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医院科研诚信联盟建设实践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科研诚信是保障科技创新良好有序发展的基础,医院作为临床医学科研的主阵地,要切实履行好主体责任,要做好科研诚信管理工作。由首批43家医院组成的中国医院科研诚信联盟于2021年11月成立,该联盟以"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协作发展"为宗旨,从建设模式、文化体系建设、组织管理、制度建设、宣传教育、预警与监督、技术赋能7个方面进行了建设实践,实现了联盟成员单位科研诚信建设能力的整体提升、政府-医疗机构的有机联动以及内外资源的高效联合,可为我国医疗机构的科研诚信建设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基于"互联网+"及SP的多学科联动教学在静疗专科护士培训中的应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基于"互联网+"及标准化病人(standardized patient,SP)的多学科联动教学对增强静疗专科护士的综合学习和临床实践能力的研究。方法:选择2019年7月至2019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静脉治疗专科培训学习的护士54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7人。对照组采用传统静疗专科护士培训,研究组采用"互联网+"及SP的多学科联动模式。培训结束后对护士进行理论和实践操作考核及满意度调查,并统计两组护士培训期间静脉置管并发症的发生率。采用SPSS 22.0进行 t检验和卡方检验。 结果:两组护士在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两部分理论考核成绩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案例分析和理论考核总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1);研究组护士在实践操作考核中心静脉导管(central venous catheter,CVC)维护、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置入、PICC维护、输液港维护、外周静脉导管置入与维护、无菌技术、置管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和健康教育8个方面以及总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护士满意度分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5.4±3.7)vs.(95.7±2.6)];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4.618, P=0.032)。 结论:"互联网+"及SP的多学科联动教学有助于增强静疗专科护士的综合学习和临床实践能力,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使患者获得高质量的静脉输液治疗护理,保障患者安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消除子宫颈癌之HPV疫苗应用广东专家共识
编辑人员丨6天前
子宫颈癌是常见的严重威胁女性健康的恶性肿瘤,实施对目标人群人乳头瘤病毒(HPV)疫苗接种是实现消除子宫颈癌目标的重要措施之一。本共识专家组一致认为HPV疫苗是安全有效的,接种疫苗是子宫颈癌防控的有效策略,并结合国内外接种经验和广东省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涉及多部门、多学科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具体措施和咨询建议供有关部门决策参考,以利于提高优先推荐人群HPV疫苗接种率。具体包括:加强公众及医务人员子宫颈癌防控知识的健康科普教育,增强疾病预防意识,以增加疫苗信心,提高接种意愿;逐步将HPV疫苗纳入我国免疫规划程序,通过带量采购并大幅降低疫苗价格,多渠道增加支付途径,以提高HPV疫苗的可负担性;推荐低年龄段女性为优先接种人群,建议青春前期人群全程接种2剂次,多种渠道保障重点目标人群的HPV疫苗供应,以提高优先接种人群疫苗的可及性;丰富疫苗接种场景,让受种者获得更好的接种体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善接种便利性;建立健全HPV疫苗接种与子宫颈癌筛查信息化网络互联互通,推进医联体专科联盟建设,促进区域内的三级预防联动工作;建设真实世界研究信息管理大数据研究平台,加强上市后的临床研究,探讨优化筛选更具有可操作性的子宫颈癌防控策略,为加速实现消除子宫颈癌目标提供科学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联动管理干预模式对冠心病PCI患者术后疾病管理能力及心功能恢复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医院-社区-家庭联动管理干预模式对冠心病PCI患者术后疾病管理能力及心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9年7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冠心病PCI患者92例,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及观察组(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各4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性健康教育,观察组实施医院-社区-家庭联动管理干预模式,干预时间为6个月。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疾病管理能力、心功能恢复情况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疾病知识管理、急救管理、日常生活管理、不良嗜好管理、症状管理、治疗依从性管理、情绪管理及疾病管理总评分高于对照组,任务代谢当量(MET)、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6 min步行试验(6-MWT)较对照组明显改善,生活质量评价量表(SF-36)评分及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医院-社区-家庭联动管理干预模式能有效提高冠心病PCI患者术后疾病管理能力,改善患者心功能及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加强贫困地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和能力建设
编辑人员丨6天前
构建和完善中国贫困地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要从医疗机构建设、人才队伍培养、信息化平台及居民健康教育等方面着手,结合所在地区的区域卫生规划和卫生服务需求,建成县、乡、村一体的三级联动、资源整合及优质高效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基于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院校联动教学在儿科护理技能课程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基于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简称理实一体化)的院校联动教学模式在儿科护理技能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上海杉达学院国际医学技术学院2017级2个本科护理专业儿科班59名学生,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分为试验组29名和对照组30名。试验组采用基于理实一体化的院校联动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对照组采用学院传统授课方式教学,比较2组技能操作考核成绩,并通过自行设计的教学效果评价表进行评价。结果:通过理实一体化的院校联动护理技能课程教学后的试验组操作平均成绩为(91.24 ± 3.01)分,对照组操作平均成绩为(87.33 ± 2.9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为5.027, P<0.05);试验组学生教学效果评价得分为(62.61 ± 2.94)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9.67 ± 7.7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为7.965, P<0.05)。 结论:基于理实一体化的院校联动合作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习效果,可进一步缩短学院理论与临床实践的差距,是一种有效的儿科护理教育形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医学研究生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教育学校-导师-研究生“三维联动”模式的建立与实践
编辑人员丨6天前
本研究根据医学研究生的培养特性,建立了医学研究生学校-导师-研究生的“三维联动”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教育模式,并在实践过程中进行了评估和完善。结果显示,模式实施前后研究生在如何规范实施实验(79.86% vs. 89.47%; P=0.021)和正规撰写实验记录的知晓率(84.72% vs. 92.76%; P=0.028)方面有了显著提高。另外,预答辩(85.42% vs. 94.08%; P=0.014)及盲审的合格率(84.03% vs. 93.42%; P=0.010)也有明显提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 “三维联动”模式真正有助于实现研究生、研究生导师及校方的三方共赢,值得进一步实践和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网约护士"上门护理服务培训需求的质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深入了解"网约护士"上门护理服务培训需求和存在的问题,为构建"互联网+护理服务"培训内容体系标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立意抽样法,以最大差异化为原则,于2020年3—5月选择宁波市"网约护士"12名,对其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应用Braun主题分析法分析资料,并提炼主题。结果:共得到4个主题:执业安全教育培训的需求,包括风险防范培训,不良事件处置流程培训,应急预案及并发症处理培训;人文关怀教育培训的需求包括上门服务语言、行为规范培训,护患沟通培训,健康教育知识培训;培训形式多样化的需求;影响培训质量的因素。结论:"网约护士"对执业安全教育和人文关怀教育的需求较大,建议多方联动,尽快完善"互联网+护理服务"应急法律法规,提供多样化培训模式,储备高质量"互联网+护理服务"人才,促进"互联网+护理服务"持续规范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基于网络背景下医学院校心理学实验教学中心多功能联动探索
编辑人员丨6天前
心理学实验教学不仅属于应用心理学本科和研究生教育的重要课程内容,也可协助相当一部分其他学科的实践教学。清晰划分心理学实验教学中心的三大基础功能:教学、科研和服务,便于医学院师生理解其在相应课程教学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同时,论述并提出了网络背景下加强实验中心内部和外部科学联动,提出了使用互联网技术,以此提升实验教学中心的科学使用,体现其最大的价值,达到高校实验室共建目的,以及服务于高校培养创新性和复合型人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亟待探索和建立眼底病慢性病管理模式
编辑人员丨6天前
慢性病是人类健康的重大威胁。眼底病已成为影响日常生活的主要眼科疾病,虽然在治疗方面取得了较大突破,但与其他慢性病管理相比,眼底病患者的管理尚处于起步阶段。加强眼底病患者的管理探索、建立眼底病慢性病管理模式,努力提高患者对眼底病的知晓度和治疗随访的依从性,是目前眼底病管理面临的巨大挑战。各眼科中心要加强科学普及教育,建立区域协作网络,扶持基层医疗能力建设,培养人才,加强培训,促进眼底病的规范化治疗,规范眼底影像检查、诊断,推动眼底慢性疾病诊疗同质化建设。加快分级诊疗体系建设和联动会诊转诊能力,通过系统的眼底病管理和干预,使大量眼底病患者得到早期筛查、确诊、规范化持续治疗和系统性管理,提高广大眼底病患者的生存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