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二切面超声筛查诊断法”应用于基层单位新生儿复杂型先天性心脏病筛查的可行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十二切面超声筛查诊断法”在基层单位对新生儿复杂型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筛查的可行性。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2015年11月至2019年12月在河北省黄骅开发区博爱医院、丰宁县中医院、唐县妇幼保健院和容城县妇幼保健院4个试点单位共71 580例新生儿采用“十二切面超声筛查诊断法”进行CHD筛查。同时收集未开展“十二切面超声筛查诊断法”(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在上述单位超声检查后转诊至河北省儿童医院CHD筛查诊治中心(简称本中心)并得到手术证实的CHD患儿262例(其中复杂型CHD 39例),以本中心结果为金标准,计算新生儿复杂型CHD筛查的灵敏度、特异度、诊断符合率。采用 χ2检验及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分析法对“十二切面超声筛查诊断法”开展前、后新生儿复杂型CHD筛查的灵敏度进行比较分析;采用 χ2检验对培训后试点单位与本中心复杂型CHD诊断结果,以及各试点研究单位间复杂型CHD筛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十二切面超声筛查诊断法”共检出CHD 553例(占筛查总例数的0.77%),包括66例复杂型CHD和487例简单型CHD。经本中心明确诊断发现,复杂型CHD假阴性3例(完全型肺静脉异位引流漏诊1例,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漏诊1例,双主动脉弓左主动脉弓左锁骨下动脉远端闭锁漏诊1例),复杂型CHD假阳性1例(主-肺动脉间隔假性回声失落误诊为主-肺动脉间隔缺损1例),复杂型CHD类型误诊5例(肺静脉共同腔闭锁误诊为完全型肺静脉异位引流1例,永存第五主动脉弓狭窄误诊为主动脉缩窄1例,肺动脉吊带误诊为左肺动脉缺如1例,主动脉重度缩窄误诊为主动脉弓离断1例,主动脉峡部闭锁误诊为主动脉缩窄1例)。最终确诊的复杂型CHD 68例(占CHD总数的12.3%),筛查总体灵敏度、特异度、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5.6%(65/68)、99.8%(484/485)和86.8%(59/68),ROC曲线下面积为0.98,“十二切面超声筛查诊断法”开展前复杂型CHD常规筛查诊断方法的筛查灵敏度、特异度、诊断符合率分别为69.2%(27/39)、95.5%(213/223)和61.5%(24/39),ROC曲线下面积为0.82。“十二切面超声筛查诊断法”开展后,复杂型CHD筛查灵敏度较前明显提高( χ 2=14.28, P<0.05)。“十二切面超声筛查诊断法”筛查结果与本中心以及各试点单位间复杂型CHD筛查灵敏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 结论:“十二切面超声筛查诊断法”适用于基层单位开展新生儿复杂型CHD超声筛查工作;对于某些特殊类型的CHD,基层单位超声诊断水平有待提高,建议到诊治中心进一步确诊。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胸腔镜治疗婴幼儿双主动脉弓畸形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总结婴幼儿双主动脉弓畸形胸腔镜治疗效果。方法:2015年1月至2019年5月,共收治10例双主动脉弓畸形患儿,男7例,女3例;年龄2 h~8个月,9例右弓优势,1例左弓优势。出生前孕期35周行MRI检查了解血管环与气管、食管关系,气管压迫>1/3即采取出生后产时手术,压迫<1/3的出生后6个月左右进行手术治疗。结果:10例均采用胸腔镜手术,1例因氧饱和度无法维持,中转开胸手术。手术时间80~135 min,平均100 min。术中出血5~10 ml。术后呼吸机支持时间4~14天。1例患者因经济原因放弃治疗外其余均治愈出院。术后随访1~6个月,无进食困难,无呼吸困难需再次手术者。4例需要呼吸机支持>7天,2例出现气胸,引流后治愈。1例出现声音嘶哑。结论:产检可提高双主动脉弓畸形诊断率,小儿外科提前介入随访可减少患儿相关并发症发生,采用胸腔镜矫治畸形手术可行,对患者创伤小,伤口美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肺动脉吊带3例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病例1:孕妇25岁,孕1产0,孕25周,未合并妊娠期并发症或高危因素,唐氏筛查非整倍体低风险。超声估计孕周与末次月经胎龄相符,无心外结构畸形。胎儿心脏超声显示膜周部室间隔回声连续中断3.5 mm,心室水平可见双向穿隔血流信号;主动脉骑跨于室间隔之上,骑跨率30%;肺动脉瓣环径略偏细,肺动脉瓣环径4.5 mm(Z值:-1.2),主肺动脉内径5.0 mm(Z值:-0.5),左肺动脉内径2.2 mm(Z值:-0.9),右肺动脉内径2.7 mm(Z值:-0.2);右肺动脉起源正常,左肺动脉起源于右肺动脉远端,绕行于气管后方进入左肺内,主动脉弓降部、动脉导管正常(图1A,B)。产前诊断肺动脉吊带(pulmonary artery sling,PAS)合并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VSD),终止妊娠,基因检测阴性,不同意尸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婴幼儿血管环的胸腔镜手术治疗单中心经验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总结经胸腔镜手术离断婴幼儿血管环的经验,并与同一时间段行传统经胸廓切口手术患儿的治疗和短期随访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方法:自2019年1月1日至2020年4月1日共有71例不合并其他畸形的单纯血管环患儿在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接受血管环离断手术。将经胸腔镜手术患儿8例作为胸腔镜组,其中男7例,女1例;患儿年龄为2.6(1.2,3.7)岁;体重为14.4(10.5,16.1)kg。从其余63例经传统胸廓切口手术患儿中,采用简单随机抽样(随机数表)的方法抽取16例作为胸廓切口组,其中男9例,女7例;患儿年龄为1.9(0.4,5.2)岁;体重为11.5(7.8,18.4)kg。对比分析两组在术后并发症、术后机械通气时间、重症监护室滞留时间、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疼痛评分等评价指标上差异是否存在统计学意义。结果:全组术中及术后随访无死亡病例。术后两组均没有出现左右上肢血压差异、出血、膈肌麻痹、持续乳糜胸、伤口感染等需要再次手术干预的并发症。胸腔镜组患儿术中2例中转开胸,1例是因为分离过程中创面渗血明显,另1例是因为非优势主动脉弓远端夹闭后其近端明显增粗至4 mm以上,超出结扎夹的安全使用范围。两组在机械通气时间、重症监护室滞留时间、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症状改善率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排除2例中转开胸患儿,胸腔镜组手术时间为105.0(82.5,116.2)min,与胸廓切口组手术时间80.0(75.0,102.5)min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P=0.107)。胸腔镜组的疼痛评分为2.0(1.7,3.0)分,低于胸廓切口组的4.0(2.0,4.2)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术者根据自身胸腔镜手术经验和术前影像学对解剖的全面评估,判定非优势主动脉弓的直径、长度和位置适合胸腔镜下手术时,经胸腔镜手术离断婴幼儿血管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可取得与传统经胸廓切口手术相当的治疗结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孙氏手术与去分支杂交手术治疗60岁以上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效果比较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孙氏手术与去分支杂交手术治疗老年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方面的临床疗效。方法: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天津市胸科医院收治53例年龄大于60岁的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行孙氏手术35例,去分支杂交手术18例。杂交手术组较孙氏手术组术前脑梗塞病史更多,其余术前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均选择了中低温脑保护策略,孙氏手术术中予双侧顺行脑灌注以及停循环期间降主动脉球囊阻断保持下肢和脏器血供,去分支杂交手术弓部血管重建后术应用覆膜支架封闭全主动脉弓以及分支血管。统计分析患者基本资料、围手术期情况,并随访至术后1年,比较两组手术效果及近期预后。结果:杂交组避免了停循环,术中最低鼻咽温度略高于孙氏组[(25.1±0.4)℃比(27.7±0.6)℃],两组手术操作时间[(178.9±43.5)min比(166.9±95.4)min]以及术中出血量[(1 724.9±1 394.2)ml比(1 590.7±920.5)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肾衰竭(20.0%比11.1%)、脑血管意外(脑梗塞/脑出血)(11.4%比5.6%)、认知功能障碍(17.1%比11.1%)、呼吸机辅助时间[84.0 h(25.0,160.0)h比61.7 h(17.3,90.5)h]、ICU停留时间[6.5(2.9,14.3)天比4.4(2.0,6.1)天]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孙氏手术组围手术期死亡3例,杂交手术组围手术期死亡2例。所有患者随访平均14.8个月,孙氏手术组无新发脑血管事件,1例术后2个月死亡,1例胸降部远端假腔存在活动性血流;杂交手术组随访期内无死亡,新发脑血管事件1例,两组术后1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60岁以上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孙氏手术和杂交手术均安全有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补救性颈动脉穿刺机械取栓治疗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脑卒中的临床分析(附8例报道)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补救性颈动脉穿刺机械取栓治疗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脑卒中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自2021年6月至2023年9月于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西安市第九医院、西安大兴医院、西电集团医院神经内科行补救性颈动脉穿刺机械取栓的8例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脑卒中患者,分析患者的血管闭塞部位、发病至股动脉穿刺时间、补救性颈动脉穿刺原因、股动脉穿刺至补救性颈动脉穿刺时间、颈动脉穿刺成功至血管再通时间、术后即刻改良脑梗死溶栓(mTICI)分级、术后24 h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术后90 d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等资料。结果:8例患者中7例大脑中动脉M1段闭塞、1例大脑中动脉M2段闭塞;3例因Ⅲ型主动脉弓、1例因主动脉弓置换术后、1例因右侧颈总动脉成折角迂曲、2例因左侧颈总动脉起始处成折角迂曲、1例因双侧股动脉闭塞而无法建立经股动脉穿刺路径。8例患者均在局麻下穿刺颈动脉成功,其中7例术后即刻为mTICI分级3级、1例为mTICI分级2b级;颈动脉穿刺至血管再通时间平均约35 min,最短者为10 min,最长者为90 min。所有患者术后24 h NIHSS评分均较术前下降,均未发生颈动脉穿刺部位血肿、气道受压等并发症。6例患者术后90 d mRS评分为0~2分,2例患者的mRS评分为6分(死亡原因均为肺部感染)。结论:对于伴Ⅲ型主动脉弓、颈总动脉成折角迂曲、腹主动脉闭塞等致经股动脉穿刺建立机械取栓路径困难的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脑卒中患者,快速改行补救性颈动脉穿刺机械取栓是一种可行且有效的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非体外循环手术治疗先天性双主动脉弓的效果
编辑人员丨1天前
先天性双主动脉弓是一种先天性心脏畸形,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左、右第4对动脉弓均持续存在,导致血管环形成,引起呼吸困难或吞咽困难。胎儿超声心动图作为胎儿期双主动脉弓的可靠诊断方法,心脏血管CTA作为分娩后双主动脉弓的重要诊断手段,对于胎儿期气管未受压迫的双主动脉弓胎儿,分娩后早期手术治疗,效果确切,预后良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妊娠合并主动脉夹层孕妇11例临床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主动脉夹层(AD)孕妇的治疗及母儿结局。方法:收集2011年1月1日至2022年8月1日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1例妊娠合并AD孕妇的临床资料及随访资料,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点、治疗方案及母儿结局。结果:(1)临床特点:11例妊娠合并AD孕妇的发病年龄为(30±5)岁,发病孕周为孕(31.4±8.0)周;临床表现:主要症状为突发胸背部疼痛或腰背部疼痛;AD分型:Stanford A型8例,B型3例;主动脉宽度为(42±11)mm。诊断方法:均通过经胸壁超声心动图(TTE)、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TA)或增强CT检查明确AD的诊断,其中4例CTA检查、4例TTE检查、3例增强CT检查确诊。实验室检查结果:白细胞计数为(15.4±8.7)×10 9/L,中性粒细胞计数为(13.5±8.5)×10 9/L;中位D-二聚体水平为2.7 mg/L(2.1~9.2 mg/L),中位纤维蛋白降解产物水平为12.0 mg/L(5.4~36.1 mg/L)。(2)治疗:11例妊娠合并AD孕妇均急诊入院,术前心外科、产科、儿科、麻醉科协作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11例妊娠合并AD孕妇均行主动脉手术,其中6例终止妊娠与主动脉手术同期进行,且均先行剖宫产术再行主动脉手术;4例终止妊娠与主动脉手术分期进行,其中2例剖宫产术后行主动脉手术、2例主动脉手术后行剖宫产术;1例(孕12 +6周)主动脉手术后当天自然流产。11例妊娠合并AD孕妇的终止妊娠孕周为孕(32.9±7.4)周。主动脉手术方式:7例行体外循环下升主动脉置换±主动脉瓣置换±冠状动脉移植(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左右冠状动脉Cabrol分流+全弓置换(或主动脉弓置换)±支架置入术,1例行体外循环下主动脉根部置换术,3例行主动脉腔内隔绝术。(3)母儿结局:11例妊娠合并AD孕妇中,9例(9/11)孕妇存活,2例(2/11)死亡,死亡的2例孕妇发病前均有双下肢缺血表现;9例孕妇分娩后共获新生儿10例(其中1例为双胎),2例分别为孕早期(孕12 +6周)主动脉手术后自然流产、孕中期(孕26 +3周)剖宫取胎术后胎儿死亡。10例新生儿中,3例为足月儿,7例为早产儿;新生儿出生体重为(2 651±784)g;其中6例出现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出生后随访(5.6±3.6)年,随访期内婴幼儿发育良好。 结论:妊娠合并AD发病凶险,胸背部疼痛为其主要临床表现,尽早识别并选择合适的诊断方法,多学科协作诊治,母儿可获得良好结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体外膜氧合支持治疗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施行体外膜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辅助支持治疗的情况。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心胸外科进行ECMO辅助支持治疗的133例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相关资料。其中,男76例,女57例;年龄范围为0~18岁,ECMO辅助支持治疗时的中位年龄为4.2个月;身高为(71.33±28.53 )cm,体重为(9.06±11.38) kg。需ECMO辅助支持治疗的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占比为:大动脉转位占17.29%(23/133),右心室双出口占9.77%(13/133),肺动脉闭锁占9.02% (12/133)、瓣膜病变占8.27%(11/133)、主动脉弓中断和主动脉弓缩窄均占7.51%(10/133)。观察患儿的一般资料、诊疗情况及检查指标,分析总结其治疗过程及预后。结果:本研究患儿术中体外循环转流时间为(221.00± 161.78) min,阻断时间为(100.31±68.09 )min,ECMO转流时间为(114.87±84.39 )h,ECMO整体撤机率为63.91 %(85/133),患儿生存率为49.62%(66/133)。有42例患儿进行体外心肺复苏(extracorporeal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ECPR),ECPR撤机率为54.76% (23/42 ),患儿存活率为40.48%(17/42)。48.87%(65/133)的患儿ECMO辅助天数为3~5 d,该辅助天数的患儿存活率达64.62% (42/65 ),高于ECMO支持辅助天数<3 d和>5 d的患儿存活率,分别为64.62%(42/65)比22.73 %(5/22)、64.62%(42/65)比41.30%(19/4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患儿安置ECMO后24 h的乳酸值与撤机( P=0.036)以及存活( P=0.051 )表现出相关趋势。患儿围辅助时期常见的并发症是颅内出血及消化道出血,新生儿时期为颅内出血发生的危险因素( P=0.018),而消化道出血则与辅助前乳酸的水平相关( P=0.013 )。 结论:ECMO能为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心功能的恢复争取时间,辅助天数为3~5 d时患儿整体预后最佳,辅助支持治疗期间动态监测乳酸值、相关凝血功能以及肾功能指标有助于改善患儿预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产前MRI对法洛四联症胎儿心血管结构和脑发育的评估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产前MRI量化评价法洛四联症(TOF)胎儿心血管结构及脑发育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1年8月至2021年4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确诊的30例TOF胎儿,孕周为18~33(25±3)周,孕周≤25周17例、>25周13例。收集同期孕周匹配、心脑发育正常的60例胎儿为对照组。于快速平衡稳态梯度回波序列图像上测量胎儿主动脉弓峡部(AoI)、主肺动脉(MPA)直径及TOF胎儿室间隔缺损(VSD)长径,计算MPA/AoI。于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序列图像上测量胎儿脑双顶径(BBD)、脑额枕径(BFOL)、骨双顶径(SBD)、骨额枕径(SOD)和头围(HC)。上述测量指标与孕周的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在孕周≤25周和>25周胎儿中,以独立样本 t检验比较TOF组与对照组胎儿各测量值的差异。 结果:孕周≤25周TOF胎儿的VSD长径为(3.5±1.1)mm,>25周为(4.4±0.6)mm。TOF胎儿与正常胎儿的AoI直径、MPA直径、BBD、BFOL、SBD、SOD、HC均与孕周呈正相关,TOF胎儿 r=0.80、0.50、0.92、0.93、0.91、0.84、0.91(MPA直径 P=0.005,余 P均<0.001);对照组 r=0.90、0.87、0.96、0.95、0.93、0.95、0.96( P均<0.001)。孕周≤25周胎儿中,TOF组17例、对照组34例,TOF组胎儿AoI直径大于对照组( t=10.00, P<0.001),MPA直径、MPA/AoI、BFOL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均<0.05);2组BBD、SBD、SOD、H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均>0.05)。孕周>25周胎儿中,TOF组13例,对照组26例,TOF组胎儿AoI直径大于对照组( t=3.36, P=0.002),MPA直径、MPA/AoI、BBD、BFOL、SOD、HC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均<0.05);2组SB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68)。 结论:产前MRI能够量化评价TOF胎儿心血管结构和脑发育,TOF胎儿均存在不同程度VSD,MPA狭窄、AoI增宽,中孕期TOF胎儿大脑发育已经开始出现一定程度异常改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