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胸水中LPS、IL-35、RORα在结核性胸腔积液中的表达变化及临床意义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胸水中脂多糖(LPS)、白细胞介素35(IL-35)、维甲酸相关孤儿受体α(RORα)在结核性胸腔积液中的表达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襄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79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为结核组,66例恶性胸膜炎患者为恶性组。比较2组胸水LPS、IL-35、RORα水平,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胸水LPS、IL-35、RORα水平与结核性胸膜炎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核性胸膜炎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胸水LPS、IL-35、RORα对结核性胸膜炎与恶性胸膜炎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结核组胸水LPS、IL-35、RORα水平显著高于恶性组( t值分别为2.691、2.908、6.017, P值均<0.05);胸水LPS、IL-35、RORα水平与结核性胸膜炎均呈正相关( r值分别0.375、0.583、0.604, P值均<0.05);胸水LPS、IL-35、RORα水平升高是结核性胸膜炎的危险因素( P值均<0.05);胸水LPS对结核性胸膜炎与恶性胸膜炎的准确性明显高于胸水RORα( P<0.05);胸水IL-35对结核性胸膜炎与恶性胸膜炎的准确性明显高于胸水LPS( P<0.05);胸水LPS、IL-35、RORα联合检测对结核性胸膜炎与恶性胸膜炎的准确性明显高于各项指标单独检测( P<0.05)。 结论:胸水LPS、IL-35、RORα在结核性胸膜炎患者中呈高水平,胸水LPS、IL-35、RORα联合检测在结核性胸膜炎与恶性胸膜炎的鉴别诊断中价值较高,有望在临床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短链脂肪酸对小鼠缺血再灌注肾损伤的炎症及纤维化影响和作用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探讨短链脂肪酸(SCFAs)对小鼠肾损伤后炎症及纤维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双侧肾动脉夹闭25 min诱导缺血再灌注(I/R)肾损伤建立小鼠肾脏纤维化模型后,小鼠随机分为缺血再灌注组(I/R组)、短链脂肪酸组(I/R+SCFAs组)和短链脂肪酸合并抗CD25单克隆抗体组(I/R+SCFAs+anti-CD25组),并设假手术组(Sham组),每组6只。I/R+SCFAs组和I/R+SCFAs+anti-CD25组小鼠在术前1周连续饮用SCFAs溶液,且I/R+SCFAs+anti-CD25组小鼠在术前2 d和手术当天给予腹腔注射anti-CD25;Sham组小鼠只分离肾动脉不进行夹闭。建模28 d后收集各组小鼠肾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测,免疫组织化学检测CD6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叉头盒转录因子P3(Foxp3)和转录因子维甲酸相关孤儿受体γt(RORγt)的表达,Western印迹检测各组肾组织中Toll样受体4(TLR4)、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和核转录因子κB p65(NF-κB p65)及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等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Sham组相比,I/R组小鼠病理损伤较重,肾小管间质纤维化增多,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显示肾组织CD68、TNF-α、ICAM-1表达显著升高(P均<0.05),Western印迹检测TLR4、MyD88、NF-κB p65、α-SMA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增多(P均<0.05)。与I/R组相比,I/R+SCFAs组小鼠肾纤维化程度减轻,肾组织的CD68、TNF-α、ICAM-1表达降低,而且TLR4、MyD88、NF-κB p65、α-SMA蛋白表达水平亦降低(P均<0.05)。与I/R+SCFAs组相比,I/R+SCFAs+anti-CD25组病理损伤加重,Foxp3表达减少,而TNF-α、ICAM-1、RORγt表达升高(P均<0.05),TLR4、MyD88、NF-κB p65、α-SMA蛋白表达水平有所升高。结论:SCFAs可能通过TLR4/MyD88/NF-κB通路抑制炎症因子产生,从而减轻肾脏炎症反应和肾纤维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IL-17A在食管腺癌中的表达及其对NF-κB/COX-2信号轴的调控作用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17A(IL-17A)在食管腺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通过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对环氧合酶-2(COX-2)的调控作用及机制.方法 收集10例食管腺癌组织、癌旁组织和血清,同时收集10例做胃镜检查的健康体检者的食管上皮组织和血清,免疫组化法检测组织中IL-17A和COX-2蛋白的表达,real time-PCR法检测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IL-17A mRNA和Th17细胞的特异性转录因子维甲酸相关孤儿核受体c(RORc)mRNA的表达,ELISA法检测食管腺癌患者和健康对照者血清中IL-17A的含量.选取对数生长期的人食管腺癌OE19细胞,分为对照组、IL-17A(100 ng/mL)组和IL-17A(100 ng/mL)+PDTC(100 μmol/L,NF-κB信号通路抑制剂吡咯烷二硫代甲酸铵)组,Western blot法检测OE19细胞中p50、p65、p-IKB-α和COX-2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食管腺癌组织中IL-17A阳性染色细胞数高于癌旁组织;相较于癌旁组织,食管腺癌组织中IL-17A和RORc mRNA水平增多(P<0.05).与健康对照者相比,食管腺癌患者血清中IL-17A的含量明显升高(P<0.05).与正常食管上皮组织比较,食管腺癌组织中 COX-2蛋白阳性染色面积更大更深.与对照组相比,IL-17A组OE19细胞中p-IκB-α和COX-2蛋白的表达量明显增加(P<0.05);与IL-17A组相比较,IL-17A+PDTC组细胞中p-IκB-α和COX-2蛋白的表达量明显降低(P<0.05).结论 IL-17A表达在食管腺癌患者组织和血清中均增加.在食管腺癌OE19细胞中,IL-17A可能通过激活NF-κB信号通路上调COX-2的表达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实验验证探讨淫羊藿苷干预强直性脊柱炎的分子机制
编辑人员丨2024/4/13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实验验证确定淫羊藿苷(icariin,ICA)干预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的潜在作用靶点.方法 应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和分子对接预测ICA治疗AS的可能靶点和途径.招募 15 名活动期AS患者和 15 名性别、年龄匹配的健康志愿者,提取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进行体外实验,检测经不同浓度ICA干预后蛋白酪氨酸激酶 2/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子3(janus kinase 2/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3,JAK2/STAT3)信号通路相关分子的表达.结果 转录因子 p65(transcription factor p65,RELA)、一氧化氮合成酶(nitric oxide synthase,NOS)2、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14、MAPK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IGF)1、热休克70 kDa蛋白(heat shock 70 kDa protein,HSPA)1A、热休克90 kDa蛋白α(HSP90A)A1、JAK2 和蛋白激酶Cβ(protein kinase C beta,PRKCB)可能是ICA调控AS的潜在作用靶点.体外实验结果表明,活动期AS患者PBMC中JAK2 和STAT3 的磷酸化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经ICA体外干预后AS患者PBMC中JAK2 和STAT3 磷酸化水平显著降低(P<0.05).特异性转录因子维甲酸相关孤儿核受体(retinoic acid related orphan receptor,ROR)γt蛋白和其编码基因RORc在活动期AS患者中的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ICA可下调RORγt蛋白和RORc mRNA的表达(P<0.05).结论 ICA可能通过RELA、NOS2、MAPK14、MAPK1、IGF1、HSPA1A、HSP90AA1、JAK2 等关键靶点和JAK2/STAT3 信号通路发挥抗AS的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13
-
益气解毒复方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大鼠胸腺中Aire及ROR-γt/Foxp3相关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3/16
目的 研究益气解毒复方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Experimental autoimmune myasthenia gravis,EAMG)大鼠胸腺中自身免疫调节因子(Aire)及转录因子维甲酸相关核孤儿受体(ROR-γt)/叉头翼状螺旋转录因子3(Foxp3)相关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 通过免疫诱导注射鼠源性AchR-α亚基97-116肽段复制EAMG模型,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强的松)及益气解毒复方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0只.观察大鼠行为学及Lennon评分,检测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Western blot检测EAMG大鼠胸腺组织中Aire和Foxp3的表达,RT-PCR检测各组大鼠胸腺组织中RORγt的表达情况.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各药物组Lennon分级评分显著降低;与强的松组相比,益气解毒复方各剂量组Lennon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RT-PCR结果,模型组胸腺内RORγt 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各药物组胸腺中RORγt 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Western blot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Aire和Foxp3蛋白的表达量均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药物组大鼠胸腺中Aire和Foxp3蛋白的表达量均显著升高(P<0.01).ELISA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清IL-6含量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而TGF-β1含量明显低于正常组(P<0.01);给药后,各药物组IL-6含量明显降低,TGF-β1含量明显升高(P<0.01).结论 益气解毒复方能改善EAMG大鼠肌无力症状,其作用机制可能通过上调Aire蛋白表达,调节免疫炎症反应,影响Th17/Treg分化,从而调控ROR-γt/Foxp3免疫平衡发挥调节自身免疫反应的作用,可能是其治疗MG的作用机制之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
基于TGF-β1/FOXP3/RORγt信号通路探讨芦荟多糖对小鼠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的保护作用
编辑人员丨2023/11/11
目的 基于TGF-β1/FOXP3/RORγt信号通路观察芦荟多糖对小鼠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的保护作用.方法 选用2月龄雌性小鼠3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芦荟多糖组,每组10只.通过皮下多点注射猪甲状腺球蛋白(PTg)+高碘水法建立小鼠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模型,其中芦荟多糖组灌胃给药300 mg/(kg·d),其余两组灌胃给予等量生理盐水.药物干预4周后分别HE染色观察各组小鼠甲状腺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ELISA法检测各组小鼠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ree triiodothyronine,FT3)、游离四碘甲状腺原氨酸(free thyroxine,FT4)、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stimulating hormone,TSH)、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hyroglobulin antibody,TGAb)、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hyroid peroxidase antibody,TPOAb)、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介素1β(interleukin 1β,IL-1β)、白介素10(interleukin 10,IL-10)、白介素17(interleukin 17,IL-17)和甲状腺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3,STAT3)、维甲酸相关核孤儿受体γt(retinoic acid-related orphan receptorγt,RORγt)、叉头状转录因子P3(forkhead box P3,FOXP3)、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IL-10和IL-17水平;免疫荧光法检测FOXP3和IL-17A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TGF-β1/FOXP3/RORγt信号通路关键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芦荟多糖明显改善甲状腺组织病理学变化,降低血清TSH、TGAb、TPOAb、TNF-α、IL-1β和IL-17的水平(P<0.05),升高血清FT3、FT4和IL-10的水平(P<0.01),下调甲状腺组织STAT3、RORγt和IL-17水平(P<0.01),上调甲状腺FOXP3、TGF-β和IL-10水平(P<0.01).结论 芦荟多糖可能通过TGF-β1/FOXP3/RORγt信号通路对小鼠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1/11
-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究藿香正气散对溃疡性结肠炎的保护作用和机制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目的 溃疡性结肠炎(UC)以弥漫性直结肠黏膜炎症为病理特征,其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临床治疗药物匮乏.有研究表明藿香正气散具有解痉镇痛、抗炎、调节胃肠动力等作用,尤其在消化内科被广泛应用.但藿香正气散对葡聚糖硫酸钠(DSS)所致UC是否具有保护作用尚未见报道.本文通过网络药理学结合实验验证探究藿香正气散对DSS所致UC的保护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 采用TCMSP和Genecards数据库筛选藿香正气散的主要活性成分和UC的疾病靶点;采用Cytoscape软件和String数据库构建药物-疾病-靶点网络;采用GO和KEGG对药物-疾病-靶点网络进行功能分析;采用HE染色法、ELISA考察藿香正气散对DSS所致UC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结果 网络药理学结果表明藿香正气散可能通过抑制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等促炎因子的产生,调控Toll样受体、TNF-α和T细胞受体等信号通路来改善UC.实验验证结果表明藿香正气散能够降低UC小鼠的DAI评分,降低血清中IL-17、TNF-α、IL-1β、IL-23、γ-干扰素(IFN-γ)的水平,降低结肠组织中维甲酸相关孤儿受体(RORγt)的含量.结论 藿香正气散连续灌胃30d对DSS所致UC有改善作用,其可能通过活性成分芹菜素、槲皮素等抑制促炎因子的产生及调控Th17/Treg的免疫平衡来改善UC.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
SR1078激活RORα诱导卵巢癌细胞凋亡的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本文主要探讨RORα激动剂SR1078对卵巢癌细胞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采用MTS法检测N-[4-[2,2,2-三氟-1-羟基-1-(三氟甲基)乙基]苯基]-4-(三氟甲基)苯甲酰胺(SR1078)对卵巢癌细胞HeyA8和Hey细胞活性的影响.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SR1078对卵巢癌细胞HeyA8和Hey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利用p53 siRNA或p53抑制剂PFT-α和PFT-β处理HeyA8和Hey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干扰p53后对SR1078诱导卵巢癌细胞凋亡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SR1078和p53 siRNA对p53蛋白表达的影响,以及p53抑制剂单独或联合SR1078对p53、p-p53及其调控的下游促凋亡蛋白Noxa表达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SR1078明显降低了HeyA8和Hey的细胞活性,且显著诱导HeyA8和Hey细胞凋亡;此外,SR1078能够上调p53和Noxa表达,而干扰p53能够显著抑制SR1078诱导卵巢癌细胞凋亡和Noxa的表达;综上所述,RORα激活剂SR1078通过活化p53信号通路诱导卵巢癌细胞凋亡.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丁酸钠对自身免疫性肝炎辅助性T淋巴细胞17及肝脏Toll样受体4信号通路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了解丁酸钠对小鼠自身免疫性肝炎(autoimmune hepatitis,AIH)Th17的调节作用及对肝脏 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s,TLR)4炎症通路的影响.方法 将50只6周龄雄性C57BL/6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AIH组、丁酸钠组和高纤维组,每组10只,余10只小鼠用于提取肝脏特异性抗原S-100.诱导AIH模型建立后,丁酸钠组予500 mg/(kg·d)丁酸钠灌胃治疗,高纤维组予订制高纤维饲料喂养,持续3周后处死.观察各组小鼠肝脏病理变化,血清ALT、AST、IL-17A和 TNF-α水平,脾脏 Th17比例、肝脏 TLR4、髓样分化因子(myeloid differentiation factor, M yD)88表达情况.对各样本均数进行正态性检验和方差齐性分析,各样本均数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丁酸钠组及高纤维组小鼠肝脏炎症细胞浸润及细胞坏死明显比 AIH组减轻.对照组、AIH组、丁酸钠组及高纤维组 AL T 分别为(24.833 ± 2.229)、(88.333 ± 9.543)、(27.167 ± 3.189)和(29.833 ± 6.113)U/L,AST 分别为(97.000 ± 14.953)、(285.000 ± 35.434)、(139.500 ± 38.976)和(127.167 ± 28.687)U/L,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156.491、44.118,均 P<0.01).丁酸钠组和高纤维组小鼠脾脏Th17比例及其转录因子维甲酸相关孤儿受体γt明显低于AIH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21.780和68.283,均 P<0.05);AIH组小鼠肝脏TLR4和MyD88蛋白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丁酸钠组及高纤维组表达则被抑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26.235、28.293,均 P<0.01);与AIH组相比,丁酸钠组及高纤维组肝脏和外周血中IL-17和 TNF-α表达均降低.结论 丁酸钠对自身免疫性肝炎进行免疫调节,改善肝脏炎性反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蛋白泛素化修饰调控炎性肠疾病发生和发展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6
炎性肠疾病是一种慢性胃肠道功能紊乱的炎症性疾病.泛素化是一类重要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方式.近年来关于泛素化去泛素化系统在炎性肠疾病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已成为研究热点.目前蛋白泛素化修饰调控炎性肠疾病过程所需的E3泛素连接酶中,分子生物学研究较为清楚的有环指蛋白183(RNF183)、环指蛋白20(RNF20)、Itch和锌指蛋白A20.其中RNF183可靶向核因子κB抑制蛋白α(IκBα)泛素化降解促进NF-κB活化;RNF20促进组蛋白H2 B单泛素化从而下调相关炎症因子的转录;Itch促进维甲酸核孤儿受体γt泛素化降解抑制IL-17介导的肠炎;A20以其特有的泛素化和去泛素化双重活性影响炎性肠疾病的发展.本文综述了以上分子在炎性肠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中的作用及调控机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