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型糖尿病患者眼表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眼表功能的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方法 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收集2022年9月至2023年9月在我院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61例(122只眼)为病例组,年龄(61.44±7.14)岁;同年龄段健康人群为对照组61例(122只眼),年龄(64.52±6.93)岁.所有受试者均采用Keratograph 5M 眼表综合分析仪检测平均泪膜破裂时间(ATBUT)、泪河高度(TMH)及上下睑板腺缺失评分,泪液分泌检测滤纸条行基础泪液分泌检查(s I t),荧光素钠眼科检测试纸行角膜染色检查(FL),眼表疾病指数量表(OSDI)主观评分.2型糖尿病患者记录糖尿病病程,并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检查.根据患者年龄及HbA1c进行分组,分析不同分组条件下以上指标有无差异.结果 病例组与对照组的ATBUT、TMH、上下睑板腺缺失评分、s I t、FL、OSDI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HbA1c≥7.5%患者的ATBUT、sIt、TMH、FL、上下睑板腺缺失评分与HbA1c<7.5%的患者之间存在差异,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ATBUT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发现HbA1c(P<0.001)、睑板腺缺失评分(P=0.014)对ATBUT具有影响,HbA1c值每增加1%,ATBUT减小1.635 s,而睑板腺缺失评分每增加1分,ATBUT减少0.747 s.结论 与同年龄段健康人群相比,2型糖尿病患者易出现ATBUT缩短、泪液分泌量下降、泪河高度降低、睑板腺缺失增加、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增高,且血糖控制水平与泪膜破裂时间密切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有晶状体眼悬浮型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干眼相关参数的变化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有晶状体眼悬浮型后房型人工晶状体(PC-PRL)植入术后患者干眼相关参数的变化特点。方法::系列病例研究。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于兰州华厦眼科医院行PC-PRL植入术并完成术后3个月随访的所有高度近视患者21例(39眼)。分别在术前,术后1周、1个月、3个月行眼表疾病指数(OSDI)问卷评分、非侵入性首次泪膜破裂时间(NIF-BUT)、非侵入性平均泪膜破裂时间(NIA-BUT)、泪河高度(TMH)、睑板腺缺失率(MGL)、基础泪液分泌试验I(SⅠt)等干眼相关检查。不同时间点之间参数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LSD- t检验。 结果::OSDI问卷评分在手术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7.13, P=0.008),术后1周时较术前明显上升( t=-4.03, P<0.001),术后1、3个月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NIF-BUT和NIA-BUT在手术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28.85, P<0.001; F=33.48, P<0.001),NIF-BUT术后1周及1个月较术前明显下降( t=3.65, P=0.001; t=3.77, P=0.001),术后3个月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0.75, P=0.459),NIA-BUT术后1周及1个月较术前明显下降( t=3.26, P=0.002; t=3.94, P<0.001),术后3个月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0.83, P=0.372);TMH、MGL、SⅠt在术后各个时间点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PC-PRL术后早期受眼表泪膜的稳定性影响,并且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干眼症状,术后3个月时各项干眼相关参数基本恢复至术前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热敷按摩改善睑板腺功能障碍患者的白内障术后疗效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评价白内障术前进行眼睑热敷联合睑板腺按摩对白内障合并轻中度睑板腺功能障碍(MGD)患者白内障术后临床效果的改善。方法::前瞻性临床研究。收集2019年9月至2020年6月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杭州院区就诊的50~85岁轻中度MGD合并白内障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先接受3次眼睑热敷联合睑板腺按摩治疗再行白内障手术,对照组直接行白内障手术。分别记录MGD治疗前、治疗后以及白内障术后1周、1个月、3个月时的泪液分泌试验(SⅠT)、泪膜破裂时间(TBUT)、角结膜染色评分、睑板腺功能评分;眼表综合分析仪(keratograph 5M)检查并记录非侵入性泪河高度(NITMH)、非侵入性泪膜破裂时间(NITBUT)和睑板腺缺失范围(MGL);采用眼表疾病指数(OSDI)问卷得分进行评估。使用广义估算方程(GEE)、广义线性混合模型(GLMM)、独立样本 t检验及Mann-Whitney U检验进行数据分析。 结果::共纳入77例(77眼),最终纳入分析68例(68眼),每组34例。实验组在MGD治疗后,睑缘形态、睑板腺排出能力、SⅠT、TBUT及OSDI评分较MGD治疗前明显好转( P<0.05);角膜点染在白内障术后1周时较治疗前增加( P=0.002),至术后1个月时恢复至治疗前水平。组间比较发现,实验组睑脂质量变化量在白内障术后各时间点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白内障术后1周时,实验组睑缘形态的变化量小于对照组,术后1个月时,NITMH变化量小于对照组,而OSDI评分变化量大于对照组( P<0.05),实验组症状及体征更轻;对照组在白内障术后1周时,睑缘形态及SⅠT明显变差,至术后1个月时恢复至术前水平;睑脂质量在术后1周时变差,NITMH在术后1个月时减少,二者至术后3个月时恢复至术前水平。 结论::白内障术前采用眼睑热敷联合睑板腺按摩治疗MGD,可改善术后睑板腺功能状态,缓解干眼症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地夸磷索钠联合物理疗法治疗纹眼线致睑板腺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地夸磷索钠联合物理疗法治疗纹眼线致睑板腺功能障碍(MGD)的临床效果。方法:前瞻性对照研究。收集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眼科门诊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纹眼线致睑板腺功能障碍性干眼120例(240眼),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60例(120眼)。对照组给予玻璃酸钠滴眼液滴眼,观察组给予地夸磷索钠滴眼液滴眼。所有患者均联合物理疗法:即超声雾化后再进行每周1次的睑板腺疏通按摩治疗,共8次。记录2、4及8周的疗效指标:眼表疾病指数记录(OSDI)、非侵入式泪膜破裂时间(NIBUT)、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CFS)、非侵入式泪河高度测量(NITMH)、泪液分泌试验(SIT)。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2、4及8周后,与治疗前相比,OSDI、NIBUT、CFS及睑板腺缺失与治疗前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F=7.41、3.91、5.21、6.52、6.46、4.20、5.14、6.63,均 P<0.05)。治疗2周两组间的OSDI、NIBUT、CFS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治疗4及8周后两组间的OSDI、NIBUT、CFS及睑板腺缺失具有统计学意义( F组间=4.81、60.12、86.01、90.13,均 P<0.05)。NITMH、SIT治疗前后及两组间均无统计学意义( F时点=3.48、4.08,均 P>0.05; F组间=0.08、0.18,均 P>0.05)。 结论:地夸磷索钠滴眼液结合物理疗法治疗纹眼线所致睑板腺功能障碍的效果确切,干眼症状缓解。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国产液脉动系统治疗睑板腺功能障碍的临床应用评价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评价睑板腺液脉动系统治疗睑板腺功能障碍(MGD)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非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设计,纳入2022年2—8月在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确诊为MGD的患者22例44眼,根据患者意愿分为2个组,液脉动治疗组10例MGD患者20眼进行单次12 min的国产睑板腺液脉动系统治疗;强脉冲光(IPL)治疗组12例24眼进行4次IPL和超声眼部熏蒸联合睑板腺人工按摩治疗,治疗间隔3周。各组间年龄等基线特征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和治疗后3个月进行睑脂评分、泪膜脂质层质量评分、SANDE问卷评分、首次和平均泪膜破裂时间(BUT)测定、角膜荧光素钠染色(CFS)评分、泪河高度(TMH)测定、睑板腺缺失面积评分。 结果:2个组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点泪膜脂质颜色评分和平均BUT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H组别=4.39, P=0.036; H时间=6.30, P=0.043. F组别=4.41, P=0.038; F时间=4.08, P=0.049)。液脉动治疗组治疗后1个月和3个月睑脂评分、首次BUT、TMH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而IPL治疗组不同治疗时间睑脂评分、泪膜脂质分布占比、首次BUT、TMH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各组治疗后1个月和3个月SANDE问卷、CFS评分均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在安全性评估方面,液脉动治疗组MGD患者未出现任何与仪器有关的不良事件,未报告新出现的不适主诉;各组治疗后CFS染色阳性患者减少,无新发CFS染色阳性患者。 结论:国产睑板腺液脉动系统治疗MGD 3个月内可有效改善患者泪膜功能及眼表损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物理治疗手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干燥综合征患者毛囊蠕形螨感染的相关因素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干燥综合征(SS)患者的睫毛毛囊蠕形螨感染状况及其与眼表特征的相关性。方法::病例对照研究。收集2019年1─6月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干眼门诊就诊的SS患者22例(44眼)作为SS组,同期在干眼门诊就诊的非SS的干眼病患者21例(42眼)作为对照组(非SS组)。2组患者均进行5项干眼问卷(DEQ-5)和眼表疾病指数量表、无创伤泪河高度、无创伤泪膜破裂时间、睑板腺缺失比例、荧光素染色角膜评分、睫毛毛囊蠕形螨计数的检查。2组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 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和Fisher确切概率法;计量变量间的相关性判定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 结果::非SS组蠕形螨数量明显高于SS组( Z=-2.41, P=0.021)。SS组患者蠕形螨检出的数量与睑板腺缺失比例( r=0.40, P=0.02)和DEQ-5量表的分数( r=-0.70, P=0.02)存在相关性,而在非SS组患者蠕形螨检出的数量仅与DEQ-5量表的分数存在相关性( r=0.63, P=0.04)。而当按照蠕形螨阳性与阴性分类时,2组间仅睑板腺缺失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Z=3.214, P=0.002)。 结论::相比非SS干眼患者,SS患者睫毛毛囊蠕形螨检出数量更少。DEQ-5量表分数、上睑板腺缺失比例与蠕形螨的检出数量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角膜接触镜相关性干眼与睑板腺形态变化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软性角膜接触镜(CL)长期配戴者睑板腺形态改变与干眼观察指标的关系。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连续纳入2014年5月至2015年6月就诊于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拟行屈光性手术的患者157例314眼,其中长期配戴软性CL者91例182眼作为CL组,未配戴CL者66例132眼作为对照组。收集并比较2个组患者眼表疾病指数(OSDI)、泪河高度(TMH)、非侵入性首次泪膜破裂时间(fNITBUT)、平均泪膜破裂时间(avNITBUT)和角膜荧光素染色(CFS)评分情况;并进行睑板腺形态评估,包括睑板腺缺失率及腺体弯曲个数。结果:CL组OSDI、CFS评分分别为16.67(10.00,25.00)和2.00(1.00,3.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3.88(7.50,18.26)和1.00(0.00,2.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U=9 401.00、6 969.50,均 P<0.01);CL组TMH、fNIBUT和avNIBUT分别为0.20(0.17,0.23)mm、5.64(3.95,7.92)s和8.56(6.56,12.12)s,明显低于对照组的0.22(0.17,0.29)mm、7.33(4.54,13.21)s和11.49(7.46,17.83)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U=9 258.00、9 047.00、8 864.00,均 P<0.01)。CL组患者的总睑板腺缺失率为(29.42±12.24)%,腺体弯曲个数为4(3,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0.37±10.83)%和3(1,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6.76, P<0.01; U=7 656.00, P<0.01)。CL组总睑板腺缺失率与配戴时间、OSDI评分、CFS评分均呈正相关( rS=0.404、0.275、0.319,均 P<0.01)。 结论:长期配戴软性CL可导致较严重的眼部不适症状、干眼体征以及睑板腺形态的异常;长期配戴软性CL者出现眼部不适症状和干眼体征可能与其睑板腺异常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无干眼相关症状的儿童睑板腺形态异常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分析无干眼相关症状儿童睑板腺形态异常的患病率及其与泪膜稳定性指标的相关性。方法:横断面研究。纳入2023年6月至2023年10月就诊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门诊的4~17岁儿童326例(326只眼),通过非侵入式眼表综合分析仪进行睑板腺图像采集。所有患儿进行非侵入性泪河高度(NTMH)、非侵入性首次泪膜破裂时间(f-NIBUT)、非侵入性平均泪膜破裂时间(av-NIBUT)、最小脂质层厚度(LLT-min)、最大脂质层厚度(LLT-max)及平均脂质层厚度(LLT-av)检查。根据睑板腺图像对睑板腺缺失度及睑板腺扭曲度进行评分,并根据睑板腺腺管走形形态将睑板腺分为5种不同类型(垂直、弯曲、重叠、钩状、U型)。利用Pearson/Spearman相关性分析方法分析睑板腺缺失度评分及扭曲度评分与年龄、性别、睑板腺扭曲类型及NTMH、f-NIBUT、av-NIBUT、LLT-min、LLT-max、LLT-av等的相关性。结果:326例儿童中,睑板腺形态异常者302例(92.64%),其中睑板腺缺失者274例(84.05%)。睑板腺缺失评分为0分者占15.95%(52/326),1分者占79.75%(260/326),2分者占4.30%(14/326)。睑板腺扭曲者287例(88.04%,287/326)。睑板腺扭曲度评分为0分者占11.96%(39/326),1分者占35.89%(117/326),2分者占52.15%(170/326)。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睑板腺缺失度评分与LLT-min、LLT-max、LLT-av、f-NIBUT、av-NIBUT及NTMH均呈负相关( r=-0.14、-0.14、-0.13、-0.12、-0.11、-0.17,均 P<0.05)。睑板腺扭曲度评分与LLT-min、LLT-max、LLT-av及f-NIBUT均呈负相关( r=-0.17、-0.17、-0.16、-0.14,均 P<0.05)。 结论:无干眼相关症状儿童常见睑板腺形态异常,且睑板腺形态异常与泪膜破裂时间及脂质层厚度等多个泪膜稳定性指标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睑板腺功能障碍相关干眼的临床观察及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分析睑板腺功能障碍(MGD)相关干眼的临床表现及影响因素。方法:横断面研究。纳入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3年10月至2024年2月确诊为MGD相关干眼患者403例(806只眼)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行眼表综合分析,记录患者年龄、泪河高度、非接触泪膜破裂时间、泪膜脂质层厚度、睑板腺缺失面积评分、睑板腺开口评分及睑缘形态异常评分等,并行影响因素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年龄与睑缘形态异常评分、睑板腺缺失面积评分、睑板腺开口评分之间存在正相关( r=0.72、0.64、0.64,均 P<0.001),睑板腺缺失面积评分与睑缘形态异常评分及睑板腺开口评分均呈正相关( r=0.63、0.55,均 P<0.001);睑缘形态异常评分与睑板腺开口评分存在正相关( r=0.81,均 P<0.001)。非接触首次泪膜破裂时间与泪膜脂质层厚度呈负相关( r=-0.28, P<0.001)。非接触平均泪膜破裂时间与泪膜脂质层厚度呈负相关( r=-0.16, P<0.001)。 结论:患者年龄越大,睑板腺缺失面积越多,睑缘形态越异常,睑板腺开口堵塞越严重。睑板腺缺失面积越大、睑板腺开口堵塞越严重、睑缘形态越异常。泪膜脂质层厚度越厚,泪膜的稳定性可能越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国产泪液MMP9试剂盒快速检测的初步对比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对比国产泪液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试剂盒与国外已用于临床试剂盒快速检测泪液中MMP9的效果。方法:横断面研究。连续收集2022年6至7月在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干眼门诊就诊的30例(30只眼)年龄18~85岁干眼患者(干眼组)和30名(30只眼)年龄和性别均匹配的健康志愿者(健康组),采用国产MMP9试剂盒和InflammaDry试剂盒(国外已用于临床试剂盒)分别检测受检者泪液中的MMP9水平,记录2种试剂盒检测的阳性率进行定性分析,记录2种试剂盒条带灰度比值(检测条带灰度值与对照条带灰度值的比值)进行定量分析,并与患者年龄、眼表疾病指数(OSDI)评分、荧光素泪膜破裂时间(FBUT)、泪河高度、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Ⅰt)结果、角膜荧光素染色(FL)评分及睑板腺缺失面积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配对卡方检验、 Kappa检验和Spearman相关系数等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健康组30名(30只眼)健康受检者,男性14名,女性16名;年龄(39.37±19.55)岁。干眼组30例(30只眼)中重度干眼患者,男性11例,女性19例;年龄(46.87±17.85)岁。检测干眼组和健康组泪液MMP9的阳性率InflammaDry试剂盒分别为86.67%(26/30)和16.67%(5/30),2个组比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国产MMP9试剂盒分别为70.00%(21/30)和6.67%(2/30),2个组比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国产MMP9试剂盒的检测灵敏度(70.0%)低于InflammaDry试剂盒(86.7%),特异度(93.3%)高于InflammaDry试剂盒(83.3%),2个组比较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2种试剂盒对干眼组进行检测,阳性符合率为80.7%(21/26),阴性符合率为100%(4/4),总符合率为83.3%(25/30),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3.20, P>0.05),2种试剂盒的检测结果一致性分析显示 Kappa=0.53( P=0.001)。国产MMP9试剂盒( ρ=0.52)和InflammaDry试剂盒( ρ=0.48)的条带灰度比值均与FL评分呈正相关( P<0.05)。 结论:国产泪液MMP9试剂盒快速检测泪液中MMP9的结果与InflammaDry试剂盒具有一致性,前者灵敏度较低但特异度更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