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麻素注射液联合地塞米松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液流变学和听力值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天麻素注射液联合地塞米松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液流变学和听力值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8月至2020年3月在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总医院耳鼻喉科就诊的突发性耳聋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鼓室注射地塞米松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天麻素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检测两组患者0.5 kHz、1.0 kHz、2 kHz、4 kHz的听阈值,比较患者治疗前后血浆黏度、低切全血黏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变形指数;记录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0%(37/40),对照组为75.00%(30/4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4.401, P<0.05);两组治疗后0.5 kHz、1.0 kHz、2 kHz、4 kHz的听阈值均显著降低(均 P<0.001);治疗后,治疗组0.5kHz、1.0 kHz、2 kHz、4 kHz的听阈值分别为(42.71±7.06)dB、(44.01±9.35)dB、(48.06±11.37)dB、(52.40±14.26)dB,对照组分别为(50.14±8.09)dB、(53.70±10.46)dB、(55.10±13.47)dB、(59.26±15.77)dB,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4.376、4.368、2.526、2.267,均 P<0.05)。两组治疗后的血浆黏度、低切全血黏度、纤维蛋白原均显著降低,红细胞变形指数等均显著升高(均 P<0.001);治疗后,治疗组的血浆黏度、低切全血黏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变形指数分别为(1.68±0.39)mPa·s、(19.07±3.65)mPa·s、(3.11±0.58)g/L、(0.68±0.08),对照组分别为(2.01±0.41)mPa·s、(22.10±4.49)mPa·s、(3.89±0.75)g/L、(0.60±0.07),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3.688、3.312、5.203、4.760,均 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对照组为15.0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 2=0.457 ,P>0.05)。 结论:天麻素注射液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可提高突发性耳聋患者的疗效,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和听力值,且安全性良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李淑荣治疗中风后假性球麻痹经验
编辑人员丨6天前
李淑荣主任将中风后假性球麻痹分为风火上扰、风痰瘀血、气虚血瘀、阴虚风动4种证型,其中,风火上扰者,选用天麻钩藤饮加减;风痰瘀血者,予半夏白术天麻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气虚血瘀者,方选补阳还五汤加减;阴虚风动者,方选镇肝熄风汤加减。李老师临证过程中重视辨舌之虚实、病之久暂,擅用化瘀通络、醒脑开窍之法,临床疗效颇佳。附验案一则以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天麻素通过Wnt/β-连环蛋白通路和核因子-κB通路对大鼠骨关节炎的治疗作用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天麻素对大鼠骨关节炎的治疗作用以及对Wnt/β-连环蛋白(β-catenin)通路和核因子-κB(NF-κB)通路的影响。方法:30只购自河南实验动物中心的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关节炎组和天麻素组,每组大鼠10只。关节炎组和天麻素组大鼠采用改良Hulth法制备膝骨关节炎模型,假手术组手术过程同模型组但不形成骨关节炎模型。天麻素组大鼠腹腔注射天麻素50 mg/kg,假手术组和关节炎组大鼠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治疗8周,麻醉后,取3组大鼠膝关节软骨组织,进行后续研究。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分析3组大鼠软骨组织病理学变化;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3组大鼠关节软骨组织白细胞介素(IL)-1β、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采用丙二醛和超氧化物歧化酶试剂盒检测关节软骨丙二醛和超氧化物歧化酶表达水平;蛋白质免疫印迹分析3组大鼠关节软骨NF-κB、Toll样受体4(TLR4)和髓分化因子88(MyD88)、Ⅱ型胶原蛋白、基质金属蛋白酶13和蛋白聚糖的水平;采用Mankin’s评分分析3组大鼠关节软骨的损伤程度。组间计量数据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天麻素组大鼠关节软骨组织IL-1β、IL-6和TNF-α水平[(33.84±6.37)、(21.64±3.98)、(58.61±8.83) pg/g]明显低于关节炎组大鼠[(74.97±9.81)、(45.63±7.87)、(140.68±20.79) pg/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9.742、8.261、11.780, P<0.05)。天麻素组大鼠关节软骨组织丙二醛水平[(1.33±0.14) mmol/g]明显低于关节炎组大鼠[(2.38±0.18) mmol/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4.720, P<0.05)。天麻素组大鼠关节软骨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86.29±6.99) U/mg]明显低于关节炎组大鼠[(65.17±7.37) U/m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6.578, P<0.05)。天麻素组大鼠关节软骨组织NF-κB、MyD88、Wnt2和β-catenin水平(1.09±0.12、1.31±0.13、0.91±0.07、1.22±0.09)明显低于关节炎组大鼠(1.73±0.15、1.75±0.14、1.42±0.16、1.74±0.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9.742、8.261、9.090、11.330, P<0.05)。天麻素组大鼠关节软骨组织Ⅱ型胶原蛋白和蛋白聚糖水平(1.21±0.09、1.28±0.12)明显高于关节炎组(0.77±0.10、0.87±0.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0.240、7.971, P<0.05)。天麻素组大鼠关节Mankin’s评分[(3.75±1.00)分]明显低于关节炎组[(7.53±0.6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0.130, P<0.05)。 结论:天麻素通过抑制Wnt/β-catenin通路和NF-κB通路,抑制大鼠骨关节炎症,延缓关节软骨退变,对骨关节炎达到治疗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结合尼莫地平片对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及脑血流变化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结合尼莫地平片对慢性脑供血不足(chronic cerebral circulation insufficiency,CCCI)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及脑血流变化的影响。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2019年3月-2020年3月本院91例CCCI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46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尼莫地平片,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2组均治疗2周。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中医证候评分,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仪检测大脑双侧椎动脉(VA)、基底动脉(BA)、颈内动脉(ICA)和大脑中动脉(MCA)平均血流速度,采用全自动血液流变仪检测全血黏度高切(HS)、全血黏度低切(LS)、血浆黏度(PV)、纤维蛋白原(FIB)和红细胞压积(HCT),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估认知功能障碍程度,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3%(42/46)、对照组为73.3%(33/4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5.07, P=0.024)。治疗组治疗后眩晕、头痛、健忘、不寐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 t值分别为8.59、7.79、3.92、4.11、5.01, P值均<0.01),MoCA评分[(25.13±2.16)分比(23.88±2.70)分; t=2.44, P=0.017]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后VA[(35.49±4.08)cm/s比(32.17±4.25)cm/s, t=3.80]、BA[(36.99±3.79)cm/s比(33.76±4.12)cm/s, t=3.89]、ICA[(62.49±5.07)cm/s比(58.91±5.31)cm/s, t=3.29]、MCA[(70.09±5.04)cm/s比(67.12±5.85)cm/s, t=2.60]血流速度均高于对照组( P<0.01)。治疗组治疗后HS、LS、PV、Fg、HC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 t值分别为2.37、4.35、2.23、2.42、2.20, P<0.05或 P<0.01)。 结论: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结合尼莫地平片可有效缓解CCCI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患者血流速度、血液流变学水平和认知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血塞通联合天麻素对慢性闭塞性脑血管病变患者介入再通术后认知功能和脑微循环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研究血塞通联合天麻素对慢性闭塞性脑血管病变(COCD)患者介入再通术后认知功能和脑微循环的影响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武汉市红十字会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04例支架植入治疗后的COCD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均给予血塞通进行治疗,观察组另静脉注射天麻素15 d,比较治疗前及3个月后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脑微循环指标及患者认知功能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后3个月两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及血小板聚集指数明显降低( P<0.05),且观察组各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治疗后颈总动脉平均血流量(Qm)、平均血流速度(Vm)、最大血流速度(Vmax)、最小血流速度(Vmin)、临界压力(CP)及脑血流动力学指数(CVHI)总积分明显升高( P<0.05),脉搏速度(Wv)、特性阻抗(Zcv)、外周阻力(Rv)和动态阻力(DR)及差压水平明显降低( P<0.05),且观察组Qm、Vm、Vmax、Vmin、CP及CVHI总积分高于对照组,Wv、Zcv、Rv、DR及差压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治疗后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和简易智力状态量表(MMSE)评分均明显升高( P<0.05),且观察组MoCA和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血塞通联合天麻素治疗COCD介入再通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和脑微循环状态,促进患者认知功能恢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不同细胞因子联合咪喹莫特诱导银屑病样皮损大鼠模型的比较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IL)23/Th17轴的相关细胞因子联合咪喹莫特诱导银屑病样皮炎大鼠模型的可行性。方法:将110只Wistar大鼠按体重相对均匀分为正常对照组、咪喹莫特单用组、咪喹莫特联用干扰素(IFN)α2a(18万、6万、2万IU/kg)组、咪喹莫特联用肿瘤坏死因子(TNF)α(4.5万、1.5万、0.5万IU/kg)组及咪喹莫特联用IL-2(9万、3万、1万IU/kg)组,每组10只。将大鼠背部中央区域(2 cm × 2 cm)的毛发脱去后,咪喹莫特单用组大鼠背部按照20 mg/cm 2均匀涂抹5%咪喹莫特乳膏;咪喹莫特联用各细胞因子组大鼠背部按相同剂量涂抹5%咪喹莫特乳膏,并于涂抹15 min后,腹腔注射相应剂量细胞因子注射液,每日1次,连续10 d。其间每日对大鼠背部皮肤进行银屑病皮损面积与严重程度指数(PASI)评分。第10天麻醉后,收集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各组血清中IL-17A、TNF-α、IL-23、IFN-α及IL-1β水平;大鼠处死后,取部分皮损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并进行Baker评分,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部分皮损中CD4、CD8的表达情况。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LSD- t检验。方差不齐的数据,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 结果:造模后第3天开始,咪喹莫特单用组及联用各细胞因子组大鼠皮肤均出现红斑、鳞屑、表皮增厚等银屑病临床特征,且单用组PASI评分于第7天达峰,各联用组第6天达峰。第10天时,咪喹莫特单用及联用组皮肤组织病理学上均可见过度角化、角化不全、棘层肥厚、颗粒层变薄或消失等不同程度的银屑病病理特征。正常对照组、咪喹莫特单用及各联用组PASI评分、Baker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H = 43.33、 F = 42.15,均 P < 0.001)。咪喹莫特联用IFN-α2a(18万IU/kg)组及联用IL-2(9万IU/kg)组PASI评分(9.4 ± 1.1、8.8 ± 0.6)均高于咪喹莫特单用组(7.5 ± 1.1, P值分别为0.002、0.030);咪喹莫特联用IFN-α2a(18、6万IU/kg)组、联用TNF-α(4.5万IU/kg)及联用IL-2(9万IU/kg)组Baker评分均明显高于咪喹莫特单用组(均 P < 0.05)。各组间血清中TNF-α、IL-17A、IL-1β及IL-23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F = 128.97、 F = 6.90、 H = 27.45、 H = 21.10,均 P < 0.05):与咪喹莫特单用组相比,咪喹莫特联用IL-2(3万IU/kg)组IL-17A水平明显较高[(5.54 ± 1.78)pg/ml比(4.20 ± 1.14)pg/ml, P = 0.009],咪喹莫特联用IL-2(9万IU/kg)组IL-23水平亦明显较高[(37.89 ± 32.85)pg/ml比(8.56 ± 6.08)pg/ml, P = 0.036]。免疫组化显示,各组间皮损中CD4、CD8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 = 7.21、 H = 18.32, P < 0.001),咪喹莫特联用IL-2(9万IU/kg)组皮损中CD4、CD8表达均明显高于咪喹莫特单用组( t = -2.46、-2.32,均 P < 0.05)。 结论:咪喹莫特联用IFN-α2a及IL-2能够促进大鼠银屑病样皮损的发生,加速银屑病的发展并延长模型维持时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基于AHP-熵权法的天麻共生蜜环菌质量评价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7/27
目的 采用层次分析(AHP)-熵权法综合评价天麻共生蜜环菌质量.方法 将采集到的6株天麻共生蜜环菌菌株的生理、生长、化学指标作为评价因子,通过AHP-熵权法计算各指标权重系数,构建综合质量评价体系,对蜜环菌菌株进行质量评估,并通过红天麻、杂交天麻伴播试验进行验证.结果 质量评价结果显示,胞外木聚糖酶活性、胞外纤维素酶活性、总糖含量权重较大,其中菌株N6、N3排名靠前.不同变型天麻伴播试验显示,菌株N5、N4伴播红天麻效果较好,菌株N6、N3伴播杂交天麻效果较好.结论 蜜环菌的胞外木聚糖酶活性、纤维素酶活性和总糖含量等指标与伴播天麻的效果相关性较强.本研究构建的质量评价体系与杂交天麻伴播试验结果基本一致,可为天麻优良共生蜜环菌的筛选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27
-
不同菌材栽培天麻的氨基酸含量分析及营养评价
编辑人员丨2024/7/6
目的:探究不同菌材对不同品种天麻品质的影响.方法:以青冈和旱冬瓜作为菌材栽培的乌天麻(Gastro-dia elata Bl.f.glauca)和红天麻(Gastrodia elata Bl.f.elata)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天麻素、重金属元素、矿质元素及氨基酸种类和含量测定,结合氨基酸比值系数法并参考全鸡蛋蛋白模式和FAO/WHO模式进行营养价值分析.结果:青冈和旱冬瓜栽培的天麻中天麻素含量基本无差异,氨基酸总量在339.52~1 365.71 mg/100 g.药用氨基酸和呈味氨基酸含量丰富,鲜甜味氨基酸含量较高,在整个氨基酸中所占比例可达73.73%~83.09%.2号旱冬瓜栽种的乌天麻和3号青冈栽种的红天麻中药用氨基酸含量分别为941.13 mg/100 g和992.91 mg/100 g,在氨基酸总量中所占比例分别达74.71%和72.70%,其中含量最多的是天冬氨酸和谷氨酸.结论:不同的天麻品种在栽培时可选择相应适宜的菌材,天麻中氨基酸含量的分析可作为评价天麻营养价值的重要指标,也可作为衡量天麻栽培中菌材选择的重要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6
-
药用天麻4种变型的块茎性状及ITS序列比较
编辑人员丨2024/6/22
目的:比较乌天麻、红天麻、绿天麻和黄天麻4种药用天麻变型块茎的性状优劣、ITS序列信息差异及其亲缘关系,为天麻药材品质评价及优良品种选育提供依据.方法:从不同产地采集4种天麻变型21批样品,其中块茎683个用于特征描述和量化性状指标(重量、长度、周长、环节数、环节宽、长周比)的比较,花茎37株用于ITS序列特征及遗传多样性的分析.结果:乌天麻性状最稳定;绿天麻、红天麻的6个性状指标平均值变异较大,RSD平均值分别为27.90%、26.17%;黄天麻形状短小,横环纹节数少但小点密集.ITS序列分析表明,绿天麻的遗传多样性最高,黄天麻最低;黄天麻与乌天麻的亲缘关系最近,与绿天麻的亲缘关系最远.结论:药用天麻4种变型之间的块茎性状特征和ITS序列遗传信息的差异较大.乌天麻块茎的性状最优,产量最高,遗传性状信息稳定,更适合大规模种植;绿天麻块茎的形态特征和遗传信息的多样性高,适合作为新品种选育的亲本.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22
-
王小琴辨证论治肾性高血压病的经验
编辑人员丨2024/6/22
总结王小琴辨证论治肾性高血压病的经验.王小琴认为肾性高血压病涉及肾、肝、肺、脾四脏,与痰热瘀毒水饮相关,病性虚实夹杂,临床常见的证型有肾脏亏虚、肝阳上亢、土虚木摇、瘀阻肾络、浊邪上犯、风水相激,故其善以参芪地黄汤、六味地黄丸等益肾补虚,以天麻钩藤饮、建瓴汤等平肝潜阳,用补中益气汤加减培土益木,桂枝茯苓丸、桃红四物汤等调肾化瘀,半夏白术天麻汤、肾元汤等化浊降逆,越婢汤、防己黄芪汤等疏风利水.强调谨守病机,多脏同调,虚实兼顾.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