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治疗方案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评价:基于15种中药联合益生菌治疗方案的网状Meta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7/6
目的:基于网状Meta分析,评价不同中药联合益生菌治疗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AD)的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安全用药方案提供循证医学依据.方法:在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知网、中华医学期刊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中检索中药联合益生菌治疗AAD的随机对照试验(观察组干预措施为中药联合益生菌,对照组干预措施为单纯使用益生菌),检索时间截至 2023 年 1 月.采用贝叶斯网状Meta分析方法,对不同中药联合益生菌治疗AAD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价.结果:筛选出 21 篇随机对照试验文献,涉及患者 2 093 例;使用的中药包括健脾补肾固摄汤、人参败毒散或健脾止泻汤、四逆汤联合四神汤、参术止泻汤、乌梅丸、巴特日-7味丸、胃肠安丸、参苓白术颗粒(参苓白术散)、小儿腹泻散、参苓白术散+补肺汤、醒脾养儿颗粒、儿泻停颗粒、黄芪建中汤、马齿苋煎煮液、固本益肠片共 15 种.以总有效率为基础指标进行贝叶斯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人参败毒散或健脾止泻汤的效果最佳(OR=12,95%CI=3.1~78.0),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文献研究前后患者的身体指标未见异常,15 种中药联合益生菌治疗AAD的研究方案未对患者造成伤害;同时在鼠类的AAD模型复现上也得到了相应的证实,可以认为本次网状Meta分析的结果是安全、可靠的.本研究中的中药联合益生菌治疗AAD的疗效均优于单纯使用益生菌,能有效缩短病程,为临床用药提供了循证医学证据,但仍需要更多的研究支持和验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6
-
健脾止泻汤联合匹维溴铵片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肝郁脾虚证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6/1
目的:观察健脾止泻汤联合匹维溴铵片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肝郁脾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IBS-D肝郁脾虚证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匹维溴铵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健脾止泻汤治疗.2组均治疗4周.评价2组临床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IBS症状严重程度积分(IBS-SSS)、血清细胞因子指标、肠屏障功能指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75%,高于对照组79.17%(P<0.05).治疗后,2组腹痛、腹胀、腹泻、急躁易怒、纳呆、两胁胀满及身倦乏力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各项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生活困扰度、腹痛天数、腹痛程度、腹胀程度、排便满意度评分及总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各项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干扰素-γ(IFN-γ)、二胺氧化酶(DAO)、D-乳酸(D-LA)、肠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2组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脾止泻汤治疗IBS-D患者,通过抑制胃肠道炎性反应,修复肠屏障功能,有效缓解腹痛、腹泻等临床症状,进而改善患者日常生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1
-
温肾健脾汤联合蒙脱石散治疗ICU脾肾阳虚型腹泻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3/23
目的:观察温肾健脾汤联合蒙脱石散对重症监护病房(ICU)脾肾阳虚型腹泻患者的治疗疗效.方法:选取ICU脾肾阳虚型腹泻患者 63 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 32 例和对照组 31 例.对照组采用蒙脱石散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温肾健脾汤治疗.比较 2 组临床疗效、止泻时间以及肠内营养足量时间、胃肠动力学指标[血清胃泌素(GAS)、胃动素(MOT)、5-羟色胺(5-HT)]、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水平、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 96.88%,对照组为 74.19%,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血清GAS、MOT、5-HT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观察组GAS、MOT、5-H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 组CRP、ERS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CRP、ERS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止泻时间、肠内营养足量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无出现不良反应,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68%,2 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 组均未见严重并发症.结论:温肾健脾汤联合蒙脱石散治疗ICU脾肾阳虚型腹泻疗效显著,可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缓解机体炎症反应,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23
-
疏肝和中止泻汤联合皮内埋针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34例
编辑人员丨2024/2/3
肠易激综合征是临床常见胃肠道疾病,是一组包含腹痛、腹胀或腹部不适,伴排便习惯改变等临床表现的症候群.据流行病学调查,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总体发生率约为10% ~15%,并且发病率呈逐年上升态势,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1].西医常用治疗药物有解痉剂、止泻剂、益生菌等,虽能缓解症状,但尚不能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2].肠易激综合征是中医药治疗的优势病种,中医药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具有明显的特色和优势[3] ,值得深入研究.笔者自拟疏肝和中止泻汤具有疏肝、健脾、止泻的功效,符合肝郁脾虚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治疗原则.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2/3
-
健脾止泻汤联合酪酸梭菌活菌散剂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疗效、中医症状积分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4/1/20
目的 探讨健脾止泻汤联合酪酸梭菌活菌散剂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疗效及中医症状积分.方法 将130例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分为常规组(酪酸梭菌活菌散剂治疗,n=64)和联合组(健脾止泻汤联合酪酸梭菌活菌散剂治疗,n=66).连续治疗7 d后,对比两组中医症状积分,记录两组治疗后3、5、7 d的粪便轮状病毒抗原测定(RV)情况,对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实施观察.结果 治疗后,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联合组中医症状的各项积分均较常规组更低(P<0.05);联合组治疗后3、5、7 d的RV转阴率高于常规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 对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采用健脾止泻汤与酪酸梭菌活菌散剂的联合治疗方案可实现临床疗效的进一步提升,能显著降低其中医症状积分,有助于RV尽早转阴,且联合用药未增加额外用药风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20
-
健脾清热止泻汤联合复方嗜酸乳杆菌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9/23
目的 观察健脾清热止泻汤联合复方嗜酸乳杆菌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BS)疗效.方法 将我院80例D-IB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复方嗜酸乳杆菌治疗,治疗组采用健脾清热止泻汤联合复方嗜酸乳杆菌治疗.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AS)、排便次数、急迫排便次数、症状积分、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水平.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VAS评分、排便次数、急迫排便次数显著减少,治疗组VAS评分、排便次数、急迫排便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症状积分、hs-CRP、IL-6水平显著降低,治疗组症状积分、hs-CRP、IL-6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健脾清热止泻汤联合复方嗜酸乳杆菌治疗D-IBS疗效较好,能显著降低症状积分,缓解疼痛,降低排便次数,调节炎症因子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9/23
-
基于数据挖掘的沈敏鹤治疗胃癌节气用药规律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沈敏鹤主任中医师治疗胃癌的节气用药规律.[方法]回顾性分析沈敏鹤主任中医师治疗的635例胃癌病案,记录就诊的节气和用药,并进行药性药味、频数、关联和聚类分析.[结果]性味频数最多为"温""甘",用药频数最多为茯苓.5个节气中共同关联药物是茯苓,其余皆是四君子汤的处方.共形成8类聚类,主要治法是益气健脾法和消食解郁法,其中益气健脾法、渗湿止泻法、平肝补肾法和疏肝和胃法在各个节气间有差异.[结论]沈师治疗胃癌主方为六君子汤,善用甘温药物益气健脾,并重视节气间,尤其是春分、清明和夏至的治法差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中医药治疗肠道菌群失调症的方剂用药规律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分析和总结1995-2016年中医药治疗肠道菌群失调症的用药规律,并根据用药规律对新方做出预测.方法:收集中国全文期刊数据库(CNKI)中治疗肠道菌群失调症有效的中医药方剂相关文献,运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建立方剂数据库,对用药规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筛选治疗肠道菌群失调症的方剂148篇,分析得到治疗肠道菌群失调症的32味常用药物,7种常用药对用药模式,16个新方核心组合以及8个新处方.结论:分析显示治疗肠道菌群失调症的药物主要以补气健脾、渗湿利水类药物为常见.通过聚类分析得到的新方,与临床上治疗肠道菌群失调症常用方剂参苓白术散、补中益气汤和健脾渗湿汤等有相似的治疗作用,但同时又参以理气疏肝之药物,以达到舒达肝气、健补脾胃的作用.配伍组合符合补气健脾、渗湿止泻等临床主要治疗思路,有利于指导临床实践,为临床新药的开发和利用奠定的一定的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赵智强教授辨治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经验介绍
编辑人员丨2023/8/6
赵智强教授认为肠易激综合征的病因主要分为禀赋不足、饮食不节、情志不畅、病后体虚;病机主要是脾失健运、肝郁克脾、火不暖土;病性证素主要有气虚、湿滞、阳虚、气滞4种;病位证素:病位在肠,与肝、脾、肾3脏相关;主要治法包括健脾涩肠止泻、抑肝扶脾止泻、温肾涩肠止泻;宜选用参苓白术散、痛泻要方、四种丸配合桃花汤加减治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王道坤运用自拟温中止泻汤治疗脾泄经验探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脾泄是临床常见的泄泻病之一,因其病程较长,缠绵难愈,感邪易发,较为难治.王道坤教授认为,脾胃阳虚、气机不利、湿浊内停是发生脾泄常见的病因病机,治疗当以温中健脾、调畅气机、渗湿止泻为大法,并自拟温中止泻汤加减治疗.本文阐述王教授运用温中止泻汤治疗脾泄经验.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