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同呼吸机管道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不同管道湿化模式对(VAP)的影响及含加热导丝的呼吸机管道对降低VAP的作用。方法:将199例进行呼吸机辅助通气28 d以上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102例与对照组97例。对照组患者使用普通型无加热导丝呼吸机管道,实验组患者使用密闭式加热导丝呼吸机管道。分别于上机第3天、第7天、第10天、第14天、第21天、第28天比较两组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管道VAP的发生情况。观察两组在机械通气过程中痰液黏稠度、痰痂形成、气道痉挛、气道黏膜损伤、气管导管堵管发生率及呼吸机管道更换次数、管道使用时间、倾倒冷凝水量和呼吸机管道护理时数。结果:两组患者的痰液黏稠度、痰痂形成、气道痉挛、气道黏膜损伤、气管导管堵管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1)。两组第14天、第21天、第28天VAP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两组呼吸机管道更换次数、管道使用时间、倾倒冷凝水量和每日呼吸机管道护理时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1)。 结论:密闭式加热导丝呼吸机管道的湿化效果更符合人体的生理要求,可降低VAP的发生率,更好地保证机械通气的湿化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于隐结构结合系统聚类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常见证候特征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中医常见证候分布及特征,为临床辨证提供依据。方法:检索2020年2月24日前公开发表的新冠肺炎中医诊疗方案及证候相关文献,建立数据库。采用Lantern 5.0和SPSS 20.0软件,运用隐结构法和系统聚类分析,结合证候及其相关症状的频次及构成比,分析新冠肺炎中医常见证候及症状特征。结果:纳入诊疗方案及相关文献42篇,包括212条证候记录。基于频数>10次的53个症状建立隐结构模型,得到隐变量;结合医学专业知识,对隐变量进行综合聚类,最终得到14个隐变量,综合聚类为7个证候,包括邪热犯肺证、内闭外脱证、湿热蕴肺证、气阴两虚证、疫毒闭肺证、寒湿郁肺证、肺脾气虚证。对频数>10次的53个症状进行因子分析,得到14个公因子;提取每个因子中因子载荷系数≥0.3的症状进行系统聚类,得到6个有意义的症状组合,并根据每个症状组合推断出6个潜在证候,分别为疫毒闭肺证、邪热犯肺证、气阴两虚证、内闭外脱证、寒湿郁肺证、湿热蕴肺证。对证候频数的描述显示,纳入文献涉及证候25个,其中构成比≥5%的证候有内闭外脱证(14.62%)、疫毒闭肺证(13.68%)、湿热蕴肺证(12.74%)、肺脾气虚证(10.85%)、寒湿郁肺证(8.50%)、气阴两虚证(8.50%)、邪热犯肺证(8.02%)、湿遏肺卫证(5.66%);涉及症状87个,累计频次2 838次,包括苔腻(5.25%)、发热(4.83%)、舌红(4.37%)、脉数(3.74%)、乏力(3.46%)等。根据以上结果总结出新冠肺炎常见证候及其主要症状分别为:① 邪热犯肺证:发热、咳嗽、咽干、头痛、周身酸楚、大便秘结等;② 寒湿郁肺证:恶寒、周身酸楚、呕恶、脘腹胀满、便溏等;③ 湿热蕴肺证:咳嗽、痰黏难咯、纳呆、渴不欲饮、大便秘结等;④ 疫毒闭肺证:发热、咳嗽、痰黄、喘促、憋气、口唇青紫等;⑤ 内闭外脱证:神昏、烦躁、憋气、汗出肢冷、口唇青紫等;⑥ 气阴两虚证:干咳、自汗、乏力、口干渴、手足心热、便溏等;⑦ 肺脾气虚证:咳嗽、喘息、自汗、乏力、呕恶、便溏等。结论:新冠肺炎中医常见证候有邪热犯肺证、寒湿郁肺证、湿热蕴肺证、疫毒闭肺证、内闭外脱证、气阴两虚证及肺脾气虚证等,为临床辨证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高原地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中医证候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分析高原地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特点,为临床进一步诊治新冠肺炎患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纳入2022年8月9日至24日成都援藏医疗队在西藏自治区第三人民医院(新冠定点救治医院)收治的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收集其基本特征(年龄、性别、来源)、临床分型及中医证型,分析不同临床分型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特点。使用SPSS 2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收集161例新冠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民族分布为藏族124例(77.02%)、汉族35例(21.74%)、回族2例(1.24%);男性68例,女性93例,男女比例为0.73∶1;年龄1~94岁,平均年龄为(39.06±23.64)岁。161例患者中,其中4例1岁以下患儿因无法收集四诊信息而被剔除,共收集157例患者信息,18岁以下的患者有26例,18~60岁124例(78.9%;包括普通型120例、重型4例、危重型0例),60~90岁以上6例,90岁以上1例。患者临床表现以咳嗽、咳痰、发热、恶寒、咽干、头痛、乏力、流涕、口干、口苦等为主;舌象以淡红舌质及白腻或薄白舌苔多见。中医证型以寒湿阻肺证最为常见(99例,占63.06%),其后依次为寒湿郁肺证(22例,占14.01%)、湿热蕴肺证(22例,占14.01%)、湿毒郁肺证(11例,占7.01%),而疫毒夹燥(2例,占1.27%)、疫毒闭肺(1例,占0.64%)、气营两燔(0例)3个证型占比不到2%,且各种证型在新冠肺炎患者中的分布不均匀( χ2=0.48, P<0.05)。 结论:拉萨地区的新冠肺炎患者的中医证型以寒湿阻肺证最为多见,其后依次为寒湿郁肺证、湿热蕴肺证、湿度郁肺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蓝芩口服液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毒热闭肺证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评价蓝芩口服液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毒热闭肺证的疗效。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2017年1月-2019年1月本院82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41例。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阿霉素序贯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蓝芩口服液。2组均治疗7 d。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症状、体征评分,采取ELISA法检测血清IL-6、TNF-α水平,观察并记录退热、咳嗽消失、干湿啰音消失及喘息消失时间,记录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评价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1%(39/41)、对照组为75.6%(31/4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4.783, P=0.029)。观察组患儿退热、咳嗽消失、干湿啰音消失及喘息消失时间均明显早于对照组( t值分别为9.312、8.740、7.350、12.467, P值均<0.001)。观察组治疗后咳嗽、发热、喘息、口渴、痰黄稠难咳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t值分别为14.350、16.779、18.005、17.441、23.633, P值均<0.001)。观察组治疗后血清IL-4[(12.56±1.80)ng/L比(17.09±2.78)ng/L, t=8.758]、TNF-α[(14.08±2.15)ng/L比(20.04±2.93)ng/L, t=10.50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 P<0.01)。治疗期间,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07%(7/41)、观察组为19.51%(8/41),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蓝芩口服液联合阿奇霉素可有效改善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症状,降低血清IL-4、TNF-α水平,提高临床疗效,且安全性较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中药注射剂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治疗中合理使用的思考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先后组织专家制定了多版诊疗方案,其中推荐重型和危重型患者使用中药注射剂。本文基于中医药理论,从临床合理用药的角度分析了第六版方案推荐的中药注射剂的特点,认为COVID-19重型和危重型病机以血瘀为基础,疫毒炽盛进而导致闭证和脱证同时并现,提出:重型疫毒闭肺证可使用喜炎平注射液;重型气营两燔证可使用痰热清注射液和热毒宁注射液;危重型内闭外脱证使用参附注射液、生脉注射液或参麦注射液固脱,但必须与苏合香丸、安宫牛黄丸或醒脑静注射液开窍合用,且须辨明阴阳,阳脱者使用参附注射液,阴脱者使用生脉注射液,阳闭者使用醒脑静注射液;血瘀证是重型和危重型的共有病机,应选用血必净注射液等改善微循环,保证各组织器官充分灌流,为调动人体抗病潜能,截断扭转病势奠定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从郁论治肺系疾病
编辑人员丨5天前
肺居上焦,为五脏六腑之华盖,通于天气,诸气皆属于肺。气为阳主动,升降出入无时不有无处不在。邪阻气机,滞而不畅,其势为郁。郁则生热,郁热轻者,局于肺之经络,即温病之卫分证;郁之重者,闭于肺脏,致肺病贲郁。郁始于气,久及血,衍生痰、湿、火、积、瘀等诸多病理产物。临床可从郁论治肺系疾病,主要包括从肺经郁热辨治外感病与从郁论治肺病贲证两类情况。肺经郁热与肺病贲证虽有不同之处,但均以肺郁为中心,实则为一个整体,一为肺经郁,一为肺府郁,临证均可治以宣肺开郁之法,活用栀子豉汤、升降散、新加升降散、和风细雨汤等方药,重点在消散其郁,方可使肺宣肃复权,气机升降有序,症状得以缓解,肺病得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从“瘀毒阻络”和“正气不足”角度探讨脓毒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中医病机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为脓毒症常见并发症,属于中医“喘证”“暴喘”“喘脱”范畴,病位主要在肺。正气不足、瘀毒阻络是脓毒症主要病因病机。瘀毒邪气侵袭肺脏,热毒煎灼血中津液,血液黏稠运行不畅,致瘀毒互结于肺。又急性虚证、热毒伤气、热毒灼津,津液虚少无以化气,致正气亏虚不能司呼吸、固津液及行血,致痰饮水湿瘀血阻肺。瘀毒阻肺、肺气不足、痰饮水湿瘀血致肺气闭塞发为本病。由此认为,瘀毒阻络、正气不足是脓毒症ARDS的中医病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中药注射剂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治疗中的合理应用与药学监护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我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推荐了8个品种的中药注射剂,包括喜炎平注射液、血必净注射液、热毒宁注射液、痰热清注射液、醒脑静注射液、参附注射液、生脉注射液和参麦注射液。8个中药注射剂主要适用于重型和危重型患者,其中喜炎平注射液适用于疫毒闭肺证患者,血必净注射液适用于瘀毒互结证和内闭外脱证患者,热毒宁注射液适用于疫毒闭肺证患者,痰热清注射液适用于痰热阻肺证患者,醒脑静注射液适用于热入营血,内陷心包证患者,参附注射液适用于内闭外脱证和阳气暴脱之厥脱证患者,生脉注射液适用于气阴两虚证和内闭外脱证患者,参麦注射液适用于气阴两虚证患者。中药注射剂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过敏反应,严重者可发生过敏性休克,应注意监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李岚教授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经验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总结李岚教授辨证论治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证经验.[方法]通过搜集整理住院病历、跟师侍诊病案,查阅相关古籍及文献资料,阐述李师对该病病因病机的认识,分析其诊疗思路,并附验案二则以资验证.[结果]李师认为,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病因多责之于外感之风邪及小儿肺脾本虚,临床分期可分为初期、极期、恢复期三期.在治疗中,总体以宣肺开闭为基本治则,同时采用清热涤痰、活血化瘀、回阳救逆、扶正祛邪等治法,临床辨证施治,屡获佳效.验案一辨证为极期(心阳虚衰证),治法为回阳救逆,以参附龙牡救逆汤为主方,同时选用黄芪、茯苓补气健脾、扶正祛邪.验案二辨证为极期(痰热闭肺证),治法为清热涤痰、宣肺开闭,以麻杏石甘汤合千金苇茎汤为主方,考虑兼有瘀血阻滞,选用桃仁、丹参活血化瘀;在恢复期时,选用白术、太子参培土生金、健脾益气.[结论]李师辨证论治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灵活运用中医药治疗,解决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极期高热难退、恢复期咳嗽咳痰迁延不愈等问题,疗效显著,其经验值得临床学习及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儿童重症支原体肺炎毒热闭肺证微观辨证特点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借助纤维支气管镜技术,基于络病理论将儿童重症支原体肺炎(SMPP)毒热闭肺证镜下表现分为肺络痰结证和肺络痰瘀证,并结合现代实验室检测技术和手段,比较两组临床差异.方法 收集北京儿童医院中医科住院部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SMPP患儿206例,根据中西医诊断标准,结合络病理论及纤维支气管镜镜下分为肺络痰结证和肺络痰瘀证.分别记录患儿一般资料、实验室指标,并分别比较两组差异,从中、西医角度探讨两组辨证分型的意义.结果 肺络痰瘀证患儿C反应蛋白(CRP)、铁蛋白(SF)、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较肺络痰结证患儿升高(P<0.05),血小板(PLT)、白蛋白(ALB)较肺络痰结证患儿降低(P<0.05),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SMPP毒热闭肺证微观辨证分型中,肺络痰瘀证毒热更甚,伤津耗气,瘀血阻络更为明显,更易传变.在治疗过程中,毒热闭肺证要在常规辨证治疗的基础上,结合支气管镜结果,加强化瘀通络、疏肝泄热、益气扶正等治疗,以期促进临床康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