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韦尼克脑病的前庭功能异常表现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分析韦尼克脑病(WE)患者的前庭功能异常表现,并探讨其对该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就诊于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眩晕中心的WE患者,对所有患者进行临床神经学评估,治疗前除完善头颅磁共振、血清硫胺素水平检查外,并完成视频头脉冲检查(vHIT)、眼震视图检查及前庭双温试验。结果:12例患者均有饮食缺陷病史,其中8例酗酒。12例患者均有行走不稳,7例有头晕,8例出现振动性幻视。有眼肌麻痹者6例,12例患者均可见凝视诱发眼震。12例患者在治疗前vHIT均发现双侧水平半规管病理性扫视波,而垂直半规管仅1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8例完善眼震视图检查,所有患者均可检测到双向水平凝视诱发眼震,其中3例伴有垂直眼震,扫视试验结果1例异常,平稳跟踪试验结果3例异常,视动性试验结果1例异常,双温试验结果均存在异常。 结论:WE患者可出现vHIT异常及双向水平凝视诱发眼震,类似前庭周围及前庭中枢同时受损的特殊异常表现。前庭功能检查有利于WE的诊断,适合于有营养障碍病史并出现头晕或行走不稳怀疑WE患者的筛查。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眼震视图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诊疗中的应用价值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分析眼震视图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诊疗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选取乐清市人民医院2020年1-7月诊治的疑似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疾病类型分为前半规管型24例、后半规管型80例、水平半规管型16例。观察眼震视图和裸眼分别在前半规管型、后半规管型、水平半规管型的检出率,并分析前半规管型、后半规管型、水平半规管型在治疗效果中的差异。结果:前半规管型、后半规管型、水平半规管型的确诊率分别为91.68%、92.50%和93.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 2=0.06, P > 0.05)。前半规管型、后半规管型、水平半规管型的眼震视图检出率分别为91.68%、92.50%和93.75%,明显高于裸眼检出率的58.34%、78.75%和56.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 2=7.11、6.14、3.86,均 P < 0.05)。治疗1周后,前半规管型、后半规管型、水平半规管型的总有效率分别为62.50%、66.25%、68.75%,治疗3个月后,前半规管型、后半规管型、水平半规管型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5.83%、96.25%、100.0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 2=0.18、0.64,均 P > 0.05)。术后3个月,前半规管型、后半规管型、水平半规管型的复发率分别为4.16%、5.00%、6.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 2=0.08, P > 0.05)。 结论:眼震视图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诊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准确判断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眼震发生情况,提高检出率,值得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以头晕为主要症状的多系统萎缩患者眼震视图特征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以头晕为主要症状的多系统萎缩(multiple system atrophy,MSA)患者视频眼震电图(video-nystagmography, VNG)检查结果所具有的特点。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于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28例MSA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期接受VNG检查的28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健康对照组,收集其临床基本资料,包括性别、发病年龄、病程、首发症状及临床表现等相关指标。VNG检查项目包括自发性眼震检查、凝视试验、扫视试验、平滑跟踪试验、视动试验、位置试验和温度试验。结果:以头晕为主要症状的MSA患者中MSA-C型(22例)明显多于MSA-P型(6例),两者在性别、发病年龄及病程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发生凝视性眼震的比例中MSA-C型为45.5%(10/22),MSA-P型为33.3%(2/6),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 P<0.05)。扫视试验异常率MSA-C型为36.4%(8/22),MSA-P型及健康对照组均未见异常。平滑跟踪异常的比例中MSA-C型为77.3%(17/22)、MSA-P型为83.3%(5/6),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 P<0.05)。视动性眼震减弱或双侧明显不对称的比例中MSA-C型为40.9%(9/22)、MSA-P型为83.3%(5/6),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 P<0.05)。位置试验异常比例中MSA-C型为22.7%(5/22)、MSA-P型为33.3%(2/6),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温度试验中MSA-C型患者单侧减弱异常比例为22.7%(5/22),显著高于MSA-P型及健康对照组;冷热刺激反应亢进比例中MSA-C型为4.5%(1/22),MSA-P型及健康对照组均正常;固视抑制失败比例中MSA-C型为63.6%(14/22),健康对照组固视抑制均正常。 结论:以头晕为主要症状的MSA患者,眼动异常的发生率较高,其中平滑跟踪异常、固视抑制失败和凝视性眼震尤为明显,对临床诊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前庭性偏头痛与梅尼埃病患者的听力及前庭功能比较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比较前庭性偏头痛(VM)与梅尼埃病(MD)患者的听力及前庭功能特点,为两者的鉴别诊断提供帮助.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在上海市静安区闸北中心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VM和MD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均在发病2周内行纯音测听、视频头脉冲试验(VHIT)以及眼震视图(VNG)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VM患者共31例,男7例、女24例,平均年龄(53.52±13.80)岁.其中,纯音测听异常17例(54.8%),均为感音神经性聋,其中13例为双侧对称性高频听力轻中度下降.VHIT异常5例(16.1%).VNG中,VM患者均未见自发眼震,变位试验见4例(12.9%)位置性眼震.扫视试验异常10例(32.3%),平稳跟踪试验异常8例(25.8%),视动性眼震异常13例(41.9%),VM患者凝视试验均未见异常.变温试验异常12例(38.7%).MD患者共计31例,男17例、女14例,平均年龄(55.48±12.32)岁.纯音测听均为单侧低、中频感音神经性聋.VHIT异常9例(29.0%).VNG中,自发眼震1例(3.2%).MD患者变位试验均无位置性眼震.扫视试验异常6例(19.4%),平稳跟踪试验异常8例(25.8%),视动性眼震异常6例(19.4%),MD患者均未见凝视试验异常.变温试验异常13例(41.9%).VM与MD患者的的纯音测听、变位试验、视动性眼震异常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VM患者听力异常较MD少见,且多表现为双侧对称性高频感音神经性聋.而VM患者变位试验及视动性眼震异常率高于MD.纯音测听、变位试验和视动性眼震检查可为二者鉴别提供辅助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绝经女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复发与骨密度及雌激素水平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绝经女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的复发与骨密度及雌激素水平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3年12月至2017年6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诊治的38例绝经女性BPPV患者作为实验组,所有患者均自然绝经1年以上;患者均在眼震视图仪下行Dix-Hallpike试验和滚转试验后确诊为BPPV,并且反复发作至少2次及以上.选择同期49例正常绝经的健康女性作为对照组.通过双能X射线吸收法测定受试者腰椎的骨密度;清晨抽取受试者空腹静脉血检测血清雌激素(雌二醇)水平.采用SPSS 21.0软件比较两组女性骨密度和雌二醇水平.将复发的BPPV患者中骨密度下降者分为治疗组和未治疗组,比较12个月内再次复发情况.结果 实验组血清雌二醇水平和骨密度值分别为(16.21±11.00) ng/L和-1.68 ±0.9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8.52±6.34) ng/L和-0.18 ±0.7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7.03、8.05,P值均<0.05).实验组中骨密度下降者占78.9%(30/38例),对照组骨密度下降者占12.2%(6/49例),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中治疗组BPPV的复发率[17.6%(3/17例)]较未治疗组[61.5%(8/13例)]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反复发作的绝经女性BPPV患者雌激素水平和骨密度值较低,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可减少BPPV发作次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眼震电图对周围性眩晕与中枢性眩晕临床特征的鉴别诊断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周围性眩晕与中枢性眩晕的临床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选择收治的65例中枢性眩晕和65例周围性眩晕患者.所有患者给予对症处理,病情较轻者给予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病情较重给予盐酸倍他司汀注射液和盐酸消旋山莨菪碱注射液,视频眼震视图检查.观察两组临床疗效、视频眼震电图异常情况.结果:中枢性眩晕组视频眼震电图异常率为89.23% 明显高于周围性眩晕组的75.38%(χ2=4.279,P=0.039);中枢性眩晕组视测距障碍试验、视动性眼震试验异常率明显高于周围性眩晕组,而变位性眼震、冷热试验则低于周围性眩晕组(均P<0.05).中枢性眩晕组有效率为92.31% 明显低于周围性眩晕组93.85%(Z=-3.125,P=0.002).结论:眩晕症诊疗方案的确定应建立在充分考虑患者临床特征、眩晕类型的基础上,以便降低临床漏诊及误诊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视频眼震检查在主诉非典型眩晕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视频眼震检查在主诉非典型眩晕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析118例主诉非典型眩晕患者的裸眼眼震、视频眼震, 结合查体、已有的或者后续的双温试验、听力学检查以及影像学等临床资料, 评估视频眼震检查的应用对前庭疾病临床诊断的意义.结果:主诉持续头昏沉感患者10例、飘飘感23例;低头、抬头、坐起、躺下、翻身等头部位置改变时不穏感50例;或者上述动作引起瞬间旋转感35例.以上患者均行自发性眼震检查和位置试验, 裸眼下观察到眼震的患者有19例 (19/118, 16.1%), 均得到临床诊断;视频下记录到眼震67例 (67/118, 56.8%), 其中60例 (60/118, 50.8%) 得出临床诊断.两种方法的眼震检出率比较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P<0.05), 视频眼震检查的检出率显著高于裸眼下观察.结论:视频眼震检查所采用的眼罩有暗室诱发的效果, 方便快捷, 较裸眼观察, 可显著地增加以下几种主诉非典型 (转头时飘飘感, 低头、抬头、坐起、躺下、翻身等头部位置改变时不穏感或者瞬间旋转感) 眩晕患者眼震的临床诱发率, 提供进一步的诊查方向, 提高临床上对主诉非典型眩晕患者的诊断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神经电生理检查对前庭阵发症的诊断意义
编辑人员丨2023/8/6
前庭阵发症(VP)是一种以短暂、频繁的发作性眩晕为主要表现,伴或不伴耳部症状的外周眩晕疾病.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缺乏特异性的检查方法,诊断主要依靠典型的临床表现及相关辅助检查.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是一项反映听神经传导通路上电位变化的电生理检查手段,I~Ⅲ波峰间期延长是VP在BAEP上最常见的异常表现.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VEMPs)是反映前庭-眼肌和前庭-颈肌反射通路的电生理测试手段,可准确发现VP损害部位,对前庭系统的微变化更敏感.眼震视图(VNG)是通过红外线摄像头直接记录眼球震颤,反映视动系统和前庭系统功能状态的检查方法,VP的眼震形式多样.本综述总结了VP的BAEP、VEMPs、VNG表现特点及三者在VP诊疗中的应用,以期提高临床医生的诊疗效率和水平,避免漏诊和误诊.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28例轻嵴帽的Null Point临床特征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分析轻嵴帽患者眼震消失平面(NP)的临床特征.方法:纳入仰卧滚转试验表现为持续性向地性变向性位置性眼震且有NP的患者28例;在眼震视图下行观察其动态位置性眼震特征,并寻找NP进行定侧诊断;给予手法复位,并于首次复位后1周及1个月随访,观察患者的转归.结果:28例轻嵴帽患者中,11例(39.3%)有自发眼震;10例(35.7%)有NP1,28例(100%)有NP2和NP3,且患者对NP2检测时的耐受性较好;首次复位有效率为7.1%,1周随访有效率为14.3%,1月随访有效率100%.结论:NP2检测是轻嵴帽诊断及定侧诊断的简便、可行的方法;轻嵴帽患者复位效果差,但病程多呈自限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前庭性偏头痛的眼震视图表现及诊断价值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比较前庭性偏头痛(VM)和健康受试者的眼震视图(VNG)表现,明确VNG检查在VM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前瞻性连续纳入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在新乡医学院附属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VM患者55例和体检中心健康受试者45例,所有患者及健康受试者在条件允许下行VNG检查,包括视动性试验(扫视试验、平稳跟踪试验、视动性试验)、前庭功能试验(温度试验、摇头眼震)、自发性眼震、诱发性眼震检查(静态位置性试验).采用χ2检验比较两组之间VNG结果的差异.结果 VM组与健康受试者组之间人口统计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扫视试验:VM组有17例(30.9%)异常,健康受试者组异常例数3例(6.7%;χ2=9.091,P<0.05);平稳跟踪实验:VM组异常20例(36.4%),健康受试者组异常5例(11.1%;χ2=8.418,P<0.05);视动性眼震检查:VM组异常例数24例(43.6%),健康受试者组异常例数6例(13.3%;χ2=10.823,P<0.05);温度试验:VM组有13例(23.6%)异常,健康受试者组中异常2例(3.6%;χ2=7.150,P<0.05);摇头眼震:VM组有11例(20.0%)异常,健康受试者组异常2例(3.6%;χ2=5.295,P<0.05);自发性眼震检查:VM组中异常10例(18.2%),健康受试者组异常4例(8.9%;χ2=1.775,P>0.05);静态位置性眼震检查:VM组共有22例(40.0%)异常,健康受试者组中共有7例异常(16.5%;χ2=7.183,P<0.05).结论 VM组的总VNG检查异常率高于健康受试者组,说明VNG检查有助于VM的诊断,且其表现提示VM患者中枢及外周均有损害的迹象.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