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阴道分泌物分离出葡萄牙假丝酵母菌一株报告
编辑人员丨6天前
葡萄牙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在临床较为罕见,本文报道1例由葡萄牙假丝酵母菌(Candida lusitaniae,CL)引起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ulvovaginal candidiasis,VVC)的患者.本例患者为40岁女性,主要临床表现为月经前外阴瘙痒、白带增多、反复半年.将患者阴道分泌物直接涂片分别进行免疫荧光染色、革兰染色、瑞氏染色,镜检找到真菌孢子,CHROMagar显色平板鉴定为光滑假丝酵母菌,梅里埃VITEK-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鉴定为CL.该病例的诊治过程提示,CL实验室诊断易与其他假丝酵母菌混淆,为防止漏报或错报,对于难治病例需要考虑少见菌株感染可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致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长孢洛德酵母菌及生物学特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分析临床1例脑梗死患者体温达38.4 ℃时外周静脉血及导管血检出的长孢洛德酵母菌的生物学特性,观察科玛嘉念珠菌显色平板的菌落形态和醋酸钠培养基上子囊孢子的产生情况,利用Vitek 2 compact、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测序分析分别进行鉴定,并进行药敏试验研究,以提高实验室对该菌的鉴定水平。药敏试验结果显示此例分离株对多种抗真菌药物的MIC值较低。临床给予拔除中心静脉置管,并使用抗真菌药物治疗至最后一次血培养阳性后2周,用药期间多次复查血培养均为阴性,患者无发热,各项感染指标基本降至正常,可供临床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口腔念珠菌病患者光滑念珠菌致病状况及耐药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分析口腔念珠菌病患者唾液真菌培养中光滑念珠菌属检出状况、分离人群特征及常用抗真菌药物的耐药情况。方法:分析2014至2018年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口腔念珠菌病患者唾液光滑念珠菌检出状况。采用科玛嘉念珠菌显色培养基及API 20C AUX酵母菌鉴定试剂盒进行真菌分离培养和鉴定。收集带菌量≥200 cfu/ml的光滑念珠菌60株,使用ATB FUNGUS 3真菌药敏试剂条进行体外药敏试验。结果:2014至2018年共确诊口腔念珠菌病患者12 401例,光滑念珠菌构成比为3.44%(427/12 401)。光滑念珠菌感染阳性率随年龄升高而升高,70岁以上患者感染阳性率高于其他年龄段患者。从41~50岁年龄段开始,女性感染阳性率开始升高,并且在51~60岁及以后年龄段女性感染阳性率呈现逐年升高趋势。光滑念珠菌阳性的口腔念珠菌病患者除单纯真菌感染诊断外,伴有口腔扁平苔藓、干燥综合征和口干待查患者感染比例较高。5种抗真菌药物中,光滑念珠菌对氟康唑耐药率最高,为8.3%;伊曲康唑和伏立康唑非野生型均为6.7%;两性霉素B均为野生型。结论:口腔念珠菌病患者光滑念珠菌感染率随年龄升高而升高,老年患者是易感人群。光滑念珠菌对唑类药物存在一定的耐药性,临床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真菌药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国内首例阴囊伪膜样星形毛孢子菌感染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报道1例由星形毛孢子菌感染引起的伪膜样阴囊感染.方法 患者,男,25岁,阴囊白色膜样附着物6周.通过对患者皮损进行真菌镜检、真菌培养,并对获得菌株进行科玛嘉显色培养基鉴定、尿素酶试验、放线菌酮耐受试验和分子生物学分析等实验研究.结果 皮损真菌镜检可见大量透明分隔菌丝,真菌培养和分子生物学鉴定为星形毛孢子菌.小培养镜下不但见典型关节菌丝还见典型的多分生细胞.该临床菌株在科玛嘉显色培养基上呈淡蓝色菌落,尿素酶试验阳性,对放线菌酮不敏感.患者口服特比萘芬和外用特比萘芬乳膏,连续2周.停药时皮损消退,真菌学检查阴性.结论 由星形毛孢子菌感染引起的伪膜样阴囊感染临床罕见报道,通过对该病例的深入研究,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海产品中溶藻弧菌的分离及多种方法鉴定效果的比较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了解北京市市售海产品中溶藻弧菌的污染情况,并对使用不同方法鉴定溶藻弧菌的效果进行比较.方法 样品经碱性蛋白胨水增菌后,分别于硫代硫酸盐柠檬酸盐胆盐蔗糖(TCBS)琼脂培养基和科玛嘉狐菌显色培养基上划线培养,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法鉴定可疑菌落.以rpoB基因测序方法为参考,比较了实时荧光PCR和VITEK两种方法的鉴定效果.结果 对北京市水产品市场随机采集的116份海产品进行了检测,实时荧光PCR法鉴定出溶藻弧菌阳性样品95份,检出率高达82%.使用科玛嘉弧菌显色培养基的检出率高于TCBS培养基,分别为82% (95/116)和72% (83/116).经rpoB基因核苷酸序列测定确定95株疑似菌株为溶藻弧菌.采用VITEK 2 COMPACT GN鉴定卡对这95株菌株进行鉴定,31株鉴定为溶藻弧菌,其余未能得到准确的鉴定结果.结论 北京市市售海产品中溶藻弧菌检出率高.科玛嘉弧菌显色培养基比TCBS琼脂培养基更适于溶藻弧菌的分离,实时荧光PCR法的鉴定效果优于VITEK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氯碘羟喹乳膏治疗婴儿念珠菌性间擦疹临床和实验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患儿因会阴部红斑瘙痒7d就诊.皮肤科检查示会阴部红斑.皮肤镜下可见红色基底上黄白色鳞屑.粘取皮损直接镜检,沙堡弱培养基、科玛嘉显色培养基培养,芽管实验及提取DNA扩增后测序鉴定,确诊为白念珠菌致念珠菌性间擦疹.用药前后用无菌敷贴粘取对称部位鳞屑,置于同一培养基内培养,用药后一侧无菌落生长.用改良琼脂扩散法进行药敏实验证实3%氯碘羟喹乳膏良好的抑菌作用.镜检阳性后立即给与3%氯碘羟喹乳膏外用,用药后皮损明显好转,复查镜检和培养均阴性.3%氯碘羟喹乳膏可作为临床外用抗真菌药物选择.真菌荧光染液处理鳞屑能清晰判断菌丝及孢子,实验技术的革新有利于患者的诊断及治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白念珠菌359株分离鉴定及其对5种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白念珠菌是人体的正常菌群之一,主要存在人体表面及黏膜等部位,属条件致病菌,近年来由于广谱抗生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药物的广泛使用,各种侵入性操作增多和导管技术的快速发展,使临床科室中白念珠菌感染日益增多,而抗真菌药物的大量使用又容易导致白念珠菌耐药现象也日趋加重,因此了解白念珠菌对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和耐药性,对指导临床医师正确地选择抗真菌药物防治白念珠菌感染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2013-2016年,采用法国科玛嘉念珠菌显色培养基从本地区医疗机构送检的临床标本中分离鉴定出359株白念珠菌,并应用丹麦ROSCO酵母菌药敏试验法检测其对5种常用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念珠菌血症中白假丝酵母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念珠菌血症中白假丝酵母的基因分型,了解其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收集患者血培养阳性,经科玛嘉显色培养基进行菌株的初步筛选;用扩增真菌的转录间隔间区(ITS区)和核糖体大亚基(26 rRNA、D1/D2区)、基因测序对初筛的菌株进行标准的分子生物学鉴定;利用白假丝酵母的七对管家基因多位点序列分型,利用软件分析其亲缘关系.结果 各管家基因的等位基因的同一位点可出现多次碱基变异;在管家基因中ACC1基因的碱基变异位点最少,仅4个,而SYA1基因的碱基变异位点最多;16株白假丝酵母可分为10个群,其中一个群由5个菌株构成,2个群都是由2个菌株构成,其他的群都是由一个菌株单独构成.结论 白假丝酵母的二倍体序列型都为新发的基因型,未发现流行的克隆株.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河北地区侵袭性酵母菌感染的分布特征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调查河北地区15家三级教学医院2016-2017年侵袭性酵母菌感染现状,了解河北地区侵袭性酵母菌感染的流行病学分布特点.方法 对临床检出侵袭性酵母菌进行菌株收集和统计,采用科玛嘉显色培养基和VITEK-2 Compact YST卡进行菌种初筛鉴定;应用微生物质谱对所有菌株进行复核鉴定,对于疑难及少见菌株进行ITS测序分析.结果 2016-2017年15家三级教学医院共检出侵袭性酵母菌样真菌268株.其中以白假丝酵母为主,112株占41.79%,其次为热带假丝酵母52株占19.40%,近平滑假丝酵母38株占14.18%;标本类型包括血液标本131株占48.88%,无菌体液标本137株占51.12%;内科科室(血液科 、肿瘤科 、呼吸科)69株占25.75%,外科科室(普外科 、神经外科)67株占25.00%;ICU 55株占20.52%;菌株复核正确率为83.96%(225/268).结论 侵袭性酵母菌感染中最常见的仍然是白假丝酵母,但是非白假丝酵母感染有不同程度的上升趋势.采用质谱检测可以有效提高疑难菌株的鉴定正确率,为临床治疗提供精准的病原学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2015-2017年东华医院热带念珠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分析东莞东华医院近三年热带念珠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防控该类菌奠定基础.方法 收集中山大学附属东华医院2015-2017年热带念珠菌,采用科玛嘉显色培养基和VITEK-2-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鉴定筛选热带念珠菌,用ATB FUNGUS3药敏试剂条(MIC法)和纸片扩散法(K-B法)进行药敏试验,分析其临床分布特点和耐药性.比较两种方法测试热带念珠菌对同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有无差异,并对相同药物的药敏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三年间共分离获得174株热带念珠菌,样本主要来源于ICU、神经外科和普外科,样本种类主要是尿液和分泌物.ATB FUNGUS3药敏试剂条中,对氟康唑、两性霉素B、伏立康唑、伊曲康唑、5-氟胞嘧啶的耐药率为16.1%、0、13.8%、12.6%、0,纸片扩散法中,氟康唑、两性霉素B、伏立康唑、伊曲康唑、酮康唑、制霉菌素的耐药率为13.8%、0、6.9%、4.6%、2.3%、0;两种方法测试热带念珠菌对两性霉素B、氟康唑和伏立康唑的敏感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伊曲康唑的敏感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K-B法的耐药率普遍低于MIC法,唑类药物的耐药现象比两性霉素B、5-氟胞嘧啶、制霉菌素严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少二重感染和多重耐药的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