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胸痛中心持续改进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再灌注及预后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胸痛中心认证后,各部门急救流程的持续改进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再灌注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至2019年7月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胸痛中心确诊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并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206例临床资料,将认证前收治的98例患者设为对照组,认证后收治的108例患者设为研究组。对比研究组及实验组患者的开始发病至初次医疗接触时间、进门至植入球囊扩张时间、初次医疗接触至植入球囊扩张时间、总缺血时间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30 d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并对术后30 d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的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初次医疗接触至植入球囊扩张时间[84.5(73.0,96.0) min]、总缺血时间[205.0(159.8,307.0) min]、进门到植入球囊扩张时间[72.5(58.3,83.8) min]较对照组[112.0(93.0,132.5) min、241.0(199.0,329.0) min、78.0(68.0,96.5) min]明显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均<0.05);研究组患者开始发病至初次医疗接触时间稍短于对照组[124.5(77.3,201.0) min与130.0(76.3,216.0) 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术后30 d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更低[16.7%(18/108)与28.6%(28/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40)。根据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Killip Ⅲ、Ⅳ级( OR 2.618,95% CI 1.244~5.509, P=0.011)、开始发病到初次医疗接触时间>90 min( OR 4.562,95% CI 2.167~9.603, P<0.001)、进门到植入球囊扩张时间>60 min( OR 2.227,95% CI 1.087~4.563, P=0.029)是术后30 d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胸痛中心流程的持续改进可以促使本地区内医疗资源的合理利用,更有效地缩短心肌梗死患者的救治时间,减少术后30 d内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出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急性下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静脉溶栓成功一例及治疗策略思考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静脉桥血管急性闭塞所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 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STEMI)患者给予静脉溶栓治疗的疗效。方法:对2019年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例静脉桥血管急性闭塞所致的急性STEMI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患者男性,58岁,12年前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因急性下壁STEMI 4 h再次入院,即刻给予阿司匹林0.3 g嚼服,替格瑞洛180 mg口服,肝素注射液4 000 U静脉注射,给予重组尿激酶原50 mg静脉溶栓。通过观察胸痛症状的缓解、心电图ST段回落、心肌酶峰前移判定溶栓成功,择期行冠状动脉造影观察原位冠状动脉及桥血管病变情况,制定进一步治疗策略,心脏超声检查了解心脏结构和功能,随访1年,观察有无心绞痛发作及心血管事件。结果:溶栓1 h时成功,急性下壁STEMI后第8天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罪犯血管为升主动脉-大隐静脉-右冠状动脉,全程弥漫性病变,大量血栓影,原位冠状动脉左主干弥漫性60%狭窄,前降支、右冠状动脉开口完全闭塞,回旋支近段完全闭塞,给予强化抗栓治疗14 d,好转出院。患者急性STEMI后第41天,复查冠状动脉造影,主动脉-大隐静脉-右冠状动脉内血栓影消退,心脏超声显示左心室舒张内径53 mm、射血分数55%,给予改善生活方式,强化药物治疗,心肌梗死后1年,患者无心绞痛发作,能胜任日常工作和生活。结论:对于CABG术后>10年的患者,原位冠状动脉慢性闭塞,发生静脉桥血管闭塞所致急性STEMI时,采用静脉溶栓治疗,符合尽早再灌注治疗的原则,预后良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湖南胸痛联盟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诊PCI技术规范(2022年版)
编辑人员丨6天前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病死率、致残率高,急诊PCI尽早开通梗死相关动脉、实现早期心肌再灌注是救治的最有效方法。该技术规范复习了最新国内外相关文献、共识、指南和技术操作规范,重点详细阐述STEMI急诊PCI的适应证与禁忌证、技术要点、常见并发症处理、围手术期抗血栓治疗及STEMI并发症处理等,以促进STEMI急诊PCI的规范化与同质化,降低病死率与病残率,改善预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准分子激光冠状动脉成形术治疗大隐静脉桥血管退行性变的前瞻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索准分子激光冠状动脉成形术(ELCA)对大隐静脉桥血管(SVG)病变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微循环状态的影响。方法:该研究为单中心、前瞻性、单臂研究,连续纳入2022年1至6月于北京安贞医院老年心血管病中心住院的因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再次胸痛、冠状动脉造影证实SVG狭窄超过70%但未完全闭塞,拟对SVG病变进行介入治疗的患者。在球囊扩张及支架置入前使用ELCA对病变进行预处理,支架置入后行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检查及术后微循环阻力指数(IMR)测定。计算器械成功及手术成功率,其中,器械成功定义为ELCA系统成功通过病变;手术成功定义为于病变处成功置入支架。主要评价指标为PCI术后即刻IMR,次要评价指标为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血流分级、校正的TIMI帧数(cTFC)、PCI术后OCT测定的最小支架面积及支架膨胀率、手术并发症(4a型心肌梗死、无复流、穿孔等)发生情况。结果:共入选19例患者,年龄(66.0±5.6)岁,其中男性18例(94.7%)。距CABG时间为8(6,11)年,病变长度均>20 mm,均为桥血管体部病变,中位狭窄程度95%(80%,99%),置入支架长度(41.7±16.3)mm。手术时间为119(101,166)min,累计受照剂量为2 089(1 378,3 011)mGy,使用激光导管的直径均为1.4 mm,其最大能量均为60 mJ,最大频率均为40 Hz。器械成功率及手术成功率均为100%(19/19)。PCI术后IMR为29.22±5.95(范围:21.12~43.12)。ELCA及置入支架后患者的TIMI血流分级较术前明显改善( P均>0.05),置入支架后所有患者的TIMI血流均为Ⅲ级。患者的cTFC在ELCA后(33.2±7.8)及置入支架后(22.8±7.1)均较术前(49.7±13.0)下降( P均<0.001)。最小支架面积为(5.53±1.36)mm 2,支架膨胀率为(90.0±4.3)%。无穿孔、无复流、4a型心肌梗死等并发症发生。但术后高敏肌钙蛋白明显升高[(67.937±33.839)ng/L比(5.316±3.105)ng/L, P<0.001]。 结论:ELCA治疗SVG病变安全、有效,在保证支架充分扩张的同时,对微循环具有保护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西北地区STEMI患者溶栓后区域转运联合PCI模式的探索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西北地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在非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医院溶栓后区域转运至PCI医院模式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连续纳入了自2015年1月至2019年1月兰州大学第一医院胸痛中心收治的,由基层医院转诊来的、发病时间<24 h的STEMI患者1 062例,根据治疗策略分为静脉溶栓联合PCI组(240例)和直接PCI组(822例)。观察终点为患者院内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及出血事件,包括全因死亡、缺血性卒中、恶性心律失常、颅内出血及血红蛋白下降程度≥50 g/L的出血。结果:本研究共纳入STEMI患者1 062例,年龄(61±12)岁,其中男性905例(85.2%)。直接PCI组患者的术前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血流0级者比例明显高于静脉溶栓联合PCI组[63.0%(518/822)比36.3%(87/240), P<0.001]。与直接PCI组比较,溶栓联合PCI组患者从发病至首次医疗接触[2.11(1.00,4.00)h比3.00(1.13,7.07)h, P<0.001]及接受再灌注治疗[3.07(1.83,4.87)h比6.92(4.07,11.15)h, P<0.001]时间更短。直接PCI组的全因死亡发生率高于静脉溶栓联合PCI组[1.8%(15/822)比0, P=0.03];两组的出血事件、缺血性卒中及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均>0.05)。 结论:就诊于非PCI医院的STEMI患者,溶栓后区域转运联合PCI的策略不显著增加出血及心脑血管事件发生风险,且可有效缩短心肌再灌注时间。溶栓后区域转运联合PCI模式可行、有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呈de Winter型心电图改变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分析呈de Winter型心电图改变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连续收集北京潞河医院2017年6月至2019年1月经胸痛绿色通道收治的AMI患者1 287例。分析呈de Winter型心电图改变的13例患者的心电图特点、临床特征,并与206例前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进行比较。结果:13例患者中男性12例,年龄(52.23±12.55)岁。与前壁STEMI患者相比,de Winter组年龄较小[(52.23±12.55)岁比(59.79±12.46)岁; t=-2.12, P=0.03],从发病至出现典型心电图的时间较短[109.0(71.5, 152.0)min比200.5(120.0, 397.5)min; Z=-3.38, P<0.01]。3例患者de Winter型心电图与STEMI心电图发生了相互演变,其中2例患者心电图由de Winter型演变成STEMI,1例患者由STEMI演变成de Winter型后再次演变成STEMI。冠状动脉造影示,11例罪犯血管为左前降支(LAD)近段,1例为LAD中段,1例为三支血管弥漫痉挛。13例患者在急诊冠状动脉造影或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de Winter心电图均改变消失。 结论:de Winter型心电图常预示着LAD近中段病变,de Winter型心电图可以和STEMI心电图相互演变,应及早识别并行血运重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症状复发患者的旁路移植血管状态评估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总结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症状复发患者的临床特点,探讨并分析旁路移植血管造影检查结果。方法:回顾性收集2008年1月至2018年12月间1 136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症状复发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868例,女268例;年龄(62.5±8.7)岁,≥65岁485例(42.7%)。合并高血压852例(75.0%),高脂血症548例(48.2%),糖尿病524例(46.1%),有吸烟史713例(62.8%)。结果:患者旁路移植术后至症状复发(4.65±3.39)年。1 073例(94.5%)表现为胸痛,146例(12.9%)旁路移植血管完全失功能,326例(28.7%)旁路移植血管完全通畅。共移植旁路血管3 341根,其中失功能(狭窄、闭塞)1 435(43.0%)根,263(25.5%)根为动脉旁路移植血管,1 172(50.8%)根为静脉旁路移植血管。左乳内动脉旁路移植血管失功能率为22.8%(209/916),低于右乳内动脉、胃网膜右动脉、桡动脉和游离的乳内动脉。前降区失功能率(30.6%)远低于回旋区(52.7%)和右冠状动脉区(56.9%)。596例(52.0%)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再血管化治疗再发症状,其中526例(88.3%)在原位血管进行。结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症状复发最常见为胸痛,症状复发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比较严重。再血管化治疗方式主要为PCI,原位血管是其主要手术部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调卫和营宣痹方辅助干预冠心病PCI术后再发心绞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观察调卫和营宣痹方与常规西药联合治疗对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再发心绞痛的治疗效果.[方法]将90例冠心病PCI术后再发心绞痛寒凝心脉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调卫和营宣痹方治疗,疗程为12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心绞痛疗效积分、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评分以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室间隔厚度(IVS)的变化情况,并评定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用药安全性.[结果](1)脱落情况方面,研究过程中,对照组和治疗组各有1例患者脱落,最终对照组和治疗组各有44例患者纳入疗效统计.(2)疗效方面,治疗12周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3.18%(41/44),对照组为81.82%(36/44),组间比较(χ2检验),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3)心绞痛疗效积分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的心绞痛发作次数评分、持续时间评分、疼痛程度评分、硝酸甘油使用量评分及总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的各项评分及总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4)SAQ评分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SAQ量表的身体活动受限程度(PL)、心绞痛稳定状态(AS)、心绞痛发作情况(AF)、治疗满意程度(TS)、疾病认知程度(D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SAQ量表的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5)中医证候积分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的胸痛、胸闷、气短、乏力、口唇紫暗等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的各项中医证候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6)心脏彩超指标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的LVEF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0.05),而2组患者的IVS治疗前后均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治疗组的LVEF改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7)安全性方面,治疗过程中,治疗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27%(1/44),对照组为18.18%(8/44),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2组患者的血、尿、大便常规及肝功能、肾功能、心电图等安全性指标均无明显变化.[结论]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联合调卫和营宣痹方治疗,能有效缓解冠心病PCI术后再发心绞痛寒凝心脉证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的中医证候及左心室射血分数,临床疗效显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急性STEMI患者直接PCI时经球囊尾部于冠状动脉内注射小剂量尿激酶原的疗效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探讨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时,经球囊尾部于冠状动脉内注射小剂量尿激酶原对急性重度血栓负荷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纳入2022年6月至2023年7月就诊于天津市宝坻区人民医院胸痛中心、发病时间<12 h、直接PCI时梗死相关动脉为重度血栓负荷(血栓积分≥4分)的急性STEMI患者12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经球囊尾部于冠状动脉内注射尿激酶原+替罗非班组(研究组,61例)和单纯经球囊尾部于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组(对照组,61例).比较两组临床资料.结果 ①两组年龄、性别、吸烟史、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冠心病家族史、陈旧性心肌梗死病史、高脂血症病史、心功能分级、术前TIMI血流分级、TMPG血流分级、术前化验(肌酸激酶同工酶、超敏肌钙蛋白T、CRP、D-二聚体、B型脑钠肽、肌酐、血红蛋白)、梗死相关动脉、病变血管支数、症状至再灌注时间和血栓负荷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PCI后两组TIMI血流分级、TMPG血流分级、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及出血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术后研究组2 h心电图ST段回降率≤50%占比、超敏肌钙蛋白T峰值浓度、肌酸激酶同工酶峰值浓度、术后24 h B型脑钠肽均低于对照组,术后1周左心室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球囊尾部于冠状动脉内注射小剂量尿激酶原能够减少重度血栓负荷急性STEMI患者的心肌损害,改善心脏功能,并且不增加患者住院期间出血风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轻中度斑块狭窄致命性冠状动脉痉挛二例并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2024/6/15
目的 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的轻中度斑块狭窄致命性冠状动脉痉挛(coronary artery spasm,CAS)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 选取2017年6—10月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行PCI治疗的CAS并发心源性猝死患者2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及预后,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病例1 女,49岁,入院前8年出现发作性心前区不适伴左上肢麻木,入院前8 d胸痛加重,外院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rteriography,CAG)提示左前降支(left anterior descending artery,LAD)近段狭窄40%,左回旋支(left circumflex artery,LCX)远段狭窄90%,并植入支架1枚;入院后胸痛时ECG胸前导联ST段短暂性抬高,考虑CAS并给予阿司匹林100 mg/d、氯吡格雷75 mg/d、阿托伐他汀20 mg/d、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胶囊50 mg/d和盐酸地尔硫卓30 mg/次、4次/d联合治疗5 d,胸痛仍反复发作,并出现无脉室速、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为LAD致死性CAS且存在药物抵抗,急行CAG提示LAD近段痉挛并植入支架1枚.病例2 男,73岁,入院前2个月出现发作性胸痛伴晕厥,CAG提示LAD近中段弥漫性狭窄80%并植入支架1枚,右冠状动脉(right coronary artery,RCA)近中段狭窄40%~50%,术后胸痛、晕厥反复发作,并出现ECG下壁导联ST段抬高、无脉室速、Ⅲ°房室传导阻滞(atrioventricular block,AVB),给予阿司匹林100 mg/d,替格瑞洛90 mg/次、2次/d,阿托伐他汀钙40 mg/d、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胶囊50 mg/次、2次/d和盐酸地尔硫卓30 mg次、4次/d联合治疗3 d,胸痛、晕厥仍发作,诊断为RCA致死性CAS且存在药物抵抗,再次行CAG并于RCA植入支架2枚.2例患者出院后分别随访55个月和60个月,均未再出现胸痛、晕厥、猝死等.相关文献显示,药物抵抗的潜在机制可能是痉挛节段在非严重狭窄基础上发生斑块急剧进展,提示药物并不能完全预防CAS和恶性心律失常.结论 PCI治疗轻中度斑块狭窄的CAS缺血和猝死具有一定临床价值.药物疗效不佳的顽固性变异型心绞痛,可考虑尝试支架植入的治疗方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