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膝关节多韧带损伤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膝关节多韧带损伤(MLKI)是一种高度复杂的损伤,其定义为膝关节的前交叉韧带、后交叉韧带、内侧副韧带和外侧副韧带中有2条或多条完全损伤,通常发生于高速创伤情况下,并常与关节内和关节外损伤有关.怀疑MLKI发生时,需要进行详细评估,包括负荷位X线摄片、磁共振成像检查和血管造影检查等.MLKI通常伴随血管、皮肤、神经、骨骼和其他器官系统的损伤,这些损伤均会影响MLKI诊断及膝关节韧带重建的手术时机和治疗结果.该文通过回顾相关文献,对MLKI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多模态功能神经导航联合术中荧光素钠辅助成像技术在颅内恶性肿瘤手术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研究功能神经导航下联合荧光素钠在颅内恶性肿瘤手术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自2016-2019年经手术治疗的颅内恶性肿瘤患者50例,术前影像学检查包括头颅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技术(computed tomographty,CT)、计算机体层摄影血管造影(computer tomographic angiography,CTA) 、核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平扫及增强序列及核磁共振血管造影(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磁共振静脉造影(magnetic resonance venogram,MRV)、核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 (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核磁共振灌注成像(perfusion imaging,PWI)、核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核磁共振波谱分析(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MRS)序列扫描,并在术前将其与博医来功能神经系统导航工作站进行多模态图像融合制定导航计划,术中功能导航联合小剂量荧光素钠(2 mg/kg)进行手术。术中神经导航确定肿瘤的位置及与主要纤维传导束锥体束及大血管的空间关系,以及术中Pentero900蔡司显微镜黄荧光模式下显示肿瘤与正常脑组织的边界进行肿瘤的切除。结果:胶质瘤38例,肺癌脑转移瘤10例,肾透明细胞癌脑转移1例,梭形细胞肿瘤1例。术前神经导航定位肿瘤与锥体束的准确率达95%。术后3 d复查头部MRI,与术前病变比较,判断肿瘤的切除程度,本组病灶全切除38例 (76%),次全切除12例(24%)。患者6个月生存率为85.9%、12个月生存率为53.1%、18个月生存率为24.5%,生存时间为(15.0±3.2)个月。结论:多模态功能神经导航联合荧光素钠染色可以实时定位和标记肿瘤,提高肿瘤切除率,改善脑恶性肿瘤患者的预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三维重建技术在颞浅动脉解剖中的临床应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颞浅动脉及其分支解剖均具有个体差异,传统的解剖学研究方法不能客观、真实、准确地反映出个性化解剖结构的特点。基于三维重建技术可精确地探讨个体颞浅动脉的显微结构、供血范围。该文通过广泛查阅近年来CT血管造影、磁共振成像等的颞浅动脉三维重建的研究与应用的相关文献,对基于三维重建的颞浅动脉临床应用解剖进行综述,为颞浅动脉三维重建技术及相关手术提供精准解剖学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基底动脉延长与急性孤立性脑桥梗死患者临床转归的相关性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基底动脉(basilar artery, BA)延长与急性孤立性脑桥梗死患者临床转归的相关性。方法:连续纳入2015年1月至2018年6月期间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合肥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发病7 d内的急性孤立性脑桥梗死患者,收集患者的人口统计学、临床及MRI资料以及发病后3个月时改良Rankin量表评价的临床转归,0~2分定义为转归良好,>2分定义为转归不良。应用二分类多变量 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BA延长与患者临床转归的相关性。 结果:共纳入116例急性孤立性脑桥梗死患者,男性69例(59.5%),女性47例(40.5%),中位年龄65岁(四分位数间距:57~76岁)。BA延长组39例(33.6%),非BA延长组77例(66.4%)。BA延长组BA直径( P=0.021)、理论长度(basilar artery length, BAL)( P<0.001)、弯曲长度(bending length, BL)( P<0.001)以及BA弯曲的患者构成比( P<0.001)均显著高于非BA延长组。转归良好组93例(80.2%),转归不良组23例(19.8%)。转归不良组基线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评分( P<0.001)、BA近似长度( P=0.007)、BAL( P=0.020)、BL( P=0.005)以及BA延长( P=0.002)和弯曲( P=0.008)的患者构成比均显著高于转归良好组。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BA近似长度与BL呈显著正相关( r=0.597, P<0.001)。多变量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A延长(优势比5.441,95%可信区间1.814~16.320; P=0.003)和基线NIHSS评分较高(优势比1.696,95%可信区间1.291~2.228; P<0.001)是急性孤立性脑桥梗死患者转归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急性孤立性脑桥梗死患者合并BA延长的比例较高,BA延长可能是急性孤立性脑桥梗死患者发病后3个月时转归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双主动脉弓临床诊治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双主动脉弓是胚胎发育过程中第四对主动脉弓发育异常所致的一类先天性主动脉弓畸形。该病临床表现并不典型,常压迫气管食管,严重时引起呼吸困难和吞咽困难,甚至危及生命。目前主要通过超声心动图、计算机断层血管造影、磁共振血管成像、心导管造影等影像学成像技术诊断,治疗以手术为主。早期诊断、早期干预,避免气管软化,对改善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该文将对双主动脉弓的胚胎发育机制、分型、临床诊断、治疗及预后的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以提高该病的诊治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940 nm激光联合普萘洛尔在伴供血血管婴幼儿血管瘤治疗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940 nm激光联合口服普萘洛尔在治疗伴供血血管婴幼儿血管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河北省儿童医院整形外科对22例口服普萘洛尔治疗无效的婴幼儿血管瘤患儿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及磁共振成像(MRI)检查,患儿男7例,女15例,年龄4~35个月,平均13.1个月。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下对其中血管瘤瘤体具有明确供血血管的21例患儿,应用940 nm半导体激光进行供血血管阻断治疗,术后继续给予口服普萘洛尔治疗,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瘤体大小及血流信号判断血管瘤瘤体的消退情况。结果:在血管瘤瘤体具有供血血管的21例患儿中,19例行1次940 nm半导体激光阻断治疗后瘤体逐渐消退,有效率为90.5%,2例患儿行2次阻断治疗后瘤体消退。结论:伴有明确供血血管的婴幼儿血管瘤对普萘洛尔的治疗反应往往不佳,应用940 nm半导体激光对供血血管进行阻断,可有效促进血管瘤的消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表现为双侧丘脑病变的硬脑膜动静脉瘘三例临床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分析表现为双侧丘脑病变的硬脑膜动静脉瘘(DAVF)患者的临床表现、发病机制、诊断、治疗及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3例表现为双侧丘脑病变的DAVF患者临床资料,并行相关文献的复习。结果:例1为56岁女性,病程1个月,亚急性起病,逐渐加重,表现为乏力、嗜睡、恶心、呕吐、小便失禁,无法坐稳;例2为53岁男性,病程1个月,急性起病,逐渐进展,表现为意识障碍、行走困难、高级皮质功能减退;例3为68岁男性,病程8 d,急性起病,表现为记忆力减退、意识障碍及精神症状。3例患者颅脑CT均可见双侧丘脑低密度影,磁共振成像(MRI)示双侧丘脑肿胀,头颅磁共振血管造影(MRA)或CT血管造影(CTA)均可见与动脉关系密切的静脉或静脉窦显影。例1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示双侧枕动脉-直窦动静脉瘘,行手术切除治疗,术后4个月意识清楚,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5分。例2行DSA示右侧颈外动脉参与供血的硬脑膜动静脉瘘,行血管内栓塞治疗,症状缓解。术后1年未复发,mRS评分2分。例3行DSA示枕部窦汇区硬脑膜动静脉瘘,行手术切除治疗。术后1年多,患者意识清楚,mRS评分5分。结论:DAVF引起的双侧丘脑病变是比较少见的疾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当颅脑CT/MRI示双侧丘脑病变,MRA/CTA出现静脉血管影或临床表现为意识障碍或认知功能减退时要考虑DAVF。DSA是确诊DAVF的“金标准”,该病的治疗主要以血管内栓塞和手术切除治疗为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胎儿纵隔巨大毛细血管瘤一例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本文报道1例晚孕期发现胎儿胸腔积液及胸腔巨大占位的纵隔毛细血管瘤病例。孕妇因“停经36周 +3,发现胎儿胸部占位11 d”就诊于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常规彩超及MRI检查均提示胎儿右侧胸腔积液,胸腔巨大占位。孕36周 +5阴道分娩一活男婴,出生后CT、血管造影及三维重建提示为纵隔血管瘤,予口服普萘洛尔出院。患儿生后1个月因“肺炎、呼吸增快”再次入院,多学科会诊后行右侧胸腔纵隔肿物切除术,病理结果示纵隔毛细血管瘤。术后患儿继续口服普萘洛尔,定期儿童保健及康复,截至2021年1月已7月龄,尚未发现异常。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烟雾病的诊断与治疗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烟雾病即脑底异常血管网病,该病主要诊断、评估的手段多集中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高分辨磁共振成像(HR-MRI)、CT灌注成像(CTP)等影像学检查。目前烟雾病治疗指南认为手术治疗烟雾病效果较好,增加血管流量,改善血管周围微环境,减少烟雾状血管的数量,减少复发可能。然而目前该病的治疗尚存在争议,文献报道多为单中心研究,缺乏多中心联合对照研究,也需要大宗病例长期自然史随访,现就烟雾病影像学诊断及治疗做叙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超声联合多种影像诊断血液透析并发颈内静脉/颅内静脉窦反流1例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患者男,48岁,因"慢性肾衰竭行血液透析5年,左上肢肿胀伴透析时心悸、恶心、呕吐不适1周"就诊,为进一步诊治于2022年3月4日以"慢性肾衰竭维持透析,左前臂桡动脉-头静脉内瘘并发肿胀手综合征"收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肾内科。既往病史:高血压病史12年,规律服用降压药,平时血压维持在140~150/80~90 mmHg(1 mmHg=0.133 kPa),近期血压波动,间断高达170~180/100 mmHg。3年前曾患"脑出血",遗留右上肢肌力减弱后遗症,偶有癫痫发作。体格检查:意识清,精神可,言语迟钝,反应慢;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存在;左上肢及颜面部肿胀发紫,左侧颈静脉怒张,左前胸壁静脉曲张;左前臂动静脉内瘘处可触及震颤,可闻及血管杂音;右侧肢体肌力Ⅳ级,余肢体肌力Ⅴ级。行影像学检查。①颈静脉及上肢血管超声检查:左侧颈内静脉(internal jugular vein,IJV)扩张,IJV血流持续反向,锁骨下静脉(subclavian vein,SCV)血流部分汇入头臂静脉,部分经IJV瓣膜口逆流达IJV远心段,SCV及IJV均呈动脉化血流频谱,IJV瓣口处峰流速120 cm/s;左侧桡动脉-头静脉内瘘吻合口宽5.1 mm,肱动脉流量约3 500 ml/min,桡动脉远心端血流逆向汇入内瘘(图1);②心脏超声心动图检查显示升主动脉增宽,左、右心房增大;③中心静脉计算机断层扫描静脉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venography,CTV):左侧头臂静脉汇入上腔静脉处狭窄(图2);④头部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及磁共振血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左侧外囊软化灶伴含铁血黄素沉积,左侧大脑脚华勒变性;时间飞跃法MRA(time of flight MRA,TOF-MRA)示左侧海绵窦、岩下窦、横窦、乙状窦显影,呈动静脉瘘样血流(图3)。诊断明确后分别予以左头臂静脉裸支架植入术及左SCV覆膜支架植入术,左前臂人造血管桡动脉-头静脉内瘘重建术(图4)。术后1周内患者上肢肿胀逐渐恢复正常,透析时头痛等不适症状消失,超声复查显示内瘘流量下降至1 500 ml/min左右,IJV反流停止,血流呈淤滞状态。术后半年超声复查,IJV反流又复发同术前,不伴明显不适症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