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2021年青岛市公共场所空气微生物监测结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 了解青岛市公共场所空气微生物污染状况,评估其健康风险,为加强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和传染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国家公共场所健康危害因素监测工作方案,按照《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第3部分:空气微生物》(GB/T 18204.3-2013)于2018-2021年对宾馆酒店、候车室、商场超市、健身房开展夏季和(或)冬季室内空气中细菌总数与真菌总数的监测.结果 共监测173家次公共场所、451个监测点,真菌总数的合格率(77.6%)低于细菌总数的合格率(91.4%);不同类别公共场所微生物监测结果显示,宾馆酒店的合格率最低(68.7%);季度比较显示,夏季的合格率(69.7%)低于冬季(76.7%);年度比较显示,2019年合格率最低(54.5%),2021年最高(81.2%);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宾馆酒店结果显示,三星以下宾馆酒店微生物合格率最低(60.7%);夏季的合格率(61.7%)低于冬季(74.1%);2019年合格率最低(53.8%),2020年最高(76.6%);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青岛市公共场所细菌总数与真菌总数均有一定的超标现象,存在健康风险.需重点关注酒店、夏季、真菌的微生物超标问题,需采取措施降低公共场所空气微生物浓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2016-2021年北京市通州区公共场所微生物卫生监测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 了解北京市通州区公共场所环境微生物及公共用品用具卫生状况,为卫生监督和管理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于2016-2021年对北京市通州区商超书店、住宿场所、游泳场所、医院(候诊室)、文娱场所、沐浴场所、美发场所及办公场所等677家公共场所进行卫生指标检测.结果 公共场所室内空气中细菌总数合格率为97.72%(1 331/1 362),不同类型场所室内空气细菌总数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4.30,P<0.05).空调送风中各检测指标合格率均为100%.不同公共场所织物、卫浴洁具、茶具、美容美发工具样品中细菌总数、大肠菌群、金黄色葡萄球菌合格率分别为81.39%,100%,100%,不同类型公共用品用具细菌总数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71.13,P<0.05).结论 本次调查的北京市通州区公共场所用品用具微生物卫生状况较好.今后应进一步加强对公共场所公共用品用具的卫生检测,加强对公共场所的监督监测工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序贯消毒方法在医用空气加压舱感染防控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分析医用空气加压舱的感染风险因素,探讨序贯消毒方法在高压氧舱感染防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分析高压氧科空气、地面、物品等感染危险因素,选择适宜的消毒方法并序贯应用;每月进行高压氧舱内空气、物体表面微生物培养,以监测消毒效果,连续监测5个月。结果:高压氧科空气、物体表面菌落数符合医用氧舱卫生学标准。结论:全面评估医用空气加压舱的感染风险因素,采用序贯消毒方法,可控制传染源,切断病原微生物传播途径,保证高压氧治疗的安全有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对口腔诊室中飞沫和气溶胶的认知与感染防控措施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口腔操作因喷溅可产生大量飞沫,进而转化为飞沫核以气溶胶的形式悬浮留存于诊室空气中。飞沫和气溶胶均可能携微生物造成院内的污染,对临床医护人员及患者健康造成潜在威胁。本文通过对生物气溶胶研究领域涉及的一些概念和口腔诊室飞沫和气溶胶的干预措施进行文献回顾和梳理,以明晰现有文献资料中是否有气溶胶携菌的试验证据,为传染病疫情期间口腔临床工作的防控策略制定提供指导,也为日常口腔诊疗工作的院感管理和防控措施的实施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洁净手术室大血管手术器械术中使用时间与医院感染相关性及与病原菌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洁净手术室大血管手术器械术中使用时间与医院感染相关性及与病原菌的关系。方法:收集2017年4月至2019年2月于医院洁净手术室行大血管手术的患者512例,手术器械使用时间<2 h者92例,设为A组;2~4 h者152例设为B组,>4 h者268例设为C组。比较三组患者手术区、周边区微生物检测结果,医院感染及病原菌分布情况。分析洁净手术室行大血管手术的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三组患者手术区与周边区手术器械表面细菌总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随着手术区和周边区手术器械暴露时间的延长,手术器械表面细菌总数也逐渐升高,其中手术区升高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A组患者医院感染率为3.26%(3/92),B组为3.29%(5/152),C组为7.84%(21/268),但三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共分离出6株病原菌,B组分离出8株病原菌,C组分离出21株病原菌,且均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年龄≥60岁、合并糖尿病可导致洁净手术室大血管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率显著升高( P<0.05)。以洁净手术室大血管手术患者是否发生医院感染为因变量,进一步将单因素分析中 P<0.1的因素作为自变量建立逐步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显示,年龄、手术器械使用时间、糖尿病是洁净手术室大血管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P<0.05)。 结论:洁净手术室大血管手术医院感染病原菌主要以革兰阴性菌为主。患者年龄、合并糖尿病以及手术器械使用时间均是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针对洁净手术室大血管手术时间较长(>4 h)而导致的医院感染风险增加,为手术室制定相应的术中空气及手术器械净化和消毒可能对降低大血管手术医院感染率具有重要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纳米生物传感器在经空气传播病原微生物监测中的应用前景
编辑人员丨4天前
COVID-19是由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引起的一种呼吸系统新发传染病,SARS-CoV-2的暴发、流行和变异已在世界范围内造成大量人员死亡和社会恐慌,严重影响公共卫生安全,研制特异性和灵敏性高的实时、快速和可用于床旁检测的设备及方法对于COVID-19预防和控制具有重要价值。同时,准确掌握经空气传播病原微生物产生的生物气溶胶的行为学特征,对于科学制定疫情防控政策也至关重要。生物传感器是一种能将生物分子反应信号转换成可检测的物理化学信号的分析装置,已越来越多地应用于病原微生物检测与分析领域,基于常规检测方法(包括菌落计数、免疫学检测、分子生物学检测等)的生物传感器,存在耗费时间和人力、操作复杂等缺点,基于纳米材料的生物传感器的出现使其应用更加便携,并能满足现场快速检测需求。本文拟就生物传感器检测的病原种类、检测方法、最新进展及纳米生物传感器在经空气传播病原微生物监测中的应用前景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一种密闭式尿液收集及标本采集装置的设计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前临床使用的集尿袋,在处理袋内尿液时,多直接用桶接取后放掉。在采集尿液标本时,通过不带针的注射器从导管上的标本采集口抽取,再注射到试管中。在上述操作过程中,尿液会较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当对传染性疾病患者进行护理时,其尿液中可能存在传染性微生物,医护人员面临职业暴露风险。鉴于此,笔者设计了一种密闭式尿液收集及标本采集装置,现介绍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基于智能追溯信息系统的内镜集中管理效果评价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以肠镜为例,研究消毒供应中心基于智能追溯信息系统对内镜集中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内镜中心常规肠镜检查使用后肠镜252条次,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6条次,均采用智能追溯信息系统进行消洗、回收、取用环节的信息录入、读取。对照组采用内镜中心负责的分散管理,观察组采用消毒供应中心负责的集中管理。采用三磷酸腺苷(ATP)生物荧光检测法比较两组内镜表面、阀门、腔道相对光单位值;比较两组内镜表面、内腔、活检口、注水注气口、负压吸引口采样物微生物培养阳性率;比较两组内镜清洗环境气溶胶颗粒物含量;比较两组工作人员回收满意度和使用满意度;比较集中管理与分散合理人力成本、运营成本及内镜维修率。结果:观察组内镜阀门及腔道清洗合格率[94.4%(119/126)、93.7%(118/126)]高于对照组[90.5%(114/126)、88.9%(112/126), χ2=5.686、 χ2=8.841, P均<0.05];观察组内镜内腔、活检口、注水注气口、负压吸引口微生物菌落生长阳性率[19.0%(24/126)、17.5%(22/126)、1.6%(2/126)、12.7%(16/126)]均低于对照组[30.2%(38/126)、24.6%(31/126)、4.8%(6/126)、19.8%(25/126), χ2=12.215、 χ2=9.003、 χ2=6.446、 χ2=9.106, P均<0.05]。观察组洗消环境中空气产生的0.5 μm及2.5 μm气溶胶颗粒[(40 706 874±12 563 749)个/m 3、(226 530±87 632)个/m 3]均低于对照组[(46 892 654±13 209 872)个/m 3、(263 281±45 219)个/m 3, t=8.223、 t=4.265, P均<0.05]。观察组人力成本63 128.45元、运营成本56 320.13元,少于对照组人力成本208 258.25元、运营成本208 415.22元。观察组回收、使用满意度[96.1%(98/102)、97.1%(100/103)]均高于对照组[78.4%(80/102)、82.5%(85/103), χ2=13.211、 χ2=15.223, P均<0.05]。观察组无内镜维修,对照组维修内镜2条。 结论:基于智能追溯信息系统的内镜集中管理可提高内镜清洗消毒、存放保管水平,减少人力消耗及运营成本,提高消毒供应中心及内镜使用科室工作效率及使用满意度,降低内镜的医源性感染风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舱室空气微生物浓度检测数据统计学分布数学分析模型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研究舱室空气微生物浓度检测数据分布的有效统计学分析模型,为获取舱室空气微生物污染容许浓度理论限值提供手段。方法:应用数学统计学原理,采用线性变换 y= x、负指数变换 y=1/ x、根指数变换 y=sqrt( x)、对数变换 y=log10( x)和反三角函数变换 y=arctg( x)5种数学映射变换处理检测数据;应用正态分布、伽玛分布、指数分布、瑞利分布、威布尔分布和贝塔分布6种概率函数模型分析数据的分布;在映射变换置信水平α=0.05下,采用KS检验方法对模型可接受性进行检验,当 P≥α时判定为不拒绝该分布模型。 结果:舰艇舱室空气微生物浓度数据经线性变换、负指数变换、根指数变换、对数变换后,大型水面舰艇、潜艇舱室微生物浓度分布接受正态分布模型、伽玛分布模型和威布尔分布模型( P≥α);普通水面舰艇舱室微生物浓度分布接受威布尔分布模型( P≥α)。 结论:威布尔分布模型在舱室微生物数据分布统计学分析中通用性好,可用于容许浓度理论参数值演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46例非粒细胞缺乏患者侵袭性肺真菌病的临床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侵袭性肺真菌病的病原学、临床特征、影像学特点及治疗效果,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对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46例诊断为侵袭性肺真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者进行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微生物学检测[肺泡灌洗液(BALF)培养、肺泡灌洗液涂片]、肺泡灌洗液的曲霉菌半乳甘露聚糖检测(GM实验),观察患者病理学特征及治疗转归。结果:46例患者中,位于前2位的肺真菌病是肺曲霉病63.0%(29/46)、肺隐球菌病28.3%(13/46),其中呼吸系统基础性疾病以支气管扩张(28.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26.1%)、肺结核(13.0%)为主,其他系统基础性疾病以糖尿病(19.6%)、肝功能异常(13.0%)为主。常见临床症状是咳嗽(65.2%)、咳痰(54.3%)、发热(26.1%)、呼吸困难(23.9%)、咯血(17.4%)。常见的影像学表现是结节(32.6%)、肿块(23.9%)、空洞(19.6%)、斑片影(17.4%)、晕轮征(17.4%)、空气新月征(10.9%)等。46例患者中37例患者经抗真菌治疗,痊愈17例,好转10例,停药后复发3例,无变化5例,死亡2例。结论:侵袭性肺真菌病临床特点不典型,了解它的宿主因素、临床特征、微生物学检查和组织病理学,有助于早诊、早治,减少侵袭性肺真菌病的病死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