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哺乳期乳腺炎患者自我管理的质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哺乳期乳腺炎(lactation mastitis,LM)不仅危害母亲的身心健康,且与新生儿/婴儿获得乳汁的持续与否密不可分.因多发于产褥期,LM患者遭受乳汁淤积的痛苦被放大,患者自报告其疼痛程度甚至较分娩更为强烈[1].若多次复发,患者将对哺乳产生恐惧[1],LM也被视为母乳喂养中断的第三大原因[2].患者经历的母乳喂养困难作为中介因素,可增加产后抑郁发生的风险[3].在世界范围内,LM患病率约为2.5%~40.0%[4],复发率约为8.5%[5].随着我国三胎政策的推行,LM患者或将成为一个庞大群体.自我管理是患者通过保持或促进自身健康,监管疾病症状,减少疾病对自身社会功能、情感和人际关系的不良影响并坚持治疗的一种健康行为,包括疾病管理、角色管理及情感管理[6].高质量的自我管理能够延缓病情进展,甚至帮助乳汁淤积期的轻症患者实现自我治愈,但此过程中患者的复杂体验将影响自我管理效果[7].现有质性研究多注重LM患者的患病经历[1,8,9],忽视了自我管理中的真实感受和体验.因此,本研究对LM患者进行深度半结构化访谈,旨在深入挖掘其患病期间的真实体验,分析问题所在,为完善或制订LM自我管理策略提供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基于复杂网络探究肺系疫病各阶段核心"症-药"关联及作用机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 通过整合肺系疫病的各阶段临床表现与中药复方,利用现代生命科学的组学大数据资源,挖掘肺系疫病各阶段症状与中药的内在联系,为阐明中医药在治疗肺系疫病中的作用机制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明确界定肺系疫病非特异性症状特征,系统梳理古代疫病文献资料、中成药目录,以及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中医药诊疗方案,构建包含肺系疫病各阶段症状与方药的大数据集;运用网页排名算法提炼出肺系疫病在急性期(轻症、重症)和恢复期 3 个不同阶段的"核心症状群"和"核心中药群",并通过随机游走算法深入剖析核心"症-药"间的相互关系.结果 在纳入的 822 条数据中(轻症 287 条,重症 403 条,恢复期 132 条),所识别的核心症状群与各阶段肺系疫病的实际临床表现高度吻合.轻症阶段的核心中药以解表药和清热药为主,重症阶段则在此基础上增加了祛湿化痰药,而恢复期以补气养阴药为核心.进一步的富集分析揭示,急性期核心中药主要涉及调控Janus激酶/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子和核转录因子κB信号通路,恢复期核心中药主要影响成纤维细胞增殖相关通路.结论 核心症状群对应的核心中药群可能通过调节关键转录因子来治疗肺系疫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国家卫生城市居民获得感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了解国家卫生城市居民获得感(认可度、感知度、满意度)的基本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于2020年12月至2021年2月,从全国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分别选取31、14和16个国家卫生城市,选择2 465名年龄≥18岁且在所调查社区生活≥1年居民,利用国家卫生城市居民获得感调查问卷,收集其对国家卫生城市居民获得感(认可度、感知度和满意度)评价的基本情况。使用MLwinN 2.30软件,利用多元多水平模型分析国家卫生城市居民获得感的影响因素。结果:国家卫生城市居民获得感总分为(231.15±32.45)分,将获得感3个维度的得分做百分制标准化处理后,认可度、感知度、满意度得分分别为85.02、59.08和61.42分。多元多水平模型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性别、婚姻状况、年龄、是否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和自评健康状况与居民认可度得分之间存在相关关系( β值范围为1.24~2.54,均 P<0.05);可吸入细颗粒物年平均浓度、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居住类型、是否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自评健康状况与居民感知度得分之间存在相关关系( β值范围为1.76~8.86,均 P<0.05);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可吸入细颗粒物年平均浓度、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居住类型、文化程度、是否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自评健康状况与居民满意度得分之间存在相关关系( β值范围为1.34~6.26,均 P<0.05)。 结论:国家卫生城市居民获得感总体得分相对较高,说明国家卫生城市政策本身得到了居民的广泛认可,但是未来应加强政策实施方面的细节管理,关注政策覆盖人群的实际需求,进一步提高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所带来的居民获得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社会心理因素对远洋捕捞渔民功能性胃肠疾病发生的影响分析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远洋捕捞渔民功能性胃肠病(FGID)的发病情况及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选取2022年5月至8月休渔期山东荣成石岛港9家远洋渔业捕捞公司入石岛人民医院体检且调查资料完整的1 420名渔民作为调查对象,依据罗马Ⅳ诊断标准,最终确诊412例FGID患者为研究组,将无FGID的1 008名渔民作为对照组。由专门培训的调查人员统计所有渔民FGID的发生率及研究组人群FGID类型的分布情况。采用症状自评量表-90(SCL-90)、艾森克个性问卷(EPQ)、生活事件量表(LE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吸烟原因问卷(RRSQ)和酒精使用问卷(ADS)评价2组渔民心理因素、社会支持及生活事件对FGID发生的影响。结果:1 420名调查对象中,412例符合FGID诊断标准,总发生率为29.01%。研究组人群SCL-90因子中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恐怖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或 P<0.01)。研究组人群负性事件量评分、生活事件总量评分、神经质评分、RRSQ评分和AD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客观支持评分和社会支持总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或 P<0.01)。 结论:远洋捕捞渔民FGID发生率较高,其主要受心理因素、社会支持及生活事件的影响,与渔民所处的远洋客观环境和职业特殊性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肺移植术后肺部菌群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天前
肺移植是终末期肺痰病患者唯一有效的治疗手段,但肺移植受者的长期存活率仍较低。随着细菌16s核糖体小亚基RNA(rRNA)基因测序、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呼吸道样本中微生物的相对丰度得以量化,潜在病原体和共生环境也得以识别,揭示了健康肺部存在丰富的菌群。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肺部菌群不仅可以调节肺部免疫稳态,而且在多种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与发展中起重要作用。肺移植受者的肺部菌群有异于健康人群,并与其术后并发症及预后相关。本文对近年来国际上关于肺移植受者的肺部菌群特点及其与肺部感染、慢性排斥反应的关系进行综述,以期为肺移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与诊治提供新的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女性分娩创伤真实体验质性研究的Meta整合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系统评价女性对分娩创伤的真实体验。方法:计算机检索Embase、Cochrane Library、PubMed、Medline、ClinicalKe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网和万方数据库,收集关于女性对分娩创伤的看法及情感体验等的质性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1年7月1日。采用澳大利亚Joanna Briggs Institute(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质性研究质量评价标准评价文献,采用Meta整合方法对结果进行整合。结果:共纳入12篇文献,归纳形成10个新类别,并综合为5个整合结果,即:创伤的影响因素;生理及心理的双重创伤;缺乏控制感及参与决策;人际关系;多重途径解决问题。结论:分娩创伤给女性生理、心理造成一系列不良影响,医院、社区以及家庭应了解分娩创伤人群情感体验与需求,给予足够的支持与指导,为分娩创伤人群提供合理的医疗干预,保障其身心健康。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基于Web of Science的老年衰弱干预研究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基于科学计量学角度对衰弱干预的研究现状、国际合作情况、热点主题以及发展趋势进行梳理,以期为该领域相关干预性研究的开展提供参考。方法:检索Web of Science引文数据库收录的衰弱干预性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1年12月31日,采用VOSviewer、R-bibliometrix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结果:1992—2021年全球老年衰弱干预性研究的文献数量整体呈逐年增长趋势,国际已经形成较为稳定的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合作关系网络。衰弱的干预模式以营养联合运动干预为主,慢病领域逐渐开展衰弱的干预性研究。结论:衰弱干预性研究将会是未来的研究热点,营养联合运动及认知干预模式将会是未来研究主要的研究趋势,且更多的衰弱干预性研究将会在老年慢性病人群中开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不同加工动机对大学生群际互动意愿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利用眼动技术探索不同加工动机对大学生群际互动意愿的影响及其心理机制。方法:在西北师范大学选取符合研究条件的60名大学生被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内群体动机组( n=30)和外群体动机组( n=30)。两组被试先参加眼动任务,然后参加合作伙伴选择任务,眼动任务中记录两组被试注视不同群体面孔的时长百分比,合作伙伴选择任务中记录两组被试对不同群体面孔选择的次数。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 结果:(1)在眼动任务中,在注视时长百分比上组别与面孔群体类型的交互作用显著( F=13.37, P<0.001),组别的主效应不显著( F=3.23, P=0.077),面孔群体类型的主效应不显著( F=0.09, P>0.05),进一步简单效应分析发现,内群体动机组注视黄种人的时长百分比[(16.00±0.06)%]显著大于外群体动机组[(12.00±0.04)%],外群体动机组注视白种人的时长百分比[(17.00±0.06)%]显著大于内群体动机组[(9.00±0.04)%]。(2)在合作伙伴选择任务中,在选择次数上组别、面孔群体类型、面孔新旧类型的交互作用显著( F=4.38, P=0.041),面孔群体类型主效应显著( F=14.87, P<0.001),面孔新旧类型主效应显著( F=8.88, P=0.004),组别的主效应不显著( P>0.05)。进一步简单效应分析发现,2组大学生对熟悉的不同群体面孔的选择次数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F=11.51, P=0.001),内群体动机组选择熟悉的黄种人作为合作伙伴的次数[(5.51±1.14)次]显著大于外群体动机组[(2.30±0.65)次],外群体动机组选择熟悉的白种人作为合作伙伴的次数[(5.40±1.00)次]显著大于内群体动机组[(3.47±0.94)次]。(3)采用逐步回归分析发现,大学生的内群体偏好是加工动机与群际互动意愿的中介变量(中介效应值=0.20,95% CI=0.02~0.31)。 结论:启动内群体加工动机对大学生群际互动意愿具有威胁效应,启动外群体加工动机对大学生群际互动意愿具有促进效应,加工动机通过内群体偏好对群际互动意愿产生影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以术治身 以情治心
编辑人员丨2天前
恋生恶死是人之常态,恐惧、沮丧、焦虑、忧伤是人之常情,无论是多豁达、坚强之人在死神面前也无法从容起来。对现世亲人的留恋、死亡过程的挣扎抗拒和对死亡世界的困惑迷茫都是死亡降临时不可避免的纠结。但是无论怎么纠结,我们终须迈过这一道门槛。如何安抚、安顿这颗不安的灵魂,是现代医学必须面对的课题。癌症患者是直面死亡的特殊群体,在生命进入倒计时之际,在医学技术之外,我们还能做些什么?医学前辈特鲁多医生早就给了我们答案,有时是治愈,常常是安慰,总是去帮助。尊重每位患者的个体独特性,去倾听,去支持,去抚慰,做到以术治身的同时,以情治心。与死神的搏斗,既要靠医生精湛的医术,也要靠患者的信心和配合,医患关系的实质是"利益共同体",只有加强医患沟通,缓解病患的紧张焦虑情绪,减少患者对死亡的恐惧,医患双方共同配合,才能在面对癌症这场的战役修炼灵魂,坦然面对生命的最后一站。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心肌肌钙蛋白参考区间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天前
在心肌肌钙蛋白的推广和普及过程中,建立参考区间至关重要。然而通过何种恰当的筛选标准选择合适参考人群,还没有得到充分解决,忽视此问题将会导致错误的医疗决策。参考上限取值随检测技术提高而变更。探讨参考人群选择问题在国际尚未达成一致。筛选标准的替代生物标志物与心血管疾病及高敏感心肌肌钙蛋白的关系。建立心肌肌钙蛋白参考区间还需考量的因素及研究方案。针对高敏感心肌肌钙蛋白的种族特异性问题,应建立并应用性别和/或年龄特异性参考区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