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期血钠水平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预后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究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 patients,MHD)患者早期血钠水平对其生存预后的影响。方法:该研究是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浙江省透析质量控制中心登记系统中2010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期间新进入的MHD患者,随访至2020年12月31日。收集MHD患者透析后前3个月的基线资料,其中血钠平均水平定义为早期血钠。根据早期血钠水平将患者分为5组,采用限制性立方样条(restricted cubic spline,RCS)拟合长期血钠水平和死亡风险之间的关系,通过Kaplan-Meier模型及Log-rank检验比较早期不同血钠水平分组之间的生存率,应用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早期血钠与死亡的相关性。结果:本研究共纳入MHD患者26 309例,年龄为(59.07±15.41)岁(范围18~100岁),60岁以上13 643例(51.9%),其中男性15 843例(60.2%)。慢性肾衰竭的原发疾病中,慢性肾小球肾炎占首位[13 703例(52.1%)],其他为糖尿病肾病[6 460例(24.6%)]、高血压肾病[1 293例(4.9%)]及多囊肾[1 164例(4.4%)]等。根据早期血钠水平,12 883例(49.0%)患者有低钠血症(血钠<135 mmol/L),其中4 001例(15.2%)患者血钠水平≤130 mmol/L;1 529例(5.8%)患者有高钠血症(血钠>145 mmol/L)。患者被分为以下5组:组1(血钠≤130 mmol/L)4 001例(15.2%),组2(130<血钠<135 mmol/L)8 882例(33.8%),组3(135≤血钠≤140 mmol/L)8 231例(31.3%),组4(140<血钠≤145 mmol/L)3 666例(13.9%),组5(血钠>145 mmol/L)1 529例(5.8%)。其中,Na≤130 mmol/L组的患者年龄稍大,合并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比例较高,血尿酸、白蛋白、血红蛋白水平低于其他各组,碱性磷酸酶、白细胞水平高于其他各组,而Na>145 mmol/L组患者年龄较大,合并心血管疾病比例较高。随访(55.67±33.58)个月后,共有4 954例(18.8%)患者死亡,1 537例(5.8%)患者接受肾移植,128例(0.5%)患者改为腹膜透析;死亡患者中,990例(20.0%)死于心血管疾病,498例(10.1%)死于脑血管疾病,400例(8.1%)死于感染,其中心血管疾病为主要死因。RCS曲线拟合血钠水平和死亡风险之间的关系发现,随着血钠水平的降低或升高,全因死亡风险比( HR)均增加,最佳血钠水平为135~140 mmol/L。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不同血钠水平组全因死亡风险(Log-rank检验, χ2=66.5, P<0.001)、心血管相关死亡风险(Log-rank检验, χ2=31.5, P<0.001)及感染相关死亡风险(Log-rank检验, χ2=28.6, 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不同血钠水平(由低到高)组的10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63.0%、71.5%、72.5%、67.8%和61.4%,10年心血管累积病死率为9.6%、6.2%、5.5%、7.3%和11.7%,10年感染累积病死率为4.9%、3.2%、1.7%、2.8%和3.9%。多因素Cox回归模型结果显示,早期血钠水平>145 mmol/L( HR=1.237,95% CI 1.045~1.465, P=0.013)是MHD患者全因死亡的独立相关因素。 结论:MHD患者透析早期易发生低钠血症,开始透析后3个月内患者透前血钠水平≤130 mmol/L及>145 mmol/L的全因死亡风险、心血管相关死亡风险及感染相关死亡风险显著高于其他血钠水平者。而早期血钠水平>145 mmol/L是MHD患者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腹膜透析患者合并腹壁疝或阴囊积液的单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分析腹膜透析(腹透)患者合并腹壁疝或阴囊积液的发生率、影响因素和临床预后。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研究对象来自2003年1月1日至2019年7月31日期间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的新入腹透患者。收集患者基线一般人口学资料和血生化检查结果,并评估残余肾功能。记录随访期间患者腹壁疝或阴囊积液的发生情况,按照患者是否发生腹壁疝和/或阴囊积液分为腹壁疝和/或阴囊积液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间临床表现的差异。Cox回归模型法分析腹透患者合并腹壁疝或阴囊积液的影响因素。结果:共1 291例腹透患者入选本研究,年龄(56.2±15.1)岁,男性占50.9%,合并糖尿病者占39.6%,有腹腔手术史者占16.3%。中位随访时间30.1(13.2, 61.7)个月,期间有54例(4.2%)腹透患者发生腹壁疝或阴囊积液,发生率0.012次/患者年,其中腹壁疝46例,阴囊积液8例,分别占比85.2%和14.8%。与对照组比较,腹壁疝或阴囊积液组男性占比、Karnofsky功能状态评分和握力水平较高(均 P<0.05)。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男性是腹透患者发生腹壁疝或阴囊积液的独立影响因素( HR=8.368,95% CI 2.413~29.016, P=0.001)。合并腹壁疝或阴囊积液的患者中41例(75.9%)经疝修补术或联合精索鞘膜结扎术后继续接受腹透治疗,中位随访时间25.3(10.4, 39.7)个月,2例复发(4.9%)。8例(14.8%)患者放弃手术转血液透析治疗,5例(9.3%)患者接受保守治疗维持腹透。 结论:本中心腹透患者合并腹壁疝或阴囊积液发生率为4.2%,低于既往报道。75.9%的患者经手术修补后预后良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腹腔复苏延长烧伤合并失血小鼠的生存时间
编辑人员丨6天前
该研究旨在评价腹腔复苏对烧伤合并失血小鼠生存时间的影响。模型制作:将C57BL/6J小鼠背部于90 ℃水浴中浸浴7 s造成30%TBSAⅢ度烫伤,立即腹腔注射生理盐水或腹膜透析液或不补液,然后通过股动脉放血将平均动脉压降至25 mm Hg(1 mmHg=0.133 kPa)并维持30 min,随后在15 min内通过静脉输注乳酸林格液或红细胞和新鲜冰冻血浆体积比1∶1混合液将收缩压恢复至80 mm Hg。上述复苏方案包括不补液联合乳酸林格液、不补液联合红细胞和新鲜冰冻血浆体积比1∶1混合液、生理盐水联合乳酸林格液、生理盐水联合红细胞和新鲜冰冻血浆体积比1∶1混合液、腹膜透析液联合乳酸林格液、腹膜透析液联合红细胞和新鲜冰冻血浆体积比1∶1混合液。结果显示,不补液联合乳酸林格液复苏的烫伤小鼠和不补液联合红细胞和新鲜冰冻血浆1∶1混合液复苏的烫伤小鼠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47、2.08 h。烫伤后腹腔注射生理盐水或腹膜透析液可显著延长小鼠生存时间。生理盐水或腹膜透析液联合红细胞和新鲜冰冻血浆1∶1混合液复苏的烫伤小鼠液体需求量少于其他方案复苏烫伤小鼠。与腹腔注射腹膜透析液相比,腹腔注射生理盐水烫伤小鼠的TNF-α和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α水平较低,IL-10和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水平较高,并能延缓急性肺损伤的进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胶体渗透压对婴儿体外循环术后恢复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婴幼儿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术中不同胶体渗透压(colloid osmotic pressure,COP)水平对患儿术后恢复的的影响。方法:收集2019年12月至2020年7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首次行CPB下先天性心脏病矫治手术的67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9例,女38例,体重<8 kg。根据术中COP值分为低COP组(34例)和高COP组(33例)。统计术后凝血功能、肝肾功能、术后液体量、延迟关胸率、机械通气时间、ICU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判断术中维持不同COP水平对患儿术后恢复的影响。结果:两组患儿CPB前COP值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P>0.05),转机后10 min COP值均降到最低,随后均缓慢上升。CPB开始10 min、注射心肌保护液后及停机时COP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儿术后24 h白蛋白使用量低COP组小于高COP组[(3.18±4.29)g比(6.47±6.09)g, P<0.05);术后72 h乳酸值低COP组高于高COP组[(2.25±3.19)mmol/L比(1.16±0.66)mmol/L, P=0.05);术后24 h低COP组所需液体量多于高COP组[(558.18±220.23 mL比(442.00±156.25)mL, P<0.05);术后24 h低COP组更好的液体平衡量不如高COP组[(-73.36±170.26)mL比(-26.43±298.12)mL, P<0.05)。两组患儿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及ICU时间、二次手术率、延迟关胸率、呼吸机使用时间大于7 d率、腹膜透析率、肾替代治疗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低COP组术后24 h肌酐值小于高COP组[(30.64±8.98)μmmol/L比(40.54 ± 25.24)μmol/L, P<0.05),低COP组术后72 h肌酐值小于高COP组[(26.14±8.95)μmmol/L比(39.85± 27.52)μmmol/L, P<0.05)。 结论:较高的胶体渗透压水平有利于维持较好的液体平衡量,减少术后液体输入量,降低术后血乳酸水平及机械通气时间,对患儿肝功能、凝血功能损伤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中国血液净化患儿血压管理专家共识
编辑人员丨6天前
血液净化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儿童危重症的救治和儿童终末期肾脏病的替代治疗。血压稳定是保证血液净化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儿童生长发育尚未成熟,体重小,血容量低,代偿能力弱,血压波动大。在不同病理状态下,血压的影响因素繁多,机制复杂。迄今为止,国内外尚缺乏儿童血液净化过程中血压管理的共识或指南。鉴于此,中国医师协会儿科医师分会儿童血液净化学组于2021年7月启动了共识撰写工作,旨在为我国血液净化患儿全周期血压的规范化管理提供指导性建议。学组根据临床工作经验、会议讨论和文献查阅确定共识内容,主要包括识别血压异常及达标标准、血液净化患儿全周期血压管理措施。血液净化模式包括维持性血液透析、腹膜透析、血浆置换、血液灌流及危重症患儿的血液净化。同时较详细阐述血液净化对相关药物的影响。经过3次线下会议、2次线上会议及微信群内的反复讨论和修订,最终拟定本共识,希望在保护血液净化患儿安全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高压氧治疗对腹膜透析伴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分析高压氧治疗对腹膜透析伴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临沂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20例伴有认知功能障碍的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2组患者均接受腹膜透析等终末期肾脏病常规治疗,对照组接受认知功能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高压氧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尿素氮(BUN)、肌酐(Scr)、动脉血氧分压(PaO 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 2)、pH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2组患者血红蛋白(Hb)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2组患者Addenbrooke改良认知评估量表(ACE-R)各指标评分及总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增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2组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C反应蛋白(CRP)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2组患者生活质量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2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高压氧治疗能够显著改善腹膜透析患者的认知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应用高容量腹膜透析抢救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重症甲型流感1例
编辑人员丨6天前
患儿,女,3岁,因"咳喘2 d,发热伴无尿1 d"于2019年1月就诊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儿科。采用回顾性分析。患儿于0.5年前因慢性肾衰竭开始维持性腹膜透析治疗。此次入院后诊断为慢性肾衰竭合并急性肾损伤、呼吸衰竭、心力衰竭、重症甲型H1N1流感。经高容量腹膜透析(HVPD)、机械通气、帕拉米韦、甲泼尼龙等治疗好转。文献检索显示,国内外均未见应用HVPD治疗儿童急性肾损伤的病例报道或队列研究。本病例提示,HVPD能有效清除溶质、控制容量,而无严重低蛋白血症和高血糖,其可能成为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儿一种有效的肾脏替代治疗方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TyG、CRP/Alb、25(OH)D与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预后的关联性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甘油三酯葡糖乘积指数(TyG)、C反应蛋白与白蛋白比值(CRP/Alb)、25-羟基维生素D[25(OH)D]与维持性腹膜透析(CAPD)患者预后的关联性。方法:前瞻性选取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2017年1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220例CAPD患者,根据6个月预后情况分为死亡组、生存组。比较两组腹膜尿素清除指数(Kt/V urea)、TyG、CRP/Alb、25(OH)D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CAPD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TyG、CRP/Alb、25(OH)D对CAPD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结果:死亡组透析3、6个月后腹膜Kt/V urea[(1.21±0.18)ml/(s·1.73 m 2)、(1.02±0.14)ml/(s·1.73 m 2)]显著低于生存组[(1.57±0.40)ml/(s·1.73 m 2)、(1.49±0.42)ml/(s·1.73 m 2)](均 P<0.05)。死亡组透析3、6个月后TyG[(8.79±0.86)、(9.24±1.03)]、CRP/Alb[(4.98±0.94)×10 -4、(5.14±1.39)×10 -4]高于生存组[(8.03±0.60)、(7.26±0.93)、(3.57±1.19)×10 -4、(3.07±0.88)×10 -4],25(OH)D[(19.14±2.29)ng/ml、(17.79±3.17)ng/ml]低于生存组[(22.67±3.03)ng/ml、(24.31±2.51)ng/ml](均 P<0.05)。透析3、6个月后的TyG、CRP/Alb与Kt/V urea均呈负相关,25(OH)D与Kt/V urea均呈正相关(均 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透析3、6个月后的Kt/V urea、TyG、CRP/Alb、25(OH)D均与预后相关(均 P<0.05)。透析6个月后TyG、CRP/Alb、25(OH)D联合预测CAPD患者预后的AUC最大,为0.911。 结论:TyG、CRP/Alb、25(OH)D与CAPD患者全因死亡相关,高TyG、CRP/Alb,低25(OH)D提示全因死亡风险更高,各指标联合检测可有效预测CAPD预后,便于早期进行临床干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腹膜透析治疗急进性肾炎综合征患者的临床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分析用腹膜透析(PD)治疗并脱离透析的急进性肾炎(RPGN)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表现特点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2月至2018年8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肾脏病中心诊断并接受PD治疗的RPGN患者临床资料,入选者原发病因包括狼疮肾炎、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相关性血管炎及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所有入选者均脱离透析及肾功能恢复。按照脱离透析时间分为早期脱离透析组(维持PD时间≤183 d)和晚期脱离透析组(维持PD时间>183 d)。比较两组患者进入透析时和脱离透析时临床指标的差异。采用Kaplan-Meier曲线分析两组患者累积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差异,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果:48例RPGN患者被纳入本研究,患者维持透析时间中位数为178(76,378)d。与晚期脱离透析组比较,早期脱离透析组患者进入透析时的尿量、血清白蛋白、全段甲状旁腺激素水平较低;肉眼血尿及合并高血压占比亦较低(均 P<0.05)。早期脱离透析组患者脱离透析时血肌酐、血钙、血白蛋白及全段甲状旁腺激素水平显著低于晚期脱离透析组,采用激素冲击、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及用血液透析过渡等治疗措施的占比高于晚期脱离透析组(均 P<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累积不良预后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rank检验 χ2=3.485, P=0.062)。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脱离透析时血肌酐≥209 μmol/L是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HR=5.253,95% CI 1.757~15.702, P=0.003)。 结论:PD可用于狼疮肾炎、ANCA相关性血管炎和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所致RPGN患者的治疗。脱离透析时血肌酐≥209 μmol/L是RPGN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儿童血液净化中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建议
编辑人员丨6天前
自2019年12月以来,中国持续发生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疫情。流行病学调查提示人群对2019-nCoV普遍易感,儿童及婴幼儿陆续有确诊病例,而慢性透析患儿本身存在基础疾病及免疫力低下,属于易感高危人群。为有效预防慢性透析患儿2019-nCoV感染,避免疾病在儿童血液净化中心发生和传播,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肾脏病学组根据最新2019-nCoV国家管理方案和国内外相关资料,结合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2020版及临床实际操作,制定了2019-nCoV流行期间在院维持性血液透析和居家腹膜透析儿童感染防控建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