的毛囊数量明显降低,血浆中TYR含量明显降低.与模型组比较,阳性药、制何首乌(中剂量、高剂量)及炆何首乌(低剂量、中剂量、高剂量)均能明显降低小鼠白发面积;制/炆何首乌低剂量、中剂量、高剂量能够明显增加小鼠皮肤组织中黑色素毛囊数量;制/炆何首乌高剂量可以明显提高小鼠血浆中TYR含量.在生药量相同的条件下,与制何首乌比较,炆何首乌中剂量能明显增加黑色素毛囊数量;炆何首乌低剂量、高剂量能明显增加小鼠血浆中TYR含量.网络药理学分析发现,炆何首乌的乌发作用涉及黑色素生成和Wnt信号通路等.免疫荧光结果表明,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小鼠皮肤组织中淋巴增强结合因子1(LEF1)及TYR表达水平明显降低;炆何首乌组小鼠皮肤组织中LEF1及TYR表达水平均明显增高.结论:炆何首乌对小鼠白发模型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LEF1及TYR的表达水平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土大黄提取物对银屑病小鼠P物质及其神经肽受体-1表达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经土大黄干预,探讨P物质(SP)及其神经激肽-1受体(NK-1R)在银屑病皮肤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对照组,银屑病模型组,甲氨蝶呤片组(1.3 mg/kg),阿瑞匹坦胶囊组(5 mg/kg),土大黄组(1、2、4 g/kg)小鼠皮肤、血液标本,经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银屑病小鼠皮肤组织病理学变化;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技术,检测银屑病小鼠皮肤SP、NK-1R mRNA表达;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蛋白免疫印迹技术,检测银屑病小鼠血液SP、皮肤、NK-1R蛋白表达;随后分析SP、NK-1R表达水平与银屑病的关系.结果:与银屑病模型组比较,所有药物干预组均能改善银屑病小鼠皮肤组织病理学变化;同时,小鼠皮肤SP、NK-1RmRNA表达,血清SP、皮肤NK-1R蛋白表达均降低(P<0.05,P<0.01).与阳性对照药甲氨蝶呤片组、阿瑞匹坦胶囊组比较,1 g/kg大黄组小鼠皮肤组织NK-1R蛋白表达升高(P<0.05).与土大黄组(1 g/kg)比较,土大黄组(2、4 g/kg)小鼠皮肤组织NK-1R蛋白表达均降低,其中土大黄组(2 g/kg)(P>0.05)、土大黄组(4 g/kg)(P<0.05).结论:土大黄可能通过降低焦虑相关神经递质SP及其NK-1R受体基因、蛋白表达,从而改善小鼠银屑病样皮损,其作用不亚于阳性对照药甲氨蝶呤片、阿瑞匹坦胶囊.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白藜芦醇脂质体凝胶的制备及其药效学考察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 将白藜芦醇制备成柔性脂质体后再制备为脂质体凝胶,并考察其白藜芦醇脂质体凝胶体外特性和治疗黄褐斑效果.方法 将白藜芦醇制备成柔性脂质体,与凝胶结合制备成脂质体凝胶,对两种制剂进行体外释放、体外透皮、初步药效学、皮肤刺激性考察.结果 制备得到的白藜芦醇脂质体凝胶粒径为(148.27±2.90)nm,PDI为0.132±0.01,属于剪切变稀的非牛顿流体.体外释放结果表明,白藜芦醇乙醇溶液释放速度相对较快,4 h时释放量为75.99%,达到释放平衡;而白藜芦醇柔性脂质体与脂质体凝胶在8h时释放量分别为59.99%和40.30%,可显著延缓药物的释放,维持较长的释放周期.体外透皮试验结果表明,白藜芦醇柔性脂质体的透过量大于脂质体凝胶,但滞留量低于脂质体凝胶.白藜芦醇柔性脂质体与脂质体凝胶均无皮肤刺激性,且能够减少皮肤组织中紫外线照射引起的黑色素含量,与空白组相似,显著低于造模组.结论 白藜芦醇纳米制剂在皮肤中都有较好的滞留,不仅可以有效治疗黄褐斑,还能增强抗氧化能力,减少局部损伤.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自体表皮细胞悬液与网状自体刃厚皮移植联合治疗深Ⅱ度烧伤创面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 探索自体表皮细胞悬液联合网状皮移植用于深Ⅱ度烧伤创面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深Ⅱ度烧伤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刃厚网状皮移植(n=8),试验组以自体表皮细胞悬液联合刃厚网状皮移植进行治疗(n=8).表皮细胞悬液取自患者自体健康皮肤组织,通过细胞分离器制备获得.统计两组创面愈合时间、治疗后1周的创面愈合率,以及术后8周的瘢痕评分(温哥华量表),并检测制备的细胞悬液中的表皮细胞浓度、活率.结果 对照组愈合时间(12.1±0.6)d,试验组愈合时间(10.2±0.3)d;治疗后1周,对照组愈合率为76.97%±10.68%,试验组为94.85%±10.01%;术后8周,瘢痕温哥华评分对照组6.13±3.44,试验组2.92±1.07.各项指标试验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制备细胞悬液的细胞数量为(1.77±0.11)×106个细胞/cm2皮肤标本,细胞活率为87.85%±4%.结论 本研究初步证实了自体表皮细胞悬液联合网状皮移植用于深Ⅱ度烧伤创面治疗,可促进植皮愈合时间,减少供区面积,并可改善术后的瘢痕增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表现为背部溃疡的系统性红斑狼疮1例诊疗体会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患者男性,23 岁,颜面躯干四肢红斑丘疹 5 年,背部溃疡 1 个月.皮肤科检查:面部可见萎缩性瘢痕,躯干四肢可见散在红斑丘疹,部分融合成片,背部散在溃疡,溃疡面有黄白色脓性分泌物.实验室检查∶抗核抗体(ANA)1∶160,24 h尿蛋白 1.632 g,红细胞沉降率(ESR)50 mm/h;皮损组织病理示:表皮角化不全,棘层肥厚,部分细胞内水肿,真皮内胶原纤维增生,血管周围大量淋巴细胞、组织细胞浸润.直接免疫荧光:基底膜免疫球蛋白M(IgM)、补体C3 呈线状沉积.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予糖皮质激素抗炎治疗,逐渐减量后好转出院.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基于糖化学生物学的糖类药物研发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糖类物质广泛存在于各种生物体中,在多种生命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具有多种生物医药活性,被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化妆品等领域.糖类药物包括不同来源的单糖、寡糖、多糖、糖苷类物质、糖缀合物和拟糖复合物等,被广泛应用于防治感染性疾病、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内分泌和代谢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皮肤病、神经系统疾病、肌肉骨骼和结缔组织疾病、消化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疾病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复方青黛胶囊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复方青黛胶囊(国药准字Z20010157,国家医保乙类),有清热解毒、化瘀消斑和祛风止痒的功效,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授予优质产品称号,并获得陕西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复方青黛胶囊保持了丸剂的良好疗效,但服用量减少,不良反应降低[1],得到了医患人员广泛认可. 多篇指南和共识推荐应用于银屑病及玫瑰糠疹等炎症性皮肤病[2-8],但对于临床适用人群、用药疗程等问题尚缺乏指南或共识的详细规范及指导. 为进一步规范复方青黛胶囊的临床应用,指导临床广大医师合理规范用药,由中华中医药学会皮肤科分会组织相关专家讨论并起草本共识,采用推荐分级评价、制定与评估(GRADE)体系评价证据等级,本共识专家组经多次研讨,形成《复方青黛胶囊临床应用专家共识》,具体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何首乌提取物基于IL-23/IL-17轴对银屑病小鼠皮损及抑炎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 探讨何首乌提取物(PME)对银屑病小鼠皮损的改善及抑炎作用,并阐明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PME低、中、高剂量组,每组各 15只,除正常组外,剩余各组利用咪喹莫特(IMQ)诱导银屑病模型后给药,连续给药 7d.记录各组小鼠背部皮损情况并进行银屑病皮损面积及严重程度指数(PASI)评分;小鼠背部表皮组织行HE染色;免疫组化法检测CD4 及K17 的阳性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皮肤组织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表达;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IL-17A、IL-17F、IL-22、IL-23 信使RNA(mRNA)相对表达水平;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蛋白相对表达量.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PASI评分升高(P<0.05);棘层增厚呈嵴状延长,有明显的细胞炎性水肿,皮肤表皮层厚度增大(P<0.05);CD4、K17 阳性表达、TNF-α及IL-8含量、IL-17A、IL-17F、IL-22、IL-23 mRNA相对表达水平及ICAM-1、VCAM-1 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提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PME低、中、高剂量组小鼠银屑病PASI评分降低,炎性细胞浸润减少,棘层畸变改善,表皮层厚度降低(P<0.05);CD4、K17 阳性表达、TNF-α及IL-8 含量、IL-17A、IL-17F、IL-22 和IL-23 mRNA相对表达水平及ICAM-1 和VCAM-1 蛋白相对表达量降低(P<0.05);PME作用效果呈剂量依赖性.结论 PME可改善IMQ诱导的银屑病小鼠皮损情况,可能与抑制IL-23/IL-17 炎性轴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