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肝癌行免疫治疗患者延续护理需求的质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 了解肝癌行免疫治疗患者延续护理需求,为临床制定延续照护策略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描述性质性研究,通过目的抽样法选取17例接受免疫治疗的肝癌患者进行半结构式深度访谈,并应用内容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和主题提炼.结果 共提炼出4个主题和14个亚主题:缓解躯体不适需求(消化系统不适症状、皮肤不适症状、全身性不适症状和神经系统不适症状),健康生活方式指导需求(饮食指导需求、康复锻炼指导需求、睡眠促进需求和免疫疗法相关信息支持需求),社会心理支持需求(家庭支持需求、社会参与需求、情绪自我调适需求),社会资源支持需求(降低经济负担需求、社区卫生资源支持需求、多渠道延续照护需求).结论 肝癌免疫治疗患者延续护理服务需求较高,且需求呈现个体化及多样性特征.医护人员需重视患者症状管理,加强健康生活方式宣教,关注患者负性心理和社会参与度,结合患者延续护理需求构建并实施供需匹配的延续照护方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社区老年人咀嚼功能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了解社区老年人咀嚼功能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简单抽样法,于2022年11月-2023年1月选取成都市中心5城区中2个区域的社区老年人258名,采用自制的一般资料调查表(一般资料情况、自然牙齿数、咀嚼功能、握力情况)进行调查.结果41名(15.9%)社区老年人存在咀嚼功能下降.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OR=0.117,95%CI 为 0.041~0.333,P<0.001)、文化程度(OR=0.385,95%CI 为 0.225~0.659,P=0.001)、自然牙齿数(OR=6.427,95%CI为2.461~16.787,P<0.001)是社区老年人咀嚼功能的影响因素.结论文化程度越低、自然牙齿数<20颗的社区男性老年人更易发生咀嚼功能下降.提示初级卫生服务机构及医护人员应积极开展咀嚼功能相关筛查项目,早发现早处理,帮助社区老年人预防咀嚼功能下降,维持和重建正常的咀嚼功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失智患者家庭照顾者衰弱的潜在剖面分析及护理启示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 探讨失智患者家庭照顾者衰弱现状及其潜在分型,并分析不同分型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3年6月—10月在上海市8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失智患者的家庭照顾者作为调查对象.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Tilburg衰弱评估量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抑郁自评量表、Zarit照顾者负担量表、心理弹性量表进行调查.使用潜在剖面分析探索失智患者家庭照顾者衰弱的潜在分型,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共纳入470名失智患者家庭照顾者,其衰弱发生率为46.17%,家庭照顾者衰弱可被分为3个分型:"综合型-低衰弱组"(70.64%)、"心理社会型-中衰弱组"(19.57%)、"躯体型-高衰弱组"(9.79%).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得分越高、患2种及以上慢性病的家庭照顾者归属于"躯体型-高衰弱组"的概率较大,抑郁自评量表得分越高、未掌握或部分掌握照护知识及技能、照护关系为配偶的家庭照顾者归属于"心理社会型-中衰弱组"的概率较大,心理弹性量表得分越高的家庭照顾者归属于"综合型-低衰弱组"的概率越大(均P<0.05).结论 失智患者家庭照顾者衰弱发生率处于较高水平且存在明显异质性,医护人员应关注家庭照顾者衰弱状况,重点关注"心理社会型-中衰弱组""躯体型-高衰弱组"的家庭照顾者,及时针对其衰弱特征和影响因素开展精准化干预,以预防或延缓衰弱的发生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脑卒中患者医院-家庭过渡期疾病体验质性研究的Meta整合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 系统评价脑卒中患者在医院-家庭过渡期的真实经历,以期为临床更好地开展过渡期护理提供参考.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INAHL、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关于脑卒中患者医院-家庭过渡期真实经历的质性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10月.文献质量评价采用澳大利亚乔安娜布里格斯研究所循证卫生保健中心质性研究质量评价标准(2016版),采用汇集性整合方法对结果进行整合.结果 共纳入14篇文献,提炼出48个研究结果,归纳为9个类别,综合为3个整合结果:出院准备期处于矛盾之中;出院后生活发生改变,存在多种过渡障碍因素;积极应对疾病,经历自身成长.结论 脑卒中患者的医院-家庭过渡期是患者康复的关键时期,医护人员应加强过渡期出院准备服务的实施,加强医院与家庭和社区衔接,关注患者心理体验,以帮助脑卒中患者实现从医院到家庭的顺利过渡.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在线健康社区妊娠期高血糖用户问答文本内容挖掘——基于社会网络的可视化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挖掘与分析在线健康社区妊娠期高血糖(HIP)用户的网络问答文本,为HIP患者健康信息服务提供参考。方法:采集"糖尿病网"和"妈妈网"问答数据108 590条,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构建文本内容特征词共现网络并进行可视化分析与展示。在识别内容主题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主题间及主题内部节点关系,并结合Wilson信息行为理论对内容主题进行属性区分。结果:本研究构建出包含321个节点的HIP用户问答文本特征词网络,其中最大连通子网包括177个节点。围绕血糖控制和应对疾病压力两大类信息寻求动机,共识别出12个内容主题。其中,4个主题具有生理属性、7个主题具有认知属性、6个主题具有情感属性。药物治疗、饮食与营养包含的特征词数量最为突出,各主题内部均存在高点度中心度的特征词。结论:HIP用户关注的内容具有多种属性、多个维度。临床、社区医护人员及其他健康信息服务者可不断完善针对HIP患者的信息服务内容,满足其健康信息需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维持社区老年人身体活动能力的最佳证据总结和实践建议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以证据的转化和应用为目标,聚焦维持社区老年人身体活动能力的策略,全面检索、整合相关最佳证据,形成实践建议,为相关证据的实施提供科学、可靠、与时俱进的依据。方法:根据6S证据资源金字塔模型由上至下循序逐层检索BMJ Best Practice、UpToDate、DynaMed、世界卫生组织、中华医学会、英国国家卫生与保健优化研究所、苏格兰校际指南网络、新西兰指南工作组、PubMe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等数据库,获取2017年1月1日—2022年3月1日与维持社区老年人身体活动能力相关的所有循证知识库资源、临床实践指南、专家共识、系统综述等类型的所有文献,根据文献纳入及排除标准进行筛选,按工具要求由2~4名研究员对不同类型文献进行独立的方法学质量评价,提取、汇总最佳证据,形成实践建议。结果:共纳入14篇文献,其中循证决策2篇、指南6篇、专家共识1篇、系统评价3篇、系统评价再评价2篇。从"整体建议、健康收益、多样化运动训练、有氧训练、平衡训练、肌肉强化/抗阻训练、柔韧性训练"7个维度提取汇总了22条最佳证据,并形成实践建议。结论:医护人员应采用基于循证方法学的实践建议对社区老年人维持身体活动能力进行管理指导和提供咨询,帮助老年人群更好地维持身体活动能力,从而获得更多健康收益。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儿科急诊拥挤的现况分析和解决策略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急诊拥挤是急诊医疗需求超过急诊可用资源的状况,国内外均面临儿科急诊拥挤的问题。儿科急诊拥挤不仅危及患儿急救,也严重降低患儿及家属的就医体验,并且增加医护人员压力。儿科急诊拥挤的形成与输入、处置、输出环节有关。患儿父母过度焦虑、社区医疗资源不足等可能导致急诊输入量增加;急诊空间、人员、设备、流程等影响急诊诊治效率;待入院患儿滞留、急诊输出受阻等输出环节是导致急诊拥挤的关键原因。针对上述三个环节,儿科急诊拥挤解决策略包括增强急诊以外的医疗资源建设、优化急诊诊疗流程及相关配置、及时收治待入院患儿等。此外,构建儿科急诊拥挤监测或预警模型、发展依托人工智能的智慧医疗服务也是缓解儿科急诊拥挤的新思路。本文对国内外儿科急诊拥挤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旨在为缓解儿科急诊拥挤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北京市密云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护理现状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了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护理现状,探讨护士在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管理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混合研究方法,于2018年11月21—22日对北京市密云区的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含下属服务站)进行实地调研,对内科、全科和慢性病管理科的护士进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知识和工作内容的问卷调查;根据目的抽样法,就护士在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管理中的作用进行半结构式访谈。结果:共回收有效问卷63份,调查结果显示,护士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知识总得分为(62.0±14.4)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知识得分分别为(55.5±19.3)、(61.0±21.6)、(69.5±25.1)分。中级及以上职称者知识总得分高于初级职称者[(67.0 ±12.9)分比(54.0 ±13.6)分, t=-3.07, P<0.01]。护士的工作内容按参与度由高到低依次为:护理操作(22/63,34.9%)、健康教育(18/63,28.6%)、护理评估(8/63,12.7%)。质性访谈共14名护士,提炼出3个主题:护士的工作内容以完成护理操作为主;护士希望以医护防团队合作形式参与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管理;护士期盼以实际需求为导向的理论与实践培训。 结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士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知识有待提高,呼吸护理专业性有待体现。建议开发适宜基层机构的培训课程和护理指南、以团队合作形式开展慢性呼吸疾病管理,以更好地发挥护士在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管理中的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区域医疗联合体支持下的社区血液透析健康管理模式初探
编辑人员丨6天前
为探索在区域医疗联合体(医联体)支持下社区开展血液透析的可行性,经过1年的设备采购、房屋改造的前期准备和上级医院对所有医护技成员半年以上的专科培训准备,2017年1月8日,北京市孙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上级医院派驻责任主任指导下,开展血液透析治疗。治疗采用日本JMS牌全自动血液透析机,超纯中央透析液供应系统。上级医院医护专家每周在社区中心进行1次带教査房、进行专业指导,医联体间开通转诊绿色通道。至2020年1月31日,透析人数由最初的5例至目前73例,累计治疗16 768例次,无不良反应发生,因血管通路功能不良、继发性甲状旁腺亢进症等疾病,上转患者82例次,下转91例次。此模式充分发挥了社区医疗资源,拓展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业务范围,方便了特殊人群就近就医,医护技人员业务能力得到提升,并获得了职业荣誉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上海市基层医护人员对流感及流感疫苗知识认知的情况调查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了解上海市基层医护人员对流感及疫苗相应知识的认知、接种流感疫苗的情况及其对亲人/朋友或患者的推荐意愿和影响因素,为提高流感疫苗接种率提供帮助和依据。方法:2017年12月至2018年8月依托上海基层呼吸联盟对上海市各区的中心医院、社区医院的医护人员发放网上问卷1 650份,自愿填写。问卷内容包括5个方面:答者的基本信息,流感及疫苗相关知识,接种流感疫苗情况,推荐意愿、态度、看法及影响因素,对流感疫苗宣传的建议。结果:回答有效问卷的1 542名医护人员中,88.3%(1 361/1 542)能正确认识流感的主要症状;58.2%(898/1 542)忽略了流感的接触传播途径;41.6%(641/1 542)不知道流感疫苗的正确接种次数;82.7%(1 276/1 542)未认识到孕妇是优先推荐接种疫苗的人群之一。31.2%(481/1 542)的医护人员自诉接种过流感疫苗,但社区医院医护人员的接种比例显著高于中心医院[39.1%(304/778)比23.2%(177/764),χ 2=45.44, P<0.05]。医护人员不推荐接种的主要原因有:认为流感抗原易变,接种意义不大[49.5%(404/816)];对流感疫苗效果不确定[48.8%(634/1 298)];疫苗是自费的[46.5%(604/1 298)]。被调查者认为通过国家制定相关疫苗接种政策[79.7%(1 229/1 542)]、依靠居委会定期向居民宣教[65.8%(1 015/1 542)]、一线医护人员对患者推荐[64.4%(993/1 542)]是提高流感疫苗接种率的主要途径。 结论:上海市基层医护人员对流感和流感疫苗知识的认知仍不足;接种流感疫苗的比例较低,社区医院医护人员的接种率高于中心医院。医护人员推荐流感疫苗接种的意愿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提高医护人员的推荐意愿有助于提高社区居民的接种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