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生儿Fc受体及其抑制剂在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中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是一种由血小板自身抗体介导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大多数ITP患者具有免疫球蛋白G(IgG)亚型的抗血小板抗体,其通过与血小板和巨核细胞上糖蛋白的相互作用导致血小板破坏增加和抑制血小板的生成.新生儿Fc受体(FcRn)用于维持人体内IgG水平稳态.通过FcRn抑制剂靶向FcRn可以降低血液中的致病性IgG,证明了其对治疗ITP和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有效,并在一定程度上可改善ITP患者的血小板计数.efgartigimod、Rozanolixizumab均可与FcRn结合进而导致循环IgG减少.FcRn抑制剂还能间接延长罗米司亭的半衰期以提高治疗效果.本综述简要总结了ITP中血小板的破坏和生成抑制机制、FcRn和FcRn抑制剂作用的分子机制、FcRn抑制剂在ITP中的应用以及FcRn与罗米司亭、静脉注射Ig的联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治疗化疗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的研究现状
编辑人员丨2024/7/6
化疗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chemotherapy-induced thrombocytopenia,CIT)仍是目前肿瘤治疗的严重并发症,既往针对CIT的处理主要为输注血小板、使用重组人白介素-11(recombinant human inter-leukin-11,rhIL-11)及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ecombinant human thrombopoietin,rhTPO)等,但对一些难治性CIT,效果有限.近年来,新型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thrombopoietin receptor agonists,TPO-RAs)已上市并用于血小板减少症,但尚未批准用于CIT治疗.本文对TPO-RAs类药物在CIT方面已开展的临床研究进行汇总,结果显示罗米司亭、艾曲泊帕、阿伐曲泊帕研究相对较多,但多为小样本或单中心回顾性分析,而芦曲泊帕和海曲泊帕尚缺乏治疗CIT的临床研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6
-
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在成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4/3/16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是1种自身免疫性出血性疾病.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TPO-RA)是ITP的二线治疗药物,主要作用机制是通过刺激巨核细胞生成从而增加血小板生成.本文就TPO-RA在ITP中的作用机制、疗效、安全性,以及目前在临床中使用的问题等方面展开阐述,旨在总结TPO-RA在ITP中的使用情况,以期提高临床工作者对该类药物的认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
基于FAERS的罗米司亭和艾曲泊帕ADE信号挖掘与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目的 为临床安全使用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类药物罗米司亭和艾曲泊帕提供参考.方法 利用美国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收集罗米司亭和艾曲泊帕从在美国上市至2022年9月30日的药物不良事件(ADE)报告,利用报告比值比(ROR)法与英国药品和健康产品管理局的综合标准法对2种药物的ADE信号进行分析.结果 共收集到罗米司亭和艾曲泊帕的ADE报告分别为14 021、4 431份,性别构成均为女性多于男性.经信号筛选,得到罗米司亭563个ADE信号,累及25个系统器官分类(SOC);艾曲泊帕433个ADE信号,累及26个SOC.2种药物发生频次最多的ADE信号均为血小板计数降低(分别为2 060、1 585例),在其药品说明书中均有记载;按信号强度排序,罗米司亭的血小板生成素水平异常(ROR值为2 268.85)和艾曲泊帕的登革病毒检测阳性(ROR值为954.50)位列第一,且均未被其药品说明书记载.结论 罗米司亭和艾曲泊帕的ADE主要累及血液及淋巴系统,且新的可疑高风险信号较多.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
第2代促血小板生成剂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6
血小板生成素(TPO)是血小板生成的主要调控因子.第1代促血小板生成剂因可造成血小板减少症患者产生中和性抗体而研究停滞.第2代促血小板生成剂即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TPORA)包括罗米司亭、艾曲波帕及avatrombopag,可有效提高血小板减少症患者血小板计数,对治疗该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较高.目前,TPORA已被批准应用于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严重再生障碍性贫血(SAA)和丙型肝炎病毒(HCV)相关慢性肝病的治疗,亦有大量临床试验研究TPORA在其他疾病相关的血小板减少症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笔者拟就TPORA的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及未来研究方向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重组人促血小板生成素模拟肽-Fc融合蛋白抗体中和活性检测方法的建立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建立重组人促血小板生成素模拟肽-Fc融合蛋白(TMP-Fc)抗体中和活性的检测方法,并应用于免疫原性研究中的样品分析.方法:基于M07e细胞依赖于TMP-Fc增殖的活性检测方法,以及TMP-Fc的阳性中和抗体对M07e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建立TMP-Fc抗体中和活性检测方法.结果:TMP-Fc对M07e细胞的增殖具有促进作用,在3.2~80 ng/mL浓度范围内作用显著;阳性血清稀释率低于1/10 000时,对M07e细胞的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检测方法经优化,确定最佳血清稀释率为1/20,最佳药物浓度为16 ng/mL;实验阈值(CP)确定为23.78%.免疫原性结果显示,TMP-Fc与罗米司亭在300 μg/kg剂量下中和抗体个体发生率分别为30%和40%,表明二者在免疫原性方面类似.结论:建立了一种TMP-Fc抗体中和活性检测方法,并应用于免疫原性研究的样品分析,为TMP-Fc在长期毒性实验中的免疫原性评价提供了有效的检测手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艾曲波帕在血小板减少中的临床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造血干细胞、巨核系祖细胞在细胞因子、激素、趋化因子的作用下增殖、分化为成熟巨核细胞并释放血小板.血小板计数(PLT)正常范围是(125~350)×109/L,低于正常值下限即血小板减少症.常见原因有自身免疫、药物毒性引起血小板破坏或骨髓恶性疾病、病毒、机会性感染等直接影响巨核细胞而导致血小板生成减少.控制原发疾病和细胞因子是治疗血小板减少症的主要手段.目前治疗血小板减少的细胞因子主要有白介素(IL)-11、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ecombinant human thrombopoietin,Rh-TPO)、罗米司亭(TPO拟肽)及艾曲波帕.RhTPO、罗米司亭直接与血小板生成素受体(MPL)结合发挥作用,IL-11则通过与IL-3、TPO协同作用发挥作用.艾曲波帕是一种非肽类TPO类似物,通过结合MPL跨膜区H499残基,激活并增强STAT3/5、ATK及MAPK通路促进巨核细胞增殖、成熟[1].研究显示,艾曲波帕对MPL下游通路的活化能力要高于TPO及罗米司亭,促进多能造血干细胞及巨核系祖细胞增殖、分化,同时参与巨核细胞的存活及抗凋亡[2].本文对艾曲波帕的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较低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诊治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5
较低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使用预后积分系统进行定义的,纳入分子学异常有助于提高该系统危险分层的判断精准度.针对较低危MDS不同的外周血细胞减少,可以考虑选择促红细胞生成素类似物(促红细胞生成刺激剂、Darbepoetin-α)、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通路阻断剂luspatercept、来那度胺用于改善MDS的贫血,罗米司亭和艾曲波帕用于治疗MDS的血小板减少症,去甲基化药物和抗胸腺细胞球蛋白用于治疗MDS的全血细胞减少症,以及临床试验中的多种新药针对特定基因突变的信号通路进行治疗.本文就较低危MDS的诊治进展进行综述,以期抛砖引玉,指导临床治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艾曲泊帕治疗成人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快速卫生技术评估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探讨艾曲泊帕治疗成人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安全性、有效性和经济性的快速卫生技术评估.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以及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等,收集艾曲泊帕和安慰剂、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利妥昔单抗(单用或联合)、罗米司亭治疗ITP的相关文献,检索时间为自建库起至2021年1月25日,采用卫生技术评估方法中的系统评价评估工具对系统评价/Meta分析进行质量评价,采用综合卫生经济评价报告标准量表对经济学研究进行质量评价.结果 共纳入系统评价/Meta分析8篇,经济学评价3篇,共6933例患者;有效性方面,与rh-TPO、利妥昔单抗(单用或联合)及安慰剂比较,艾曲泊帕的总体反应均显著升高(P<0.05),与罗米司亭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安全性方面,与rh-TPO、利妥昔单抗(单用或联合)及安慰剂比较,艾曲泊帕的出血事件、不良事件、抢救治疗的发生率均显著降低(P<0.05),与罗米司亭比较无显著差异;经济性方面,艾曲泊帕比罗米司亭更具成本-效果优势.结论 艾曲泊帕治疗ITP的有效性、安全性、经济性均较好,可进一步开展经济学研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致不良反应的文献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分析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TPO-RA)致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一般规律和临床特点,旨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数据库,收集TPO-RA致ADR的个案报道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收集到艾曲泊帕、罗米司亭致ADR的相关文献38篇,共涉及45例患者,已知性别的患者40例,其中男性13例,女性27例,45岁以上患者32例(71.11%);ADR累及多个系统/器官,以循环系统(36.74%)、血液系统(34.70%)为主,多数患者经停药及积极治疗后好转,2例患者ADR仍然进展,2例死亡.结论: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所致ADR主要发生在循环系统、血液系统,一旦出现可能造成严重后果,建议临床应加强该类药品的ADR监测,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