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菖蒲生长过程中β-细辛醚积累特征及其饮片品质研究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基于气相色谱法建立石菖蒲及其挥发油中β-细辛醚的含量测定方法,比较不同产地石菖蒲饮片品质,并研究石菖蒲生长过程中不同药用部位β-细辛醚的积累规律,为合理开发和利用石菖蒲药材资源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不同产地饮片挥发油,计算挥发油得率;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饮片及其挥发油中β-细辛醚含量;采集不同月份石菖蒲新鲜全草,利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不同药用部位中β-细辛醚含量.[结果]不同产地饮片中β-细辛醚含量、挥发油含量以及挥发油中β-细辛醚含量差异较大,四川产地饮片指标含量差异较小;在研究期限内石菖蒲中β-细辛醚含量(以干质量计)2月最高,7月次之;石菖蒲叶基中β-细辛醚含量高于根茎,叶中几乎不含β-细辛醚.[结论]建立的检测方法简便快速、定量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石菖蒲的质量评价.以挥发油含量和β-细辛醚计,四川产地饮片品质较佳;以β-细辛醚计,石菖蒲在2月、7月采收较佳,根茎和叶基质量较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华细辛(异)丁香酚-O-甲基转移酶(IEMT)基因的分离与功能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6/15
甲基丁香酚(methyleugenol,ME)是中药细辛Asari Radix et Rhizoma挥发油中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具有镇痛、麻醉、抗炎等功效,其在植物体内的生物合成是初始前体物苯丙氨酸在众多酶的催化下经过一系列中间产物而完成的过程.丁香酚-O-甲基转移酶(eugenol O-methyltransferase,EOMT)是其中的关键酶之一,可使丁香酚苯环 4 位上的羟基甲基化,从而将丁香酚转化为甲基丁香酚.该研究首次从华细辛Asarum sieboldii中克隆 1 条(异)丁香酚-O-甲基转移酶[(iso)eugenol O-methyltrans-ferase,IEMT]基因,其开放阅读框包含 1 113 bp,编码 1 个由 370 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蛋白质;该蛋白具有甲基转移酶特征性结构域,以及二聚化结构域;构建原核表达重组质粒pET28a(+)-AsIEMT,诱导目标蛋白表达并分离纯化蛋白,以及对目标蛋白进行体外酶学分析,结果表明,AsIEMT具有双重催化活性,既能催化丁香酚生成甲基丁香酚,也能催化异丁香酚生成甲基异丁香酚,但后者效率更高;以异丁香酚为底物时,酶反应动力学常数Km为(0.90±0.06)mmol·L-1,Vmax 为(1.32±0.04)nmol·s-1·mg-1.该研究拓展了对苯丙素类次生代谢关键酶基因的了解,为中药细辛品质形成机制的阐明提供了重要的研究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15
-
基于层次分析法结合Box-Behnken设计响应面法优选咽痒咳合剂提取工艺
编辑人员丨2024/3/16
目的:优选咽痒咳合剂中细辛、厚朴、生姜、紫苏叶挥发油提取工艺和咽痒咳合剂水提工艺.方法: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咽痒咳合剂中挥发油的提取工艺.采用HPLC法同时测定咽痒咳合剂中甘草苷、射干苷、迷迭香酸、次野鸢尾黄素、和厚朴酚、厚朴酚的含量,并对6种成分的提取效果进行综合评分,采用层次分析法结合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咽痒咳合剂的水提工艺.结果:咽痒咳合剂最优提取工艺为:按处方比例称取含挥发油药材细辛、厚朴、生姜、紫苏叶,加10倍量水,浸泡lh,提取7 h,提取完挥发油后,水提液另器保存;滤渣与桑叶、制半夏、射干、麻黄、茯苓、桔梗、甘草、蝉蜕8味药材共水提取,加14倍量水,提取2.5 h,提取3次,趁热过滤,滤液与上述水提液、挥发油蒸馏液合并,弃滤渣,滤液浓缩定容至500 mL,即得.结论:采用响应面法建立的模型相对准确,优选的咽痒咳合剂提取工艺方法可行,为咽痒咳合剂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
基于响应面设计的北细辛抗炎镇痛成分超高压提取工艺优化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19
目的 寻找一种简便高效的提取北细辛的方法.方法 采用超高压提取技术对北细辛中的甲基丁香酚进行提取.结果 细辛中挥发油含量占比较高,其中甲基丁香酚是北细辛中主要的挥发性物质,具有明显的镇痛抗炎作用.结论 以GC-MS 检测的甲基丁香酚相对百分含量为指标,利用单因素实验方法考察提取压力、保压时间、料液比对甲基丁香酚气质相对百分含量的影响,并通过基于 Box-Behnken 设计的响应面法对北细辛超高压提取(ultrahighpressureextraction,UHPE)工艺进行优化,为北细辛解热镇痛作用产品原料的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19
-
三伏贴中芥子碱及细辛挥发油促进HaCaT细胞摄取延胡索乙素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研究三伏贴中芥子碱硫氰酸盐(SPT)及细辛挥发油(AEO)促进角质形成细胞HaCaT摄取延胡索乙素(THP)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MTT法检测SPT、AEO和THP对HaCaT细胞活力的影响;根据方中THP自发荧光的特点,采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可视化观察SPT及AEO促进HaCaT细胞摄取THP的作用,并用HPLC法测定HaCaT细胞中THP的量;以1,6-二苯基-1,3,5-己三烯(DPH)为荧光探针,利用荧光偏振技术研究SPT、AEO及THP对HaCaT细胞的细胞膜流动性的影响.结果 SPT及AEO均能显著促进THP被HaCaT细胞摄取,且AEO的促进作用优于SPT.SPT、THP、AEO分别作用于DPH标记的HaCaT细胞后,AEO组HaCaT细胞的荧光偏振度和细胞膜微黏度均显著降低,细胞流动性增加,证明AEO是通过提高细胞膜流动性从而促进HaCaT细胞摄取THP,而THP、SPT均不能增加细胞膜流动性.结论 三伏贴中SPT及AEO均可促进HaCaT细胞摄取THP,AEO促进机制与其提高细胞膜流动性相关,而SPT的促进作用不是通过增加细胞膜流动性实现,其具体机制有待进一步探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白芥子挥发油促进冬病夏治方经皮渗透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研究白芥子挥发油对冬病夏治方中多个有效成分的促进透皮吸收作用.方法 采用体外透皮试验,以离体大鼠皮肤为透皮屏障,以冬病夏治方各中药中的有效成分延胡索乙素、细辛脂素、盐酸麻黄碱、黄芩苷作为模型药物,HPLC法测定各模型药物透过量,观察白芥子挥发油(0.5%、2%、5%)对各模型药物的经皮促渗透作用.结果 白芥子挥发油浓度较低时(0.5%)对各模型药物无明显的促进经皮渗透作用,随着浓度的增大,白芥子挥发油(2%,5%)可显著促进有效成分延胡索乙素、细辛脂素、盐酸麻黄碱、黄芩苷经皮渗透吸收,且呈浓度依赖性,即浓度越大,促透效果越好.结论 白芥子挥发油能促进冬病夏治方中有效成分延胡索乙素、细辛脂素、盐酸麻黄碱、黄芩苷经皮渗透吸收,白芥子作为处方中君药起到了治疗与促进药物渗透双重作用,从而达到增效的目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肉豆蔻挥发油β-CD包合物GC-MS成分分析及其抗抑郁活性物质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检测肉豆蔻挥发油β-CD包合物所含化学成分,并初步认识肉豆蔻抗抑郁作用的物质基础.方法:利用GC-MS法对肉豆蔻挥发油β-CD包合物进行化学成分检测以及对慢性温和不可预知应激抑郁模型给药组的大鼠血清、大脑进行生物样本分析.结果:在肉豆蔻挥发油β-CD包合物中共指认30种化合物,在慢性温和不可预知应激抑郁模型给药组大鼠的血清中指认了α-蒎烯(à-Pinene、á-pinene)、α-水芹烯(α-Phellandrene)、?-萜烯(?-Terpinene)、4-萜烯醇(Terpinen-4-ol)、黄樟醚(Safrole)、肉豆蔻醚(Myristicin)、?-细辛醚(?-Asarone)共8种化合物,在脑组织中指认了α-水芹烯(α-Phellan-drene)、o-伞花烯(o-Cymene)、4-萜烯醇(Terpinen-4-ol)、黄樟醚(Safrole)、肉豆蔻醚(Myristicin)、?-细辛醚(?-Asarone)共6种化合物.结论:肉豆蔻抗抑郁活性可能是多种物质综合作用的结果,其关键活性成分可能为透过血脑屏障而进入脑组织的化学成分:α-水芹(α-Phellandrene)、o-伞花烯(o-Cymene)、4-萜烯醇(Terpinen-4-ol)、黄樟醚(Safrole)、肉豆蔻(Myristi-cin)、?-细辛醚(?-Asarone).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细辛干预小鼠抑郁的初步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观察细辛水煎液及挥发油抗抑郁作用.方法:将初筛过的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组、细辛挥发油组,细辛水煎液高、中、低剂量组(2、1、0.5 g/mL)6组,每组小鼠10只,灌胃给药连续7 d,1次/d,第7天灌胃结束后1 h,进行行为学实验:小鼠悬尾实验(TST)、强迫游泳实验(FST)和开场实验(OFT),观察细辛水煎液及挥发油对小鼠抑郁行为的干预作用.结束后处死小鼠,用Elisa法测定小鼠脑内五羟色胺(5-HT)、谷氨酸(Glu),γ-氨基丁酸(GABA)的含量.结果:1)细辛水煎液高剂量及细辛挥发油可使小鼠在悬尾实验TST中不动时间显著性缩短(高剂量P<0.01,挥发油P<0.01);细辛水煎液中剂量及细辛挥发油可使小鼠在强迫游泳实验FST的不动时间均显著性缩短(P<0.05).2)细辛挥发油剂量组和水煎液高、中、低剂量组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均能显著增加小鼠脑内GABA的含量(P<0.01);细辛水煎液高、中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能显著增高小鼠脑内Glu的含量(P<0.05);细辛水煎液中、低剂量组与模型组相能显著增加小鼠脑内5-HT的含量(中剂量P<0.01,低剂量P<0.05).结论:首次证实细辛水煎液及挥发油具有抗抑郁作用.细辛挥发油和水煎液在小鼠悬尾模型和强迫游泳模型上均表现出抗抑郁作用,细辛水煎剂和挥发油与盐酸氟西汀作用机制有相似之处.作用机制可能与提高脑内类神经递质5-HT、Glu、GABA含量有关,尤其是与提高单胺类神经递质5-HT浓度关系更加密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不同配伍组方对麻黄细辛附子汤体外经皮渗透行为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不同配伍组方对麻黄细辛附子汤(MXF)体外经皮吸收的影响,以阐明MXF外用的配伍机制,为其经皮给药提供科学依据,也为中药复方外用配伍机制研究积累数据.方法:采用Franz体外扩散池法,以含1%聚山梨酯-80的生理盐水溶液为接受液,采用麻黄生物碱类成分(盐酸麻黄碱和盐酸伪麻黄碱),附子生物碱类成分(苯甲酰新乌头原碱、苯甲酰次乌头原碱和苯甲酰乌头原碱)和细辛挥发油类成分(细辛脂素和甲基丁香酚)的12 h累积渗透量(Q12h)和稳态渗透速率(Jss)为指标,考察麻黄组、附子组、细辛组、麻黄-附子组、麻黄-细辛组、附子-细辛组、麻黄-附子-细辛组(全方组)对大鼠背部的透皮吸收情况.结果:各成分的Q12h和Jss比较,盐酸麻黄碱、盐酸伪麻黄碱排序均为全方组>麻黄-细辛组>麻黄组>麻黄-附子组,且盐酸麻黄碱>盐酸伪麻黄碱;苯甲酰新乌头原碱、苯甲酰次乌头原碱和苯甲酰乌头原碱排序均为附子-细辛组>附子组>麻黄-附子组>全方组,且苯甲酰新乌头原碱>苯甲酰乌头原碱>苯甲酰次乌头原碱;甲基丁香酚排序为细辛组>麻黄-细辛组>附子-细辛组>全方组.各组中细辛脂素的Q12h和Jss差异不大.结论:不同配伍组方对MXF中各指标成分的经皮吸收有影响,且对不同成分的影响程度不同;成分不同,经皮吸收效果也不同.细辛对盐酸麻黄碱、盐酸伪麻黄碱、苯甲酰新乌头原碱、苯甲酰次乌头原碱和苯甲酰乌头原碱的经皮吸收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附子对盐酸麻黄碱和盐酸伪麻黄碱的经皮吸收均有一定抑制作用,麻黄和附子均会对甲基丁香酚的经皮吸收起到显著抑制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谱效研究结合偏最小二乘法在石菖蒲挥发油有效成分筛选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建立谱效研究结合偏最小二乘法(PLS)筛选石菖蒲挥发油有效成分的方法.方法 采用GC-MS技术和药效实验对石菖蒲挥发油进行谱效研究,应用SIMCA P11.5软件进行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通过各成分的相关系数和投影变量重要性值预判起药效作用的主要成分,再采用单体进行验证.结果 PLS筛选出石菖蒲挥发油耐缺氧作用和催醒作用的主要有效成分是β-细辛醚,单体验证试验结果一致.结论 谱效研究结合PLS在筛选有效成分的研究中有很好的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