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种充填用流动性复合树脂的耐磨性能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比较5种充填用流动性复合树脂的耐磨性能,为临床选择适用于 力承担区直接充填治疗的流动性复合树脂提供参考。 方法:以可压实复合树脂(Majesty)为对照组,选用5种充填用流动性复合树脂(A组:Filtex 350 XT Flow;B组:Beautifil Flowable Plus;C组:Clearfil Majesty LV2;D组:Unifil LoFlo Plus;E组:Sonic Fill组)为研究对象,每组材料制备6个半球形试件。在微摩擦磨损实验机下,树脂试件垂直加载20 N,与牛牙釉质往复对磨1万次后测量球头磨斑直径并在扫描电镜下观察磨斑微观形貌。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各组磨斑直径差异。结果:对照组、A、B组磨斑直径[分别为(1 033±43)、(1 068±48)、(1 237±86) μ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C、D、E组磨斑直径[分别为(1 550±150)、(1 384±222)、(1 525±81) μm ]均显著大于对照组和A组( P<0.05)。扫描电镜显示,对照组、A、B组填料粒度范围较大,磨耗面可见填料的碎裂和局部缺损;C、D、E组填料颗粒较小,并可见多处整块填料脱落的痕迹。 结论:填料粒度范围大的流动性复合树脂的耐磨性能与可压实复合树脂相当,有望用于 力承担区直接充填治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全牙弓种植修复体 面重度磨耗的随访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回顾全牙弓种植修复体 面重度磨耗情况,探究影响全牙弓种植修复体 面重度磨耗的危险因素。 方法:纳入1994年10月至2021年10月于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种植科完成全牙弓种植修复的无牙颌或潜在无牙颌患者。收集纳入患者的人口统计学、种植修复及 面重度磨耗资料,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全牙弓种植修复体 面重度磨耗的危险因素。分别将可能影响全牙弓种植修复体 面重度磨耗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将单因素分析中 P<0.10的参数纳入多因素分析,探究影响全牙弓种植修复体 面重度磨耗的危险因素。 结果:共纳入535例患者(699件全牙弓种植修复体),随访44.8(19.8,81.4)个月,共计114件修复体的 面发生重度磨耗, 面发生重度磨耗的时间为正式修复后61.4(33.3,89.4)个月。13件修复体 面重度磨耗发生于正式修复后≤2年,44件发生于正式修复后>2年且≤5年,44件发生于正式修复后>5年且≤10年,13件发生于正式修复后>10年。上颌固定义齿和覆盖义齿发生 面重度磨耗的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Z=-1.03, P=0.303);下颌覆盖义齿发生 面重度磨耗的时间[79.2(51.3,119.1)个月]显著晚于固定义齿[48.2(31.2,80.2)个月]( Z=-2.93, P=0.003)。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显示,对颌牙列为固定牙列、有夜磨牙症、正式修复体后牙 面为树脂材料,是影响全牙弓种植修复体 面重度磨耗的危险因素( P<0.05)。 结论:全牙弓种植修复体 面重度磨耗现象临床常见,对颌牙列为固定牙列、夜磨牙症患者、后牙 面为树脂材料的全牙弓种植修复体, 面重度磨耗现象发生更早、风险更大。定期复诊、给予患者行为指导和适当的干预是必要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一步一步做好牙列重度磨耗咬合重建中咬合关系的复制和转移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牙列重度磨耗可严重影响患者的口腔美观和咬合功能,治疗时不仅需要美学重建,还需要咬合重建。咬合重建包括咬合设计、咬合表达和咬合实现。咬合表达即使用 垫、诊断饰面、临时冠等诊断性临时修复体,将咬合设计建立的上下颌基准诊断性咬合关系从无创、微创到有创,逐级诊断、验证、调改、磨合,最后获得最适合患者的最终修复体咬合关系。咬合表达的关键是从 垫到诊断饰面和(或)临时冠到最终修复体咬合关系的逐级复制和转移,将调改磨合后的咬合关系精确逐级复制和转移至下一个治疗环节。本文重点介绍牙列重度磨耗全口咬合重建中如何一步一步做好咬合关系的复制和转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根管填充联合冠修复术治疗乳牙牙体大面积缺损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观察根管填充联合冠修复术治疗乳牙牙体大面积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温岭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乳牙牙体大面积缺损160例的临床资料,患儿均接受根管填充术治疗,根据采用的不同术后修复方式分为两组,观察组(80例)给予金属预成冠修复术,对照组(80例)给予树脂填充修复。比较两组牙龈健康情况(牙龈指数)及修复效果,包括有无继发龋、牙龈情况(有无充血)、有无食物嵌塞;随访1年,比较两组牙体情况(边缘密合性、邻接关系)以及修复安全性(修复体情况、磨耗情况)。结果:修复前,两组牙龈指数[(0.76±0.41)比(0.73±0.3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修复后,观察组的牙龈指数为(0.86±0.5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5±0.62)( t=5.288, P<0.001);观察组无继发龋、食物嵌塞等,牙龈出血1例;对照组出现继发龋8例、食物嵌塞4例、牙龈出血9例,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χ 2=6.826, P<0.05)。随访1年发现,观察组黏合合格者79例(98.75%),咬合合格者78例(97.50%);对照组黏合合格者70例(87.50%),咬合合格者69例(86.25%);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 2=7.907、6.781,均 P<0.05);观察组边缘密合性成功率、邻接关系成功率以及修复体情况、磨耗情况等成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98.75% 比86.25%、100.00%比87.50%、100.00%比85.00%、98.75%比83.7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 2=9.009、10.666、12.973、11.272,均 P<0.05)。 结论:采用根管填充联合冠修复术治疗乳牙牙体大面积缺损,黏合合格及咬合合格成功率高,不良缺陷少,可减少食物嵌塞以及牙龈出血的发生,降低继发龋病风险,能较好的保护剩余牙体组织,维护正常咀嚼功能,有利于恒牙的萌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咬合平面分析仪辅助全口重度磨耗咬合重建1例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本文介绍1例全口重度磨耗患者在Broadrick咬合平面分析仪辅助下确定 平面并完成全口牙列功能与美学重建的过程。患者治疗后12个月复诊,咬合功能良好,无关节或咀嚼肌不适,对修复效果满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数字化技术在牙列重度磨耗功能美学重建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牙列重度磨耗严重影响患者的口腔美观和功能,其病因复杂,鉴别诊断困难,治疗方案涉及多个学科,不仅需要美学重建,还需要功能重建。笔者提出并建立了牙列重度磨耗的八步法序列治疗。近年数字化技术已经越来越多地应用于牙列重度磨耗的功能美学重建,本文阐述数字化技术在牙列重度磨耗的八步法序列治疗中的应用,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认识Ⅱ型牙本质发育不良
编辑人员丨1周前
Ⅱ型牙本质发育不良是遗传性牙本质发育异常的一个亚型,致病基因为牙本质涎磷蛋白基因,其突变导致牙齿正常发育过程受到影响。病变可累及乳牙列和恒牙列,主要表现为牙齿变色、磨耗,甚至继发咬合关系异常,如未及时治疗将显著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该疾病在人群中患病率低,表型隐匿,临床诊断困难。本文主要对Ⅱ型牙本质发育不良的临床和影像学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提高临床医师对Ⅱ型牙本质发育不良的全面认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一步一步做好牙列重度磨耗的功能美学重建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牙列重度磨耗表现为全牙列或牙列中多颗牙牙冠表面硬组织明显缺损,严重影响患者口腔功能和美观。牙列重度磨耗的治疗方案涉及多个学科,不仅需要美学重建,还需要功能重建。本文介绍牙列重度磨耗的八步法序列治疗,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一个遗传性牙本质发育不全Ⅱ型家系的临床及遗传学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一个遗传性牙本质发育不全(dentinogenesis imperfecta,DGI)Ⅱ型家系的临床表型和遗传学特点,明确其致病原因,并为遗传咨询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的临床资料,采集外周血样,提取全基因组DNA,通过全外显子组测序检测潜在的致病变异位点。结果:该家系患病成员表现为患牙呈琥珀色半透明状、球状牙冠、牙颈短缩、牙齿磨耗、髓腔及根管闭锁,与DGI-Ⅱ型相符,其牙本质涎磷蛋白(dentin sialophosphoprotein, DSPP)基因第5外显子均存在c.2837delA(p.Asp946Valfs*368)杂合移码变异,未见文献报道和数据库收录,根据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学会指南评级为疑似致病变异(PVS1_Strong+PM2)。 结论:DSPP基因第5外显子c.2837delA(p.Asp946Valfs*368)杂合移码变异可能是该家系的致病原因。上述发现丰富了 DSPP基因的变异谱,为该家系的分子诊断和遗传咨询提供了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数字化工具辅助牙列重度磨耗全口咬合重建一例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借助数字化微笑设计、电子面弓、数字化 力分析仪、肌肉电刺激仪等数字化工具,为1例牙列重度磨耗患者完成与口颌系统形态和功能协调的全口咬合重建。术后6个月复查,患者咬合、发音、关节等相关的口颌系统功能稳定,对治疗效果满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