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陕西省康复治疗专业学生专业观和就业情况调查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了解陕西省康复治疗专业学生专业观,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提供指导依据。方法:2020年12月至2021年1月,对陕西省320名康复治疗专业实习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其专业认知态度、就业意向和职业规划。采用描述性统计和 χ2检验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 结果:在专业认知态度方面,82.4%(257/312)的学生选择本专业的主要因素是个人兴趣、家长意见和方便就业;96.2%(300/312)的学生对本专业表示很喜欢、较喜欢或一般。在就业意向方面,73.4%(229/312)的学生认为就业形势严峻,90.1%(281/312)的学生有明确的就业方向。在职业规划方面,60.3%(188/312)的学生选择从事临床康复工作。男生选择较难和很难就业的比例低于女生[64.5% (80/124)比79.3%(149/188)],选择较易就业的比例高于女生[29.8% (37/124)比18.6%(35/188)],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2)。 结论:影响学生专业观的内在优势因素是学生自身的实践技能强、热爱专业;劣势因素是就业期望过高,职业规划不清晰。外在机会因素是"健康中国"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威胁因素是人才需求层次提高,就业性别因素差异等。学校应当重视学生的专业认知和专业思想教育,引导和鼓励毕业生从事基层康复工作。康复机构要改善康复治疗师执业环境,为其提供利于专业发展的优惠政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规培护士在神经重症监护室轮转真实体验的质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深入了解规培护士在神经重症监护室轮转过程中的真实体验。方法: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对26名规培护士在神经重症监护室轮转期间的反思日记及8名规培护士半结构式访谈资料运用现象学研究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关于神经重症监护室规培护士轮转真实体验提炼出3个一级主题,11个二级主题:科室融入与心路历程、角色胜任与影响因素、职业期望与应对策略。结论:目前规培护士在神经重症监护室轮转期间科室融入进程缓慢,受多种因素影响,角色转换存在困难,建立科室多元化规培培训体系,营造较好的组织承诺是护理管理者应该关注的方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上海市医疗卫生机构安宁疗护医护人员工作压力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研究上海市医疗机构安宁疗护医护人员工作压力现状、影响因素及对策,为促进安宁疗护服务质量的提升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于2021年12月至2022年1月,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在上海市一、二、三级医院共18家医疗卫生机构中,随机抽取256名从事安宁疗护服务的医护人员,使用自行编制的“上海市医疗机构安宁疗护医护工作压力调查表”对其进行线上问卷调查。比较不同特征安宁疗护医护人员工作压力状况,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其工作压力的影响因素,并调查压力来源及期望的减压对策。结果:回收有效问卷256份。医护人员工作压力得分7.5(6.0,9.0)分,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40岁、安宁疗护工作年限≥5年者工作压力水平更高( OR=3.78、2.04, P=0.007、0.039),月收入>10 000元者工作压力水平更低( OR=0.34, P=0.005)。医护人员工作压力来源的前3位分别是患者离世(88.3%,226/256)、个人收入低(78.1%,200/256)及职称晋升难(67.2%,172/256),期望的减压途径前3位分别为增加经济收入(88.3%,226/256)、优化绩效考核目标(78.1%,200/256)及优化职称晋升机制(66.0%,169/256)。 结论:上海市医疗机构安宁疗护医护人员工作压力较大,其工作压力源广泛,年龄、月收入水平、安宁疗护工作年限是其工作压力的影响因素。提高薪资待遇,优化绩效考核目标及职称晋升机制是安宁疗护医护最期望的减轻工作压力的解决策略。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互联网移动医疗APP应用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影响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互联网移动医疗APP应用意愿的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18年1—12月的550例河南省濮阳市安阳地区医院门诊接诊并确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互联网移动医疗APP应用意愿量表、互联网移动医疗APP行为意向量表进行调查。采用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探讨移动医疗APP应用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发放问卷550份,回收问卷538份。不同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及是否有合并症患者的互联网移动医疗APP应用意愿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随着应用意愿得分的增加,患者行为意向中努力期望、社会影响、期望效应、便利条件条目均分随之升高,其趋势及差异分析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年龄较轻、有合并症、较高的努力期望及期望效应、较好的社会影响和条件便利是患者互联网移动医疗APP应用意愿的促进因素( P<0.05)。 结论:年龄、有合并症、努力期望、社会影响、期望效应、便利条件均不同程度影响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应用互联网移动医疗APP的意愿,因此在开发互联网移动医疗APP的过程中可参考,以提高应用意愿及使用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分级诊疗体系中医生协作意愿与行为的和谐驱动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究分级诊疗体系中医生协作意愿与协作行为的驱动机制,为推进分级诊疗服务体系建设及政府决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基于和谐管理理论构建分级诊疗体系医生协作行为驱动机制理论框架。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于2022年4—5月对浙江省5个地级市40家医疗机构的医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 t检验、方差分析、非参数检验分析不同人口学特征的医生协作意愿与协作行为的差异情况,运用结构方程模型与分层线性回归分析和则因素(职业环境、工作期望)与谐则因素(政策支持感知、管理机制感知)对医生协作意愿与行为的驱动机制。 结果:共有效调查医生1 959人。医生协作行为得分为(2.13±1.12)分,处在中等偏下水平;医生协作意愿得分为(3.88±0.79)分,处在一般与较愿意之间。不同医疗机构等级、年龄、工作年限、月平均收入、职称医生的协作行为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和则因素与谐则因素直接影响医生协作意愿,标准化路径系数分别为0.428、0.139;和则因素与谐则因素直接影响医生协作行为,标准化路径系数分别为0.104、0.366。政策支持感知、管理机制感知对医生协作意愿与协作行为之间关系具有显著的正向调节效应( P值均<0.05)。 结论:和则要素与谐则要素在意识与行为双层面对分级诊疗体系内医生间的协作具有正向驱动作用,政策支持与管理机制因素的加持及优化有利于不同层级医疗机构医生之间的协作由意识层面向行为层面转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北京市结核病防治医务人员职业倦怠调查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了解北京市结核病防治医务人员职业倦怠状况,分析不同程度职业倦怠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于2021年4至5月,运用结构型自填问卷对北京市及所辖16个区肺结核防治医务人员进行匿名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313份,收回311份,有效问卷311份(有效回收率99.36%)。采用《一般信息调查表》《马斯勒职业倦怠调查量表》(MBI-GS),收集社会人口学资料及职业倦怠发生情况等信息,分析职业倦怠发生程度,并运用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识别职业倦怠发生程度的影响因素。结果:311例结核病防治医务人员中,职业倦怠总检出率为62.70%(195/311),轻度、中度、重度职业倦怠检出率分别为22.19%(69/311)、38.59%(120/311)和1.93%(6/311)。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从事结核病防控岗位( OR=1.616,95% CI:1.030~2.534, P=0.037)、职称晋升没达到期望( OR=2.969,95% CI:1.675~5.262, P<0.001)、与同事相处不融洽( OR=2.177,95% CI:1.362~3.480, P=0.001)是影响结核病防治医务人员职业倦怠发生以及不同严重程度的主要因素。 结论:北京市结核病防治医务人员主要表现为轻中度职业倦怠,建议关注不同岗位结核病防治医务人员的职业需求,培养职业成就感,开展心理疏导,降低职业倦发生程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临床实习期医学生与患者互动对其职业精神培养的研究与启示
编辑人员丨6天前
医学生职业精神的培养是医学教育中院校教育阶段的重要任务。其中,临床实习期是医学生职业精神得到培养和提升的关键时期。实习期间医学生与患者互动是医学生接触临床、实现能力转化的重要途径,是培养职业精神的关键环节。本文通过总结临床实习期医学生职业精神培养的相关研究,发现医学生的职业精神发展受到与患者互动体验的影响,体验式学习理论具备解释医学生与患者互动对职业精神影响机制的潜力,进而能够应用于指导临床实习期医学生在与患者互动过程中职业精神的培养实践,最终期望为我国医学院校临床实习期医学生的职业精神培养提出建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新护士规范化培训期间同伴支持体验的质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评价新护士规范化培训期间对于同伴支持的真实感受与体验。方法:采用现象学质性研究方法,运用目的抽样法,于2020年4—12月选取扬州大学附属医院32名参与规范化培训同伴支持计划的新护士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并运用Colaizzi内容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新护士规范化培训期间同伴支持体验可归纳为3大主题及11个次主题。主题1:认知与态度(情感安全、适应性引导、对同伴支持的价值认可、积极的支持意向);主题2:同伴支持需求(科室相关信息需求、知识和技能经验需求、情感交流需求、职业成长支持需求);主题3:同伴支持体验(适应性行为的改变、认知和情绪的变化、对支持者和支持效果的期望感知存在差异)。结论:重视同伴支持在新护士规范培训期间重要的支持作用,通过搭建新护士同伴支持平台,拓宽经验交流渠道,增强同伴支持体验,促进新护士的角色适应和职业成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实践基地教育质量评价的实证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编制基于学生参与和SERVQUAL模型的全日制护理硕士专业学位(MNS)研究生临床实践基地教育质量评价量表,评价临床实践基地质量,为临床实践基地评价提供参考。方法:以学生参与理论和SERVQUAL模型为框架,构建MNS研究生临床实践基地教育质量评价量表。便利选取6省11所高校176名MNS研究生,发放自编一般资料问卷和MNS临床实践基地教育质量评价量表进行调查。结果:MNS研究生临床实践基地教育质量评价量表共包含有形性、可靠性、响应性、保证性、移情性5个维度28个条目。量表总的Cronbach α系数为0.983~0.987;条目水平内容效度指数(I-CVI)为0.92~0.96,量表水平内容效度指数(S-CVI)为1。结构效度Pearson相关系数为0.785~0.966。探索因子分析,量表KMO值各维度值>0.7,期望部分和实际感受部分KMO值分别为0.956和0.963。提取公因子数分别为2个和3个,累计解释变异量分别为79.1%和78.4%。MNS研究生临床实践基地教育质量实际感知程度低于期望程度,各条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临床实践基地承担临床实践教学时间、临床实践基地级别是影响期望值和实际感受值的主要因素( P<0.05)。重要性—感知绩效分析发现,11个条目落在优势区,3个条目落在维持区,12个条目落在次要改善区,2个条目落在优先改进区。 结论:MNS研究生临床实践基地教育质量评价量表具有较好的信、效度。MNS研究生临床实践基地教育质量实际感受程度低于期望程度。临床实践基地承担临床实践教学时间和临床实践基地级别是期望和实际感受程度的主要因素。亟待改进带教老师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水平以及处理MNS研究生遇到的职业暴露。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整形外科护士前瞻性应对方式的影响因素及管理对策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调查分析整形外科护士前瞻性应对方式的影响因素及管理对策。方法: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采用随机抽样法在本市8家医疗整形机构抽取80名整形外科护士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整形外科护士前瞻性应对方式的影响因素及管理对策。结果:不同年龄的整形外科护士,其前瞻性应对方式总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不同职称、学历、个人月收入、工龄及是否有外出学习进修经历的整形外科护士,其前瞻性应对方式总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整形外科护士前瞻性应对方式与职业价值观、职业期望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呈正相关( r=0.413~0.511, P<0.001)。职称、学历、个人平均月收入、职业期望、职业价值观是整形外科护士前瞻性应对方式的独立性危险因素( P<0.05)。 结论:职称、学历、个人平均月收入、职业期望、职业价值观可以影响整形外科护士前瞻性应对方式,提示需加强整形外科护士的文化素质,为护士提供更专业的培训,提高其工资待遇,增强其前瞻性应对方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