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江三角洲区域卫生资源供给水平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分析 2010-2021 年长江三角洲(以下简称"长三角")区域卫生资源供给水平及区域差异,探讨影响供给水平的因素,为优化卫生资源配置提供依据.方法:运用改进的CRITIC-熵权法、泰尔指数及空间计量模型分析供给水平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长三角区域各地卫生资源供给水平值稳步增长(均值由2010 年的0.149 增至2021 年的0.430),且呈现空间正相关性;泰尔指数呈缩小态势(由 2010年的0.053 降至2021 年的0.017);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自主度对卫生资源供给水平产生直接的正向效应(系数分别为0.036 和0.063,P<0.05),人口密度产生负向直接效应(系数为-0.137,P<0.05).结论:长三角区域卫生资源供给水平逐年递增,且存在空间集聚特征,虽然区域间差异在缩小,但依然存在.政府应继续推进经济水平的高质量发展,加大对医疗卫生系统的财政投入,发挥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实现区域均衡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我国中医医院服务效率的空间网络结构与形成机制
编辑人员丨2024/7/27
目的 研究我国中医医院服务效率的动态变化情况和空间关联特征,为提高中医医院服务效率和优化资源配置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 2012 年-2021 年我国 30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医医院相关数据,运用超效率 SBM模型测算服务效率,使用社会网络分析法探析空间网络特征,采用 QAP 方法探究空间网络结构的形成机制.结果 2012 年-2021 年我国中医医院服务效率均值为 0.54,年均降幅为 1.70%.2012 年-2021 年网络密度全国均值为0.319,网络效率全国均值为 0.589,网络等级全国均值为 0.204,度数中心度、接近中心度、中介中心度的全国均值分别为 39.77、65.01、2.15.重庆、上海、江苏、北京、天津、广东和福建处于空间网络的核心地位.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差异和老年抚养比差异会强化中医医院服务效率空间关联关系.结论 我国中医医院服务效率水平有待提升,省际间差异明显.中医医院服务效率空间网络具有较高的通达性和稳健性,等级结构不显著,整体均衡性较差且关联强度较低.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和老年抚养比有助于中医医院服务效率空间网络的形成并产生空间溢出效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27
-
川西地区生态系统服务对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6/22
可持续发展目标(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SDGs)的实现往往会因为生态保护或人类福祉之间可能存在的权衡关系而受到阻碍.将生态系统服务(Ecosystem services,ESs)纳入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决策中能够避免各方利益的冲突,促进SDGs的实现.然而,在生态环境脆弱的山区,ESs对SDGs的贡献分析仍然不足.以川西地区为研究区,对2000-2020年11个可持续发展目标进行了量化,利用生态系统服务和权衡的综合评估(Integrated Valuation of Ecosystem Services and Tradeoffs,InVEST)模型和定量指标法估算了碳固存、土壤保持和食物生产三种重要生态系统服务,并使用空间面板数据模型研究ESs对SDGs的影响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1)可持续发展目标水平整体提升,但SDG1(无贫穷)和SDG3(良好健康和人类福祉)表现较差,分值低于5分.从空间上看,与环境相关的SDGs在川西北高原表现更好,与社会经济相关的SDGs在川西东部和川西南山地地区表现更好.(2)川西地区碳固存和食物生产服务呈现线性增长趋势,土壤保持服务呈现波动增长趋势,分别增长了0.23×108t、8.93×105t和1.23×108t.(3)与土壤保持和食物生产相比,碳固存对SDGs表现出更强烈的直接影响和空间溢出效应.其中县域碳固存对本县域和邻近县域的SDG11(可持续城市和社区)和SDG1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对SDG2(零饥饿)呈现显著负向影响.研究结果可为区域联合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推动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22
-
我国中医类医院服务效率的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12/2
[目的]研究我国2015-2019 年中医类医院服务效率的空间分布特征、区域差异及动态变化规律,分析其服务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和影响因素,为促进中医服务高质量发展提供依据.[方法]使用DEA-BCC 模型和Malmquist指数测算我国中医类医院静态和动态服务效率,利用空间计量方法对中医类医院服务效率的空间分布、聚集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5 年间,我国中医类医院全要素生产率下降且受规模效率制约;西南华中地区整体效率较高并且呈高-高聚集特点,华北地区整体效率偏低且呈低-低聚集;整体空间不均衡性且有所缩小;中医类医院服务效率在相邻省份间存在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城镇化、老龄化、中医药财政投入、医护比、中医类医师占比是中医类医院服务效率主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我国中医类医院服务效率不高,存在空间相关性、呈现空间聚集性,建议平衡区域中医资源投入规模,加强区域性中医发展统筹规划,发挥区域协同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2
-
我国卫生技术人员配置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基于经济距离矩阵
编辑人员丨2023/8/26
目的:测算省级层面卫生技术人员配置的空间溢出效应,为优化卫生人力资源配置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03-2020年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技术人员的面板数据,建立经济距离矩阵,构建空间杜宾模型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我国卫生技术人员配置在省级层面具有一定的空间集聚特征,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人均GDP、客运量等因素,以及临近经济空间地区的人均GDP、失业率等因素对本省卫生技术人员配置有显著影响.结论:在优化卫生技术人员配置时需要从省级层面统筹考虑,加强省域交流与合作,发挥包括卫生技术人员在内的卫生资源的最大效益.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26
-
全球人类福祉提升的碳强度差异测度:影响因素及空间溢出效应
编辑人员丨2023/8/12
实现低碳化的人类福祉提升是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要求,人类福祉提升的碳强度指标是衡量可持续发展程度的新指标.论文使用了人类福祉碳强度指标,应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法分析了全球人类福祉碳强度的时空演进格局,运用空间杜宾模型揭示了全球人类福祉碳强度的影响因素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1)1980-2016年全球人类福祉碳强度明显降低,但在北美洲、欧洲和大洋洲国家与其他区域国家(地区)之间存在显著差距.(2)经济增长、能源消费结构、工业化、资本积累、死亡率等因素提高了全球人类福祉碳强度,贸易依存度则是不断降低全球人类福祉碳强度的主要驱动力.(3)影响全球人类福祉碳强度差异的因素呈现区域异质性,能源消费结构、贸易依存度、工业化、资本积累、死亡率等因素对全球人类福祉碳强度的影响,因其经济发展水平和阶段不同而体现出明显的"南北差异"和不同的空间溢出效应.(4)周边国家的能源消费结构、工业化、资本积累和死亡率等因素会增加本国人类福祉碳强度,但本国人类福祉碳强度也会随着周边国家的经济增长和贸易依存度而降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12
-
京津冀城市群空间扩张及其经济溢出效应
编辑人员丨2023/8/6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区域城市之间的联系逐渐加强,不同的扩张模式对城市间经济增长溢出效应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基于Capello模型,计算了京津冀城市群地区13个城市扩张带来的经济增长溢出效应,通过比较扇状扩张城市和轴向扩张城市得到和给出的城市增长溢出效应,研究了不同扩张类型城市溢出效应的差异,以及京津冀地区经济增长溢出效应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京津冀城市群地区城市间经济增长溢出效应明显,北京和天津给出的溢出效应远高于其他城市,扇状扩张城市比轴向扩张城市更有利于城市之间的增长效益溢出.京津冀地区已经形成了以北京、天津、廊坊和唐山为中心的核心区,石家庄、保定为核心的次级核心区,位于城市群边缘的城市与核心城市联系较弱,在未来的城市群发展中,可通过政策和规划优化城市形态,使城市空间形态更有利于城市经济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零售药店空间布局规划方法探索
编辑人员丨2023/8/6
为平稳有序发展药品零售产业,实现居民购药便利和承接医院药品溢出效应,研制一整套零售药店空间布局规划方法.文章应用地理信息系统(ArcGIS)技术,在分析现有零售药店空间布局的基础上,结合人口分布和医疗机构分布,进行零售药店空间布局规划,并按照提出方法、数据模拟、反复论证、完善方法的思路确定零售药店空间布局规划方法.为兼顾实现便利居民和药品承接的目标,研究提出借助药店间距离限制政策进行区域内差异化规划管理的策略,形成零售药店空间布局规划方法学,并明确其在ArcGIS软件中的操作步骤.本方法可为保障药品零售产业有序平稳运行,发挥区域内居民购药可及性和承接医院药品溢出两个功能提供一种思路.同时规划结果也可为社会资本的投入提供指导,具有实际操作性,值得决策者借鉴.目前,按照本方法学操作结果所转化的政策建议已被上海市商务委员会采纳,作为2018年上海市药品零售网点空间布局规划的参考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海南岛东北部土地利用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空间自相关格局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是全球环境变化的重要原因,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空间分布格局有直接影响.以海南岛东北部为研究对象,基于遥感影像数据,应用空间自相关理论定量探讨了土地利用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空间自相关格局和分布特征,并运用双变量空间自相关分析两者之间的空间响应规律.结果表明:2016年海南岛东北部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为132.09亿元,其中林地构成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的主体,而湿地的单位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最高.土地利用类型具有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P<0.05),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所表现的空间聚集或异常的区域及范围明显不同,以建设用地和林地的空间聚集性最强.研究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在空间上呈显著的正相关性(P<0.05),高值区明显聚集于海岸带、东寨港和清澜港红树林一带,低值区集中在海口城区、文昌北部农耕区域;土地利用程度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呈空间负相关关系(P<0.05),且具有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根据研究结论建议继续实施生态修复与保护政策,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提升生态核心的服务价值,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和维护生态安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卫生健康产业空间集聚与居民健康水平提升:基于集聚门槛与空间溢出视角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对当前我国卫生健康产业集聚与居民健康水平的非线性与空间依赖性关系进行分析.方法:利用2002年至2017年我国的面板数据,分别构建面板门槛模型与空间杜宾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与结论:基于区域内部视角发现,卫生健康产业集聚是否必然促进居民健康水平的提升受着集聚规模的门槛约束,只有当集聚规模处于[1.209,1.763)的中位区间时,卫生健康产业集聚的健康产出效应才较为显著;基于空间溢出视角发现,虽然区域内的卫生健康产业集聚未能对本地居民健康水平提升作出明显贡献,但周边地区卫生健康产业集聚产生的正向健康"溢出效应"使得本地区卫生健康产业集聚的"健康短板"得到了补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