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年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患者的死亡原因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比较北京医院肾内科近10年间死亡的老年血液透析(HD)患者和腹膜透析(PD)患者的死亡原因和生存时间。方法:收集我中心2010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死亡的60岁以上的老年血液净化患者,详细记录患者性别、年龄、原发病、有无糖尿病、开始透析时间、死亡时间及导致死亡的直接原因等。结果:共有153例患者,平均年龄为(76.6±7.7)岁,中位透析时间为54.1(26.9,86.4)月,其中有83例患者合并糖尿病(54.2%)。根据透析方式将患者分成HD(114例)和PD(39例)两组,HD和PD患者的平均年龄分别为(77.1±7.9)岁和(75.0±7.0)岁,中位透析时间分别为56.5(27.4,104.2)月和48.3(26.3,66.6)月。HD和PD患者的原发疾病均主要为糖尿病肾病(DN,32.5%和48.7%)、慢性肾小球肾炎(29.8%和17.9%)和高血压肾损害(21.1%和10.3%),HD和PD患者前三位的死亡原因均为心血管疾病(32.4%和43.6%)、感染(29.8%和28.2%)和脑血管疾病(11.4%和15.4%),两组患者间原发疾病和死亡原因的构成相似,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生存曲线分析发现合并糖尿病的透析患者存活时间短于不合并糖尿病的患者( χ2=12.829, Log Rank P<0.001),HD患者的总体生存时间长于PD患者( χ2=8.161, Log Rank P=0.004)。在不合并糖尿病的透析患者中,HD患者的生存时间长于PD患者( Z=-2.716, P=0.007);在合并糖尿病的透析患者中,HD和PD患者的生存时间相当( Z=-0.581, P=0.561)。 结论:老年透析患者中糖尿病肾病的占比高,老年透析患者主要的死亡原因是心、脑血管疾病和感染;老年HD患者总体生存时间优于PD患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老年肾病患者肾活检病理特点的回顾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单中心15年60岁及以上老年肾活检患者常见病理类型和疾病谱变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我院行经皮肾活检穿刺的418例老年患者(年龄≥60岁)的肾脏病理资料,与同期年龄<60岁的肾活检患者的病理资料进行比较。根据肾活检时间分为2005~2009年、2010~2014年、2015~2019年三个时间段。结果:(1)1 572例资料完整的肾活检患者中,老年组患者为418例(26.6%),年龄67.8±5.7(60~85)岁;非老年组1 154例(73.4%),年龄39.6±12.5(9~59)岁。三个时间段肾活检患者中老年组比例呈升高趋势(19.0%,23.2%,34.4%, χ2=35.8, P<0.01);(2)老年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275例,占65.8%,最常见的病理类型为膜性肾病(57.1%),其次是IgA肾病(17.8%)和微小病变肾病(11.6%);非老年组最常见病理类型是IgA肾病(47.7%),其次是膜性肾病(28.2%)和微小病变肾病(10.7%);(3)老年组中继发性肾小球疾病中比例最高的是糖尿病肾病(26.7%),其次是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相关性血管炎(21.7%)和缺血性肾病(15.8%);老年组与非老年组比较,ANCA相关性血管炎(21.7%比4.5%, χ2=25.781, P<0.001)、肾淀粉样变性(6.7%比2.1%, χ2=4.942, P=0.026)比例增高;(4)老年组肾小管间质疾病中急性肾小管坏死占9.1%,急性/亚急性肾小管间质肾炎占27.3%,慢性肾小管间质肾炎疾病占54.5%,IgG4相关间质肾炎占9.1%,其疾病构成与非老年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5)随着时间变迁,三个时间段老年组肾活检例数增长明显的原发性肾小疾病病理类型有膜性肾病(32例、50例和75例)、微小病变肾病(5例、9例和18例)、IgA肾病(9例、10例和30例),继发性肾小球疾病有糖尿病肾病(4例、8例和20例)、缺血性肾病(1例、2例和13例)、ANCA相关性血管炎(4例、6例和16例),而非老年组中增长明显的原发和继发性肾小球疾病为膜性肾病(60例、78例和104例)和糖尿病肾病(7例、9例和30例)、缺血性肾病(2例、4例和19例)、狼疮性肾炎(15例、13例和26例)。 结论:老年肾活检患者所占比例增长明显,且病理类型的构成与非老年患者有所不同。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仍是老年肾病患者的主要病理类型,其中最常见的是膜性肾病,其次是IgA肾病和微小病变肾病;继发性肾小球疾病最常见的是糖尿病肾病,其次是ANCA相关性血管炎和缺血性肾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非透析慢性肾脏病3~5期患者血管钙化发生及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分析非透析慢性肾脏病(choronic kidney disease,CKD)3~5期患者血管钙化患病率及其独立相关因素。方法:该研究为单中心横断面观察性研究,纳入2022年5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内科住院并接受血管钙化情况评估的年龄≥18岁非透析CKD 3~5期患者。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查资料及影像学资料,通过心电门控胸部CT(Agatston评分)、侧位腹部X线平片(Kauppila评分)、颈部大血管彩超、超声心动图分别评估患者冠状动脉、胸主动脉、腹主动脉、颈动脉和心脏瓣膜的钙化情况。比较不同CKD分期患者临床资料及各部位血管钙化情况的差异,并比较不同年龄组[青年组(18~44岁)、中年组(45~64岁)和老年组(≥65岁)]患者以及是否合并糖尿病患者各部位血管钙化情况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患者不同部分动脉钙化及总体心血管钙化的独立相关因素。结果:共纳入206例患者,年龄为(51±14)岁,其中男性129例(62.6%);CKD 3期44例(21.4%),CKD 4期51例(24.8%),CKD 5期111例(53.9%)。CKD病因为慢性肾小球肾炎[104例(50.5%)]、糖尿病肾损害[35例(17.0%)]、高血压肾损害[29例(14.1%)]以及其他[38例(18.4%)]。206例患者中,131例(63.6%)患者存在心血管钙化,其中78例(37.9%)存在冠状动脉钙化,90例(43.7%)存在胸主动脉钙化,78例(37.9%)存在腹主动脉钙化,74例(35.9%)存在颈动脉钙化,20例(9.7%)存在心脏瓣膜钙化。青年、中年、老年患者总体心血管钙化患病率分别为24.6%、73.6%和97.4%,随年龄增长,各部位血管钙化患病率逐渐升高,且增高趋势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01)。CKD合并糖尿病患者总体心血管钙化患病率达92.5%(62/67),且合并糖尿病组各部位血管钙化患病率均显著高于未合并糖尿病组(均 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增长(每增加10岁, OR=2.51,95% CI 1.77~3.56, P<0.001)、高血压病史( OR=5.88,95% CI 1.57~22.10, P=0.009)和糖尿病病史( OR=4.66,95% CI 2.10~10.35, P<0.001)是患者冠状动脉钙化的独立相关因素;年龄增长(每增加10岁, OR=6.43,95% CI 3.64~11.36, P<0.001)和高血压病史( OR=6.09,95% CI 1.33~27.84, P=0.020)是患者胸主动脉钙化的独立相关因素;女性( OR=0.23,95% CI 0.07~0.72, P=0.011)、年龄增长(每增加10岁, OR=3.90,95% CI 2.42~6.29, P<0.001)、糖尿病病史( OR=5.37,95% CI 2.19~13.19, P<0.001)和血镁( OR=0.01,95% CI 0~0.35, P=0.014)是患者腹主动脉钙化的独立相关因素;同时,年龄增长和糖尿病病史还是颈动脉钙化、心脏瓣膜钙化及总体心血管钙化的独立相关因素。 结论:非透析CKD 3~5期患者的血管钙化患病率较高,可达63.6%,其中37.9%的患者存在冠状动脉钙化,43.7%的患者存在胸主动脉钙化,而只有9.7%的患者存在心脏瓣膜钙化。除了胸主动脉钙化以外,年龄和糖尿病是各个部位发生血管钙化的独立相关因素,而高血压是冠状动脉钙化及胸主动脉钙化的独立相关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年龄对2~4期慢性肾脏病患者肾脏结局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评估2~4期慢性肾脏病(CKD)患者的年龄和肾脏结局的相关性及不同病因的肾脏疾病中年龄对CKD结局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队列研究纳入470例2~4期CKD患者。采用Kaplan-Meier方法分析不同年龄组间CKD结局的差异。多变量Cox回归模型分析CKD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倾向评分匹配(PSM)调整两个年龄组CKD结局危险因素的基线差异。结果:470例患者中,观察到39例终末期肾病(ESRD)事件(均开始透析)和51例死亡事件。Kaplan-Meier生存曲线( P=0.039)及Cox回归单因素生存分析( P=0.043)均显示,<60岁是CKD患者进展为ESRD的危险因素。在多因素Cox回归中,年龄仍然是CKD患者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危险比0.386,95% CI:0.163~0.916; P=0.031)。对于不同病因的肾脏疾病,高血压肾损害( P=0.024)及原发性肾小球肾炎( P=0.047)患者中,<60岁患者的ESRD累积发病率高于≥60岁患者。<60岁和≥60岁患者的全因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646)。 结论:2~4期CKD的老年患者的ESRD风险低于年轻患者。这一发现有助于肾科医生和决策者优化老年CKD患者的管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老年慢性肾炎患者合并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及病理特点
编辑人员丨2024/7/6
目的 探讨老年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合并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与肾脏病理特点.方法 纳入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本院首次行肾活检且诊断符合原发性慢性肾小球肾炎且未行肾脏替代治疗的老年患者254例.根据有无心血管疾病分为合并心血管疾病组(CVD组97例)和未合并心血管疾病组(非CVD组157例),收集两组患者的临床与病理资料.结果 CVD组hs-CRP、餐后2 h血糖、UA、Cys-C均明显高于非CVD组,血清ALB、Hb、eGFR均低于非CVD组(P<0.05).两组肾脏病理结果显示CVD组肾小球硬化数、系膜增生评分明显高于非CVD组(P<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老年慢性肾炎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的相关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病程、BMI、血Ca浓度、hs-CRP水平升高,血白蛋白、血红蛋白水平下降(P<0.05),且高血压病、低白蛋白血症、高BMI、高超敏CRP是老年慢性肾炎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伴心血管疾病的老年慢性肾炎患者更容易出现代谢相关性疾病,且肾小球硬化数更多,系膜增生评分更高,提示肾脏结构损伤更重.高血压病、低白蛋白血症、高BMI、高hs-CRP是老年慢性肾炎患者心血管疾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需在临床工作中重点关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6
-
前列地尔治疗老年慢性肾小球肾炎疗效及对患者肾功能、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1/20
目的 探讨前列地尔在老年慢性肾小球肾炎治疗中应用价值及对患者肾功能、血流动力学的改善情况.方法 选取 90 例老年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45 例.两组均予以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氯沙坦钾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前列地尔治疗.两组均给予为期 3 个月的治疗.对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肾功能指标、血流动力学指标、炎性因子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相较于对照组显著更高(P<0.05);相较于治疗前,两组治疗后尿液 24 h尿蛋白定量(24 h Upro)、血清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水平、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清纤维蛋白溶解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1、白细胞介素(IL)-1、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sFlt-1)、胱抑素(Cys)C、C反应蛋白(CRP)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且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显著更低(P<0.001);两组血清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水平、肾小球滤过率(eGFR)均显著升高(P<0.05),且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前列地尔治疗老年慢性肾小球肾炎可明显减轻患者的炎症反应,促进肾功能改善,调节血流动力学指标,临床疗效显著,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安全性良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20
-
阿魏酸钠联合氯沙坦钾对老年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尿蛋白与肾功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分析阿魏酸钠联合氯沙坦钾对老年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尿蛋白与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老年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60例,依据抽签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氯沙坦钾治疗,研究组基于对照组联合阿魏酸钠治疗,比较两组BUN、Scr、UA、β2-MG、收缩压、舒张压及尿蛋白变化,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BUN、Scr、UA、β2-MG低于对照组;研究组舒张压、收缩压、24 h尿蛋白定量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运用阿魏酸钠联合氯沙坦钾治疗可有效降低尿蛋白、改善患者肾功能、延缓病情进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雷公藤多苷片联合替米沙坦治疗老年慢性肾小球肾炎合并高血压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研究雷公藤多苷片联合替米沙坦治疗老年慢性肾小球肾炎合并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5年3月-2016年5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五医院诊断为慢性肾小球肾炎合并高血压的病人共84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服用缬沙坦治疗;观察组采用雷公藤多甙片联合替米沙坦治疗.比较两组病人治疗前后血压、肾功能[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24h尿蛋白、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及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2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经治疗后血压均显著下降,观察组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BUN、SCr、24 h尿蛋白均呈下降趋势,治疗后观察组BUN、SCr、24 h尿蛋白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Ccr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经治疗后TNF-α、IL-6及hs-CRP水平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TNF-α、IL-6及hs-CRP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雷公藤多苷片联合替米沙坦治疗老年慢性肾小球肾炎合并高血压,具有更好的降压及抗炎效果,在改善肾功能方面也具有显著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老年患者肾活检病理诊断10年回顾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研究老年肾脏病患者近10年肾活检病理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1月至2015年11月在本院接受肾活检的408例老年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按照肾活检时间分为A组(2005年11月至2010年10月接受肾活检的患者)和B组(2010年11月至2015年11月接受肾活检的患者),比较两组的病理构成及变化.结果 患者主要临床诊断为肾病综合征(61.8%)及慢性肾炎综合征(29.4%),近5年因急性肾功能不全接受肾活检比例减少(P<0.001).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占67.4%(275/408),继发性肾小球疾病占26.0%(106/408),两种肾病并存占3.2% (13/408),小管间质疾病占2.2%(9/408),小管间质疾病近5年比例减少(P<0.05).原发性肾小球病以膜性肾病(60.0%)及IgA(13.5%)肾病为主;继发性肾小球病以乙肝相关性肾炎(14.2%)、系统性血管炎肾损害(14.2%)为主;广东籍人群继发性肾小球病以乙肝相关性肾炎为主(15.6%);乙肝相关性肾炎近5年高于前5年(P<0.05).结论 肾活检老年人群病理谱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占多数,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以膜性肾病为主,继发性肾小球病以乙肝相关性肾炎为主.近5年因急性肾功能不全接受肾活检比例减少,可能是导致小管间质疾病诊断率降低的原因,应重视急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的肾活检;肾活检标本常规行乙肝抗原检测后诊断比例明显上升,为避免漏诊建议肾活检标本常规行乙肝抗原检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1773例肾活检临床病理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了解重庆地区肾活检患者临床与病理类型特点并分析其相互关系.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年龄≥14岁的肾活检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依据性别、年龄和临床表现分组,对其病理类型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1 773例肾活检患者纳入分析,男女比例1:1.13,平均年龄(43.24±13.78)岁.①原发性肾小球疾病(primaryglomerulonephritis,PGN)1 380例(77.8%),继发性肾小球疾病(secondary glomerulonephritis,SGN)368例(20.8%),肾小管间质疾病(tubulo-interstitial nephropathy,TIN)24例(1.3%),遗传性肾病(hereditary glomeruler diseases,HGD)1例(0.1%).青年组、中年组和老年组都以PGN多见,但PGN和SGN在3个年龄组中的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9).②PGN病理类型以IgA肾病(IgA nephropathy,IgAN;567例,41.1%)、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esangial proliferative glomerulonephritis,MsPGN;311例,22.5%)、膜性肾病(membranous nephropathy,MN;202例,14.6%)为主;SGN病理类型以狼疮性肾炎(1upus nephritis,LN;134例,36.4%)、紫癜性肾炎(Henoch-schonlein purpura nephritis,HSPN;74例,20.1%)、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HBV-associated glomerulonephntis,HBV-GN;68例,18.5%)为主;PGN各病理类型在3个年龄组中的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其中IgAN是青年组、中年组最常见的病理类型,老年组则以MN最常见.③PGN的临床表现以肾病综合征(557例,40.3%)和慢性肾小球肾炎(471例,34.2%)为主;肾病综合征最常见的病理类型是MN,慢性肾小球肾炎则以IgAN最常见.④SGN各病理类型的男女性别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具体表现在LN以女性多见,HSPN、HBV-GN、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以男性多见.⑤LN和HSPN病理分级分别以Ⅳ型(68例,50.7%)和ⅢB型(41例,55.4%)最常见;HBV-GN最常见的病理类型是MsPGN(24例,35.3%).结论:肾脏疾病病理类型与性别、年龄、临床表现之间有一定联系,但并未构成规律的对应关系,故对于肾脏疾病患者,不单限于临床诊断,亦应行肾活检明确病理类型和病理分级以指导治疗、改善预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