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钛缆钢板联合加长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再发骨折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钛缆环扎钢板联合加长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术后再发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0年1月— 2018年1月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收治的17例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术后再发Vancouver B型股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7例,女10例;年龄65~94岁[(75.7±13.2)岁]。采用钛缆捆绑钢板联合加长PFNA进行翻修手术治疗,同时行抗骨质疏松治疗。术后3 d、3,6和12个月分别摄髋关节正、侧位X线片,记录患者术后骨折愈合情况、围术期并发症、术前及术后6,12个月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视觉模拟评分(VAS)、身体健康评分(PCS)、精神健康评分(MCS)和健康状况调查量表(SF-36)。结果:患者均获随访12~18个月[(15.3±2.8)个月]。患者均获骨性愈合,愈合时间3~6个月[(3.6±1.1)个月]。1例出现腰骶部压疮,经换药后痊愈;2例出现坠积性肺炎,给予抗生素雾化吸入、吸痰等对症处理后完全缓解。术后6,12个月髋关节Harris评分为(76.5±5.2)分和(85.5±5.7)分,较术前(32.8±5.1)分明显提高( P<0.05)。术后6,12个月VAS为(3.3±0.5)分和(1.2±0.7)分,明显低于术前(8.5±0.7)分( P<0.05)。术后6,12个月PCS分别为(44.2±4.9)分和(56.9±5.8)分,较术前(29.3±4.7)分显著提高( P<0.05)。术后6,12个月MCS分别为(47.9±6.8)分和(58.4±7.9)分,较术前(39.7±5.9)分显著提高( P<0.05)。术后6,12个月SF-36评分为(493.9±85.7)和(603.4±76.8)分,明显高于术前(415.9±88.2)分( P<0.05)。 结论:钛缆捆绑钢板联合加长PFNA治疗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再发骨折可提供骨折端的稳定性,促进骨折愈合,减少并发症,减轻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床旁超声指导肺部理疗联合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通气治疗重症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的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利用床旁肺部超声的便利性及其诊断价值,动态监测重症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患儿肺部病变情况,针对病变部位给予适当的物理治疗,并联合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通气(humidified high-flow nasal cannula,HHFNC)治疗的疗效观察。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收集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广东医科大学附属东莞儿童医院PICU收治的60例年龄1个月~2岁、达到重症肺炎诊断标准、呼吸道合胞病毒抗原阳性、需要呼吸支持但未达到机械通气指征的患儿,按是否应用床旁肺部超声监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使用HHFNC呼吸支持并配合常规气道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通过床旁肺部超声技术实时监测患儿肺部病变情况(主要包括肺实变、肺不张、间质综合征等),加以针对性的体位引流,配合拍背、震动排痰。所有病例均在同等基础支持条件(雾化、平喘、抗感染及补液、维持内环境稳定等)下,记录相关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儿使用HHFNC 1 h后的心率、呼吸频率、PaCO 2及氧合指数(PaO 2/FiO 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均>0.05);观察组患儿治疗12 h及48 h后心率、呼吸频率及PaCO 2较对照组下降,PaO 2/FiO 2均较对照组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均<0.05);观察组患儿的吸氧时间、入住PICU时间及总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均<0.05)。 结论:通过床旁肺部超声动态监测患儿肺部病变情况,加以相应的体位引流辅助排痰,配合HHFNC呼吸支持治疗,相比单纯的HHFNC治疗及常规气道护理,能更加有效地改善患儿临床症状,提高氧合,减少二氧化碳潴留,减少吸氧时间、入住PICU时间及总住院时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丹青三甲散治疗慢性肥厚性喉炎期间实施辅助性雾化吸入护理的价值分析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分析丹青三甲散治疗慢性肥厚性喉炎期间实施辅助性雾化吸入护理的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16年4月至2018年4月收治入院的使用丹青三甲散治疗慢性肥厚性喉炎患者57例为研究对象,按照简单随机抽样法分为观察组28例与对照组29例。对照组采取氧气驱动布地奈德护理干预法,观察组在常规干预的基础上使用喉宁雾化剂喷喉。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氧饱和度、临床有效率、中医症候评分、嗓音声学声时、住院时间。结果:两组患者进行辅助雾化吸入护理前血氧饱和度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均得到提升,但观察组的血氧饱和度数值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患者的症状改善率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干预前两组声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两组声时均得到延长,但观察组声时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布地奈德联合喉宁雾化剂辅助护理能够优化常规疗法联合丹青三甲散治疗的慢性肥厚性喉炎患者的临床康复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雾化吸入N-乙酰半胱氨酸和复方异丙托溴铵治疗AECOPD的疗效及对血清LTB4、IL-6、PCT和SOD水平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雾化吸入N-乙酰半胱氨酸和复方异丙托溴铵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清白三烯B4(LTB4)、白细胞介素6(IL-6)、降钙素原(PC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研究。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平谷医院收治的122例AECOPD患者,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 n=61)与对照组( n=61)。其中对照组雾化吸入复方异丙托溴铵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N-乙酰半胱氨酸雾化吸入治疗,疗程均为14 d。对比2组临床疗效及用药安全性。观察2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 1%pred)、FEV 1/用力肺活量(FVC)]、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CAT)评分及血清LTB4、IL-6、PCT和SOD水平的变化情况。 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1%(58/61)]显著高于对照组[83.6%(51/61)]( χ2=4.219, P<0.05)。在各项典型临床表现(咳、痰、喘和肺部哮鸣音)的缓解时间上,观察组较对照组均显著缩短( t=8.075、9.010、6.810、4.969, P值均<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FEV 1%pred、FEV 1/FVC均显著升高( P值均<0.05),FeNO水平和CAT评分则均显著降低( P值均<0.05);但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FEV 1%pred、FEV 1/FVC的改善,FeNO水平和CAT评分的降低均更显著( t=3.512、2.504、7.025、4.372, P值均<0.05)。2组治疗后血清LTB4、IL-6和PCT含量均显著低于治疗前( P值均<0.05),而血清SOD水平均显著增高( P值均<0.05);但治疗后,观察组血清LTB4、IL-6和PCT浓度较同期对照组均显著降低( t=3.621、4.020、10.275, P值均<0.05),血清SOD水平则显著增高( t=4.124, P<0.05)。2组不良反应均少而轻微。 结论:雾化吸入N-乙酰半胱氨酸和复方异丙托溴铵治疗AECOPD的整体疗效满意,能迅速控制患者呼吸道临床表现,明显改善肺功能,这很可能与该联合用药方案能进一步降低FeNO及血清LTB4、IL-6和PCT水平,增强血清中SOD活性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干扰素α1-b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对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究干扰素α1-b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8月至2022年7月于长沙市第三医院就诊的100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采取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和观察组(采取干扰素α1-b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每组各50例,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炎症指标、肺功能指标和血清指标。结果:观察组患儿临床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治疗1周后,观察组乳酸脱氢酶(LDH)、嗜酸性粒细胞计数(EOS)和C反应蛋白(CRP)均低于对照组(均 P<0.05),第一秒肺活量(FEV 1)、用力肺活量(FVC)和第一秒肺活量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 1/FVC)均高于对照组(均 P<0.05),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γ-干扰素(IFN-γ)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均 P<0.05),肺表面活性蛋白D(SP-D)、白细胞介素-4(IL-4)均低于对照组(均 P<0.05)。 结论:干扰素α1-b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应用于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治疗中,能够有效地减轻患儿的临床症状,减轻炎症反应,改善其肺功能,减低血清中SP-D和IL-4水平,提高TGF-和INF-γ水平,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氧气驱动雾化吸入联合有创机械通气对重症肺炎并发呼吸衰竭患者痰液黏稠度、炎症指标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分析氧气驱动雾化吸入联合有创机械通气对重症肺炎并发呼吸衰竭患者痰液黏稠度、炎症指标的影响。方法:按照前瞻性研究收集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在兰溪市中医院治疗的重症肺炎并发呼吸衰竭患者3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150例,常规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治疗组(150例,常规有创机械通气+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痰液黏稠度、炎症指标、血气分析指标,记录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情况及患者机械通气时间、重症监护病房(ICU)时间、住院时间。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痰液黏稠度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Z=7.09, P < 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清白细胞介素6、10水平为(8.19±0.91)μg/L、(19.26±2.17)μg/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2.01±1.34)μg/L、(32.57±3.85)μg/L( t=28.88、36.88,均 P < 0.001);治疗组治疗后动脉血氧分压为(95.75±3.51)mmHg(1 mmHg=0.133 kPa),显著高于对照组的(90.14±3.64)mmHg( t=13.58, P < 0.001),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为(40.65±4.03)mmHg,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4.81±4.12)mmHg( t=8.84, P < 0.001);治疗组治疗后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Z=14.00, P < 0.001);治疗组机械通气时间、ICU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 t=25.82、18.23、15.28,均 P < 0.001)。 结论:给予重症肺炎并发呼吸衰竭患者氧气驱动雾化吸入联合有创机械通气治疗可稀释痰液,减轻患者炎症反应,改善其血气分析指标,降低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风险,促进患者康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基于多索茶碱血药浓度监测的剂量调整对该药与特布他林雾化液联用安全性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基于多索茶碱血药浓度监测的剂量调整对该药与特布他林联合治疗呼吸系统疾病安全性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自2014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在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呼吸内科住院并需要使用多索茶碱注射液和/或特布他林雾化液治疗的患者。将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分为3组:多索茶碱组、特布他林组和多索茶碱联合特布他林组(联合用药组)。3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及对症处理,多索茶碱用法用量为300 mg静脉滴注、1次/d,特布他林为2 ml(5 mg)雾化吸入、3次/d,疗程为7~14 d。比较3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发生1级不良反应者多索茶碱剂量调整为250 mg静脉滴注、1次/d,2级者剂量调整为200 mg静脉滴注、1次/d,≥3级者停用多索茶碱。比较多索茶碱组和联合用药组患者剂量调整前后多索茶碱血药浓度、不良反应减轻或消失者占比、住院时间和治疗有效率。结果:纳入研究的患者共6 582例,多索茶碱组1 438例,男性793例,女性645例,年龄(61±11)岁;特布他林组2 217例,男性1 281例,女性936,年龄(60±15)岁;联合用药组2 927例,男性1 644例,女性1 283例,年龄(63±12)岁。3组患者性别、年龄分布和基础疾病、合并疾病及合并用药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3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分别为13.1%(189/1 438)、8.9%(197/2 217)和21.2%(620/2 927),联合用药组高于多索茶碱组( χ 2=41.271, P<0.001)和特布他林组( χ 2=142.766, P<0.001),多索茶碱组高于特布他林组( χ 2=16.738, P<0.001)。联合用药组震颤、头痛发生率均高于单独用药的2组( P<0.001);高血糖发生率高于多索茶碱组( P=0.003);失眠发生率高于特布他林组( P<0.001);心动过速发生率高于特布他林组( P<0.001);恶心发生率低于多索茶碱组( P<0.001),高于特布他林组( P<0.001);情绪异常发生率高于特布他林组( P=0.017)。3组均未发生≥3级不良反应,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中1级和2级不良反应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 2=1.097, P=0.578)。联合用药组和多索茶碱组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剂量调整前多索茶碱血药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调整后血药浓度均降低(均 P<0.001),且联合用药组低于多索茶碱组[(8.38±2.19)μg/ml)比(10.64±2.55)μg/ml, P<0.001];联合用药组不良反应消失或减轻者占比高于多索茶碱组[40.81%(253/620)比30.16%(57/189, P=0.008)],住院时间短于多索茶碱组[(10±2)d比(15±3)d, P<0.001],治疗有效率高于多索茶碱组[531(85.65%)比136(71.96%, P<0.001)。 结论:多索茶碱注射液与特布他林雾化液联用时,通过多索茶碱血药浓度监测控制该药血药浓度在(8.38±2.19)μg/ml,既可提高疗效,又可提高联合用药的安全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布地奈德联合复方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对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二氧化碳分压、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观察布地奈德联合复方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对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 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 方法:选取古交市中心医院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12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抛硬币分组法将入选者分为两组,对照组(62例)采用常规对症治疗,研究组(62例)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采用布地奈德联合复方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症消失时间、临床疗效、炎性反应及血气分析指标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气喘、咳嗽、肺啰音、发热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2.28±0.71)d、(3.30±0.82)d、(5.25±1.03)d、(19.01±2.65)h]均短于对照组[(2.71±0.89)d、(3.81±0.98)d、(5.72±1.37)d、(20.76±3.12)h]( t=2.97、3.14、2.15、3.36,均 P < 0.05)。研究组总有效率(91.94%)及动脉血氧分压(PaO 2)水平[(83.94±4.02)mmHg]均高于对照组[77.42%、(81.25±5.53)mmHg](χ 2=5.03, t=3.09,均 P < 0.05);研究组白细胞介素18(IL-18)、33(IL-33)及TNF-α、PaCO 2[(141.03±34.69)ng/L、(143.87±38.43)ng/L、(75.49±18.43)ng/L、(41.85±3.31)mmHg]水平均低于对照组[(158.64±47.92)ng/L、(162.75±50.32)ng/L、(83.22±21.75)ng/L、(43.58±4.46)mmHg]( t=-2.34、-2.34、-3.23、-2.45,均 P < 0.05)。 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布地奈德联合复方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效果更佳,能够有效降低PaCO 2、TNF-α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AECOPD伴呼吸衰竭的疗效及对炎症相关因子、C3a、C3aR水平影响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评价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的效果及对炎症相关因子、补体3a(C3a)、C3a受体(C3aR)水平及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17(Th17)、Th17/调节性T细胞(Treg)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22年3月晋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AE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简单随机法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给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观察组在正压通气基础上给予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及COPD评估测试(CAT)评分、炎症相关因子[白细胞计数(WBC)、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23(IL-23)]、补体(C3a、C3aR)、Th17、Treg、生命体征、血气指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33%(56/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48/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两组炎症相关因子、补体及Th17、Th17/Treg比值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均 P<0.05),Treg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均 P<0.05),且观察组炎症相关因子、补体及Th17、Th17/Treg比值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 P<0.05),Treg水平高于对照组( P<0.05)。治疗后两组心率(HR)、呼吸频率(RR)、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 2)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均 P<0.05),血氧饱和度(SaO 2)、动脉血氧分压(PaO 2)、pH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均 P<0.05),且观察组肺功能、生命体征及血气指标优于对照组(均 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P<0.05)。治疗后两组CAT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均 P<0.05),且观察组CAT评分低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1.67%(1/60)]与对照组[5.00%(3/6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AECOPD伴呼吸衰竭可纠正患者Th17/Treg失衡,减轻炎症反应,改善血气指标,促进康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唑来膦酸注射液诱发支气管哮喘
编辑人员丨2天前
1例77岁女性患者因骨质疏松症接受唑来膦酸注射液5 mg静脉滴注。该患者既往有哮喘病史,用药前无哮喘发作。静脉滴注唑来膦酸注射液19 h后,患者出现喘憋、呼吸困难,肺部可闻及哮鸣音,诊断为支气管哮喘发作,考虑为唑来膦酸注射液所诱发。立即给予甲泼尼龙静脉滴注,多索茶碱静脉泵入,沙丁胺醇联合异丙托溴铵及吸入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30 min后喘憋和呼吸困难症状缓解。26 h后支气管哮喘再次发作,再次给予上述治疗后好转。但患者活动耐量下降,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及孟鲁司特钠口服治疗,3个月后活动耐量恢复至静脉滴注唑来膦酸注射液之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