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益气养阴解毒方治疗早期肺癌术后伴肺结节气阴两虚证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评价益气养阴方治疗早期肺癌术后伴肺结节气阴两虚证的疗效。方法:随机对照试验研究。选择2020年3-9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肿瘤科76例早期肺癌术后伴肺结节气阴两虚证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38例。对照组予以西医常规对症治疗,治疗组自入组后第1天起服用益气养阴解毒方。2组均治疗6个月,随访2年。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中医证候评分,采用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活动状态(ECOG PS)评分评估患者的活动状态;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流式细胞仪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CD3 +、CD4 +百分比,ELISA法检测TGF-β水平。记录患者体重,观察治疗后体重变化。观察记录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评价中医证候疗效及肺结节控制率。 结果:观察期间,治疗组失访1例、对照组失访3例,最终治疗组37例、对照组35例完成本研究。治疗组治疗后气短[(0.27±0.07)分比(0.68±0.12)分, t=17.66]、自汗盗汗[(0.16±0.16)分比(0.79±0.16)分, t=16.55]评分低于对照组( P<0.01);对照组治疗后失眠[(0.15±0.08)分比(0.54±0.13)分, t=15.52]评分低于治疗组( P<0.01)。治疗后,治疗组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81.08%(30/37)、对照组为54.29%(19/3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Z=-2.00, P=0.040);ECOG PS评分稳定率为89.19%(33/37)、对照组为82.86%(29/35),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0.19, P>0.05);治疗组体重增加及稳定率为88.10%(32/37)、对照组为62.86%(22/3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5.36, P<0.05)。随访2年,治疗组肺结节控制率为91.89%(34/37)、对照组为65.71%(23/3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7.47, P<0.01)。治疗组治疗后NSE[(12.54±2.52)ng/L比(13.85±2.71)ng/L, t=-2.12]、TGF-β[(218.38±102.63)ng/L比(301.24±193.69)ng/L, t=-2.29]水平低于对照组( P<0.05),CD3 + T淋巴细胞[(70.60±7.90)%比(65.99±9.27)%, t=2.32]百分比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益气养阴解毒方可延缓早期肺癌术后伴肺结节患者肺结节生长,并具有增加体重,改善中医证候,提高机体免疫力的作用,具有潜在防治早期肺癌发生发展的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中药复方专利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用药规律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究中药复方专利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用药规律。方法: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专利数据库建库至2022年9月1日公开发表的治疗DR的中药复方专利,采用古今医案云平台V2.0对用药频次与性味、归经分布进行分析,基于关联规则与聚类分析方法对配伍用药规律进行挖掘分析。结果:共纳入复方专利113个,包括中药201味,其中使用频次排名前5位依次为生地黄、三七、当归、灵芝、黄芪,用药药性以寒、温居多,药味以甘、苦为主,归经多为肝、肺、肾经。常用药对6对,聚类分析得出4类药物;复杂网络分析得到核心中药组合为生地黄、三七、当归、灵芝、黄芪、丹参、枸杞子、蕤仁、菟丝子。结论:治疗DR专利复方药物以甘寒、归肝经为主,用药以益气养阴、清热凉血、活血化瘀、补益肝肾为主,常用益气养阴、清热解毒、补气养血、补气止血药对,组方多以当归补血汤、四物汤等加减,酌加风药平肝明目,可为临床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文献探讨2型糖尿病肾脏病Ⅳ期中医辨治规律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通过文献分析探讨2型糖尿病肾脏病Ⅳ期的中医辨治规律。方法: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重庆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建库至2020年12月31日有关中医药治疗2型糖尿病肾脏病Ⅳ期的文献,采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 365录入信息,采用SPSS Statistics 23.0及SPSS Modeler 18.1软件进行数据挖掘及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110篇,治疗2型糖尿病肾脏病Ⅳ期患者共计3 969例,运用处方111首,涉及中药206味。本病病位主要在肾与脾,本虚证以气阴两虚证为常见,标实证以血瘀证为常见。2型糖尿病肾脏病Ⅳ期治疗常用方剂包括六味地黄汤、真武汤、补阳还五汤、参芪地黄汤等,较多运用具有补气或活血化瘀作用的中药;黄芪是组方核心用药,关联规则分析得出药物关联规则54条。结论:2型糖尿病肾脏病Ⅳ期病性为虚实夹杂,本虚多见气阴两虚、脾肾两虚、脾肾阳虚,标实常见血瘀、湿邪、浊毒。现代中医以益气养阴、活血通络为其基本治法,同时重视健脾补肾、利湿解毒。黄芪、当归、丹参、茯苓、山药、山萸肉、大黄、泽泻为该期基本用药,体现了“气血水同治”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卢雯平基于朴炳奎学术思想治疗卵巢癌的思路探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卢雯平教授在20多年的临床诊疗过程中,以朴炳奎教授的核心学术思想为指导,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辨证辨病治疗卵巢癌,根据不同治疗阶段的病机特点,因人施治,以益气活血解毒法为主,在卵巢癌的维持巩固治疗期取得了较好疗效。笔者跟随卢教授门诊学习,现结合所习体悟,探究卢教授运用朴老治疗卵巢癌的学术经验,以期为卵巢癌的临床治疗提供诊疗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庞鹤分期辨治下肢静脉性溃疡经验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庞鹤教授认为,下肢静脉性溃疡的病因主要为气虚血瘀、经脉失养、湿浊热毒郁结于下。其中气虚血瘀为本,湿浊热毒既为病理产物,又为致病因素。庞教授提出,本病的治疗当以益气活血贯穿始终,并结合整体证候与局部疮面情况,以辨证治疗为本,分期治疗为纲,需注意把握不同时期疾病特点,灵活选方用药,初期以清热解毒为要,后期以生肌收口为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数据挖掘的中药专利复方治疗原发性肝癌用药规律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通过数据挖掘方法分析国家专利数据库中药复方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用药规律。方法:检索纳入国家专利检索平台中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中药复方,通过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等软件对所纳入的复方进行频次统计分析、关联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共纳入治疗原发性肝癌专利复方350个,涉及中药425味;使用频次排名前10的高频中药依次为白花蛇舌草、黄芪、半枝莲、白术、甘草、人参、柴胡、莪术、丹参、当归;前3位药物功效类别依次为补虚药、清热解毒药、活血化瘀药;药性以寒、温、平为主,药味以苦、甘、辛居多,归经以肝、脾、肺经为要;发现关联规则12条,关联性最强的药对为“白花蛇舌草-半枝莲”,高频药物可聚为8组。结论:中药专利复方治疗原发性肝癌以益气健脾为主,辅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之品,与原发性肝癌“扶正祛邪,攻补兼施”的基本治则相一致。本研究挖掘探讨了中药专利复方治疗原发性肝癌的基本用药规律,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指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首都国医名师王沛治疗结肠癌用药规律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首都国医名师王沛教授治疗结肠癌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王沛教授治疗结肠癌的门诊病案,录入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对处方用药的性味归经、药物频次功效分类进行统计分析,通过关联规则、聚类分析得出高频药物组合。结果:共收集处方65首,涉及中药150味,药性以温、寒、平为主,药味以甘、苦、辛为主,归经以肝、脾、肾经为主,按功效分类以补虚药、清热药、利水渗湿药及活血化瘀药为主,常用茯苓、猪苓、半枝莲、生黄芪、莪术等药,以及猪苓-茯苓、生黄芪-炙黄芪、半枝莲-莪术等药物组合;根据关联规则分析,得到高关联药对29对,包括猪苓-炙黄芪-生黄芪、茯苓-半枝莲-猪苓、半枝莲-莪术-猪苓等;聚类分析得到的6类药物组合,以健脾利湿、益气活血、清热解毒、涩肠止血为主。结论:王沛教授多从脾湿、正虚、热毒、血瘀、出血论治结肠癌,治以健脾利湿、益气扶正、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涩肠止血,符合中医治疗肿瘤扶正祛邪思想,可供临床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中医药防治化疗后骨髓抑制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中医药防治化疗后骨髓抑制的常用治法有补肾生髓法、健脾养血法、解毒活血法、益气养阴法、疏肝调肝法等,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目前,研究仍存在以下不足:临床研究中符合循证医学原则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研究较少,中医辨证分型尚缺乏统一的标准和客观依据与规范;中医药防治化疗后骨髓抑制与西医治疗的结合应用还不够充分;关于中医药抗化疗后骨髓抑制在细胞、分子微观水平方面的研究有一定进展,但由于中药方剂成分复杂,明确具体机制存在较大困难,联合用药的协同效应以及治疗效果的科学证据还相对不足.今后,需进一步探索和研究中医药防治化疗后骨髓抑制的临床应用前景,提高临床研究质量,深入研究中医药抗化疗后骨髓抑制的作用机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陈康清治疗慢性结肠炎经验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陈康清老师认为,脾肾虚致泄为慢性结肠炎主要病机.陈老师运用"态靶辨治"理论治疗慢性结肠炎,将慢性结肠炎分为炎症期、炎积癥瘕期、康复期三个阶段,将其发展的某一阶段的病理过程分为"郁火态、湿热态、癌毒态、阴火态"四种状态,辨证分为八种证型:脾胃虚弱,湿浊下迫肠腑型;脾阳虚夹寒,寒湿阻滞肠道型;脾虚中气下陷,气虚失司大肠型;肝郁脾湿,湿热留滞胃肠型;肝郁脾虚,气滞瘀堵大肠型;脾虚痰阻,水湿痰阻肠腑型;肾脾阳虚毒滞,阳虚毒滞大肠型;脾肾阴阳两虚,毒痰湿瘀互结留滞大肠型(寒热错杂)等.炎症期以"湿热态""郁火态"为纲,辨证为脾胃虚弱,湿浊下迫肠腑型,治法为健脾利湿,通降谷道,以脏连丸为靶方;肝郁脾湿,湿热留滞胃肠型,治法为疏肝解郁,健脾利湿,通降谷道,以柴胡疏肝散为靶方;肝郁脾虚,气滞瘀堵大肠型,治法为疏肝化瘀,健脾化湿,通降肠腑,以大柴胡汤、大黄牡丹汤为靶方等.炎积癥瘕期以"癌毒态"为纲,如辨证为脾阳虚夹寒,寒湿阻滞肠道型,治法为温阳健脾,散寒祛浊,以附子理中丸为靶方;脾虚痰阻,水湿痰阻肠腑型,治法为健脾利湿,理气行滞,以二陈汤合参苓白术散为靶方;脾肾阴阳两虚,毒痰湿瘀互结留滞大肠型,治法为平调阴阳,化瘀理气行滞,以乌梅丸或半夏泻心汤合蛰虫丸为靶方等.此阶段脏腑气机虚弱加之有形之邪的复合态,如遇蒹加毒痰癌态,可加"半边莲配伍七叶一枝花""蒲公英配伍山慈菇"药对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痰瘀毒积态,选用"三棱配伍莪术、胆南星""血竭配伍白附子"药对活血化瘀,化痰散郁.康复期以"阴火态"为纲,如辨证为肾脾阳虚毒滞,阳虚毒滞大肠型,治法为温肾健脾,散寒祛毒,利水消肿,以归脾汤、实脾饮为靶方;脾虚中气下陷,气虚失司大肠型,治法为补中益气,升阳祛毒,以补中益气汤、八珍汤为靶方等.此阶段脏腑功能虚弱,病邪渐除,根据临床症状及靶方加相应靶药,如遇蒹加气虚乏力,选用红参、西洋参等;如蒹加气滞食积选用调理气机之枳壳、陈皮、青皮等,消导开胃之薏苡仁、炒白术、焦山楂、焦神曲、焦麦芽等.陈老师还在辨证分型的基础上选择相应病因靶药、症靶药、标靶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基于数据挖掘中药复方专利治疗流行性感冒的用药规律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探索中国知网专利数据库中治疗流行性感冒的中药复方专利用药规律.方法 检索自建库来至2024年3月25日中国知网专利数据库收录的治疗流行性感冒的中药复方,利用Microsoft Excel 2019软件分析符合筛选标准的复方中药的使用频次、性味归经等;运用SPSS Modeler 18.0软件Apriori算法对高频药物进行关联规则分析;运用SPSS 25.0软件对高频药物进行因子分析、聚类分析,筛选出核心药对和药物组合.结果 共纳入中药复方451首,涉及685味中药,总用药频率4469次.使用频次最高的中药依次为金银花、炙甘草、连翘、黄芩、板蓝根、薄荷等;药性以寒为主,药味以苦为主,归经多归肺经;核心药物组合有金银花-连翘-炙甘草、连翘-牛蒡子-金银花等,得到了治疗流行性感冒的核心药对及常见药物组合.结论 治疗流行性感冒的中药复方多用苦寒之品,治则以清热解毒为主,兼顾疏散风热、解表散寒、化湿醒脾、益气固表等治法,核心药对及药物组合的挖掘为更好地治疗流行性感冒及新药的研发提供了更广阔的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