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ub1及其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Bub1通过参与组装纺锤体组装检查点(SAC)以保证姐妹染色单体正确分离。Bub1异常表达可导致SAC功能缺陷,增加染色体不稳定性及非整倍体细胞的发生率。近年来研究发现Bub1在多种恶性肿瘤中呈异常表达,并通过影响肿瘤细胞增殖、侵袭、迁移及肿瘤干细胞活性等参与恶性肿瘤发生发展。进一步了解Bub1在恶性肿瘤中的作用机制有望为肿瘤靶向治疗提供新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TTK及其抑制剂在恶性肿瘤中的研究及应用
编辑人员丨6天前
单极纺锤体1,又称苏氨酸和酪氨酸激酶(TTK),是纺锤体组装检查点(SAC)的关键成分,它是确保有丝分裂保真度和基因组稳定性的一种监测机制。在多种恶性肿瘤中,TTK呈过表达,TTK低表达的患者往往生存期较长,提示其可能作为一种诊断和预后的生物标志物。TTK的异常表达往往会损害SAC的功能,导致有丝分裂不规则、非整倍体增加和有丝分裂灾难,从而促进肿瘤的发生。目前研究表明,TTK抑制剂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并通过与化疗或放疗联用增加肿瘤细胞对治疗的敏感性,达到增敏、减毒的效果。本文将针对TTK及其抑制剂在恶性肿瘤的研究及应用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胃癌中PCMT1表达的预后价值及其对纺锤体组装检查点的调控作用
编辑人员丨2024/2/3
目的 探讨蛋白质-L-异天冬氨酸(D-天冬氨酸)-甲基转移酶(PCMT1)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对预后的影响,并分析其潜在的作用机制.方法 UALCAN数据库在线分析PCMT1在胃癌组织的表达情况,通过DAVID数据库进行基因本体注释(GO)及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其可能的功能与信号通路.纳入2014年1月-2017年12月于我院接受胃癌根治术的120例患者,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PCMT1、Ki67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Cox回归、Kaplan-Meier曲线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用于胃癌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的预后分析.采用慢病毒构建干扰或过表达PCMT1载体,转染人胃癌细胞系MGC-803与HGC-27细胞,设置干扰空载体(sh-NC)组与干扰PCMT1载体(sh-PCMT1)组,过表达空载体(LV-Vec)组与过表达PCMT1载体(LV-PCMT1)组;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中PCMT1、CyclinB1、CDC20蛋白表达,CCK-8法检测胃癌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注射4组MGC-803细胞构建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每组3只,测量体质量,14 d后处死裸鼠,测量肿瘤体积,Western blot法检测肿瘤组织中CyclinB1与CDC20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UALCAN数据库分析示PCMT1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且在不同病理分期、分级与淋巴结转移的胃癌组织中均表达升高(P<0.05).GO与KEGG富集示PCMT1主要参与有丝分裂、纺锤体组装检查点与细胞周期等信号.免疫组化结果显示PCMT1与Ki67在患者胃癌组织中呈高表达且二者呈正相关关系(P<0.05)o Cox多因素分析示PCMT1高表达[风险比(HR)=2.921,95%置信区间(CI):1.628~5.239]是影响胃癌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Kaplan-Meier曲线分析示高表达PCMT1的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16.7%,HR=4.651,95%CI=2.846~7.601)低于低表达PCMT1患者(70.0%,HR=0.215,95%CI=0.132~0.351)o ROC曲线表明,PCMT1预测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的曲线下面积为0.764(95%CI:0.674~0.854).Western blot对PCMT1的检测结果表明慢病毒干扰或过表达PCMT1细胞系构建成功.CCK-8结果表明下调PCMT1表达MGC-803与HGC-27细胞增殖能力减弱,过表达PCMT1则促进细胞增殖(P<0.05).干扰PCMT1后CDC20蛋白表达下调,CyclinB1蛋白表达上升,细胞周期阻滞于G2/M期,而过表达则呈现相反趋势(P<0.05).sh-PCMT1组裸鼠肿瘤的体积与质量减小,肿瘤组织CDC20蛋白表达降低,CyclinB1蛋白表达升高(P<0.05,与sh-NC组相比),LV-PCMT1组则呈相反趋势(P<0.05,与LV-Vec组相比).结论 PCMT1在胃癌组织中呈高表达,与患者不良预后相关,可能通过调控细胞有丝分裂进程中纺锤体检查点影响肿瘤细胞恶性增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2/3
-
Mad1在原发性胃肠淋巴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纺锤体组装检查点蛋白Mad1在原发性胃肠淋巴瘤(PGIL)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选取2004年1月至2010年12月间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收治的21例原发性胃肠淋巴瘤患者的手术切除或者内镜活组织标本,同时收取患者的10份正常胃肠组织、8份反应性增生淋巴结和15份结内非霍奇金淋巴瘤组织为对照.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Mad1、Ki-67的表达及幽门螺杆菌(Hp)感染,采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方法检测Bcl-6基因易位情况.结果 Mad1在原发性胃肠淋巴瘤中的表达,高于正常胃肠组织和反应性增生淋巴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结内非霍奇金淋巴瘤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ad1表达与Ki-67表达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Bcl-6基因易位、Hp感染、性别、年龄、临床分期及国际预后指数等无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Mad1在PGIL中表达的增高与Ki-67增殖指数呈正相关,可成为对PGIL进行诊断和评估临床预后的生物学标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泛素结合酶10与肿瘤发生发展关系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6
泛素结合酶10(UBCH10)又称泛素偶联酶E2C(UBE2C),是泛素结合酶E2家族的成员,其通过泛素-蛋白酶体途径(UPP)特异性催化细胞周期蛋白A(cyclin A)和细胞周期蛋白B(cyclin B)的泛素化和降解,并与多聚环泛素连接酶E3(APC)共同参与调控纺锤体组装检查点(SAC),是一种重要的细胞周期蛋白.同时,UBCH10具有肿瘤基因的性质,高表达于多种恶性肿瘤,参与其发生与发展.UBCH10所具有的肿瘤基因的性质不仅为肿瘤患者的预后评估提供了新的预测因子,同时也为肿瘤的诊疗提供了潜在的靶点.本文就2010年来UBCH10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骨肉瘤细胞中KDM5C与有丝分裂期纺锤体组装检查点关系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探讨赖氨酸特异性去甲基化酶5C(lysine-specific demethylase 5C,KDM5C)在骨肉瘤细胞有丝分裂期的变化及其对有丝分裂期纺锤体组装检查点(spindle assembly checkpoint,SAC)的调控.方法:利用细胞周期同步化方法,收集不同骨肉瘤细胞系有丝分裂期各时间节点的细胞样品,利用Western blot检测各时间点KDM5C蛋白质含量的变化及其翻译后修饰与有丝分裂期进程的关系;并用特异性抑制剂CPI-455抑制KDM5C的去甲基化转移酶活性,利用Western blot检测有丝分裂期进程中抑制KDM5C的去甲基化酶活性对SAC相关标志蛋白细胞分裂周期蛋白-27(cell division cycle protein 27,cdc27)、周期蛋白B1 (Cyclin B1)的影响.结果:在有丝分裂进程中,与SAC相关的标志蛋白cdc27的磷酸化滞后条带的位移变化和Cyclin B1的蛋白降解均与文献报道相似,但KDM5C蛋白含量无明显变化;KDM5C截短体表达未观察到明显的位移减慢或泛素化降解条带;抑制其去甲基化酶活性后,相较对照组,标志蛋白cdc27的去磷酸化曲线和Cyclin B1降解曲线未见明显变化.结论:在骨肉瘤细胞系有丝分裂期中,KDM5C的蛋白质含量不随有丝分裂期进程而改变,抑制其去甲基化酶活性不影响对SAC的灭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SAC复合体相关基因TTK和MAD2L1基因在肺腺癌中过表达:基于大数据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通过大数据筛选与肺腺癌预后相关的关键基因并探讨其临床价值和潜在机制.方法 基于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O)中获得的GSE18842,GSE27262以及GSE33532基因表达谱进行数据分析;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肿瘤组织和正常肺组织的差异表达基因,对其进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和基因本体论(GO)富集分析后进行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PPI)、模组、表达差异和预后分析和筛选.35例非小细胞肺癌标本和35例配对的癌旁正常组织,共70例组织标本分为肿瘤组和正常组对MAD2L1和TTK的表达进行了免疫组化验证.结果 共有256个基因的表达谱数据有统计学差异(P<0.05),包括66个上调基因,190个下调基因.进行功能分析后筛选出32个上调基因.32个基因中的29与肺腺癌预后显著相关.相较与正常肺组织,所有29个基因均在肺腺癌组织中高表达并主要富集在细胞周期通路.其中7个关键基因与纺锤体组装检查点(SAC)复合体紧密相关,负责调控细胞G2/M期行为.我们选择了SAC相关基因TTK和MAD2L1,在肺腺癌患者组织标本中观察到了TTK和MAD2L1相较与癌旁正常肺组织的过表达.结论 以TTK和MAD2L1为代表的7个SAC复合体相关基因在肺腺癌患者中存在过表达,且其过表达与预后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TTK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5
苏氨酸和酪氨酸激酶(Threonine and tyrosine kinase,TTK)是纺锤体组装检查点的核心成分,许多研究发现TTK抑制剂可用于恶性肿瘤的治疗,在一些恶性肿瘤中可以与放化疗相结合提高治疗效果,并且TTK可以作为独立的生物标志物提示预后.本文对TTK抑制剂及其与放化疗联合应用于肿瘤治疗和TTK对肿瘤预后预测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TTK1在卵巢癌铂类耐药中的生物学功能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5
背景与目的:苏氨酸酪氨酸激酶1(threonine tyrosine kinase 1,TTK1)是纺锤体组装检查点的一个组成部分,确保染色体的正确分离,可能是与化疗敏感性相关的潜在目标分子,但TTK1在铂类药物耐药方面的作用机制仍不清楚.卵巢癌是女性常见的生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在妇科恶性肿瘤中排名第三,死亡率排名第一.临床上,卵巢癌的化疗方案中常包含铂类药物,但是随着化疗时间延长,患者容易发生铂类药物耐受,影响其治疗进程和预后.因此,有必要寻找与铂类耐药性有关的基因作为卵巢癌治疗的有效靶点.探讨TTK1与卵巢癌铂类耐药之间的关系.方法:基于大数据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出与TTK1相互作用的基因,进而探索TTK1相关的生物学功能,并建立耐药机制网络模型.利用GEO芯片分析卵巢癌铂类耐药相关通路.对TTK1敲低的卵巢癌铂类耐药细胞RNA进行测序,分析TTK1与耐药相关通路之间的关系.结果:TTK1参与细胞的有丝分裂、细胞分化等过程,在染色体分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TTK1在耐铂类化疗药物的卵巢癌患者中高表达,RNA测序结果进一步展示了卵巢癌铂类耐药的细胞中与TTK1相关的信号通路.结论:TTK1可能通过多种途径使卵巢癌产生耐药现象,基于TTK1抑制剂的联合模式治疗卵巢癌可能成为一种新的治疗模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叶酸缺乏对L02细胞增殖、凋亡及纺锤体组装检查点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探讨叶酸缺乏对L02细胞增殖、凋亡以及纺锤体组装检查点相关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的叶酸(200 nmol/L、20 nmol/L、0 nmol/L)培养L02细胞2周后,用倒置显微镜观察L02细胞形态;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与凋亡;CCK8测定细胞增殖情况;qRT-PCR检测Mad2、Bub1、BubR1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相关蛋白Mad2、Bub1、BubR1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叶酸缺乏使L02细胞出现细胞体积变大、形态不规则现象;叶酸缺乏可降低L02细胞活性(P<0.01),诱导细胞发生S期阻滞(P<0.05),促进细胞凋亡(P<0.05),上调Mad2、Bub1、BubR1 mRNA及蛋白水平(P<0.01).结论:在L02细胞培养中,叶酸浓度为200 nmol/L时导致叶酸缺乏,SAC功能受损,细胞增殖异常,严重缺乏时导致细胞发生凋亡.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