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职业人群工作相关颈部疼痛现状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 调查中国职业人群工作相关颈部疼痛的发生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2018年1月—2020年12月,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以我国26个省市10个重点行业251家企业57 501名在职员工为研究对象,采用《中文版肌肉骨骼疾患调查表》对我国主要产业职业人群进行大样本横断面调查.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各研究因素与颈部疼痛(频率、持续时长、疼痛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我国职业人群工作相关颈部疼痛发生率为34.52%(19 852/57 501),其中,作业人员每月出现颈部疼痛的发生率为24.62%(14 158/57 501),颈部疼痛持续超过1周的发生率为28.32%(16 283/57 501),严重疼痛的发生率为16.23%(9 331/57 5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不同人口学特征(性别、教育水平、自我健康状况等)、职业特征(工龄、头颈部姿势及其持续时间)均会影响颈部疼痛的发生频率、持续时长和严重程度(P<0.05).相比工作时头颈部直立且不长时间保持相同姿势的作业人员,其他组别在颈部疼痛的3个维度(发生频率、持续时间和严重程度)上均有更高的风险(P<0.05),其中,长时间保持头颈部后仰是风险最高的作业姿势(每月出现颈部疼痛:OR=5.84,95%CI:4.93~6.92;颈部疼痛持续超过1周:OR=6.21,95%CI:5.25~7.33;颈部出现严重疼痛:OR=6.73,95%CI:5.17~8.75).结论 我国主要产业的职业人群普遍存在工作相关颈部疼痛,保持头颈部良好姿势、合理的休息或颈部活动,可以降低颈部疼痛的发生风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老年慢性肌肉骨骼疼痛患者睡眠特征潜在剖面分析及其生活质量差异比较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 基于潜在剖面分析(latent profile analysis,LPA),探讨老年慢性肌肉骨骼疼痛(chronic musculo-skeletal pain,CMP)患者睡眠质量的潜在亚型,并分析各亚型在生活质量上的差异.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3年1-7月就诊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疼痛科和关节外科的508例老年CMP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世界卫生组织生命质量测定量表简表进行调查.结果老年CMP患者睡眠质量可分为4个亚型:低睡眠效率型(29.70%)、睡眠良好型(51.80%)、睡眠时间不足-高用药型(14.80%)、主观睡眠不良-睡眠紊乱型(3.70%),4个类别患者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文化程度、现存疼痛程度、疼痛发作情况、疼痛部位数量、口服镇痛药物情况及规律运动情况在不同类别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个类别患者世界卫生组织生命质量测定量表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CMP患者睡眠质量可分为4个潜类别,不同类别群体在生活质量上表现各异.应重点关注文化程度低、疼痛程度重、疼痛部位多、疼痛持续发作、长期口服镇痛药物和无规律运动的患者,并根据不同类别患者的特征进行合理的睡眠卫生教育和心理支持,以便更好地应对并缓解睡眠稳态失衡问题,提高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骨纤维发育不良致股骨近端畸形的手术治疗进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骨纤维发育不良(fibrous dysplasia of bone,FD)是一种以髓内纤维性病变为特征的类肿瘤样疾病,病变区域骨的发育停滞在未成熟的编织骨阶段,无法形成正常的骨小梁,导致骨的结构改变和力学强度降低;在负重时常出现反复的病理性骨折,进而继发受累骨的弯曲畸形、肢体短缩及步态异常。股骨近端是FD肢体畸形常累及的部位,畸形类型和程度复杂多样,多表现为逐渐加重的髋关节内翻及骨干弯曲。矫正畸形的目的是恢复股骨正常的机械轴线和长度,从而恢复肢体的功能,避免畸形进展以及缓解因反复的病理性微骨折而导致的疼痛症状,这较病灶本身的治疗更加重要。术前应根据病变的位置、范围以及病变类型个体化制定每一例患者的治疗方案,术后需对患者长期随访,进行矫形方案的调整。是否应进行病灶刮除植骨以及使用植骨材料的种类仍存在争议,应基于矫形原则对FD股骨进行畸形分析,确定畸形类型及畸形顶点位置,设计截骨方案,并进行术前模拟。虽然截骨后髓内或髓外固定方式均可提供足够的生物学稳定,但应根据术中具体情况决定使用何种固定装置。FD患者骨的愈合以及再生均无明显异常,但是生成的骨痂中包括发育不良的骨组织。FD患者在肢体畸形治疗后容易出现畸形复发,需长期密切随访以便进行矫形方案的调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2022年英国风湿病学会关于生物和靶向合成DMARDs治疗银屑病关节炎的指南
编辑人员丨6天前
银屑病关节炎(psoriatic arthritis, PsA)是一种慢性、炎症性肌肉骨骼疾病,具有高度异质性,包括多种肌肉骨骼表现和关节外表现。2022年5月英国风湿病学会在 Rheumatology杂志上发表了"2022年英国风湿病学会关于使用生物和靶向合成的改善病情抗风湿药(b/tsDMARDs)治疗PsA的指南" [1]。本指南在上一版的基础上,补充制定了新的推荐意见,包括4条治疗总原则[①治疗决定需要个体化,且应由PsA患者与其临床医生共同决策(推荐强度98%);②PsA所有药物选择应考虑以下因素:具有不同区域活动的病情表现、用药史、银屑病、葡萄膜炎和炎症性肠病等相关疾病,伴发病和患者偏好(推荐强度97%);③当PsA患者和临床医生考虑一套临床适用且疗效相当的治疗方案时,考虑给药成本、剂量、价格和利弊约定,选择最便宜的药物(推荐强度88%);④若PsA患者对b/tsDMARD反应不充分,应考虑潜在的因素,包括:诊断是否正确、患者的依从性、其他原因引起的疼痛、药物水平和免疫原性(推荐强度95%)],推荐意见涵盖了不同受累区域、相关疾病(银屑病、葡萄膜炎及炎症性肠病)、治疗策略、处方调整以及生活方式选择等共30条,具体建议见表1。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胫骨截骨近端开槽逆行交锁髓内钉固定矫正胫骨骨纤维结构不良所致畸形的疗效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胫骨截骨近端开槽逆行交锁髓内钉固定矫正儿童及青少年胫骨骨纤维结构不良(osteofibrous dysplasia,OFD)所致畸形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接受胫骨截骨近端开槽逆行交锁髓内钉固定矫正胫骨骨纤维结构不良畸形患儿的病历资料,随访3年以上且资料齐全的患儿15例,男8例、女7例,年龄(10.1±2.5)岁(范围7.1~12.6岁)。均为单侧,左侧8例、右侧7例。比较术前、术后和末次随访时影像学改变,包括病变范围(病灶纵向长度/胫骨长度)、胫骨冠状位及矢状位力线、双下肢不等长。结果:15例患儿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3.4±1.3)年(范围3.0~6.6岁)。术前均存在明显胫骨前弓畸形及跛行,其中7例有疲劳性疼痛、3例存在病理性骨折。术后疼痛症状消失,跛行改善9例、消失6例。15例患儿胫骨截骨或骨折端的骨愈合时间为(3.9±0.7)个月(范围3~5个月)。术前病变范围为0.41±0.17,术后即刻为0.38±0.17,末次随访时为0.30±0.1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F=0.101, P=0.904)。术前胫骨前弓角为28.30°±6.62°(范围20°~45°),术后即刻为4.73°±1.53°,末次随访时为6.87°±1.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159.739, P<0.001)。术前胫骨在冠状面无明显成角畸形,胫骨近端内侧角及胫骨远端外侧角分别为87.50°±1.46°和88.30°±1.62°,术后即刻分别为88.40°±1.46°和88.70°±1.45°,末次随访时分别为88.00°±1.39°和89.10°±1.5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F=1.741, P=0.188; F=1.016, P=0.371)。术前双下肢不等长为(0.60±0.98) cm,末次随访时为(0.18±0.93) c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0.096, P=0.761)。术后未出现感染等并发症。 结论:对胫骨骨纤维结构不良导致的胫骨畸形不行病灶刮除,仅行楔形截骨矫形恢复下肢力线,截骨近端开槽逆行交锁髓内钉固定可获得良好的矫形效果,且不损伤青少年儿童的胫骨近、远端骺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微创介入镇痛治疗促进慢性疼痛疾病精准治疗和全程管理
编辑人员丨6天前
微创介入镇痛技术是疼痛科的核心诊疗技术,能对慢性肌肉骨骼疼痛、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慢性癌性疼痛等疾病进行创伤小、效果好的临床诊治,随着新理念、新材料的涌现,微创介入镇痛在慢性疼痛疾病诊疗中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以实现慢性疼痛疾病的精准诊疗和全程质量管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富血小板血浆在慢性肌肉骨骼疼痛疾病中的应用专家共识
编辑人员丨6天前
富血小板血浆是通过离心的方法从自体血中制备出来的高浓度血小板血浆,其注射疗法可增强组织修复和再生,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治疗骨关节疾病、肌腱和筋膜损伤、椎间盘源性疼痛等慢性肌肉骨骼疼痛疾病。在临床应用中应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禁忌证,并按照不同设备参数要求,规范操作方法和流程。注意安全性评价和预防不良反应,适时进行疗效随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长时间-低强度肌肉疲劳肌电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长时间-低强度肌肉疲劳指作业活动中骨骼肌以低于10%最大随意等长收缩力持续收缩导致肌肉收缩功能下降的现象,是职业性颈、肩、腰、背部不适与疼痛症状高发的主要诱因之一。尽管表面肌电图是评估神经肌肉活动效率的关键生理技术,但在客观检测长时间-低强度肌肉疲劳方面,其有效性仍存在争议。因此,本文阐述长时间-低强度肌肉疲劳的神经生理机制及相关假说,并综述长时间-低强度肌肉疲劳肌电检测指标与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对工作相关肌肉骨骼疾患的早期预防与精准检测有重要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个体因素和劳动组织对汽车装配工颈部疼痛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个体因素和劳动组织对汽车装配工颈部疼痛(下称颈痛)患病率的影响,为企业优化颈痛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于2021年1月,采取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十堰某汽车制造厂抽取656名工龄≥1.0年的装配工作为对象,采用《肌肉骨骼疾患调查表》对其颈痛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进行调查。计数资料率的比较采用Pearson χ 2检验或趋势性χ 2检验。颈痛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汽车装配工一年内颈痛患病率(以下简称颈痛患病率)为53.94%(342/634)。女性颈痛患病率(69.1%)高于男性(48.6%, P<0.01)。颈痛患病率与工龄、劳累自评、每周工作几小时、在同一车间工作、每班休息天数、每班累积休息时间等有关( 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患颈痛的风险是男性的2.434倍;每周工作时间每增加1 h,颈痛的风险增加18.9%;工间休息为颈疼的保护因素,每班休息次数1、2、≥3次,颈痛风险均降低( R=0.405、0.311、0.302,95% CI=0.205~0.803、0.169~0.572、0.142~0.642, P<0.05)。 结论:汽车装配工颈痛患病率较高,企业在安排生产时应充分考虑性别、每周工作时间和工间休息次数等影响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海军某部慢性疼痛官兵心理灵活性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分析海军某部慢性疼痛官兵心理灵活性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以期为部队官兵慢性疼痛的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选取海军某部346名舰艇官兵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慢性疼痛现状调查以及疼痛刻板心理评估量表评估。结果:部队官兵慢性疼痛类型多为肌肉骨骼疼痛(67.92%)、头痛与额面痛(28.32%),疼痛刻板心理得分为(35.30±13.48)分。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提示,影响心理灵活性的因素是疼痛对情绪的影响,疼痛对情绪影响越低,心理灵活性越好。结论:慢性疼痛官兵心理灵活性相对较好,今后可针对疼痛对情绪的影响,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以减少慢性疼痛刻板心理的形成,提高慢性疼痛治疗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