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调坐姿作业疲劳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分析从事长时间单调坐姿作业人员的生理和心理疲劳的影响因素,探讨由于长时间采用坐姿工作而带来的职业疲劳问题。方法:于2021年1月,选择某制造业坐姿工作人员30人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连续4h的模拟坐姿装配作业,采用《疲劳自觉症状量表》(Borg's RPE)获取调查对象的主观疲劳评价、单调感数据,采用多导生理记录仪测量调查对象的肌电信号变化,采用无线传感动作捕捉及力学评估系统获取研究对象的运动学参数和身体姿态相关指标,评估作业者的疲劳状态。结果:从事单调的作业任务时,作业人员的单调感与主观疲劳感呈现了明显的正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976~0.988( P<0.05)。工作开始初期,颈部的主观疲劳感更明显( P=0.046)。随着工作时间延长,背部疲劳感明显高于颈部( P=0.029)。调查对象工作4 h后,背部竖脊肌肌电平均功率频率值出现明显下降( P=0.025)。身体姿态数据显示,肩颈部指标在工作约2 h开始出现明显变化( P颈部=0.032, P肩部=0.021)。腰臀部指标在工作约4 h开始出现明显变化( P左臀=0.031, P右臀=0.028)。颈部的弯曲角度先增加,后减小;腰臀部的屈曲角度随着工作时间延长持续增加。 结论:单调坐姿作业对作业者的疲劳影响主要体现在腰背部,作业的单调感加剧了作业者的主观疲劳感受,应考虑给予作业者相应的劳动保护,合理设置作业内容,建议每间隔2 h,作业者进行适当的活动或短暂的休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正念自我护理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正念自我护理是指通过以好奇心和善良的态度关注当下在精神、身体和外界环境中发生的事情。近年来,正念已成为医学领域关注的重点话题,而正念自我护理能力已被证明可明显改善医护人员的共情疲劳和职业倦怠,提高其情绪稳定性。但目前国内研究对于正念自我护理这一概念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通过对现有文献进行归纳、整理,就正念自我护理概述、现状、对个体的影响、相关评估工具及干预方法进行综述,以期为国内关于正念自我护理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长时间-低强度肌肉疲劳肌电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长时间-低强度肌肉疲劳指作业活动中骨骼肌以低于10%最大随意等长收缩力持续收缩导致肌肉收缩功能下降的现象,是职业性颈、肩、腰、背部不适与疼痛症状高发的主要诱因之一。尽管表面肌电图是评估神经肌肉活动效率的关键生理技术,但在客观检测长时间-低强度肌肉疲劳方面,其有效性仍存在争议。因此,本文阐述长时间-低强度肌肉疲劳的神经生理机制及相关假说,并综述长时间-低强度肌肉疲劳肌电检测指标与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对工作相关肌肉骨骼疾患的早期预防与精准检测有重要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围绝经期妇女职业倦怠、工作压力与抑郁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妇女职业倦怠、工作压力与抑郁的关系。方法:2020年8月至2022年8月随机选取温州市围绝经期妇女1 20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个人一般情况调查表、中国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工作倦怠量表(MB-GS)及流调用抑郁自评量表(CES-D)检测研究对象的职业倦怠、工作压力、社会支持与抑郁情况,并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职业倦怠、工作压力与抑郁的相关性。结果:已婚者的压力源量表、MB-GS评分分别为(47.54±4.54)分、(34.69±4.12)分,均低于未婚、离婚或分居、丧偶者,SSQ评分为(33.28±8.94)分,高于未婚、离婚或丧偶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F=9.49、51.86、17.55,均 P < 0.001);已婚者、未婚、离婚或丧偶者CES-D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中学文化程度的压力源量表、MB-GS、CES-D、SSQ评分分别为(55.41±6.15)分、(44.31±6.13)分、(21.24±4.11)分、(40.76±10.44)分,均高于文化程度为小学及以下、大专及以上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F=147.29、106.46、70.14、13.08,均 P < 0.001)。从事其他非服务职业者的压力源量表、MB-GS、CES-D评分分别为(44.21±3.84)分、(37.78±5.24)分、(17.53±3.42)分、(34.27±6.97)分,均低于从事护理职业、教师职业、其他服务行业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F=207.75、102.47、37.24、137.35,均 P < 0.001)。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压力源量表与MB-GS、CES-D、社会支持量表评分呈正相关( r=0.58、0.62、0.52,均 P < 0.05);MB-GS与CES-D、社会支持量表评分呈正相关( r=0.59、0.68,均 P < 0.05);抑郁自评量表与社会支持量表呈正相关( r=0.65, P < 0.05)。 结论:围绝经期妇女职业倦怠、工作压力与抑郁呈正相关,且与其婚姻情况、社会支持、职业及文化程度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上海市某工业园区职业人群健康状况与需求调查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调查上海市一工业园区职业人群的健康状况与需求,并探讨其原因。方法:该研究为混合方法研究。首先,通过文献研究形成职业人群健康需求清单。然后,在职业人群健康需求清单基础上编制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健康状况、就医情况、健康需求4个部分。于2022年9月16日至10月9日,采用方便抽样法遴选上海市莘庄工业园区内规模和行业具有代表性的3家企业,根据职工总数等比例分配目标样本量,发放电子调查问卷二维码(问卷星)。最后,基于问卷调查结果编制访谈提纲,以深入了解职工健康需求的内涵及原因等,访谈时间为2022年10月15至22日。结果:共调查企业职工819人,其中男性580人(70.82%),年龄主要集中在19~44岁[621人(75.82%)]。其中,348人(42.49%)超重或肥胖,388人(47.37%)定期进行体检,仅有224人(27.35%)进行了主动健康干预。被调查人群的健康需求排在前5位的依次为缓解视疲劳[365人(44.57%)]、改善睡眠[355人(43.35%)]、缓解体力疲劳[343人(41.88%)]、口腔健康[333人(40.66%)]和增强免疫力[332人(40.54%)]。访谈对象来自2家大型企业,共12人。访谈结果显示,手机使用过多、压力大、人际关系与社交困惑、报复性熬夜、久坐、应酬等是造成健康问题的主要原因。结论:上海市莘庄工业园区职业人群健康状况不乐观,健康需求明确,他们的健康问题和需求与工作模式的特点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振动作业对工人职业心理行为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振动作业对工人职业心理行为的影响。方法:2021年5~8月期间以广东省某市20家工厂共384名作业工人作为研究对象,按是否从事振动作业分为振动组和对照组,振动组229人,对照组155人。采用职业紧张量表、职业倦怠量表和作业疲劳症状量表进行问卷调查。采用IBM SPSS 24.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两组独立样本比较采用 t检验,多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LSD检验作进一步两两比较。 结果:振动组职业紧张量表中认知行为紧张[(3.78 ±1.79)分]、心理紧张反应[(4.15 ±2.29)分]、躯体紧张[(2.81 ± 1.65)分]、总得分[(10.74 ± 5.11)分]均高于对照组[(2.23±1.23)分、(2.30±1.62)分、(1.81±1.07)分、(6.34±2.88)分, t=9.31,8.67,6.68,9.72,均 P<0.01];振动组职业倦怠量表中情感耗竭[(8.95 ±3.62)分]、人格解体[(3.24 ±2.16)分]均高于对照组[(5.37±2.72)分、(1.79±1.20)分, t=10.48,7.59,均 P<0.01],个人成就[(26.20 ±2.47)分]低于对照组[(29.73±2.52)分, t=13.64, P<0.01];振动组作业疲劳症状量表中困倦感[(8.38±1.52)分]、情绪不安感[(6.85 ± 1.74)分]、不快感[(6.38 ±1.57)分]、怠倦感[(8.94 ±2.05)分]、视觉疲劳感[(7.83 ± 1.95)分]、总分[(38.37 ± 6.56)分]均高于对照组[(7.89±1.29)分、(6.21±1.32)分、(5.61±1.29)分、(6.54±1.52)分、(6.67±2.02)分、(32.92±5.56)分, t=3.26,3.90,5.00,12.45,5.61,8.48,均 P<0.01]。各工龄组振动作业工人的职业紧张得分、职业倦怠得分和作业疲劳症状得分在总体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1)。6~10年和10年以上工龄组工人的职业紧张、职业倦怠和作业疲劳症状得分均高于0~5年工龄组,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工龄与职业紧张、职业倦怠和作业疲劳存在相关性(均 P<0.01)。振动作业工人的职业紧张量表各维度得分及总得分与职业倦怠量表各维度得分( r=-0.67~0.63, P<0.01)、作业疲劳症状量表各维度得分及总得分( r=0.26~0.73, P<0.01)均具有相关关系。职业紧张对作业疲劳的直接效应为0.417,职业紧张通过职业倦怠对作业疲劳的中介效应为0.127。 结论:振动作业可导致工人的职业紧张、职业倦怠和作业疲劳,是影响职业心理与职业行为的重要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民航员工职业病危害因素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本文对国内外民航员工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总结噪声、放射性因素、有害气体、不良体位、职业应激、倒班疲劳等多种职业病危害因素对民航员工健康的影响。针对民航员工职业病危害因素特点及对健康的影响进行描述,以期对民航相关单位管理人员控制职业病危害因素提供依据,民航员工的职业健康问题需要引起重视并予以管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创伤性分娩事件影响助产士共情疲劳的现象学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深入探究创伤性分娩事件对助产士共情疲劳的影响,为构建有效的防控策略提供理论参考。方法:2021年4—6月采用半结构式访谈法,对广州市5所三级甲等医院15名助产士进行深入访谈。运用Colaizzi分析法和Nvivo12 plus软件分析整合访谈资料,提取主题。结果:提取三大主题,包括创伤性分娩事件特征(发生率高、突发且凶险、可防可控);加剧共情疲劳(降低共情满意水平、加重职业倦怠、加重创伤应激反应);探索有效应对策略(需要时间调适、寻求压力释放)。结论:创伤性分娩事件作为强烈应激,加重助产士共情疲劳症状。管理者应关注创伤性分娩事件这一职业暴露,积极引导助产士进行心理调适;同时加大社会支持,加强对助产士的思政教育,使其具有良好的压力承受能力和优秀的职业心理素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集中医学隔离观察点社区医务人员同情疲劳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集中医学隔离观察点社区医务人员同情疲劳状况及影响因素,为医务人员心理健康干预工作提供依据。方法:2020年9—10月,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用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问卷、职业生命质量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通过问卷调查方式对上海2个区、1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参与集中隔离观察点工作的213名医务人员开展调查,比较不同人口学特征、一般自我效能感、领悟社会支持状态的医务人员的同情疲劳程度,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同情疲劳的3个维度中,213名医务人员同情满意得分为33.00(28.25,37.75)分,超临界值者141人(66.20%);职业倦怠得分为26.00(21.50,30.50)分,超临界值者96人(45.07%);继发性创伤应激得分为25.00(20.50,29.50)分,超临界值者192人(90.1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0 h者相比,污染区工作日均时长>8 h者的同情疲劳程度较高( OR=7.787,95% CI:1.127~53.820, P<0.05);与工作较满意者相比,较不满意者的同情疲劳程度较高( OR=6.209,95% CI:1.474~26.157, P<0.05);与压力一般及较小者相比,压力较大者的同情疲劳程度较高( OR=2.567,95% CI:1.228~5.366, P<0.05);与自信心很高者相比,自信心偏低、自信心较高者的同情疲劳程度均较高( OR=13.519,95% CI:3.394~53.848; OR=3.462,95% CI:1.038~11.548;均 P<0.05);与领悟社会支持感高者相比,领悟社会支持感低者的同情疲劳程度较高( OR=2.071,95% CI:1.027~4.175, P<0.05)。 结论:集中医学隔离观察点医务人员同情疲劳状况待改善,应重点关注污染区日均工作时长较长、工作满意度较低、工作压力较大、一般自我效能感较差、领悟社会支持较差者的同情疲劳状况,及时干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半封闭声道训练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
编辑人员丨1周前
近年来,半封闭声道训练(semi-occluded vocal tract exercises, SOVTE)以其方便高效的特点被接受认可,并已运用于职业歌手的暖嗓及嗓音疾病的防治中。本文综述了国内外文献中有关SOVTE的研究成果,明确其应用范围,评估其应用价值。SOVTE不仅可优化职业歌手的主观评估及客观声学指标,还可改善普通用嗓者的嗓音生理功能以预防嗓音疲劳及声带创伤。另外,SOVTE还可改善嗓音患者的主客观声学指标,促进声带病灶缩小和术后嗓音功能恢复。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SOVTE有望成为普通用嗓者和嗓音疾病患者安全、有效的常规训练手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