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孟鲁司特钠联合特布他林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3周前
目的 观察孟鲁司特钠联合特布他林在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CVA)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对患儿气道重塑、外周血炎症指标的影响.方法 将CVA受试患儿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接受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每次5 mg,bid;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孟鲁司特钠颗粒口服,每次4 mg,qd,睡前服用.2组患儿均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2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气道横截面积(AO)、气道腔面积(AI)、气道壁厚度(T)、气道壁面积(WA)、血清白细胞介素-5(IL-5)、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Eotaxin)、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MIP-1α)和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CD4+/CD8+)水平,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对照组和试验组分别入组53例.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6.23%(51例/53例)和83.02%(44例/53例),在统计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AO分别为(39.42±3.67)和(45.69±4.92)mm2,AI 分别为(22.36±2.85)和(27.06±3.18)mm2,T 分别为(1.12±0.28)和(1.44±0.33)mm,WA 分别为(53.82±4.17)和(60.13±4.66)mm2,血清 IL-5 分别为(25.46±5.83)和(41.46±7.64)ng·L-1,Eotaxin 分别为(181.24±30.05)和(238.21±39.42)ng·L-1,MIP-1a 分别为(15.24±3.67)和(22.43±4.05)ng·L-1,CD4+分别为(37.18±4.06)%和(33.57±3.82)%,CD8+分别为(24.08±3.15)%和(27.31±3.07)%,CD4+/CD8+分别为 1.54±0.33 和 1.24±0.28,试验组的上述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在统计学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43%(5例/53例)和3.77%(2例/53例),在统计学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孟鲁司特钠联合特布他林治疗小儿CVA的临床疗效确切,其能有效逆转气道重塑、降低炎症水平、增强免疫功能,且安全性较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
桑杏苈黄汤在痰热闭肺证急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治疗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4/7/13
目的 探讨桑杏苈黄汤在痰热闭肺证急性喘息性支气管炎(acute asthmatic bronchitis,AAB)患儿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80例2019年9月—2023年5月泰州市姜堰中医院儿科门诊及住院部收治的痰热闭肺证AAB患儿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两组患儿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吸入用异丙托溴铵溶液、硫酸特布他林雾化吸入用溶液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桑杏苈黄汤进行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1周.对比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1周后疗效,治疗前和治疗1周后中医证候评分、炎性因子及治疗期间安全性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治疗1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较高[95.00%(38/40)vs 77.50%(31/40),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喘息、咳嗽、肺部啰音消失及发热、气促缓解时间均较短(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1周后的发热、喘息、咳嗽、痰鸣、紫绀、鼻煽评分及血清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s,EOS)、免疫球蛋白E(immunoglob-ulin E,IgE)、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均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期间,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7.50%(3/40)vs 25.00%(10/40),P<0.05].结论 桑杏苈黄汤可明显改善痰热闭肺证AAB患儿中医证候,减轻患儿炎症反应,进而有利于促进患儿临床症状的改善,提高临床疗效,且具有较高安全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13
-
小儿肺咳颗粒在支气管肺炎患儿中的应用效果
编辑人员丨2024/3/16
目的 探讨小儿肺咳颗粒联合硫酸特布他林雾化液雾化吸入对支气管肺炎患儿心肌酶与血小板参数的影响.方法 将2020年2月-2022年6月南京江北医院收治的支气管肺炎患儿8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3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硫酸特布他林雾化吸入用溶液进行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小儿肺咳颗粒进行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1周.比较2组治疗1周后的临床疗效,症状恢复情况,治疗前和治疗1周后的炎症指标、心肌酶指标及血小板参数.结果 治疗1周后的总有效率试验组(90.70%)高于对照组(74.42%)(P<0.05).试验组咳嗽咳痰缓解、肺部湿啰音消退、体温恢复和胸部X线片病变吸收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1周后,2组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3(IL-13)、干扰素-γ(IFN-y)、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水平及全血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分布宽度(PDW)与治疗前比较均降低,试验组更低(P<0.05);2组全血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升高,试验组更高(P<0.05).结论 小儿肺咳颗粒联合硫酸特布他林雾化液雾化吸入可有效调节支气管肺炎患儿血小板参数,减轻机体炎症及心肌损伤,进而有利于促进患儿症状恢复,提高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
人干扰素α2b联合特布他林治疗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患儿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1/13
目的 观察注射用人干扰素α2b联合硫酸特布他林雾化吸入用溶液治疗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EB)患儿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EB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给予特布他林2.5 mg雾化吸入治疗,tid;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雾化吸入人干扰素α2b每次1 mL,每天2次.2组患儿均治疗7 d.比较2组患儿的临床疗效、肺功能、炎症因子、气道重塑指标,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入组80例,脱落2例,最终有78例纳入统计分析;对照组入组81例,脱落4例,最终有77例纳入统计分析.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7.44%(76例/78例)和88.31%(68例/77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达峰时间比分别为(28.24±3.12)%和(25.86±3.03)%,达峰容积比分别为(27.53±2.87)%和(24.76±2.96)%,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分别为(9.76±1.58)和(12.13±2.01)mg·L-1,白细胞介素-5 分别为(1.42±0.25)和(1.75±0.31)μg·L-1,嗜酸性粒细胞分别为(0.19±0.03)× 109 和(0.23±0.04)× 109·L-1,人软骨糖蛋白-39 分别为(41.23±6.48)和(49.71±8.25)μg·L-1,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分别为(351.06±32.17)和(389.28±37.23)ng·L-1,转化生长因子-β1 分别为(58.59±6.51)和(64.59±8.14)μg·L-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均以呕吐和腹泻为主.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85%和2.6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干扰素α2b注射液联合硫酸特布他林雾化吸入用溶液治疗EB患儿的临床疗效确切,其能显著改善患儿的肺功能,抑制炎性反应,改善气道重塑,且安全性良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13
-
关于"硫酸特布他林雾化吸入致患儿血糖升高"一文的商榷
编辑人员丨2023/8/6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17 年第 2 期刊登了"硫酸特布他林雾化吸入致患儿血糖升高"[ 1]一文(以下简称为该文).该文报道 1例 3岁患儿因急性支气管炎给予布地奈德雾化混悬液2 ml 和硫酸特布他林雾化液 1 ml 混合雾化吸入、2次/ d,治疗 3 d咳嗽、气喘症状未见好转,实验室检查示空腹血糖6. 2 mmol/ L,尿酮体(+).家长述患儿以往曾使用布地奈德混悬液和异丙托溴铵溶液雾化吸入治疗咳嗽,疗效好,无不良反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布地奈德、特布他林联合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效果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毛细支气管炎应用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硫酸特布他林溶液雾化吸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96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布地奈德治疗.观察组采取布地奈德、特布他林联合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及治疗前后的CD4+T细胞、NK细胞、IL-4、EOS水平.结果 观察组、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3.75%、77.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D4+T细胞、NK细胞、IL-4、EOS水平改善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布地奈德、特布他林联合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可协同提高疗效,对于患儿的免疫状态具有积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6
毛细支气管炎即急性感染性细支气管炎,主要发生于2岁以下的婴幼儿,常见于2~6月龄,以憋喘、三凹征和喘鸣为主要临床表现,是儿科常见急症,严重病例可并发心力衰竭而危及生命.患儿易于病后反复发生喘鸣,严重危害患儿身心健康.近年来,我科通过应用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硫酸特布他林雾化液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N-乙酰半胱氨酸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肺功能及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观察N-乙酰半胱氨酸(NAC)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肺功能及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将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4年1月至2017年6月就诊的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1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5例.对照组患者常规给予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多索茶碱静脉滴注,硫酸特布他林、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并根据病情选用抗感染药物;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NAC口服.2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4 d后进行肺功能和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检测.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1秒用力呼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VC%pred)及1秒用力呼气量/用力肺活量(FEV1/FV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治疗14 d后FEV1%pred、FVC%pred及FEV1/FVC均显著增高(P<0.05).治疗14 d后,观察组患者FEV1%pred、FVC%pred及FEV1/FVC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患者血清SAA、TNF-α、IL-6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 d后,2组患者血清SAA、TNF-α、IL-6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14 d后,观察组患者血清SAA、TNF-α、IL-6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NAC可以有效改善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肺功能,减少炎性因子释放,减轻机体的炎症反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治未病思想在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中的临床运用体会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观察中医治未病思想在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中的临床运用,观察其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至2017年5月来我院门诊就诊的120例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硫酸特布他林联合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观察组在对照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向患者宣传“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的中医“治未病”思想,且观察组就诊时均属于“既病”范畴,均加用中药汤剂及穴位贴敷治疗.两组患者药物干预时间均为两周,并于停药后第3月进行随访,观察两组患者咳嗽症状、血清IgG、IgE指标、复发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停药时、停药后第3月血清IgG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停药3月后复发率为28.3%,观察组复发率为8.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两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在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中联合中药、穴位贴敷等特色治疗,可明显提高其疗效.确立“预防为主”、“既病防变”的学术思想,既能控制疾病的发生发展,又能减缓疾病的复发和恶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我院住院患者氧气雾化吸入给药的利用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分析我院住院患者氧气雾化吸入给药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使用美康合理用药工作站调取电子病历筛选给药途径为氧气雾化吸入的住院患者,回顾性分析我院住院患者氧气雾化吸入给药情况,评估我院住院患者氧气雾化吸入给药的相关指标.结果 我院住院患者中氧气雾化吸入给药较多的科室是:呼吸内科、心血管内科、普通外科、骨科、胸心外科,分别为15.25%、11.86、10.89%、10.17%;≤10岁和≥51岁的患者使用比例最高,分别为22.03%和29.06%;氧气雾化吸入应用最多的药物是: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0.9%氯化钠注射液、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注射用 α 糜蛋白酶等;患者单次氧气雾化吸入给药平均用量约为20.81 mL;二联用药和三联用药比例分别为35.53%和41.65%,联用药物中最常见的是硫酸特布他林雾化液和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结论 我院住院患者氧气雾化吸入给药基本合理,但仍存在超给药途径用药、单药给药剂量不合理、不合理联用等现象.结合临床药师的用药指导,并与临床医师密切配合,可共同促进氧气雾化吸入给药的安全、有效及合理使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