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两种营养筛查工具在高龄住院患者营养状况评价中的应用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 应用营养风险筛查表2002(NRS2002)评分和微型营养评估简表(MNA-SF)评分两种营养筛查工具评估高龄住院患者的营养状况,并评价两种营养筛查工具的适用性.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80岁住院患者进行一般资料采集.根据年龄将其分为≥90岁组和<90岁组两个年龄组,应用两种营养筛查工具进行营养状况评估.同时测定空腹静脉血营养相关指标水平,包括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C反应蛋白(CRP)、转铁蛋白(TRF)、前白蛋白(PA)和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并将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NRS2002评分评估有营养不良风险的患者为404例(48.56%),≥90岁组的营养不良风险发生率高于<90岁组(P<0.01);MNA-SF评分评估营养不良/有营养不良风险的患者为616例(74.04%),≥90岁组的营养不良风险发生率高于<90岁组(P<0.01).以血清Alb<30 g/L作为参考标准,比较两种营养筛查工具的适用性,发现两种营养筛查工具均适用于高龄住院患者营养状况筛查,且NRS2002评分评估高龄住院患者的营养状况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05,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8.6%和62.2%,MNA-SF评分评估高龄住院患者的营养状况的ROC AUC为0.814,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5.7%和87.7%.分析Hb、CRP、PA、RBP、TRF生化指标与MNA-SF评分和NRS2002评分相关性,结果显示NRS2002评分和 MNA-SF评分与PA、RBP和TRF具有相关性.结论 高龄住院患者出现营养不良风险的发生率高.NRS2002评分和MNF-SF两种营养筛查工具均适用于高龄住院患者,且具有较高准确性,同时联合营养相关指标评估高龄患者营养状况可提高营养评估的精准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北京一社区老年人衰弱现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了解北京社区≥60岁老年人衰弱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采用横断面调查法,于2023年5月至9月纳入北京市白纸坊社区年龄≥60岁的老年人1 936例,采用Fried衰弱表型量表评估老年人的衰弱情况,微型营养评定简表(MNA-SF)评估其营养状况,简易体能状况量表(SPPB)评估其躯体功能,老年抑郁量表(GDS)评估其抑郁情况。结果:1 936例老年人中,168例(8.7%)符合衰弱标准;与非衰弱组相比,衰弱组多为女性(71.4%比62.2%;χ 2=5.59, P=0.018)、年龄较大[(72.1±6.6)比(69.9±6.0)岁; t=-5.25, P<0.001]、未婚(1.8%比0.8%;χ 2=8.60, P=0.014)、文化程度较低(10.7%比3.5%;χ 2=23.38, P<0.001)、自我健康评价较差(22.6%比6.5%;χ 2=69.80, P<0.001)、MNA-SF评分较低[(12.2±2.2)比(13.0±1.4)分; t=6.29, P<0.001]、SPPB评分较低[(8.4±1.9)比(10.2±1.6)分; t=14.62, P<0.001],GDS评分较高[(4.0±3.8)比(1.9±2.1)分; t=-11.48, P<0.001],视力、听力、嗅觉较差(48.2%比34.1%、36.9%比23.0%、9.5%比3.0%;χ 2=13.37、16.11、40.58,均 P<0.001),更易发生高血压(70.8%比56.7%;χ 2=12.52, P<0.001)、糖尿病(42.3%比29.4%;χ 2=12.06, P<0.001)、骨关节炎(46.4%比30.3%;χ 2=18.39, P<0.001)和脑卒中(19.0%比13.3%;χ 2=4.28, P=0.039)。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营养状况( OR=0.8,95% CI:0.7~0.9, P<0.001)、抑郁症状( OR=1.1,95% CI:1.1~1.2, P<0.001)、嗅觉( OR=2.1,95% CI:1.4~3.0, P<0.001; OR=2.9,95% CI:1.4~5.9, P=0.003)、躯体功能( OR=0.6,95% CI:0.6~0.7, P<0.001)是影响社区老年人衰弱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社区老年人衰弱的患病率较高,躯体功能、心理功能、营养状况及嗅觉功能的下降与衰弱密切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长期住院老年患者铁代谢状态及相关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调查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长期住院老年患者铁代谢状态,探索其危险因素,为进一步干预提供依据。方法:于2018年10月7日至11月7日整群随机抽取上海市奉贤区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采集所有226例连续住院时间≥30 d且年龄≥65岁的老年患者的基本信息,进行身体测量和基础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Katz指数)、智力(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营养状态(微型营养评定法简表)评估,检测血清铁蛋白等血液指标。依据血清铁蛋白水平将患者分为铁缺乏、铁正常、铁超载3组,并对影响铁超载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226例患者年龄(84.2±8.1)岁,男性占37.2%(84/226),连续住院天数160(81,409) d。其中,铁缺乏、铁正常和铁超载者分别占1.8%(4/226)、34.9%(79/226)和 63.3%(143/226),3组患者血清铁蛋白值分别为(14.6±9.4)、(97.3±46.7)和(324.8±188.9)μg/L。单因素分析发现,与铁正常者相比,铁超载者的腰围[(84.3±11.9)比(88.3±11.8)cm, t=2.390, P=0.018]、小腿围[(28.2±5.0)比(29.8±5.7)cm, t=2.192, P=0.029]较小, 微型营养评定法简表得分分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7.458, P=0.024)。校正年龄、性别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微型营养评定法简表得分处于营养不良风险的患者发生铁超载的风险是营养正常患者的2.169倍(95% CI:1.108~4.247, P=0.024)。 结论: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长期住院老年人中铁超载极为常见,基层全科医生应仔细评估此类人群的铁代谢状态,尤其是有营养不良风险的对象。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太原市社区老年人运动认知功能减退综合征发生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太原市社区老年人运动认知功能减退综合征(MCR)发生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1年1—4月选取太原市5个社区的500名老年人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简版老年抑郁量表、微营养评定简表、Lubben社会网络量表-6、4 m步行测试法对其进行调查。结果:共发放50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492份,有效回收率为98.40%。492名太原市社区老年人MCR患病率为11.38%(56/49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文化程度、肥胖、独居、患病数量、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服药数量、慢性疼痛、营养状况、抑郁、社会隔离情况不同的太原市社区老年人MCR发生情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肥胖、糖尿病、慢性疼痛、营养状况、抑郁、社会隔离是太原市老年人MCR发生的影响因素( P<0.05)。 结论:太原市社区老年人MCR发生率较高,应根据其影响因素制订个体化的干预措施,以预防或延缓社区老年人MCR的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经口进食脑卒中患者的进食状态及营养状况评价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评价经口进食脑卒中患者的进食状态及营养状况.方法 于2016年4-8月对上海市6所医院的385例脑卒中住院患者进行调查,调查工具为自行设计的一般情况调查问卷以及中文版简易进食观察量表-Ⅱ 和微型营养评定简表,同时评估患者的体质指数、肱三头肌皮褶厚度、上臂围、上臂肌围、小腿围、全血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等客观指标,分析比较存在进食困难与无进食困难患者之间各项营养评价指标的差异.结果 脑卒中后存在经口进食困难患者的营养不良发生率高于无进食困难患者;存在摄入困难、吞咽困难及精力不足/食欲下降患者的小腿围、血红蛋白浓度及血清白蛋白浓度均低于无相关进食困难的患者(均P<0.05).结论 伴有进食困难的脑卒中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高于无进食困难者,及时、合理的进食状况评估可以帮助护理人员准确判断脑卒中患者的进食问题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老年综合评估干预模式在老年住院患者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老年综合评估(CGA)干预模式在老年住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0月1日~2018年10月1日在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住院的老年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给予CGA干预模式;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营养状况[采用微型营养评定量表(MNA)]、认知功能[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日常生活能力[采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生活质量[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结果:干预后,研究组营养状况优于对照组(P<0.05),MMSE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ADL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研究组SF-36各维度评分高于干预前和对照组(P<0.01,P<0.05).结论:CGA干预模式可有效降低老年住院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生风险,提高生活质量,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普拉克索联合苯海索对帕金森患者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研究普拉克索联合苯海索对帕金森患者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12月就诊的帕金森患者50例,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单药治疗组与联合治疗组,单药治疗组患者口服盐酸苯海索,联合治疗组患者在单药治疗组的基础上加用普拉克索,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采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及蒙特利尔认知评定量表(MOCA)进行认知功能的评价,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对2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进行统计比较,采用健康状况调查简表(SF-36)对2组患者治疗结束后3个月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统计,观察2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检测2组患者治疗前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胱抑素C(CysC)和人S100B蛋白(S-100B)水平,并对2组患者治疗后的不良反应情况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联合治疗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MMSE与MOCA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单药治疗组(P<0.05);联合治疗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明显低于单药治疗组(P<0.05);联合治疗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均短于单药治疗组(P<0.05);联合治疗组治疗后BDNF水平明显高于单药治疗组,CysC和S-100B水平明显低于单药治疗组(P<0.05);联合治疗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单药治疗组(P<0.05).结论 普拉克索与苯海索联合治疗帕金森,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以及生活质量,同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步速与住院高龄老年患者全因死亡的相关性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探讨步速与住院高龄老年患者全因死亡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5年6月至2017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综合科住院且年龄≥80岁的患者510例,记录患者基本资料、共病及多重用药情况,采用Katz日常生活能力量表(Katz-ADL)、简易智能评估量表(MMSE)、微型营养评定法简表(MNA-SF)、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认知状况、营养状态及抑郁状况,采用6米步行试验计算步速,出院随访2年以上并记录患者全因死亡的发生情况.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步速与各变量之间的相关性,Kaplan-Meier曲线和Cox回归模型分析步速与全因死亡风险的相关性.结果 共入选患者499例,年龄(86.3±4.1)岁,其中男性298例(59.7%),中位随访3.3(2.7,3.9)年,随访期间共118例(23.6%)发生全因死亡.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步速与年龄、Charlson共病指数呈负相关(r=-0.352、-0.196、-0.124,P<0.05),与Katz-ADL、MMSE及MNA-SF评分呈正相关(r=0.430、0.291、0.273,P<0.05).将步速三分位数分组,Kaplan-Meier曲线显示随着步速下降,全因死亡风险逐渐升高(P<0.001);Cox回归模型结果显示,在调整混杂因素后,与最高步速组相比,其他2组全因死亡风险更高(中等步速组:HR=2.365,95%CI 1.231~4.541,P=0.010;最低步速组:HR=2.363,95%CI 1.215~4.591,P=0.011).结论 住院高龄老年患者中,低步速与出院后全因死亡风险相关,步速可作为一项简便易行的死亡预测指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方舱医院奥密克戎感染无症状及轻症病人核酸转阴时间的营养及其他相关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对上海国展中心方舱医院新型冠状病毒变异株"奥密克戎"感染病人进行营养评估,并初步分析影响病人核酸转阴天数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连续定点抽样方法,测量上海国展中心方舱医院新入病人的身高、体质量、体质量指数(BMI)、上臂围、腰围、小腿围、起坐时间,使用简易营养评定简表(MNA-SF)对病人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并调研病人有无新冠相关症状、合并基础疾病以及疫苗接种情况,分析影响病毒RNA转阴时间的相关因素.结果:人组274例新冠病人,其中7d内快速转阴、7~14d转阴和大于14d延迟转阴病人分别有67(24.45%)、137(50.00%)和70(25.55%)例.单因素结果分析表明,在三组不同转阴时间中,有无基础疾病是唯一表现出差异性(P=0.009)的指标.多因素Logistic分析表明,影响快速转阴(≤7d)中变量,有基础疾病的新冠病人快速转阴的概率比没有基础疾病的病人降低约73%(OR=0.283,95%CI:0.093~0.706,P值=0.013);影响延迟转阴(≥14d)的多因素Logistic结果显示,有基础疾病的新冠病人延迟转阴的概率是没有基础疾病的病人的2.100倍(OR=2.100,95%CI:1.008~4.375,P值=0.047).有无基础疾病是病人快速转阴(≤ 7d)或延迟转阴(≥ 14d)的唯一独立预测因素.在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中,营养相关变量包括体质量、BMI、上臂围、腰围、小腿围、起坐时间、MNA-SF评分等均与核酸转阴时间长短无相关性.结论:基础疾病是快速转阴和延迟不转阴的唯一独立预测因素.控制好基础疾病是减少重症发生的重要防治环节.营养风险筛查对于全面评估病人的机能状态、及早识别潜在高风险病人的意义值得重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