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结膜超微孔入路睑袋整形术联合阶梯式修复治疗方案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1秒前
目的:探讨经结膜超微孔入路睑袋整形术联合阶梯式治疗方案对中老年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9月-2023年1月期间于武汉、青岛、郑州三地就诊的685例要求睑袋整复的中老年患者临床资料,探讨应用经结膜超微孔入路睑袋整形术、结合术中眶隔脂肪移植填充泪沟,术后3周,随访中根据皮肤改善情况与患者诉求选择行无创、微创或局部皮肤抗衰老等联合治疗方案进一步修复调整,这一系列综合治疗方案在中老年睑袋整复中的应用效果.结果:一期经结膜超微孔睑袋整形术结合术中眶隔脂肪移植填充泪沟治疗,患者术后满意率85.3%,再次调整手术后整体满意率为93.4%.术后整体效果好,且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经结膜超微孔入路睑袋整形术联合阶梯式修复调整治疗方案创伤小、恢复快,综合美学修复效果良好,患者易于接受,具有很好的可操作性及临床实施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秒前
-
上睑松弛矫正同期行眉间降肌部分切除、自体真皮填充治疗眉间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上睑松弛矫正同期行眉间降肌部分切除、自体真皮填充治疗眉间纹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市第二医院整形外科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上睑皮肤松弛伴有明显眉间动、静态皱纹的患者临床资料。手术通过眉下切口或重睑术矫正上睑松弛,同期行眉间降肌(皱眉肌、降眉肌、降眉间肌、内侧眼轮匝肌)部分切除,将切除的上睑皮肤组织去表皮制成真皮条或真皮块,填充于眉间真皮下矫正眉间纹。术后对患者眉间皱纹动、静态改善效果及相关并发症进行随访观察。结果:共纳入16例患者,男2例,女14例,年龄37~57岁,平均47.3岁。术后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无血肿及感染等并发症。随访4~13个月,上睑皮肤松弛均得到较好的矫正,眉间动、静态纹均获得不同程度的改善,患者对效果均较满意。其中1例患者术后眉间有针眼样凹陷性瘢痕,未予处理;1例眉间有轻微隆起,术后6个月予局部注射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后改善;2例眉间轻度低平,未予处理;2例额眉间皮肤感觉麻木,在3个月后逐渐自行改善。结论:上睑松弛矫正同期切除部分眉间降肌,并以自体真皮填充眉间纹,可有效改善眼周老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A型肉毒毒素微滴注射改善下睑皮肤细纹的临床观察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研究A型肉毒毒素微滴注射方法改善下睑皮肤细纹,实现眼周年轻化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8月至2023年1月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面颈整形中心、广元市中心医院医疗美容科、青神县人民医院皮肤科、都江堰市人民医院整形美容外科、攀枝花市妇幼保健院女性健康管理中心和成都八大处医疗美容医院收治的下睑皮肤轻度松弛伴细纹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微滴注射方法进行治疗,将稀释浓度为8 U/ml的A型肉毒毒素以0.6 cm为间隔,广泛、微量地注射于下睑眼轮匝肌解剖区域的真皮层或真皮与肌肉浅层之间,单点注射0.2 U。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调查患者满意度,分为十分满意、满意、不满意、十分不满意,计算主观满意度(十分满意与满意例数占总例数的百分比);同时,由第三方医师采用全球美学改善评分量表(GAIS),对治疗前和随访时的患者照片进行评分,5分为较前更差,4分为无改善,3分为轻微改善,2分为中等改善,1分为显著改善。采用SPSS 24.0软件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共纳入23例患者,其中男1例,女22例,年龄(36.4±2.5)岁。随访1~6个月,平均1.4个月,患者主观满意度为100%(23/23)。GAIS评分为(1.26±0.54)分,100%(23/23)的患者达到显著改善或中度改善标准。并发症方面,2例患者出现注射后局部淤血,最迟在1周后恢复;1例主诉注射后疼痛,12 h后明显缓解;无眼睑外翻、睑球分离、闭合不全、面瘫、眼干涩或其他并发症。结论:应用A型肉毒毒素微滴注射可改善眶周皱纹,同时提升皮肤质地,获得了良好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超脉冲CO 2点阵激光治疗轻中度眶周老化的效果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超脉冲CO 2点阵激光治疗轻中度眶周老化的效果。 方法:2018年1—12月,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烧伤整形医学部整形修复科将轻中度眶周老化患者36例共72眼(女22例44眼,男14例28眼,年龄26~38岁,平均32.4岁)。将每例患者双眼分至两个组进行自身对照,左右眼随机接受传统手术或光电辅助手术。传统手术组36眼行传统下睑结膜内入路睑袋切除术,光电辅助组36眼行光电辅助的下睑结膜内入路睑袋切除术;两组术后均同期联合点阵激光治疗眶周老化。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水肿持续时间、术后并发症情况,术后随访12个月以Barton评分评估患者效果。结果:传统手术组术前评估Barton Ⅰ级11例,疗效评分0.64±0.21;Barton Ⅱ级25例,疗效评分1.34±0.34。光电辅助组Barton Ⅰ级17例,疗效评分0.92±0.18;Barton Ⅱ级19例,疗效评分1.71±0.42。两组Barton Ⅰ级疗效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Barton Ⅱ级疗效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传统手术组操作时间(16.00±3.75) min,水肿持续时间(7.0±2.4) d;光电辅助组操作时间(12±1.82) min,水肿持续时间(4.0±1.8) d。光电辅助组操作时间和水肿持续时间均少于传统手术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超脉冲CO 2点阵激光辅助的下睑结膜内入路睑袋切除术操作中无明显出血,术野清晰,操作时间、消肿时间、并发症均明显优于传统手术,可一次性解决睑袋、下睑皮肤松弛、眼周皱纹等症状。此方法值得在轻中度眶周老化患者中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上睑松弛整形术中上睑提肌一过性肌无力1例
编辑人员丨6天前
常规上睑松弛整形术中出现眼裂宽度减小是较为少见的现象。2021年1月江西省人民医院整形外科收治的1例上睑皮肤松弛的患者术中出现上睑提肌一过性肌无力。患者女,45岁,在上睑松弛整形术中注射局部麻醉药物(1%利多卡因+1/10万肾上腺素)后15 min,右眼裂宽度减小,患者自诉右眼睁眼无力,遂暂停手术,静待15 min,见右眼裂宽度较前增大,患者诉睁眼较前有力。考虑为局部麻醉药物致使上睑提肌一过性肌无力,遂按术前设计方案继续进行手术。术毕患者坐位时双侧眼裂宽度基本一致。术后1周复诊,双眼形态良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单点内折固定眼轮匝肌恢复眼周年轻化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单点内折固定眼轮匝肌上睑整形术矫正中老年人上睑皮肤松垂的效果。方法:对2016年5月到2019年2月期间来苏北人民医院医学美容中心就诊的上睑皮肤松垂的109例患者(男16例,女93例,年龄36~72岁)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手术均采用眉下切口切除皮肤,保留眼轮匝肌,并通过眶缘小切口将外下侧眼轮匝肌向深处折叠,并向外上侧放射状单点悬挂固定在骨膜上。术中不做任何骨膜上的剥离,术后常规护理。采用主观问卷调查及手术前、后照片数据采集客观统计分析的方式,对上睑皮缘高度及眉位置进行评估(以患者虹膜直径为1个单位),正态分布数据采用重复测量 t检验;偏态分布数据采用非参数Wilcoxon秩和检验进行统计分析, P <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109例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术后随访(9.57±6.13)个月(3~36个月),有效随访6个月以上者占85.3%(93/109)。术后4周主观问卷调查显示满意率为99.1%(108/109)。额部感觉、眉部活动、睁闭眼功能等均未出现明显异常。术后6个月基准线各测量点距上睑皮肤边缘距离(上睑皮缘高度)与术前相比均有明显地提升,瞳孔中点处的皮缘高度由(0.466±0.149)单位提升至(0.600±0.126)单位( t=-16.186, P<0.001),虹膜外侧缘点处的皮缘高度由(0.387±0.156)单位提升至(0.568±0.166)单位( t=-31.882, P<0.001),外眦点处的皮缘高度由(0.214±0.087)单位提升至(0.446±0.098)单位( t=-49.332, P<0.00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有效随访6个月且术中未调整眉位置的患者共86例,统计基准线各测量点距眉下缘的数据显示,与术前相比术后6个月时眉高度均略有下降,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的眼周外观形态及功能均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结论:通过单点内折固定眼轮匝肌进行上睑皮肤松弛矫正术能明显改善眼周组织的松弛老化且不影响眉的形态,手术操作简单,创伤小,术后效果稳定。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眉下切口上睑提升术联合眶周眼轮匝肌处理治疗上睑皮肤松弛的效果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提眉术联合眶周眼轮匝肌处理治疗上睑皮肤松弛的效果。方法:2017年2月至2022年6月,北京安贞医院整形美容和激光医学科对上睑皮肤松弛女性患者52例,年龄38~64(43.2±5.0)岁。行眉下切口眉提升术,去除多余皮肤及眼轮匝肌,离断眶周外侧部分眼轮匝肌,同时将切口下缘眼轮匝肌悬吊固定于眶上缘骨膜。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至1年,52例患者上睑松弛及鱼尾纹均得到明显改善,眉未出现明显下移,手术效果满意。结论:提眉术联合眶周眼轮匝肌处理可有效改善上睑皮肤松弛患者的皮肤松弛和鱼尾纹,值得临床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黑眼圈成因与诊疗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黑眼圈是指眉弓至颧骨之间的皮肤颜色相对较暗的美容疾病,发病率高,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及心理健康。该文介绍眶周解剖结构及黑眼圈的临床分型,探讨结构型、色素型和血管型黑眼圈的发病机制及病因,对3种类型黑眼圈的临床表现进行归纳、鉴别。针对病因和类型选择合适的诊疗方式,为临床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不同成因睑袋修复术式的效果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对不同人群采取不同的下睑袋修复术的效果。方法: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整形七科收治下睑袋修复患者102例,其中男20例,女82例,年龄21~65岁,平均45.2岁。单纯下睑内容物膨出(1类术式)用减容手术,内容物膨出伴下睑皮肤松弛(2类术式)用减容+提升术式,眼轮匝肌肥厚(3类术式)用提拉术式,眼轮匝肌肌力减弱(4类术式)用重塑术式,皮肤松弛、皱纹、皱襞形成(5类术式)用去皮术式。结果:Ⅰ类术式32例患者切口愈合良好,随访>3个月下睑袋改善明显。2类术式8例切口愈合良好,随访>3个月下睑袋明显改善,下睑皮肤较术前紧致;3类术式19例切口愈合良好,随访>3个月,下睑袋改善明显,静态及动态表情下未见局部膨出;4类术式34例切口愈合良好,随访>3个月下睑袋畸形及下睑皮肤松弛得到较大改善,除1例可见轻度膨出外(未处理),其余效果较好;5类术式9例手术切口愈合良好,随访>3个月下睑皮肤皱褶消失,皮肤平整紧致,效果较好。结论:可个性化采取手术方法,恰到好处地去除睑袋,最大程度上实现患者眼部年轻化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下睑眼袋内入路眶隔脂肪团取出处理后回填矫正泪沟及睑颊沟畸形的效果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下睑眼袋内入路眶隔脂肪取出处理后回填矫正泪沟及睑颊沟畸形的效果。方法:2019年11月至2022年9月,北京黄寺医疗美容门诊部美容外科行下睑眼袋内入路眶隔脂肪团块取出后颗粒化处理,回填矫正泪沟及睑颊沟凹陷畸形患者42例,男13例、女29例;年龄16~47(23.8±6.9)岁。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眶隔脂肪膨出,轻、中、重度泪沟和睑颊沟凹陷畸形,下睑皮肤不松弛。经下睑结膜切口入路,将自然疝出的眶隔脂肪团剪除,颗粒化处理后装入1 ml注射器中,依据术前划线标记的凹陷区,精准填充至泪沟和睑颊沟凹陷的区域。术后随访3个月,观察手术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42例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无血肿感染;2例患者出现皮下瘀斑,48 h后局部热敷,1周瘀斑消退。分别在术后1、2、3个月随访,其中35例患者术后效果满意,眼袋膨出及睑颊沟、泪沟凹陷症状消失。7例眼袋伴泪沟及睑颊沟患者,由于眶隔脂肪量不足,还有轻微凹陷,术前已告知可能需要2次脂肪填充,1个月后于腿部取脂肪颗粒填充泪沟、睑颊沟凹陷,效果满意。结论:下睑内路眼袋眶隔脂肪团取出后处理并回填矫正泪沟及睑颊沟畸形的临床操作简单,手术后满意度高,值得临床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