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经节苷脂钠联合高压氧在颅脑损伤昏迷早期促醒中的效果观察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了解神经节苷脂钠联合高压氧对重度颅脑损伤昏迷患者早期促醒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9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收治的90例重度颅脑损伤手术后继发迁延性昏迷患者,经患者家属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高压氧组(30例)、神经节苷脂钠组(30例)和联合用药组(30例)。观察3组患者治疗前后炎性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以及治疗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 GCS)、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清醒率。结果:联合用药组清醒率(86.7%)、GCS[(12.5±2.10)分]高于高压氧组[48.39%、(9.5±1.7)分]和神经节苷脂钠组[53.33%、(8.6±1.8)分],清醒时间短于高压氧组和神经节苷脂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3组心律失常、呕吐、便血、腹泻、过敏反应、肝酶异常以及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3个月后,联合用药组恢复良好率(53.3%)高于高压氧组(26.7%)和神经节苷脂钠组(23.3%);死亡率(6.7%)低于高压氧组(40.0%)和神经节苷脂钠组(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3组治疗前IL-8、TNF-α、SOD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1个疗程后,联合用药组IL-8、TNF-α较高压氧组和神经节苷脂钠组低,SOD较高压氧组和神经节苷脂钠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神经节苷脂钠联合高压氧对重度颅脑损伤昏迷患者早期促醒效果显著,且可改善炎性反应水平,安全性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非器官特异性自身抗体阳性的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血清学及脑脊液特点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非器官特异性自身抗体阳性的吉兰-巴雷综合征(GBS)患者的临床、血清学及脑脊液特点。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及神经重症科收治的83例GBS患者,其中非器官特异性自身抗体阳性者33例,阴性者50例,比较两组的临床、血清学及脑脊液特点。结果:83例GBS患者中非器官特异性自身抗体阳性者占40%(33/83),以抗Ro-52抗体、抗核抗体及抗干燥综合征A(SSA)抗体为最常见的非器官特异性自身抗体。非器官特异性自身抗体阳性组的自主神经功能障碍(22/33,67%)、呼吸肌受累(10/33,30%)、脑神经受累(25/33,76%)以及重型GBS发生率(29/33,88%)均显著高于阴性组(分别为10/50,20%,χ2=18.28, P<0.001;5/50,10%,χ2=5.54, P=0.019;14/50,28%,χ2=18.20, P<0.001;28/50,56%,χ2=9.39, P=0.002)。非器官特异性自身抗体阳性组较阴性组更容易并发低钠血症(阳性组:9/33,27%;阴性组:4/50,8%;χ2=5.59, P=0.018)及肝功能损害(阳性组:14/33,42%;阴性组:5/50,10%;χ2=11.84, P=0.001)。此外,非器官特异性自身抗体阳性组的脑脊液蛋白质含量[0.94(0.76)g/L]明显高于阴性组[0.59(0.48)g/L, Z=-2.89, P=0.004]。两组间在性别、发病年龄、发病前存在诱因、达峰时间、首发症状、感觉障碍及肌电图累及轴索发生率、低蛋白血症及低钾血症发生率、抗神经节苷脂抗体阳性率、脑脊液压力、白细胞数、葡萄糖及氯化物含量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非器官特异性自身抗体阳性的GBS患者可能存在更广泛的自身免疫反应以及更严重的神经损害,也更容易发生全身稳态的失调。该组患者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呼吸肌受累、脑神经受累以及重型GBS发生率显著增高,脑脊液蛋白质含量明显升高,也更容易并发低钠血症及肝功能损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对脑外伤手术患者神经功能、炎性因子及凝血功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GMI)治疗对脑外伤手术患者神经功能、炎性因子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台州市中心医院2018年2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脑外伤手术患者90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46例)和观察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GMI治疗,比较两组术后各时间段疾病缓解率、炎性因子、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格拉斯哥预后(GOS)评分、凝血功能。结果:观察组术后3 d、2周神经肽Y(NYP)[(121.13±12.68)ng/L、(68.52±10.21)ng/L]、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96.15±8.16)ng/L、(46.68±5.95)ng/L]、白细胞介素6(IL-6)[(231.26±9.41)ng/L、(126.74±12.23)ng/L]、C反应蛋白(CRP)[(47.52±4.32)μg/L、(18.65±1.32)μg/L]水平以及NIHSS评分[(20.12±2.22)分、(17.67±1.31)分]均低于对照组[(135.69±15.42)ng/L和(79.36±11.15)ng/L、(108.56±10.13)ng/L和(69.33±6.42)ng/L、(264.13±10.24)ng/L和(157.89±12.13)ng/L、(65.19±5.17)μg/L和(24.39±3.45)μg/L、(24.56±2.54)分和(20.39±2.55)分]( t术后3 d=4.88、6.38、15.83、17.55、8.81; t术后2周=4.80、17.33、12.12、10.33、6.32,均 P < 0.001),GOS评分[(3.65±0.35)分、(4.65±0.26)分]均高于对照组[(3.15±0.10)分、(4.11±0.11)分]( t=9.30、12.93,均 P < 0.001);纤维蛋白原(Fbg)[(4.52±0.39)g/L、(3.12±0.10)g/L]、凝血酶时间(TT)[(18.46±2.95)s、(21.79±2.45)s]、凝血酶原时间(PT)[(12.42±1.33)s、(15.79±2.36)s]、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34.59±2.64)s、(38.98±2.78)s]稳定情况均优于对照组[(5.02±0.13)g/L和(4.29±0.16)g/L、(17.36±1.56)s和(19.63±1.62)s、(10.69±1.21)s和(13.26±1.78)s、(32.16±2.59)s和(35.69±2.91)s]( t术后3 d=8.23、2.22、6.46、4.40; t术后2周=41.38、4.95、5.75、5.48,均 P < 0.001)。同时观察组术后1周、术后2周的疾病缓解率均高于对照组(χ 2=4.75、4.44,均 P < 0.05)。 结论:GMI应用于脑外伤术后患者可抑制炎症反应,改善凝血功能,保护脑组织功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GM1注射液联合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及机制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分析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GM1)注射液联合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及其相关机制。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8年7月青岛市市立医院耳鼻喉科收治的突发性耳聋患者20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常规药物治疗)、GM1组(常规药物+GM1注射液)、高压氧组(常规药物+高压氧)、GM1+高压氧组(常规药物+GM1注射液+高压氧),每组各50例,比较4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气导平均听阈、症状积分、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细胞间黏附因子-1(ICAM-1)、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水平变化,观察4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GM1+高压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8.00%,明显高于其他3组(78.00%、82.00%、8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各组患者气导平均听阈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各组患者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GM1+高压氧组气导平均听阈和症状积分均明显低于其他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各组患者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GM1+高压氧组明显低于其他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各组VEGF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GM1+高压氧组明显高于其他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ICAM-1、sVCAM-1水平均低于治疗前,GM1+高压氧组明显低于其他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GM1+高压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略高于其他3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GM1注射液联合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疗效显著,可明显提高患者听力,且安全性较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联合高压氧治疗外伤癫痫43例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MGS)联合高压氧(HBO)治疗外伤癫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9月烟台山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外伤癫痫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癫痫药物及MGS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给予HBO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脑电图转归情况、癫痫每个月发作频率和发作持续时间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3个疗程后,2组患者发作频率和发作持续时间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癫痫发作频率和发作持续时间显著低于和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单纯部分发作、复杂部分发作、全面性发作类型癫痫的治疗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95.3%)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4.481, P<0.05)。 结论:MGS联合HBO治疗外伤癫痫,可明显减少神经元的异常放电,降低癫痫的发作频率,减少发作后的持续时间,可临床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GM1注射液联合巴曲酶治疗突发性耳聋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
编辑人员丨2024/7/27
目的 探讨突发性耳聋采取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monosialotetrahexosylganglioside,GM1)注射液、巴曲酶联合治疗效果及其安全性的评估.方法 选取 2018 年 1 月至 2022 年 12 月间唐山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 162 例突发性耳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的81 例采用巴曲酶治疗,观察组的 81 例采用GM1 注射液联合巴曲酶治疗.比较 2 组疗效、症状恢复时间、治疗前后纯音听阈、炎性指标[白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及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 92.59%高于对照组 59.26%(P<0.05);观察组头晕消失、听力恢复正常及耳鸣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7 d、14 d后观察组纯音听阈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IL-10 水平高于对照组,hs-CRP、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 11.11%与对照组 9.88%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M1 注射液联合巴曲酶治疗可有效控制突发性耳聋患者炎性反应、改善听力状况,加速康复进程,且疗效确切,具备一定安全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27
-
基于JAK/STAT通路探究温阳通络针灸法对缺血缺氧脑瘫幼鼠相关蛋白JAK2、STAT3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6/22
目的 探讨温阳通络针灸法对缺血缺氧脑瘫幼鼠的JAK2、p-JAK2、STAT 3、p-STAT3蛋白的影响,方法选用SD清洁级新生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假手术组、模型+药物组、模型+针灸组、模型+针灸+药物组,共6组,每组30只;采用2%戊巴比妥钠麻醉,小心剪开颈部皮肤,分离出迷走神经,并且暴露出颈总动脉,选用6-0的丝线双重结扎颈总动脉,并且中间离断颈总动脉,造成永久性失流,接着将含8%氧气的92%氮氧混合气体以1L/min的流速持续通入缺氧箱中,假手术组仅作皮肤切口,不做缺血处理亦不做缺氧处理,于术后第3天开始干预,药物治疗选用神经节苷脂治疗,隔天1次腹腔注射,针灸治疗穴位选取:百合、大椎、至阳,斜刺百会0.5 cm留针25 min,艾灸大椎、至阳25 min,采用Western Blot(WB)方法分析不同分组中JAK2、p-JAK2、STAT3、p-STAT3表达.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药物组、模型+针灸组、模型+药物+针灸组的p-JAK2、p-STAT3的表达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模型+药物组、模型+针灸组、模型+药物+针灸组的p-JAK2、p-STAT3表达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温阳通络针灸可明显下调缺血缺氧脑瘫幼鼠p-JAK2、p-STAT3的蛋白表达,减少缺血缺氧对脑组织造成的损伤,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22
-
尼麦角林联合神经节苷脂钠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凝血功能和神经递质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6/15
目的 探讨尼麦角林联合神经节苷脂钠对缺血性脑卒中(CIS)患者凝血功能和血清神经递质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8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九○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CIS患者104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尼麦角林单药治疗组(52例)和尼麦角林联合神经节苷脂钠联合药物治疗组(52例),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4 d.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神经功能、生活质量、凝血功能、神经递质及不良反应等.结果 经治疗后联合药物治疗组的总有效率较单药治疗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 d后,两组患者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评估量表(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日常生活能力评估量表(ADL)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其中联合药物治疗组改善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 d后,两组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均较治疗前升高,纤维蛋白原(FIB)较治疗前降低,且联合药物治疗组的改善幅度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 d后,两组患者的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神经生长因子(NGF)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神经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髓磷脂碱性蛋白(MBP)较治疗前降低,但联合药物治疗组改善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尼麦角林与神经节苷脂钠联合运用能增强疗效,可进一步改善CIS患者的神经功能及凝血功能,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其机制可能与调节神经递质表达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15
-
丙氨酰-谷氨酰胺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重症脑卒中临床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4/1/20
目的 探讨丙氨酰-谷氨酰胺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重症脑卒中(SCA)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免疫、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 2018 年 12 月至 2022 年 11 月收治的SCA患者 103 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2 例)和对照组(51 例).两组患者均予基础治疗及注射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静脉注射,观察组患者加用丙氨酰-谷氨酰胺注射液鼻饲.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及免疫球蛋白A、免疫球蛋白G、免疫球蛋白M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基质金属蛋白酶-9、应激诱导蛋白Sestrin 2、硫氧还蛋白、过氧化还原酶 1 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改良Rankin量表评分均显著降低,Barthel指数显著升高(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丙氨酰-谷氨酰胺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SCA,可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缓解机体氧化应激,降低血清氧化应激相关指标水平,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20
-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致迟发性喉头水肿2例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