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位合成由硒纳米颗粒修饰的细菌纤维素/明胶水凝胶具有增强的抗菌抗氧化及抗炎性能促进皮肤创面的修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纳米磁颗粒Fe 3O 4@BSA@SeCyc2@FA用于海拉细胞的磁热和放疗增敏协同作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构筑具有良好靶向性和生物相容性的新型磁性复合纳米颗粒,验证其对海拉(HeLa)细胞的磁热和放疗增敏协同作用效果。方法:使用牛血清白蛋白(BSA)修饰四氧化三铁(Fe 3O 4)纳米颗粒作为载体,利用碳二亚胺法将L-硒代胱氨酸(SeCyc2)和叶酸(FA)在BSA表面进行偶联,合成磁性复合纳米颗粒Fe 3O 4@BSA@SeCyc2@FA,并对其进行表征。通过评估颗粒的磁热特性,分析HeLa细胞对颗粒的内化作用及使用CellTiter和活性氧(ROS)试剂盒分别对不同实验组的细胞活力和ROS产生量进行检测,以此来评价在磁热联合高能X射线作用下,Fe 3O 4@BSA@SeCyc2@FA纳米颗粒对HeLa细胞的抑制或杀伤效果。 结果:Fe 3O 4@BSA@SeCyc2@FA纳米颗粒的平均粒径为(19.31±4.84)nm,Zeta电位为-25.4 mV(pH=7),其具备良好的分散性和稳定性,为后续生物实验奠定基础。通过BSA和FA特征吸收峰并结合纳米颗粒Se元素的含量为10.89 μM,证实L-硒代胱氨酸和叶酸已经成功修饰在复合纳米颗粒表面。所制备颗粒的饱和磁化强度为47.2 emu/g,在518 kHz/16 kAm -1交变磁场作用下,其比吸收率(SAR)为125.4 W/g,可在15 min内升温可达7 ℃,这表明该颗粒具有良好的发热特性。在0~200 μg/ml浓度范围内,颗粒对HUVECs无明显毒性,但HeLa细胞对颗粒内化作用明显,并表现出一定的活力抑制敏感性。在磁热疗联合高能X射线后,HeLa细胞活力明显降低至54.7%,细胞内ROS的生成量较对照组增加了108.2%,实验结果表明,复合纳米颗粒明显增强了HeLa细胞的放射敏感性,磁热联合放疗协同作用对其抑制和杀伤更为有效。 结论:构筑的新型功能化磁性复合纳米颗粒具有作为一种协同磁热和放疗增敏作用纳米系统的潜力,其能够克服单一治疗模式的诸多不足,将为今后体内肿瘤综合治疗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和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硒化亚铜纳米颗粒通过化学动力疗法诱导胃癌细胞铁死亡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硒化亚铜(Cu 2Se)纳米的制备、物化表征及其对胃癌的抗肿瘤效应。 方法:采用透射电镜,水合粒径分析,Zeta电位分析及紫外吸收光谱分析方法分析Cu 2Se纳米的形貌、粒径大小及类芬顿性能,同时采用激光共聚焦、细胞毒性(CCK-8)、Transwell实验评估该纳米的体外抗肿瘤作用效应毒性,最后构建单侧皮下荷瘤模型探究Cu 2Se纳米的体内抗肿瘤作用。 结果:制备的Cu 2Se纳米为100 nm左右的类圆形中空结构,可催化过氧化氢生成单线氧。激光共聚焦实验表明Cu 2Se可以促进胃癌细胞活性氧生成,诱导铁死亡发生;CCK-8实验表明,Cu 2Se纳米对胃癌细胞具有浓度依赖性抑制增殖作用;Transwell实验表明,Cu 2Se纳米能抑制胃癌细胞的侵袭迁移能力;裸鼠单侧皮下荷瘤模型表明Cu 2Se纳米能安全高效抑制肿瘤增殖。 结论:Cu 2Se纳米具有良好的类芬顿效能,可诱导胃癌铁死亡发生,具备良好的体内外抑制抗肿瘤效应,是胃癌治疗的一种潜在新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硒及其化合物在白血病中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硒是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在调节人体生长发育及生理功能方面有重要作用。缺硒会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如大骨节病、克山病、甲状腺疾病等,并增加癌症的发生。研究发现白血病患者血清硒水平明显降低,且与不良预后相关;硒在白血病治疗中可发挥双重作用,一方面可与化疗药物起到协同抗白血病效应,另一方面可减轻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近年来,纳米硒作为一种新型单质硒,与有机硒和无机硒相比具有更高的生物利用度、更强的生物活性和更低的毒性。文章综述了硒及其化合物在白血病中的研究进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关注干眼抗氧化治疗及其新药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干眼在全球的患病率日益升高,发病机制复杂,疾病呈慢性过程且治疗效果欠佳。目前认为干眼是多因素导致的眼表疾病,不同致病因素所致的泪膜不稳定和泪液高渗透压、眼表炎症反应、眼表组织神经感觉异常是其主要自然病理过程,由于多种因素参与致病及病情多样化的特点,因此单一的治疗方法疗效不佳。研究发现氧化应激与干眼的发生密切相关,互为因果。当泪膜稳定性下降时,氧化应激系统产生的活性氧分子可损伤眼表神经髓鞘和破坏泪膜脂质层稳态,从而诱发或加重眼表的炎症反应。抗氧化疗法旨在靶向干眼发病的关键因素,阻断干眼炎症反应各环节的恶性循环,缓解患者的病情。目前,国际上的抗干眼创新药物研究已逐渐聚焦于抗炎、抗氧化药物的研发,且在靶向氧化应激生物标志物、线粒体靶向药物、黏液素分泌促进剂、糖蛋白硒和乳铁蛋白等抗氧化酶以及多功能纳米制剂等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其中基于纳米材料开发的抗氧化滴眼液具有更好的优势,预测抗氧化治疗是干眼临床研究的未来方向之一。眼科医师和研究者应充分认识和关注干眼抗氧化治疗的研究进展及其新药的研发,并积极参与相关研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牺牲模板法中空硒化铜纳米材料的制备及表征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制备中空硒化铜纳米粒子(Cu 2- xSe NPs),并考察其光热以及放射治疗(放疗)增敏性能。 方法:以氧化亚铜(Cu 2O)为牺牲模板,以硒粉为硒源,通过牺牲模板法制备Cu 2- xSe NPs,再在其表面修饰甲氧基聚乙二醇巯基(mPEG-SH),得到最终的纳米粒子Cu 2- xSe-PEG NPs。分别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激光粒度仪及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对Cu 2- xSe NPs的形貌、粒径及紫外光谱等进行表征;通过红外热成像仪和生物学X射线辐照仪考察Cu 2- xSe-PEG NPs的光热及放疗增敏性能。 结果:所得Cu 2- xSe NPs具有中空结构,粒径为(136.9±7.0)nm,单分散性好,在近红外区有吸收。Cu 2- xSe-PEG NPs的质量浓度为200 μg/ml时,在808 nm激光照射下可升温至55 ℃。Cu 2- xSe-PEG NPs在X射线照射下产生的活性氧水平具有浓度和辐射剂量依赖性。 结论:本研究建立的制备方法能控制合成Cu 2- xSe NPs的尺寸,且材料具有良好的光热和放疗增敏性能,为运用Cu 2- xSe-PEG NPs进行肿瘤的热放疗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Janus 纳米粒子通过靶向细胞外聚合物实现对耐药细菌生物膜的灵活消除
编辑人员丨5天前
随着抗生素耐药性的增加,迫切需要更安全有效的抗菌材料。光热纳米粒子在细菌生物膜中的有限穿透性极大地阻碍了光热疗法的效果,因此亟须设计可灵活消除细菌生物膜的纳米粒子。基于此,研究者制备出不对称Janus结构的右旋糖酐-硒化铋(dextran-BSe,Dex-BSe)纳米粒子,即Janus Dex-BSe纳米粒子,其中靶向细胞外聚合物的葡聚糖结构域有利于该纳米粒子与细菌生物膜发生相互作用,而该纳米粒子无机部分则为灵活消除细菌生物膜提供了更高的效率和更多的可能性。另外,研究者将该纳米粒子应用于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小鼠伤口,结果显示该纳米粒子可有效促使细菌生物膜分散。总之,Janus Dex-BSe纳米粒子在有效消除耐药细菌生物膜方面具有广阔的前景,但该纳米粒子与细菌生物膜之间的具体相互作用及其潜在机制仍有待进一步探索。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Cs4-SeNPs对BV2小胶质细胞炎症反应作用及机制
编辑人员丨3周前
目的 探讨虫草多糖功能化纳米硒(Cs4-SeNPs)对脂多糖(LPS)诱导BV2小胶质细胞炎症反应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以不同浓度(0.01、0.10、1.00 μmol/L)Cs4-SeNPs作用LPS诱导的BV2小胶质细胞,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BV2小胶质细胞活力,免疫印迹技术检测BV2小胶质细胞硒蛋白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蛋白表达,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不同时间(4、8、12 h)BV2小胶质细胞促炎因子环氧化酶-2(COX-2)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mRNA表达.结果 0.01、0.10、1.00 μmol/L的Cs4-SeNPs对BV2细胞活力无明显影响.与对照组相比,LPS组GPX4蛋白表达降低(F=25.47,q=6.43,P<0.01);0.01、0.10和1.00 μmol/L的 Cs4-SeNPs 处理组 GPX4 蛋白表达较 LPS 组明显升高(q=5.72~14.07,P<0.01),且 1.00 μmol/L Cs4-SeNPs作用效果最好(q=6.04~8.35,P<0.01).LPS组COX-2与iNOS mRNA表达较对照组显著上调(F=25.00、37.34,q=12.18、12.06,P<0.001).1.00 μmol/L Cs4-SeNPs 预处理 12 h 可显著抑制 COX-2 基因表达(q=6.10,P<0.05);预处理 8 和 12 h 可显著抑制 iNOS mRNA 表达(q=4.71、6.97,P<0.05).结论 Cs4-SeNPs 对 LPS 诱导的BV2小胶质细胞炎症反应具有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硒蛋白GPX4的调控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
纳米硒(SeNPs)缓解烟草幼苗铅胁迫和促生效应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旨在探究纳米硒(SeNPs)对铅(Pb)胁迫烟草幼苗的生长、抗逆性、铅吸收和转运的影响,以揭示SeNPs的促生效应、富硒和阻滞铅吸收及转运的机制.[方法]以普通烟草(Nicotiana tabacum)为研究对象,通过盆栽实验设置不同处理,包括低剂量(100 mg/L)和高剂量(200 mg/L)Pb胁迫,无机硒(Na2SeO3)、SeNPs处理和空白对照组.测定各处理组烟草幼苗的生物量、光合生理参数、抗氧化酶活性、脂质过氧化产物含量以及相关基因表达水平,分析铅和硒在植物体内的含量和分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硒处理显著促进了烟草幼苗的生长和光合作用,SeNPs促生效应更显著.硒处理还增强了烟草幼苗的抗氧化酶(SOD、POD和APX等)活性和抗氧化物质(抗坏血酸和谷胱甘肽等)的含量,降低了脂质过氧化产物(H2O2 和MDA)的积累.在铅胁迫条件下,硒处理可显著提高烟草幼苗中硒的含量,同时降低铅的吸收和转运率.[结论]纳米硒能显著提高植物生物量,保护光合系统,激活抗氧化系统,阻滞铅吸收和转运,促进植物硒富集和改善植物对铅胁迫的抗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硒和硒纳米颗粒在脊髓损伤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4/7/6
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其生物学功能包括但不限于抗氧化、抗炎、抗癌等.硒纳米颗粒是硒元素的一种纳米级形态.脊髓损伤(SCI)是一种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可能导致身体不同部位的功能障碍,目前仍没有一种能够完全治愈SCI的方法.该文将对硒和硒纳米颗粒在SCI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