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眶隔外侧脂肪释放内侧转移治疗上睑凹陷的效果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用释放后眶隔外团脂肪矫正上睑凹陷的方法及效果。方法:2017年1月至2020年6月,河北承德市口腔医院医学美容科就诊的上睑凹陷女性患者26例,年龄22~54岁,平均43岁。对26例患者行外团眶隔脂肪释放反向折叠重置术,将脂肪放置于上睑凹陷处,眶隔在中外侧做约4 mm切口,尽量保证眶隔完整。将术前和术后6个月患者照片进行比较,观察上睑凹陷的矫正效果及上睑形态。结果:26例患者手术切口均一期愈合,未出现感染,切口瘢痕不明显;术后6个月,19例患者效果满意;6例患者因脂肪不足效果有改善;1例患者因脂肪量太少,填充不到位效果欠佳,后用自体脂肪移植得到改善。结论:外团眶隔脂肪释放反向折叠重置术矫正上睑凹陷,手术效果明显、创伤小,值得临床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下睑年轻化手术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下睑衰老是整形美容外科常见的问题,主要表现为眶隔脂肪膨出、泪沟畸形、下睑皮肤松弛;下睑年轻化手术主要解决这些问题。近年来,随着对睑袋相关解剖研究的深入以及整形外科技术的不断发展,下睑年轻化手术从最初的单纯切除多余皮肤和疝出脂肪,发展到结合眶隔脂肪释放重置、加强下睑支持结构、中面部提升等多种技术的联合应用。为提高下睑年轻化手术的治疗效果、降低术后并发症起到积极的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眶隔脂肪重置在下睑袋术中矫正泪槽及睑颊沟畸形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眶隔脂肪重置法在下睑袋成形术中矫正泪槽及睑颊沟畸形的效果。方法:2015年3月至2018年3月,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整形美容科对下睑袋合并泪槽及睑颊沟凹陷畸形患者72例(男10例,女62例,年龄32~66岁,平均48岁),松解泪槽韧带及眼轮匝肌限制韧带,释放眶隔脂肪,将眶隔膜及脂肪向下推进平铺,重置于眶下区骨膜瓣下,填充沟槽凹陷。结果:72例手术切口均愈合,双侧眼部形态自然、对称,睑颊部过渡良好,轮廓线呈单凸型曲线,切口瘢痕不明显。6~24个月随访,5例失访;1例出现单侧下睑睑袋复发,6个月后再次手术修复后改善;1例出现轻微下睑退缩,按摩理疗随时间增长自行好转;其余65例泪槽沟睑颊沟畸形均得到明显改善。66例(91.67%)患者对手术效果满意。结论:松解泪槽韧带及眼轮匝肌限制韧带并进行眶隔重置,对于矫正下睑袋伴泪槽及睑颊沟畸形的效果较好,患者满意度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自体脂肪注射与眶隔脂肪重置术矫正年轻人眶下缘凹陷的比较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比较自体脂肪注射术与结膜入路眶隔脂肪带蒂移植术矫正年轻人眶下缘凹陷畸形的效果。方法: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整形外科收治眶下缘凹陷伴眶隔脂肪膨出患者40例,男9例,女31例,年龄20~40岁,平均30.6岁。根据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20例,1组经结膜入路眶隔脂肪释放重置术,2组在眶隔脂肪适量去除后行分层分区结构脂肪、微脂肪颗粒、纳米脂肪注射术。结合泪沟畸形等级量表(TTRS)和患者满意度评估术后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术后6、12个月TTRS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1)。术后6~12个月两组患者TTR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1);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TTRS各项评分改善比较,2组患者泪槽深度( P<0.05)、色素沉着( P<0.01)、皱褶( P<0.01)改善优于1组。2组患者满意度(95%)高于1组(70%),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结论:年轻人眶下缘凹陷经眶隔脂肪适量去除后分层分区自体脂肪注射术能获得较好效果,不仅减轻泪槽深度,还对眶周色素沉着和细纹具有改善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改良眶隔脂肪释放在下睑袋成形术同期矫正泪槽畸形的效果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改良眶隔脂肪释放在下睑袋成形术同期矫正泪槽畸形的效果。方法:2019年1月至2023年8月,建德市第一人民医院整形美容外科对下睑皮肤松弛合并泪槽凹陷畸形患者52例(男5例、女47例,年龄27~66岁,平均47.8岁)用眶隔脂肪填充眶下缘凹陷处,眼轮匝肌支持韧带缝合固定于眶下缘骨膜处达到解剖复位,眶隔膜游离缘缝合固定于支持韧带缘的改良眶隔脂肪释放法下睑袋成形术同期进行泪槽畸形矫正。术后6~12个月随访,评估并发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52例患者手术切口均一期愈合,术后外观良好,切口瘢痕不明显。随访6~12个月,术后6个月评估手术满意度,49例满意、2例基本满意、1例不满意,无下睑外翻、下睑退缩、睑球分离等并发症。结论:改良眶隔脂肪释放法对矫正下睑袋伴泪槽畸形的效果较好,患者满意度高,值得临床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经结膜入路眶隔脂肪释放法矫正泪槽畸形的效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经结膜入路眶隔脂肪释放手术矫正无眶隔脂肪膨出的泪槽畸形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9月至2020年4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整复外科治疗的无眶隔脂肪膨出的泪槽畸形的患者资料。手术均经结膜入路释放眶隔脂肪、松解泪槽韧带、分离颧前间隙-上颌前间隙,将眶隔脂肪瓣内固定于此间隙中,以矫正泪槽畸形。依据数码电子照片,术前对泪槽畸形进行Hirmand分型。术前、术后根据Sadick泪槽评价量表(TTRS),分别对泪槽凹陷深度、色素沉着程度、颧部脂肪下垂以及下睑皮肤皱褶程度进行评分;根据Barton的睑颊部美学评估分级标准,对眶-颊结合部的形态进行评级;同时结合术后患者的满意度自评表,综合分析泪槽畸形矫正的美学效果。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记录相关并发症。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对术前、术后TTRS评分比较采用配对样本 t检验。 结果:共纳入79例不伴眶隔脂肪膨出的泪槽畸形患者,均为双侧。男性24例,女性55例,年龄19~38岁,平均25.7岁。术后3 d所有患者均出现结膜水肿,11例出现皮下淤斑、下睑肿胀或不对称,通过局部冷敷和口服地塞米松等,1~2周内均恢复,未见其他并发症发生。随访5~13个月,平均8.5个月。TTRS术前、术后评分比较,Hirmand Ⅰ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Hirmand Ⅱ和Ⅲ型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Barton评级:Hirmand Ⅰ型33例,均由术前的1级改善为术后的0级;Hirmand Ⅱ型35例,由术前的1级(7例)、2级(25例)和3级(3例)改善为术后的0级(30例)和1级(5例);Hirmand Ⅲ型11例,由术前的2级(6例)和3级(5例)改善为术后的0级(2例)、1级(5例)和2级(4例)。患者自评满意度:满意为78.5%(62/79),基本满意为17.7%(14/79),不满意为3.8%(3/79)。 结论:经结膜入路眶隔脂肪释放术,能有效矫正不同程度的无眶隔脂肪膨出泪槽畸形,达到提升下睑年轻化的美学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眶隔脂肪瓣联合游离脂肪矫正伴中重度上睑凹陷的多重睑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眶隔脂肪瓣联合游离脂肪矫正中重度上睑凹陷及多重睑的方法。方法: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思明院区医疗美容科对中重度上睑凹陷及多重睑的患者20例(男1例,女19例;年龄20~47岁,平均29岁),将脐下游离脂肪块填充于释放平铺的眶隔脂肪层上。结果:20例患者手术成功,效果满意。术后3个月内,肿胀逐渐消退。术后3~12个月,患者上睑凹陷均有明显改善,眼睑外形基本稳定;受区上眼睑脂肪存活良好,上眼睑触摸无硬节,重睑弧度理想,均比术前明显改善。结论:眶隔脂肪瓣联合游离脂肪块矫正上睑凹陷及多重睑的方法,存活率稳定,可较好地改善上睑凹陷以及多重睑,术后并发症较少,值得临床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眼轮匝肌后脂肪眶隔瓣修复不良重睑术组织缺损的效果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眼轮匝肌后脂肪眶隔瓣修复不良重睑术后组织缺损的效果。方法:2016年3月至2018年7月,江苏省中医院整形外科收治23例不良重睑术女性患者(年龄18~41岁,平均26.3岁),均为重睑切开术后重睑切口区域组织严重缺乏,或伴有不同程度医源性上睑提肌功能障碍,均采用眼轮匝肌后脂肪眶隔瓣术式进行修复;术中发现眼轮匝肌后脂肪眶隔瓣层过于薄弱,以该层组织为载体进行脂肪颗粒注射填充。术后随访3个多月,评估其修复效果。结果:23例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无血肿及感染。2例严重组织缺乏合并重度机械性上睑下垂的病例修复术后仍然存在不同程度的上睑下垂,5例术后患者认为闭眼时存在切口的台阶感;其余16例重睑形态获得不同程度改善。结论:松解释放眼轮匝肌后脂肪眶隔瓣能有效防止不良重睑线再次粘连,对于重睑术后组织缺损的修复有较满意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眶隔脂肪瓣矫正下眼睑眼袋合并泪沟及睑颊沟凹陷畸形的效果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眶隔脂肪瓣矫正下眼睑眼袋合并泪沟及睑颊沟凹陷畸形的经验。方法:2020年2月至2021年5月,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面颈部整形一中心用眼袋修复术联合眶隔脂肪释放术治疗35例眼袋合并泪沟及睑颊沟凹陷畸形患者,男4例、女31例,年龄35~63岁,平均47.5岁。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下眼睑皮肤松弛、眶隔脂肪膨出、中重度泪沟和睑颊沟凹陷畸形及骨性眶缘轮廓感;均用经皮肤切口眼袋修复术,将眶隔脂肪释放后向下牵拉并内固定于合适位置,填充泪沟及睑颊沟。结果:35例患者手术伤口均一期愈合,术后无血肿、感染,切口愈合良好。术后随访时间3~18个月,平均8.6个月。35例患者眼袋、泪沟及睑颊沟畸形明显改善。术后1个月内,2例患者单侧仍然存在轻度脂肪膨出眼袋畸形,2例患者术后早期出现轻度下睑外翻,均未处理,3个月后恢复。结论:眼袋修复术联合眶隔脂肪释放的手术方式,可有效修复下眼睑眼袋及矫正泪沟和睑颊沟凹陷畸形。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四层次重置联合眶周定点悬吊重建下睑亚单位美学结构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下睑缘入路行皮瓣、肌皮瓣、眶隔膜瓣、眶隔脂肪瓣四层次重置联合眶周定点悬吊面中部复合软组织,重建下睑亚单位美学结构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1年8月浙江省荣军医院美容整形外科收治的经下睑缘切口行中面部年轻化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采用下睑缘入路,行眶隔前间隙、上颌前间隙、颧前间隙松解形成肌皮瓣,释放固定眶隔脂肪瓣,解剖眶隔膜瓣行眶周横纵排列的渔网状交叉缝合固定;坐位上推面部软组织确定中、外侧悬吊点及悬吊组织,进行悬吊点标记、固定,提升并修剪肌皮瓣与下睑缘皮肤重叠部分形成皮瓣等手术操作。术后进行随访,通过患者自评(十分满意、满意、不满意、十分不满意),以及1位未参与手术的整形外科主治医师采用观察者总体美容改善评分法(IGAIS)(-1~3分,分数越高表明改善效果越显著),对下睑亚单位美学结构(笑丘、下睑皱襞、下睑板下沟、睑颊交界区)的重建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共纳入96例患者,其中男7例,女89例,年龄38~83岁,平均53岁。所有患者术后1周眼部肿胀基本消退,无血肿、下睑退缩、睑球分离、下睑外翻等并发症出现,无颧骨外侧软组织堆积及悬吊点凹陷畸形;术后随访6~12个月,所有患者笑丘、下睑皱襞、下睑板下沟重建效果好,其中2例睑颊交界区稍明显,呈现轻度脂肪膨出眼袋,3例睑颊沟轻微显现,其余患者睑颊交界区的弧面连续性好。患者自评情况:非常满意76例,满意16例,不满意4例;医生IGAIS评分结果:96例患者评分为(2.43±0.35)分,其中76例3分,16例2分,4例1分。结论:经下睑缘入路行皮瓣、肌皮瓣、眶隔膜瓣、眶隔脂肪瓣四层次重置联合眶周定点悬吊面中部复合软组织,能够有效地重建笑丘、下睑皱襞、下睑板下沟、睑颊交界区亚单位美学结构,可获得较好的美学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