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氧化碳释放分子2调控T淋巴细胞分化介导抗炎保护失血性休克大鼠肠屏障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一氧化碳释放分子2(carbon monoxide-releasing molecule-2, CORM-2)调控T淋巴细胞的分化介导抗炎保护失血性休克大鼠肠屏障。方法:56只健康雄性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休克组、二甲基亚砜组(dimethyl sulfoxide, DMSO)、灭活型一氧化碳释放分子2组(inactive carbon monoxide-releasing molecule-2, iCORM-2)、CORM-2 2 mg/kg组、CORM-2 4 mg/kg组及CORM-2 6 mg/kg共7组,每组8只。采用Wiggers改良法制备失血性休克大鼠模型,CORM-2各剂量组和iCORM-2组于制备休克模型前即刻腹腔注射不同剂量CORM-2和6 mg/kg iCORM-2,DMSO组腹腔注射与iCORM-2等量的2%DMSO,休克组和假手术组不给予药物干预。各组大鼠记录置管后或休克后不同时相平均动脉压变化。各组大鼠造模成功后23 h采用荧光素异硫氰酸酯(fliorescein isothiocyanate, FITC)-葡聚糖作为渗透性标记物测试肠壁通透性,并留取回肠组织观察肠道病理形态。免疫组化观察大鼠肠黏膜淋巴细胞转录因子T-bet、Foxp3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大鼠肠黏膜组织干扰素-γ(interferon-γ, IFN-γ)、白介素10(interleukin-10, IL-10)和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 TGF-β)的表达。正态分布计量资料多组间均数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非正态分布数据采用Kruskal Wallis秩和检验。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休克组、DMSO组和iCORM-2组血清中FITC-葡聚糖浓度明显增加(均 P<0.05);与休克其余各组比较,CORM-2各剂量组血清中FITC-葡聚糖浓度均减低(均 P<0.05)。病理学改变显示休克组、DMSO组和iCORM-2组大鼠回肠组织损伤明显;CORM-2干预可减轻休克大鼠回肠黏膜损伤,且CORM-2 4 mg/kg组和CORM-2 6 mg/kg组回肠结构更完整。休克组和DMSO组肠黏膜淋巴细胞T-bet抗原表达较假手术组升高(均 P<0.05);CORM-2各剂量组T-bet抗原表达较休克组降低(均 P<0.05)。CORM-2 2 mg/kg组、CORM-2 4 mg/kg组及iCORM-2组Foxp3抗原表达较休克组和DMSO组均减低(均 P<0.05),但CORM-2 6 mg/kg组与休克组或DMSO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与假手术组相比,休克组IFN-γ表达升高( P<0.05),IL-10和TGF-β表达未见差异(均 P>0.05);与休克组相比,CORM-2各剂量组IL-10蛋白表达升高(均 P<0.05),其中CORM-2 4 mg/kg组和CORM-2 6 mg/kg组TGF-β表达上调(均 P<0.05),但仅CORM-2 6 mg/kg组较休克组IFN-γ表达下调( P<0.05)。 结论:CORM-2可抑制1型辅助性T细胞的活化,降低炎症因子,增加抗炎因子,减轻休克缺血肠壁炎症,保护肠屏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LPS攻击大鼠Ⅱ型肺泡上皮细胞时HO-1/CO信号通路与线粒体分裂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评价LPS攻击大鼠Ⅱ型肺泡上皮细胞(AECⅡ)时血红素氧合酶-1/一氧化碳(HO-1/CO)信号通路与线粒体分裂的关系。方法:大鼠AECⅡ进行传代培养,待其分裂至合适浓度(约2×10 5个/ml)时接种于96孔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细胞分为7组( n=12):空白对照组(C组)继续培养,不做任何处理;LPS组(L组)采用10 μg/ml LPS孵育;一氧化碳释放分子-2(CORM-2)+LPS组(CL组)、HO-1诱导剂Hemin+LPS组(HL组)、HO-1抑制剂ZnPP-Ⅸ+LPS组(ZL组)分别采用100 μmol/L CORM-2孵育1 h、20 μmol/L Hemin孵育1 h以及10 μmol/L ZnPP-Ⅸ孵育0.5 h,而后用10 μg/ml LPS孵育;CORM-2+ZnPP-Ⅸ+LPS组(CZL组):采用100 μmol/L CORM-2孵育1 h,而后用10 μmol/L ZnPP-Ⅸ孵育0.5 h,最后用10 μg/ml LPS孵育;Hemin+ ZnPP-Ⅸ+LPS组(HZL组)采用20 μmol/L Hemin孵育1 h,而后用10 μmol/L ZnPP-Ⅸ孵育0.5 h,最后用10 μg/ml LPS孵育。各组于培养或LPS孵育48 h时采用MTT检测细胞活力,采用Western bolt法检测HO-1、线粒体动力相关蛋白1(Drp1)和线粒体分裂蛋白1(Fis1)的表达。 结果:与C组比较,其余6组细胞活力降低,HO-1、Drp1及Fis1表达上调( P<0.05)。与L组比较,CL组和HL组细胞活力升高,HO-1表达上调,Drp1及Fis1表达下调,ZL组细胞活力降低,HO-1表达下调,Drp1及Fis1表达上调( P<0.05),CZL组和HZL组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与CL组和HL组比较,ZL组细胞活力降低,HO-1表达下调,Drp1及Fis1表达上调( P<0.05)。 结论:HO-1/CO信号通路可抑制线粒体分裂,在LPS诱导大鼠AECⅡ损伤时发挥内源性保护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贯叶金丝桃素和氨来呫诺联合用药抗肥胖及改善代谢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中药单体贯叶金丝桃素(HPF)与氨来呫诺(AM)联合给药时,对抗肥胖及改善代谢紊乱的叠加治疗作用。方法:采用ob/ob小鼠为肥胖小鼠模型,在HPF单药(2.5 mg/kg,腹腔注射)或与AM(50 mg/kg,灌胃)联合给药4周后,监测小鼠体重、摄食,检测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和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并通过小动物核磁共振、代谢笼、糖耐量和胰岛素耐量检测及HE染色等方法,观察小鼠的体重变化、能量消耗、脂肪含量、糖代谢等的变化。Western印迹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用以检测环磷酸腺苷(cAMP)-蛋白激酶A(PKA)信号通路。结果:给药4周后,与对照组相比(平均体重54.07 g),HPF给药组的小鼠平均体重下降至51.33 g( P=0.042);与AM联合给药后,小鼠平均体重进一步降低至47.61 g( P=0.041),表现出明显的叠加效应。小鼠核磁共振结果显示,HPF给药后小鼠脂肪含量减少( P=0.011),表现为腹股沟白色脂肪和附睾旁白色脂肪的细胞直径都变小( P=0.014, P=0.032),产生棕色化趋势,棕色脂肪组织中白色脂肪浸润减少。然而,与HPF给药组相比,两药联合治疗并没有使白色脂肪细胞进一步变小或减少其在棕色脂肪组织的脂质积累。代谢笼实验显示,HPF处理的小鼠在光照期的氧气消耗率( P<0.001)和二氧化碳释放率( P=0.002)都显著高于对照组小鼠,HPF与AM的组合可以进一步提高小鼠的能量消耗。此外,HPF与AM联合给药可以进一步激活白色脂肪组织中的儿茶酚胺下游cAMP-PKA信号通路。当联合用药时,肥胖小鼠的胰岛素抵抗改善,肝脏三酰甘油含量减少( P=0.049),肝脏损伤指标血清ALT水平下降( P=0.008)。 结论:HPF和AM联合用药有望成为治疗肥胖、改善代谢紊乱、缓解儿茶酚胺抵抗的有效策略。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GnRH-a联合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治疗子宫腺肌症疗效及对患者卵巢功能、CA125、CA153和CEA表达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联合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曼月乐)治疗子宫腺肌症疗效及对患者卵巢功能、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153(CA153)和癌胚抗原(CEA)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绍兴市人民医院2017年9月至2020年9月收治的子宫腺肌症患者78例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治疗,治疗组在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基础上前3个月给予GnRH-a治疗3个疗程。两组均于治疗6个月后评价。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痛经缓解程度、月经量、子宫体积和子宫内膜厚度、卵巢功能、CA125、CA153和CEA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1.36±0.28)分]和月经失血图(PBAC)评分[(38.98±5.42)分]均低于对照组[(1.78±0.31)分、(63.42±6.75)分]( t=6.27、17.63,均 P < 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子宫体积[(209.74±15.65)cm 3]和子宫内膜厚度[(7.37±0.57)mm]均低于对照组[(278.39±20.90)cm 3、(8.63±0.86)mm]( t=16.45、7.62,均 P < 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促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和雌二醇(E 2)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 > 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血清CA125[(26.87±7.21)U/L]、CA153[(23.12±7.38)U/mL]和CEA[(5.45±0.96)μg/L]均低于对照组[(49.93±8.97)U/L、(38.94±6.21)U/mL、(8.23±1.35)μg/L]( t=12.51、10.24、10.48,均 P < 0.05)。 结论:GnRH-a联合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治疗子宫腺肌症可显著缓解患者痛经、减少经量、缩小子宫体积及减少子宫内膜厚度,对卵巢功能无明显影响,可显著降低CA125、CA153和CEA水平,是子宫腺肌症一种安全有效的非手术治疗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一氧化碳结合人造血细胞对染料激光照射造成的组织热损伤起抗氧化作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在动物实验中,人造红细胞即血红蛋白囊泡(HbV),可作为脉冲染料激光(PDL)的光敏剂,用于治疗葡萄酒色斑。在前期动物实验中,作者观察到HbV主要分布在动物血管内皮细胞周围,HbV和红细胞都能吸收激光的光子并产生热量,这有助于通过PDL消除极细小的血管以及较大的皮下深层血管。作者前期在兔耳模型中测试显示,用染料激光照射与一氧化碳结合的HbV(CO-HbV)后,CO-HbV在血管内产生热能的同时还释放一氧化碳。作者进行本次研究的目的是观察一氧化碳的抗氧化特性,是否能减少PDL引起的热损伤的继发性进展。作者从组织病理学的角度,评估了PDL单独照射及PDL照射后静脉注射CO-HbV,对大血管和周围真皮组织的损伤情况。采用五级评分法对软组织损伤进行分级,并进行了统计学比较。结果显示,静脉注射CO-HbV显著减少了PDL照射对周围组织的损伤。然而,静脉注射CO-HbV对大血管壁的损伤的影响则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部分病例甚至出现了组织病理学分级上升情况。染料激光治疗葡萄酒色斑的效果更佳,可能是由于一氧化碳可在创面充血淤滞区域内对抗自由基,发挥了抗氧化作用。这一作用机制与烧伤创面充血淤滞带的治疗理论相似,即一氧化碳具有保护组织免受热损伤的作用。这也与之前文献报道一氧化碳作为还原剂治疗烧伤的效果相一致,即烧伤后立即将还原剂直接输送到患处组织中,即便是少量的还原剂,也可以减轻创面复杂的炎症级联反应,避免激光治疗后不必要的炎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STING信号通路在CORM-3减轻肝缺血再灌注大鼠肝细胞焦亡和凋亡中的作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评价干扰素基因刺激蛋白(STING)信号通路在一氧化碳释放分子-3(CORM-3)减轻肝缺血再灌注大鼠肝细胞焦亡和凋亡中的作用。方法:清洁级健康雄性SD大鼠48只,9~11周龄,体重320~38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 n=12):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CORM-3组(C组)和STING激动剂ADU-S100组(A组)。IR组、C组和A组采用可逆性结扎肝左中叶肝动脉、门静脉及胆管分支45 min后恢复灌注的方法建立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C组于再灌注即刻股静脉注射CORM-3 4 mg/kg,S组、IR组和A组股静脉注射含二甲基亚砜的等容量生理盐水。股静脉注射后1.5 h,A组腹腔注射ADU-S100 10 mg/kg,S组、IR组和C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再灌注3 h时,采用速率法检测血清ALT和AST浓度。再灌注12 h时处死,取肝组织,采用比色法检测一氧化碳(CO)含量,进行肝损伤评分,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IL-1β、IL-18、Bcl-2、Bax、干扰素调节因子3(IRF3)、磷酸化IRF3(p-IRF3)、STING、NOD样受体蛋白3(NLRP3)、消皮素D(GSDMD)和活化的caspase-1的表达,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法确定肝细胞焦亡率和凋亡率。 结果:与S组比较,IR组血清ALT和AST浓度、肝损伤评分、CO含量、肝细胞焦亡率和凋亡率升高,IL-1β、IL-18、p-IRF3、STING、NLRP3、GSDMD和活化的caspase-1表达上调,Bcl-2/Bax比值降低( P<0.05);与IR组比较,C组血清ALT和AST浓度、肝损伤评分、肝细胞焦亡率和凋亡率降低,CO含量升高,IL-1β、IL-18、p-IRF3、STING、NLRP3、GSDMD和活化的caspase-1表达下调,Bcl-2/Bax比值升高( P<0.05);与C组比较,A组血清ALT和AST浓度、肝损伤评分、肝细胞焦亡率和凋亡率升高,CO含量降低,IL-1β、IL-18、p-IRF3、STING、NLRP3、GSDMD和活化的caspase-1表达上调,Bcl-2/Bax比值降低( P<0.05)。 结论:CORM-3减轻肝缺血再灌注大鼠肝细胞焦亡和凋亡的机制可能与抑制STING信号通路激活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RyR1基因突变先天性肌肉病患儿术后恶性高热诊疗案例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患儿,男性,年龄14岁,主因"颈背部畸形、活动受限7年,进食及呼吸困难10月余"入院。诊断为颈椎前凸畸形;蓝尼定受体-1(RyR1)基因相关肌肉病,多微小轴空病可能性大;恶性高热易感者。在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下行颈椎后路矫形术。麻醉及手术过程中生命体征平稳,手术时长10 h,术毕入ICU。患儿苏醒期突发全身肌束颤动,体温骤升至最高39.4 ℃,严重酸中毒、高碳酸血症,血肌酸激酶、血/尿肌红蛋白逐渐升高;恶性高热临床评分63分,明确并发恶性高热诊断。采用静脉输注丹曲林钠,联合物理降温、纠正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碱化尿液、间断行血液滤过及血浆置换,治疗心律失常及谵妄。患儿痊愈出院,转归良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HO-1/CO在槲皮素拮抗酒精性肝细胞氧化损伤中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研究I型血红素加氧酶(HO-1)/一氧化碳(CO)介导的槲皮素对大鼠原代肝细胞酒精性氧化损伤保护作用及其潜在机制。方法:二步胶原酶技术分离培养大鼠原代肝细胞。在乙醇染毒同时,加入槲皮素(100 μmol/L)或/和血红蛋白(100 μmol/L),或不同剂量的CO释放分子(CORM-2,5~50 μmol/L)共同作用,作用结束后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乳酸脱氢酶(LDH)、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活性,细胞丙二醛(MDA)和谷胱甘肽(GSH)水平。乙醇染毒肝细胞与槲皮素、CORM-2、血红蛋白、锌原卟啉Ⅸ单独或联合作用,检测细胞微粒体内CYP2E1的活性。数据统计分析采用方差分析(ANOVA)和组间比较(SNK-检验)。结果:乙醇染毒同时加入100 μmol/L的槲皮素,乙醇诱导的AST与LDH的释放明显减少,GSH消耗与MDA升高程度也明显下降;而血红蛋白(CO阻断剂)不仅使槲皮素的保护效应丧失,反而进一步加重了乙醇所致的脂质过氧化。CORM-2能减少乙醇诱导的肝细胞AST与LDH释放,GSH消耗与MDA生成也明显减轻,且这种保护作用呈剂量依赖性。乙醇导致细胞CYP2E1活性显著升高,槲皮素或CORM-2能抑制CYP2E1的活性,血红蛋白或锌原卟啉Ⅸ则消除了槲皮素的这种抑制效应,使CYP2E1活性升高。当槲皮素、CORM-2和锌原卟啉Ⅸ与乙醇共同孵育肝细胞时,CYP2E1活性并未升高,与乙醇组比较反而明显下降, P值均< 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HO-1的代谢产物CO介导了槲皮素对肝细胞酒精性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这种保护效应可能与其抑制CYP2E1活性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氧化应激刺激心肌细胞来源外泌体通过miR-106b-5p促进巨噬细胞M1型极化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氧化应激刺激下心肌细胞释放外泌体对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取H9C2心肌细胞,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0 μmol/L组、100 μmol/L组、200 μmol/L组、300 μmol/L组,分别用相应浓度H 2O 2处理后,各组使用细胞增殖-毒性检测试剂盒(cell counting kit-8, CCK-8)检测细胞活力,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活化形式胱天蛋白酶-3(cleaved-caspase-3)、B淋巴细胞瘤-2(B-cell lymphoma-2, Bcl-2)、B淋巴细胞瘤-2相关X蛋白(B-cell lymphoma-2-associated X protein, Bax)水平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根据检测结果选用最适处理浓度进行后续实验。另取H9C2心肌细胞,参考经典的超速离心法,提取正常心肌细胞来源外泌体(normal cardiomyocyte-derived exosomes, NC-exo)及氧化应激心肌细胞来源外泌体(oxidative stress cardiomyocyte-derived exosomes, H-exo),透射电镜观察外泌体形态,Western blot法检测外泌体标志蛋白。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巨噬细胞对外泌体摄取内化情况。选取正常培养巨噬细胞,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1组(NC1组)、脂多糖1组(LPS1组)、正常心肌细胞来源外泌体预处理+脂多糖组(LPS+NC-exo组)、氧化应激心肌细胞来源外泌体预处理+脂多糖组(LPS+H-exo组)。LPS1组LPS处理6 h, LPS+NC-exo组、LPS+H-exo组分别加入NC-exo、H-exo预处理24 h再进行LPS处理6 h, NC1组不进行处理。使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诱导型一氧化碳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 iNOS)、精氨酸酶-1(arginase-1, Arg-1)、CD86、CD206水平,使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 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T-qPCR)方法检测IL-6、TNF-α、趋化因子-10(chemokine-10, CXCL-10) mRNA水平。采用RT-qPCR方法检测外泌体miRNA表达量。另取巨噬细胞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2组(NC2组)、脂多糖2组(LPS2组)、过表达阴性对照+脂多糖组(LPS+mimic-NC组)、过表达miR-106b-5p+脂多糖组(LPS+106b-mimic组)。LPS2组LPS处理6 h,LPS+mimic-NC组、LPS+ 106b-mimic组则分别使用转染试剂mimic-NC、106b-mimic转染24 h再进行LPS处理6 h,NC2组不进行处理。检测iNOS、Arg-1、CD86、CD206水平及IL-6、TNF-α、CXCL-10的mRNA表达水平。 结果:与0 μmol/L组比较,100 μmol/L组、200 μmol/L组、300 μmol/L组凋亡相关蛋白Bax、cleaved-caspase-3水平升高( P<0.05),Bcl-2水平下降( P<0.05),细胞活力下降( P<0.05),细胞凋亡率上升( P<0.05)。经比较,200 μmol/L作为适宜浓度用于后续实验。通过显微镜观察,正常心肌细胞表现为梭形,而200 μmol/L H 2O 2处理后心肌细胞皱缩变形死亡。透射电镜观察可见提取的纳米颗粒呈现圆形并具有双层膜结构,将荧光标记的外泌体加入巨噬细胞中共同培养24 h,可见大量外泌体能够被巨噬细胞摄取。与NC1组比较,LPS1组、LPS+NC-exo组、LPS+ H-exo组iNOS、CD86蛋白水平升高( P<0.05),Arg-1、CD206蛋白水平下降( P<0.05),IL-6、TNF-α、CXCL-10 mRNA水平升高( P< 0.05);与LPS1组比较,LPS+H-exo组iNOS、CD86蛋白水平升高( P<0.05),Arg-1、CD206蛋白水平下降( P<0.05),IL-6、TNF-α、CXCL-10 mRNA水平升高( P<0.05),而LPS+NC-exo组与LPS1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与NC-exo比较,H-exo中miR-106b-5p表达升高( P<0.05)。与NC2组比较,LPS2组、LPS+mimic-NC组、LPS+106b-mimic组iNOS、CD86蛋白水平升高( P< 0.05),Arg-1、CD206蛋白水平下降( P<0.05),IL-6、TNF-α、CXCL-10 mRNA水平升高( P<0.05);与LPS2组比较,LPS+106b-mimic组iNOS、CD86蛋白水平升高( P<0.05),Arg-1、CD206蛋白水平下降( P<0.05),IL-6、TNF-α、CXCL-10 mRNA水平升高( P< 0.05),而LPS+mimic-NC组与LPS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来源于氧化应激心肌细胞的高表达miR-106b-5p的外泌体促进巨噬细胞发生M1型极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氯化镁缓释抗钙化组织工程小口径血管体外性能测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构建氯化镁(MgCl 2)微米缓释抗钙化的组织工程小口径血管。 方法:联合应用Triton X-100+脱氧胆酸钠盐、DNA/RNA核酶对绵羊颈动脉行脱细胞处理,制成组织工程小口径血管支架,HE染色,电镜下观察脱细胞情况和血管支架性能。采用复乳法超声破碎高速搅拌挥发法,制备载有MgCl 2的微米抗钙化缓释微球颗粒。检测缓释微球的粒径、包封率、载药量(率)及测出缓释曲线。应用碳二亚胺盐酸盐/琥珀酸亚胺(EDC/NHS)交联人工小口径血管,采用冷冻干燥技术将载有MgCl 2的微米缓释微球与血管支架结合,电镜下观察结合情况。检测标本血管厚度、拉力强度和压力承受值。 结果:羊颈动脉经脱细胞处理后能去除各类细胞,并保持支架原有性能。载有MgCl 2的微米抗钙化缓释微球粒径(1.31±0.02)μm,相对均匀,微球颗粒包封率82.79%,载药量(率)2.98%,25天内存在缓慢释放,释放率达81.08%。载有MgCl 2的缓释微球颗粒与小口径组织工程血管能有效紧密结合。 结论:以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为载体制成的载有MgCl 2的缓释微球颗粒可缓释镁离子,这为构建抗钙化组织工程小口径血管奠定了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