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疏木培土隔药灸干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及负性情绪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究疏木培土隔药灸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肝郁脾虚证)患者临床症状及负性情绪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9月至2022年6月在南京市中医院脾胃病科就诊的72例肝郁脾虚证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进行随机对照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脱落2例,共34例)和对照组(脱落1例,共35例),对照组予以口服痛泻要方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隔药灸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4周。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肠易激综合征生命质量量表(IBS-QOL)评分、肠易激综合征病情严重程度量表(IBS-SSS)评分、粪便性状评分及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12%(32/3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43%(25/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 = 6.18, 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中医证候积分为(7.62 ± 4.08)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9.89 ± 4.7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 = 2.14, P<0.05)。治疗后3 d观察组患者的生命质量评分在心境恶劣、行为障碍、健康担忧、进食逃辟及社会功能5个维度方面分别为(82.44 ± 11.46)、(80.25 ± 11.67)、(76.23 ± 12.67)、(59.80 ± 15.14)和(79.23 ± 11.59)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57 ± 12.39)、(72.35 ± 15.48)、(69.76 ± 13.11)、(50.00 ± 16.17)和(73.04 ± 13.1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值为- 3.09 ~ - 2.08,均 P<0.05)。治疗后3 d观察组IBS-SSS评分和Bristol粪便性状评分分别为(118.24 ± 40.64)、(5.09 ± 0.62)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46.86 ± 60.09)、(5.51 ± 0.6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 = 2.31、2.76,均 P<0.05)。治疗后3 d观察组的HADS-A、HADS-D评分分别为(6.26 ± 1.75)、(5.29 ± 1.47)分,与同期对照组的(7.26 ± 2.19)、(6.17 ± 2.11)分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 = 2.08、2.00,均 P<0.05)。 结论:疏木培土隔药灸可有效改善肝郁脾虚证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减轻负性情绪,提高生命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加味四逆散结合穴位贴敷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肝郁脾虚证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评价加味四逆散联合穴位贴敷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肝郁脾虚证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2018年10月-2020年12月本院104例IBS-D肝郁脾虚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52例。2组均先口服蒙脱石散,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加用匹维溴铵片,研究组给予加味四逆散联合穴位贴敷治疗。2组均治疗4周。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中医症状评分,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IL-6、IL-8、TNF-α水平,观察并记录患者大便性状恢复正常时间、腹痛消失时间、大便次数恢复正常时间,评价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3%(48/52)、对照组为75.0%(39/5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5.696, P=0.017)。治疗后,观察组腹痛、腹泻、大便次数多、烦躁易怒、神疲乏力、胁肋胀痛评分低于对照组( t值分别为15.492、16.827、13.419、10.831、14.736、12.437, P值均<0.001),血清IL-6、IL-8、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 t值分别为16.390、21.528、18.734, P值均<0.001)。观察组大便性状恢复正常时间[(3.79±0.63)d比(4.84±0.79)d, t=7.493]、腹痛消失时间[(2.63±0.32)d比(3.91±0.37)d, t=18.869]、大便次数恢复正常时间[(3.26±0.57)d比(4.19±0.68)d, t=7.558]较对照组明显缩短( P<0.01)。 结论:加味四逆散联合穴位贴敷可有效改善IBS-D肝郁脾虚证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血清炎性细胞因子水平,提高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柴平汤联合脐灸治疗肝郁脾虚证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观察柴平汤联合脐灸治疗肝郁脾虚证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肝郁脾虚证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1例.观察组给予柴平汤联合脐灸治疗,对照组给予匹维溴铵片治疗,连续治疗4周.治疗1个月后,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肠易激综合征症状严重程度量表(IBS-SSS)评分以及肠易激综合征生活质量量表(IBS-QOL)评分的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患者的复发情况和安全性.[结果](1)治疗后,2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IBS-SSS评分、IBS-QOL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中医证候积分、IBS-SSS评分、IBS-QOL评分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32%(28/31),对照组为74.19%(23/31),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结束后12周随访,观察组的复发率为14.29%(4/28),对照组为47.83%(11/23),观察组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期间,2组患者均未出现水泡、烫伤、疼痛等不良反应,且患者的各项安全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结论]柴平汤联合脐灸治疗肝郁脾虚证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疗效显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刘凤斌教授从脾虚论治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证经验
编辑人员丨2024/7/13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with predominant diarrhea,IBS-D)是临床常见的胃肠道疾病之一,刘凤斌教授治疗IBS-D经验丰富,认为其归属于中医学"泄泻"病范畴,病因病机以脾虚为本,常见证型有肝郁脾虚证、脾虚湿滞证、脾虚湿热证、脾肾不足证,治疗上以健脾补气、顾护中土为主,兼疏肝、祛湿、清热、补肾,调畅全身气机,常用的药对有甘草-白芍、陈皮-青皮、防风-白芍、柴胡-枳实,木香-黄连等,刘凤斌教授每以此法在临床辨证论治时,均能取得较好疗效,因此值得推广使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13
-
健脾止泻汤联合匹维溴铵片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肝郁脾虚证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6/1
目的:观察健脾止泻汤联合匹维溴铵片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肝郁脾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IBS-D肝郁脾虚证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匹维溴铵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健脾止泻汤治疗.2组均治疗4周.评价2组临床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IBS症状严重程度积分(IBS-SSS)、血清细胞因子指标、肠屏障功能指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75%,高于对照组79.17%(P<0.05).治疗后,2组腹痛、腹胀、腹泻、急躁易怒、纳呆、两胁胀满及身倦乏力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各项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生活困扰度、腹痛天数、腹痛程度、腹胀程度、排便满意度评分及总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各项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干扰素-γ(IFN-γ)、二胺氧化酶(DAO)、D-乳酸(D-LA)、肠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2组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脾止泻汤治疗IBS-D患者,通过抑制胃肠道炎性反应,修复肠屏障功能,有效缓解腹痛、腹泻等临床症状,进而改善患者日常生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1
-
痛泻安肠方对肠易激综合征小鼠短链脂肪酸代谢及Th1/Th2细胞免疫平衡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4/27
目的 观察痛泻安肠方对肝郁脾虚证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小鼠模型短链脂肪酸代谢及Th1/Th2细胞免疫平衡的影响.方法 30只18-22 g的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痛泻安肠方低剂量组、痛泻安肠方中剂量组、痛泻安肠方高剂量组,每组6只.采用束缚应激联合番泻叶灌胃复制IBS-D小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分别予相应浓度中药灌胃14 d,每日1次,通过靶向代谢组学检测小鼠粪便中短链脂肪酸含量的变化,并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肠系膜淋巴结中CD3+CD4+INF-γ+T细胞(Th1细胞)、CD3+CD4+IL-4+T细胞(Th2细胞)的占比情况.结果 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小鼠粪便短链脂肪酸(SCFAs)相对含量显著升高(P<0.01),尤其是乙酸、丙酸及丁酸的含量均显著升高(P<0.01或P<0.05);不同剂量痛泻安肠方治疗后,粪便总SCFAs相对含量显著降低(P<0.01),乙酸、丙酸及丁酸均有不同程度降低,其中痛泻安肠方各剂量组均可显著降低乙酸和丁酸的含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低剂量组及中剂量组可显著降低丙酸的含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造模后,肠易激综合征小鼠肠系膜淋巴结的Th2细胞占比明显降低,而Th1细胞占比及Th1/Th2细胞比率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痛泻安肠方各剂量组Th2细胞占比均有升高,Th1细胞占比及Th1/Th2细胞比率降低.结论 痛泻安肠方可以降低IBS-D小鼠粪便SCFAs的含量,调节小鼠Th1/Th2细胞免疫紊乱.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基于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探讨安肠汤联合艾灸治疗肝郁脾虚证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及其机制
编辑人员丨2024/4/27
目的:基于Toll样受体4(TLR4)/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探讨安肠汤联合艾灸治疗肝郁脾虚证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的疗效及其机制.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在2019年4月~2022年12月期间收治的108例腹泻型IBS患者分为对照组(常规药物联合艾灸治疗,n=54)和研究组(对照组基础上接受安肠汤治疗,n=54).对比两组疗效、中医证候总积分、IBS症状严重程度问卷(IBS-SSS)评分、肠屏障功能指标、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相关信使核糖核酸(mRNA)表达水平.结果:研究组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总积分、IBS-SSS评分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肠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D-乳酸及二胺氧化酶(DAO)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TLR4、MyD88、NF-KB mRNA表达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安肠汤联合艾灸治疗肝郁脾虚证腹泻型IBS患者,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和肠屏障功能,疗效较好,可能与调节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痛泻要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4/3/30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with diarrhoea,IBS-D)是最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发病机制复杂,临床表现个体差异性大.目前西药主要是对症治疗,但仍存在停药后反复发作等弊端.中药治疗IBS-D辨证施治,疗效显著.IBS-D属于中医学"肠郁""腹痛""泄泻"等范畴,病变部位主要在肝脾.中医药疏肝健脾方法治疗IBS-D从改善脾胃功能、调节情志出发,对肝郁脾虚型IBS-D腹痛腹泻等临床症状疗效确切,其中以痛泻要方为代表.痛泻要方能够缓解肠肌痉挛导致的腹痛,改善腹泻的症状;且具有降低IBS-D模型大鼠的内脏高敏感、改善免疫功能、调节脑肠肽等作用.近几年的研究表明痛泻要方对改善肠道菌群失调、降低肠道通透性以及表观遗传等方面亦有影响.该文章全面综述了目前关于痛泻要方治疗IBS-D作用机制,为经方治疗IBS-D提供最新的理论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30
-
乌灵胶囊联合针灸治疗肝郁脾虚证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编辑人员丨2024/3/30
目的 探讨乌灵胶囊联合针灸治疗肝郁脾虚证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with diarrhea,IBS-D)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肝郁脾虚证IBS-D患者1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0例.对照组给予水疗基础治疗+口服马来酸曲美布汀胶囊和乌灵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之上联合针灸治疗.评价两组患者的综合疗效和总体证候疗效,采用肠易激综合征生活质量量表(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quality of life scale,IBS-QOL)对肝郁脾虚证I BS-D患者治疗前和疗程结束后生活质量变化情况进行评估,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评估患者治疗前与疗程结束后焦虑程度,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评估患者治疗前与疗程结束后的抑郁程度.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患者血清二胺氧化酶(diamine oxidase,DAO)、D-乳酸和肠脂肪酸结合蛋白(intestinal fatty acid binding protein,IFBP)、5-羟 色胺(5-hydroxyteyptamine,5-H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 related peptide,CGRP)水平.结果 观察组的综合疗效97.14%(68/70)高于对照组85.71%(60/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833,P<0.05);观察组的总体证候疗效98.57%(69/70)高于对照组82.86%(58/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260,P<0.05);观察组疗程结束后IBS-QO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72,P<0.05),观察组疗程结束后HA-MA、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535,10.534,P<0.05);观察组疗程结束后DAO、D-乳酸、IFAB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229,13.046,7.016,P<0.05);观察组疗程结束后HT、CGRP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20,2.027,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8.57%(6/70)高于对照组5.71%(4/70)(x2=0.431,P>0.05).结论 乌灵胶囊联合针灸可提升临床疗效,可有效改善IBS-D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焦虑抑郁状态,同时对降低DAO、D-乳酸、IFABP、5-HT、CGRP水平,缓解胃肠道症状效果显著,且安全性较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30
-
肝郁脾虚证腹泻型IBS模型大鼠结肠紧密连接蛋白、AQP3及AQO4的变化
编辑人员丨2024/1/20
目的 研究肝郁脾虚证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BS)模型大鼠在模型复制过程中腹泻症状及结肠紧密连接蛋白、水通道蛋白(AQP)3 及AQP4 的变化.方法 采用给予番泻叶联合束缚应激的方法复制D-IBS大鼠模型,并设立单纯灌服番泻叶组及单纯束缚组作为对照,分别于实验前、实验第 7、14、21 及 28 天检测各组稀便级及模型大鼠结肠紧密连接蛋白、AQP3 及AQP4 表达.应用免疫组化法和Western印迹检测结肠紧密连接蛋白、AQP3 及AQP4 表达.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除肝郁 1 组外,各建模组灌服番泻叶后 5 h内稀便级显著升高,结肠紧密连接蛋白、AQP3、AQP4 阳性表达及表达量均显著下调(P<0.05,P<0.01);与脾虚 3 组、肝郁 1 组比较,肝郁脾虚 1 组稀便级显著增加,结肠紧密连接蛋白、AQP3、AQP4 阳性表达及表达量均显著下降(P<0.05,P<0.01);与脾虚 4 组、胆郁 2 组比较,肝郁脾虚 2 组稀便级显著增加,结肠紧密连接蛋白、AQP3、AQP4 阳性表达及表达量均显著下降(P<0.05,P<0.01).结论 紧密连接蛋白、AQP3、AQP4 与肝郁脾虚证D-IBS腹泻密切相关,可能为D-IBS肝郁脾虚证病机的物质基础中一类重要因素,为肝郁因素加重脾虚症状提供实验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