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年混合痔患者术后水肿疼痛现状及影响因素
编辑人员丨3周前
目的 评估老年混合痔患者术后水肿疼痛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淮南市第一人民医院行外剥内扎术治疗的92例老年混合痔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5d,采用球体体积公式及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患者肛缘水肿及疼痛情况.肛缘水肿Ⅱ级及以上及(或)疼痛程度中重度为阳性,纳入水肿疼痛组(29例),非阳性患者纳入非水肿疼痛组(63例).采用SPSS 24.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根据数据类型,分别采用t检验或x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外剥内扎术后5 d肛缘水肿疼痛的影响因素.结果 术后5 d,老年混合痔患者肛缘水肿0级29例、1级35例、2级22例、3级6例,无肛缘水肿4级者;疼痛程度,无32例,轻度34例、中度21例、重度5例.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环状混合痔(OR=4.802,95%CI 2.965~7.776;P<0.05)、手术皮瓣对合不良(OR=2.672,95%CI 1.510~4.729;P<0.05)及术后便秘/腹泻(OR=2.818,95%CI 1.611~4.929;P<0.05)是老年混合痔患者术后5d肛缘水肿疼痛的危险因素;术后中药坐浴/熏洗是保护因素(OR=0.373,95%CI 0.014~0.765;P<0.05).结论 外剥内扎术后5d,部分患者存在肛缘水肿疼痛,环状混合痔、手术操作不合理及术后排便异常可增加肛缘水肿疼痛风险,术后行中药坐浴/熏洗对缓解肛缘水肿疼痛有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
黄蜂痔疮膏促进老年混合痔患者术后创面愈合的临床疗效及其作用机制
编辑人员丨2024/2/3
目的:探讨黄蜂痔疮膏对老年混合痔患者术后创面愈合的影响,并分析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90例老年混合痔术后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两组术后均采用高锰酸钾水溶液(1:5000)坐浴治疗,对照组给予马应龙麝香痔疮膏外涂,观察组给予黄蜂痔疮膏外涂,两组均每日早晚各涂1次,连续治疗21天.比较两组术后创面疼痛程度、肛缘水肿程度、创面愈合情况及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FN)水平,评估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术后1、3、5、7天创面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及肛缘水肿程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肉芽组织与创面相平时间、创面愈合时间较对照组缩短(P<0.05).术后21天,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7、21天,观察组血清VEGF、FN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黄蜂痔疮膏在缓解老年混合痔患者术后创面疼痛及肛缘水肿方面效果与马应龙痔疮膏相当,在促进创面愈合方面效果更优,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黄蜂痔疮膏可清热燥湿、活血化瘀,从而改善血清VEGF、FN水平、促进血管新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2/3
-
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混合痔患者术后尿潴留的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11/25
目的 分析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合并混合痔患者术后尿潴留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 2020 年 1 月—2023 年5 月安庆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94 例老年BPH合并混合痔患者.根据患者外剥内扎术术后是否发生尿潴留分为尿潴留组(n =72)和非尿潴留组(n =122).比较2 组的临床资料、术后24h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及术后 24h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分析患者术后尿潴留的影响因素,构建术后尿潴留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并对模型的效能进行验证.结果 与非尿潴留组比较,尿潴留组便秘者和镇痛泵使用者较多,术前空腹血糖(FBG)水平较高,手术时间较长,静脉补液量较大,术后24 h VAS和SAS评分较高(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便秘、术前FBG升高、手术时间长、静脉补液量大、术后使用镇痛泵、术后24 h VAS和术后24 h SAS评分升高均为老年BPH合并混合痔患者术后尿潴留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人工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的区分度良好,该模型的曲线下面积为 0.733(95%CI:0.663~0.804,P<0.001);灵敏度为83.33%(60/72),特异度为85.25%(104/122).结论 便秘、术前FBG升高、手术时间长、静脉补液量大、术后使用镇痛泵、术后24 h VAS和术后24 h SAS评分升高可能是老年BPH合并混合痔患者术后尿潴留的影响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1/25
-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联合外剥内扎术治疗老年人环形混合痔的疗效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PPH)联合外剥内扎术治疗老年人环形混合痔的疗效.方法 收集环形混合痔老年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外剥内扎术治疗,研究组则加施PPH,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总有效率、相关临床指标、并发症发生率与术后肛门狭窄情况.结果 研究组治疗后各维度临床症状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研究组术后住院时间、24 h疼痛程度、首次排便疼痛时间、总疼痛持续时间、水肿时间、带血时间分别为(5.57±1.35)d、(4.47±1.14)分、(24.75±4.52)min、(4.12±1.05)d、(3.51±0.85)d、(4.01±0.94)d,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的(8.07±1.49)d、(5.68±1.06)分、(30.77±5.54)min、(6.33±1.29)d、(4.93±1.02)d、(5.39±1.36)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864、3.657、5.325、8.403、6.764、5.279,均P<0.01);研究组术后1个月与2个月术后肛门狭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3.071、-2.961,均P<0.01);研究组总有效率9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χ2=4.507,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6.270,P<0.05).结论 PPH联合外剥内扎术治疗老年人环形混合痔的疗效显著,具有借鉴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RPH联合改良外切内扎术治疗老年混合痔的效果及患者应激情况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痔自动套扎术(RPH)联合改良外切内扎术治疗老年混合痔的近期疗效及患者术后发生应激反应的情况.方法 将本院80例老年混合痔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RPH联合改良外切内扎术)与对照组[痔上黏膜环型切除术(PPH)联合改良外切内扎术],对比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创面愈合时间、便中带血时间、肛周水肿时间、住院时间)、应激指标[C反应蛋白(CRP)、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醇(COR)]变化、肛门功能、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创面愈合时间、便中带血时间、肛周水肿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前、术后12h、术后24 h CPR、ACTH、COR依次呈递增趋势(P<0.05);观察组术后12 h、术后24 h各应激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手术前后肛管静息压、肛管最大收缩压比较均无显著差异(均P> 0.05).观察组术后Wexner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RPH联合改良外切内扎术治疗老年混合痔创伤小,患者应激反应较轻,能较好地保护肛垫组织,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老年混合痔患者自动痔疮套扎术、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和改良外剥内扎术的疗效对比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对比自动痔疮套扎术(RPH)、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及改良外剥内扎术治疗老年性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 120例老年混合痔患者分为3组,每组40例,分别予RPH、PPH及改良外剥内扎术治疗.观察术后疼痛程度、愈合时间、内痔回缩和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3组治疗效果满意.在疼痛程度、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方面RPH组优于另外两组.结论RPH治疗老年性混合痔,疗效满意,具有较好的安全性,耐受度高,适合老年患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对老年混合痔患者术后创面恢复的影响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研究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凝胶对老年混合痔患者术后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 纳入2013年10月至2016年10月本院收治的90例老年混合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三组,每组各30例.三组患者均接受混合痔切除术,术后A组常规治疗,B组给予rh-EGF凝胶,C组给予rh-EGF溶剂.比较三组不同时点创面愈合率、创面疼痛及出血情况,三组创面愈合中位时间,不同时点血清生长激素(GH)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及创面组织DNA增殖指数(PI)水平.结果 三组术后3d和术后2w时创面愈合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w时三组创面愈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三组间GH、IGF-1及PI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结束时,三组间GH、IGF-1及PI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B组各指标均显著高于A、C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3d,三组间创口疼痛及创口出血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B组创面疼痛和出血评分均显著低于A、C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手术当天、术后1 w及术后2w三组间创口疼痛及创口出血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rh-EGF凝胶可有助于促进老年混合痔患者术后创面愈合及改善创口疼痛、创口出血情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串联式套扎法结合外痔切除术治疗老年混合痔患者的临床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观察串联式套扎法结合外痔切除术治疗老年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2013年2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96例老年混合痔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8例.观察组采取串联式套扎法结合外痔切除术治疗,对照组采取外剥内扎术.比较两组治愈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便血、疼痛、肛门水肿等并发症严重程度及随访半年的复发率与后遗症发生率.结果 两组治愈率分别为93.75%、87.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便血评分、疼痛评分、肛门水肿评分分别为(21.35±4.38) min、(9.85±1.87) mL、(1.52±0.69)分、(2.11±0.68)分、(0.94±0.35)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 0.05).两组随访期间复发率分别为0、4.17%,后遗症总发生率为2.08%、10.4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与外剥内扎术相比,串联式套扎法联合外痔切除术治疗老年混合痔手术耗时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且术后便血、疼痛及肛门水肿程度更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痔动脉结扎加胶圈套扎术治疗老年Ⅲ度混合痔临床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痔动脉结扎加胶圈套扎术治疗老年痔病的安全性、有效性.方法:120例老年Ⅲ度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40例,治疗组采用痔动脉结扎加胶圈套扎术、对照组l采用选择性痔上黏膜吻合术(TST)、对照2组采用传统内扎外剥术,比较3组治愈时间、治愈率、复发率、术后并发症、肛门功能等指标.结果:3组治愈率均为100%,治疗组的术后并发症评分(3.7±1.6)分,显著低于对照1组(7.1±3.6)分和对照2组(6.8±3.2)分,治愈时间(6.7±1.6)d)也显著低于对照1组(9.4±2.9)d和对照2组(16.0±3.3)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6月,3组间复发率和肛门功能评价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痔动脉结扎加胶圈套扎术是一种安全的微创术式,术后恢复快、患者痛苦少,近期疗效好,值得在治疗老年痔病的临床中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盐酸坦索罗辛在老年男性混合痔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盐酸坦索罗辛在老年男性混合痔患者围手术期应用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2015 年4 月~2017 年4 月在我院行混合痔手术治疗的老年男性患者临床资料, 共138 例.根据随机分组方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各69 例.实验组在手术前1 d、术后4 h、术后第1 d及术后第2 d睡前分别给予盐酸坦索罗辛0.2 mg 口服; 对照组于相应时间点给予安慰剂口服.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尿潴留、VAS疼痛评分及满意度的差异.结果 实验组平均年龄 (69.07 ± 5.65 ) 岁, 平均手术时间 (23.30 ± 5.03) min, 外剥内扎术21 例, 内痔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48 例, 术后使用镇痛泵20 例; 对照组平均年龄(69.71 ± 6.21) 岁, 平均手术时间 (22.01 ± 4.74) min, 外剥内扎术19 例, 内痔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50例, 术后使用镇痛泵16 例.上述各指标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P>0.05) .实验组术后尿潴留10例, VAS疼痛评分 (2.71 ± 1.27) 分, 满意度 (2.54 ± 0.58) 分; 对照组术后尿潴留39 例, VAS 疼痛评分 (3.86 ±2.02) 分, 满意度 (2.22 ±0.59) 分.上述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围手术期口服盐酸坦索罗辛可以降低尿潴留的发生, 减轻术后疼痛, 提高患者满意度, 在临床上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