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卫生统计学智能组卷系统的设计
编辑人员丨1周前
针对卫生统计学练习需求大但题目资源可及性差的特点,结合题库构建和智能组卷相关理论,本文设计了卫生统计学智能组卷系统。具体包括构建具有多元属性标记的基础题库,制定涵盖约束条件设置、组卷方案选择、组卷流程设计等方面的智能组卷策略,并结合卫生统计学学科特点,设计了组卷系统的功能架构。以期实现科学、智能的卫生统计学题目管理,促进学生对卫生统计学知识的理解和方法的深化,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和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学科发展与展望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医学影像技术作为一项重要的医学辅助诊断工具,在循证医学和精准医学的临床医疗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在疾病预防、筛查,诊断与鉴别诊断,以及疗效评价中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支撑医院各临床学科的高质量发展。该文将从医学影像技术学科的知识体系建立和组织架构形成与进展进行综述。同时,对学科发展与人才培养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剖析,并对医学影像技术的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培养临床实践能力重构局部解剖学课程体系的实践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局部解剖学教学不仅要求学生掌握人体结构的层次、位置和毗邻关系等基本知识,更重要的是理解解剖结构的临床应用。通过以实地解剖、模拟手术、临床应用讲座和CBL教学4个方面为基本架构,依托实验室环境和教师队伍建设,制定适合的考核方式,重构局部解剖学教学体系,旨在以培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为核心,建设适应新时代教学需求的新型局部解剖学课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青年学生性健康和HIV感染风险评估干预微信小程序设计及其测试结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分析青年学生性健康和HIV感染风险评估干预微信小程序(“熊探”)设计及其测试情况,了解其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以自我分类理论为指导,采用聚类分析和德尔菲专家咨询法,确定“熊探”架构、风险评估指标体系以及预防干预内容。通过青年学生社团招募青年学生体验式参加“熊探”测试,收集和分析重复测试者前后两次测试结果变化情况以及满意度调查结果。结果:研究对象包括重复测试2次者393人和自愿参与满意度调查者750人。“熊探”包括角色自我判定、自我测试、风险评估、评估报告生成与后台管理5个模块。风险评估模块包括风险评估指标体系一级指标6项和二级指标55项;评估报告生成模块包括角色诊断类型、艾滋病性健康知信行雷达图和干预处方。393名重复测试者中,对艾滋病是严重传染病、我国青年学生疫情趋势/传播途径、主动寻求HIV检测服务、感染者关怀的知晓率有所提高( P<0.05)。对“熊探”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研究对象接受率为75.7%(568/750)、认可结果判断为86.5%(649/750)、认为问题难易适中为83.1%(623/750)、认为学到知识为93.3%(700/750)、对页面设计满意为84.1%(631/750)。“傻白甜”“好奇宝宝”和“老司机”3种角色类型中,“傻白甜”类型认为问卷填写时长较长、问题难度稍大( P<0.05);“好奇宝宝”认为学到更多的知识( P<0.05)。 结论:“熊探”将艾滋病相关知信行融入具有挑战性、趣味性和互动性的游戏中,为青年学生提供个性化、具象化的HIV感染风险评估和自我干预,可有效帮助学生直观感知、纠正自身知信行和风险认知误区,获取安全套、检测等干预服务的链接,获得体验者的认可,但“熊探”的大规模应用及其长期效果尚需进一步检验。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改革进展系统综述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系统了解我国疾病预防控制(疾控)体系改革的研究进展。方法:以“疾病预防控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疾控”“改革”“变革”“体系”“系统”和“制度”为关键词,分别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资讯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2003—2020年发表的有关中国疾控体系改革的文献,语种限定为中文。经过题目和摘要筛选、全文筛选后共纳入25篇文献。对纳入文献中关于我国疾控体系在组织架构、职能定位、筹资机制和人事制度等主题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25篇文献分别围绕我国疾控体系具体改革情况和改革建议等方面进行阐述,其中具体改革情况分别从关键性政策(7篇)、组织架构转变(4篇)、机构职能转变(7篇)、筹资机制转变(5篇)、人事制度改革(2篇)和绩效工资制度改革(4篇)等方面进行阐述;同时列出2点体系改革顶层设计方面、3点管理体制模式方面、4点功能定位方面和3点人才保障机制方面的改革建议。结论:现有研究缺乏对疾控体系具体改革效果的实证研究和微观层面的具体内容分析,应加强研究设计的科学性和具体改革实施效果的定量分析。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医疗器械创新与转化管理信息平台的设计与应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为促进临床创新与专利转化,宁波市第一医院构建医疗器械创新与转化管理信息平台,优化临床创新与转化资源供给,探索临床创新与转化管理新路径。方法:通过基于Springboot微服务架构,实现的云数据平台管理医疗器械创新研究、专利申报与转化一系列过程,具体阐述医疗器械创新与转化管理信息平台的功能与实践,并探讨平台建设中的问题。结果:自医疗器械创新与转化管理信息平台运行以来,已被临床医护、企业和第三方代理公司接受和认可,缩短创新项目的研发与转化时间。结论:医疗器械创新与转化管理信息平台,促进临床创新项目产出与成果转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综合性医院全科医学科学科建设和科室设立的基层需求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综合性医院全科医学科学科建设及科室设立的基层需求,为进一步完善学科建设提供建议。方法:2020年7月1日至2022年2月15日,通过目的抽样法,依据纳入标准选取北京、西安及广州市3地人员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访谈提纲就综合性医院全科医学科学科建设及科室设立的基层需求分别进行个人深入访谈。结果:28名访谈对象提出了建议,提炼如下:(1)设立全科医学科具有必要性:综合性医院设立全科医学科具有自身优势;满足基层社区的医疗需求;全科诊疗思维的建立是其教学工作的重点;对科研培训需求相对较少。(2)与社区教学基地协作:加强联合教学查房及联合出诊可以促进综合性医院全科医学科与基层教学基地有效协作,临床基地与基层基地师资同质化是二者有效协作的基础。(3)社区有培训需求:合理用药是目前社区医生对综合性医院全科医学科提出的较大培训需求;开展亚专科知识培训也有需求。(4)科室设立的要求:除具备完整的组织架构外,日常教学工作需落到实处,增加与外界的横向及纵向联络;带教考核指标需在综合性医院全科医学科绩效考核中占较大比例;全科医学科需具备过硬的临床业务能力帮助社区转诊。结论:基层对综合性医院全科医学临床、教学及科研方面具有不同的培训需求,联合教学查房和联合出诊以及保证师资同质化可以促进协作,合理用药及亚专科培训是未来全科医学科培训的重点,具备完整的组织架构、网络连接以及过硬的临床基本功、带教在科室绩效考核中的占比提升是对综合性医院全科医学科提出的科室设立要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综合医院专科学院培养模式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作用探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以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建立基础妇产科学院为例,通过回顾其成立背景、组织体系(包括组织架构、制度建设、平台建设和师资建设)及课程体系(包括课程目标及原则、课程形式、具体课程设置、考核体系和评价反馈体系),了解基础妇产科学院发展及其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作用。此种综合医院专科学院模式着力于培养全面性、专业性、应用性的医学人才和有临床胜任力的医师,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担任了重要的培训任务,提高了住院医师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能力,办学至今得到了广泛的同行认可,值得进一步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某地市级医院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3+3+3"模式探索
编辑人员丨1周前
为探索建立适合地市级公立医院职务科技成果转化的路径,2020年10月,某地市级三级甲等医院开展了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3+3+3"模式实践,通过搭建科教部、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小组和领导小组3层管理架构,完善和制定《科技成果报销及奖励办法》《知识产权管理办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实施方案》3项院内管理制度,优化知识产权保护、科技成果孵化和成果转化3阶段的管理办法,为该实践提供了组织保障、制度支持和可行路径。经过近3年实践,医院减少了低质量专利的申请,科技成果转化数量和金额分别从2020的1件和1.0万元增至2022年的9件和32.0万元,取得一定成效,可为我国地市级公立医院开展职务科技成果转化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国外自学习健康系统介绍及启示
编辑人员丨1周前
自学习健康系统(learning health system, LHS)作为学习患者真实体验的平台,从临床环境和其他健康相关事件中获取大数据,分析数据以产生新的知识,进而应用这些知识持续地指导临床决策和实践,在提高照护质量和降低医疗成本方面有重要价值。作者对LHS的作用模型、组织架构、基础设施框架、核心特征要素框架和研究者的核心能力框架等方面进行综述;建议我国在引进及本土化应用LHS中应整合多源异构的医疗信息平台数据、加强医疗机构和多学科团队间的协作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