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恢复糖尿病勃起功能障碍大鼠海绵体神经功能的实验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探索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通过再生修复海绵体神经对糖尿病大鼠勃起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 收集健康足月产新生儿脐带,提取分离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并鉴定表面标志物.通过高脂饮食联合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的方法诱导大鼠糖尿病,10周后选取高血糖大鼠进行阿扑吗啡(APO)试验,筛查、建立糖尿病引起的勃起功能障碍(DIED)大鼠模型.hUCMSC移植8周后,通过APO实验及最大海绵体内压/平均动脉压(ICP/MAP)评估大鼠勃起功能;通过免疫组化法分析大鼠海绵体组织中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水平;通过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阴茎组织中BDNF、NGF、VEGF和IGF-1神经营养生长因子的表达水平.结果 第4代hUCMSC表面高表达CD73、CD90、CD105,低表达CD11b、CD19、CD34、CD45、HLA-DR.糖尿病引起的勃起功能障碍大鼠模型制备成功.海绵体内移植hUCMSC 8周后,APO实验表明hUCMSC可增加正常勃起的大鼠数量;中剂量和高剂量hUCMSC治疗后,相对于阴性对照组,ICP/MAP值升高,阴茎内血流灌注明显改善;免疫组化实验显示中剂量和高剂量hUCMSC治疗后,大鼠阴茎海绵体中nNOS水平明显增加,启动大鼠阴茎勃起;ELISA检测结果证实中剂量和高剂量hUCMSC治疗后,均能不同程度恢复DIED大鼠阴茎组织中BDNF、NGF、VEGF和IGF-1表达水平.结论 hUCMSC是一种多功能的成体干细胞,经海绵体移植治疗高脂饮食联合STZ诱导的DIED大鼠是有效的,且有剂量依赖性.hUCMSC治疗DIED的机制与上调BDNF、NGF、VEGF和IGF-1表达水平提供的神经保护和再生修复作用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阻断血液回流对干细胞治疗大鼠阴茎勃起功能障碍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阻断阴茎血液回流对干细胞治疗大鼠阴茎勃起功能障碍(ED)的细胞滞留、勃起功能改善及组织病理变化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法将30只雄性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6只)、ED模型组(6只)、治疗组A(9只,阻断阴茎根部血液回流)及治疗组B(9只,不阻断阴茎根部血液回流)。模型建立24 h后,治疗组A及治疗组B经海绵体注射总细胞数量为1×10 6的脂肪干细胞(ADSCs)。干细胞注射前,治疗组A暂时性阻断阴茎血液回流,并于注射后5 min放开。注射后,检测阴茎局部生物发光信号动态变化及肺内信号。注射28 d后,检测最大海绵体内压/平均动脉压(ICP max/MAP),评估阴茎勃起功能,并观察组织病理变化。 结果:治疗组A与治疗组B相比,各时间点(0、10、60 min)大鼠阴茎内生物发光信号强度(×10 6·p·s -1·sr·cm -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8.76±1.17比8.16±1.12,6.45±1.47比6.72±0.69,3.77±0.30比3.36±1.06,均 P>0.05)。注射60 min后,治疗组A与治疗组B均能在肺脏观察到大量ADSCs聚集;不论是否阻断阴茎血液回流,ADSCs对阴茎勃起功能(ICP max/MAP为0.44±0.11比0.43±0.07)及组织病理变化(平滑肌/胶原比值为0.08±0.02比0.08±0.03)改善情况不显著,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暂时性阻断阴茎血液回流对提高干细胞在大鼠阴茎内滞留及改善ED治疗效果无明显优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男性阴茎附属腺和皮肤淋球菌感染皮损的高频超声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了解男性阴茎皮肤和附属腺淋球菌感染皮损的超声影像学表现及其临床意义。方法:2014年1月至2021年1月在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皮肤科纳入经实验室检查确诊且既往未接受过相关治疗的男性阴茎皮肤和附属腺淋球菌感染患者。使用SIEMENS ACUSON X300实时超声显像仪检测阴茎体表淋球菌感染皮损,探头频率7.5~15 MHz。高频超声影像表现为管状液性暗区者仅予头孢曲松1 g单剂肌内注射;椭圆形液性暗区者,切开引流同时予头孢曲松1 g肌内注射,每天1次,共5 d;低回声区、混合回声区者予头孢曲松1 g肌内注射,每天1次,共5 d,治疗后1个月结节仍不消退者,局部切除结节。治疗后1个月复诊并观察疗效。结果:共收集32例男性阴茎皮肤和附属腺淋球菌感染患者,年龄(28.54 ± 3.27)岁,均有非婚性接触史,非婚性接触至症状出现时间为(4.45 ± 1.03)d,病程(8.64 ± 1.87)d。皮损均单发,位于尿道外口16例(50.00%),龟头7例(21.88%),包皮系带旁5例(15.62%),阴茎缝4例(12.50%)。皮损表现:窦道样损害16例(50.00%),脓肿9例(28.13%),结节7例(21.87%),皮损处均有触痛。高频超声检查:16例(50.00%)表现为管状液性暗区,7例(21.88%)为椭圆形液性暗区,5例(15.62%)为低回声区,4例(12.50%)为混合回声区。16例(50.00%)淋球菌感染累及尿道海绵体,5例(15.62%)累及阴茎海绵体,11例(34.38%)累及阴茎皮下。经治疗,32例均痊愈。结论:高频超声可用于男性阴茎皮肤和附属腺淋球菌感染患者的皮损评估和治疗方案的选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超声造影联合海绵体测压在静脉型勃起功能障碍诊断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基于视听觉性刺激下的超声造影技术联合海绵体动态测压在静脉型勃起功能障碍(VED)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在本院行经阴茎海绵体注射试验(ICI)结合彩色多普勒双功能超声检查(CDDU)并怀疑诊断VED的8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行基于视听觉性刺激下的超声造影联合海绵体动态测压检查,根据造影剂外泄、维持灌注速度(FTM)、海绵体内压(ICP)、海绵体压力衰退值(PD)确定是否存在静脉漏及其严重程度。结果:13例未发现静脉漏,FTM<0.5 mL/s,PD<20 mmHg,均未见造影剂回流影,FTM多在0.1~0.3 mL/s。重度VED共10例,FTM≥2.0 mL/s,PD≥100 mmHg,均发现患者有较明显的造影剂外溢情况。中度VED共33例,1.5 mL/s≤FTM<2.0 mL/s,70 mmHg≤PD<100 mmHg,均发现明显的造影剂外溢情况。轻度VED共32例,1.0 mL/s≤FTM<1.5 mL/s,40 mmHg≤PD<70 mmHg,2例未发现造影剂外溢现象。2例患者出现阴茎海绵体血肿形成,均在一周内自行消失。所有患者均无发热、感染等不良反应。结论:基于视听觉性刺激下的超声造影联合海绵体动态测压有望成为一种安全、有效、可行性、创造性的诊断VED和分类的新技术,可为VED治疗提供客观的指导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选择性阴部内动脉造影在难治性动脉性勃起功能障碍诊断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选择性阴部内动脉造影(IPA)在难治性动脉性勃起功能障碍(ED)诊断中的应用。方法:11例临床表现为ED且经阴茎海绵体注射试验(ICI)联合彩色多普勒双功能超声(CDDU)检查提示动脉供血不足同时规律服用5型磷酸二酯酶(PDE5)抑制剂6个月以上无效的患者行IPA检查。结果:IPA检查显示6例患者未见解剖学异常,5例患者有阴茎动脉血供解剖形态学上的变化,包括左侧海绵体动脉显示不佳/闭合3例;右侧海绵体动脉显示不佳/闭合2例。结论:IPA可以显示阴茎动脉解剖形态学上的改变,同时可以对病变部位进行定位,为后续血管手术或其他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对于临床上难治性动脉性ED诊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彩色多普勒超声结合阴茎勃起硬度分级对勃起功能障碍的诊断价值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10/14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CDUS)结合阴茎勃起硬度分级(EHS)对亚型血管性勃起功能障碍(ED)严重程度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20 年4 月至2021 年4 月浙江省丽水市中心医院收治的 100 例拟因ED就诊并符合纳入标准的亚型血管性E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EHS 标准分为Ⅰ、Ⅱ、Ⅲ、Ⅳ级,并以此分为理想组(Ⅳ级)、轻度组(Ⅲ级)、中度组(Ⅱ级)和重度组(Ⅰ级).采用双盲法对所有患者进行经阴茎海绵体注射血管活性药物试验(ICI),注射前列地尔约 2mL诱导阴茎勃起后行CDUS,测量阴茎海绵体动脉的血流动力学参数[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末期流速(EDV)和阻力指数(RI)],比较四组的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 轻度组与中度组的PS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组间PSV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与中度组的ED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组间EDV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组间RI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SV与EHS呈正相关(r =0.71,P<0.05),EDV与EHS呈负相关(r=-0.80,P<0.05),RI与EHS呈正相关(r=0.83,P<0.05).结论 CDUS结合EHS能更好地评估亚型血管性ED患者的勃起功能,PSV、EDV、RI与亚型血管性ED的严重程度相关,其中RI可以更为准确地反映血管性ED的严重程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0/14
-
枸杞多糖促进大鼠海绵体神经损伤修复的实验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前列腺癌根治术及某些盆腔手术操作中损伤海绵体神经(cavernous nerves,CN)是术后产生勃起功能障碍(erectile dysfunction,ED)的主要原因[1].CN损伤后,早期的氧化应激反应在CN损伤导致ED的发病机理中起重要作用[2].枸杞多糖(Lyceum Barbarum Polysaccharides,LBP)是枸杞子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明显的抗氧化及神经保护等作用[3].本实验旨在探讨能否经腹腔注射途径应用LBP促进CN钳夹损伤后的再生和勃起功能的恢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细胞外囊泡在男性勃起功能障碍治疗领域的应用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6
勃起功能障碍(ED)是老年男性常见的性功能障碍疾病.其发病与年龄、生活方式及心血管疾病等有关.目前存在多种治疗ED的方式,包括口服5型磷酸二酯酶抑制剂(PDE5Is)、经尿道给药、低强度体外冲击波、海绵体注射治疗、真空负压吸引及假体植入等,近年来干细胞治疗概念在医学领域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尤其在损伤修复领域,干细胞治疗方兴未艾,然而关于其疗效发挥的具体作用机制仍存在争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聚乳酸羟基乙酸-环丝氨酸缓释微球植入剂的制备及其体外释药性能
编辑人员丨2023/8/6
背景:环丝氨酸肝毒性小,与现有抗结核药物无交叉耐药性,目前多用于耐药结核菌的治疗,但其口服和注射均有一定的神经毒性.目的:为克服该药的神经毒性,同时提高结核病灶局部位药物浓度,制备聚乳酸羟基乙酸-环丝氨酸缓释微球植入剂,观察其体外释药性能.方法:应用复乳溶剂挥发法制备聚乳酸羟基乙酸-环丝氨酸缓释微球,将微球经白芨多糖提取物黏结成海绵体植入剂,观察植入剂中乳酸羟基乙酸-环丝氨酸缓释微球的形态、粒径、载药量、包封率及体外实验性能.将聚乳酸羟基乙酸-环丝氨酸缓释微球植入剂分别置于室温(25℃)、高温(60℃)、高湿(93%)条件下放置,于0,1,2个月取样,考察微球的载药量、突释量、外观形态和分散性.结果与结论:聚乳酸羟基乙酸-环丝氨酸缓释微球球体圆整,平均粒径为(143±38) μm,植入剂微球载药量和包封率分别为38.38%和67.54%;植入剂中聚乳酸羟基乙酸-环丝氨酸缓释微球无明显突释现象,50 d药物累计释放65.62%;在室温、高温、高湿放置1,2个月后,聚乳酸羟基乙酸-环丝氨酸缓释植入剂微球的外观形态完整,载药量和突释量均无明显变化,质量稳定.结果表明,聚乳酸羟基乙酸-环丝氨酸缓释微球植入剂降解时间和药物释放结果符合骨恢复生长生物学要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视听性刺激联合阴茎海绵体注射在勃起功能障碍患者阴茎胀大硬度监测中的作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视听性刺激勃起硬度监测诊断心理性勃起功能障碍(ED)特异性高,但因其敏感性较低,导致心理性ED漏诊较多.本文通过研究视听性刺激联合前列地尔海绵体注射在ED患者阴茎胀大硬度监测中的效果,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 非神经损伤性ED患者20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单独视听性刺激诱导勃起,实验组采用视听性刺激联合海绵体注射前列地尔10 μg诱导勃起,利用RigiScan Plus实时监测患者阴茎胀大硬度,比较两组间临床参数及监测勃起数据的差异.结果 两组间年龄、病程、体质量指数、简化国际勃起功能评分和合并疾病无显著差异.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勃起反应率显著增加(55.06%和77.91%,P<0.001),阴茎头部平均硬度值显著增加(35.91±21.44%和50.75±18.15%,P<0.001),心理性ED检出率显著增加(12.36%和37.21%,P<0.001).结论 在ED患者阴茎胀大硬度监测中,视听性刺激联合前列地尔海绵体注射可显著改善勃起反应和硬度值,有助提高心理性ED的识别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