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肺泡灌洗液中肺炎支原体-DNA载量检测在病情评估中的临床意义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探讨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肺泡灌洗液中肺炎支原体(MP)-DNA载量检测在病情评估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小儿呼吸内科2018年5月至2018年11月确诊为难治性MPP的98例住院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进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留取肺泡灌洗液,对灌洗液中MP-DNA进行定量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分为高载量组(>10 6/ml,28例),中载量组(10 3~10 6/ml,54例),低载量组(≤10 3/ml,16例)。比较不同载量组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数据、影像学资料、纤维支气管镜的镜下表现。 结果:高载量组患儿C-反应蛋白水平较中载量组和低载量组明显增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三组患儿乳酸脱氢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1)。高载量组患儿镜下见结节样突起及黏膜糜烂坏死、支气管开口炎性狭窄及黏液栓堵塞的比例分别为35.7%、32.1%、64.3%,明显多于中载量组(13.0%、5.6%、38.9%)和低载量组(0、0、1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均<0.05)。高载量组患儿影像学表现为大片肺实变/肺不张及胸腔积液的比例分别为100%和60.7%,明显高于中载量组(61.1%、27.8%)和低载量组(25.0%、1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均<0.05)。与低载量组和中载量组相比,高载量组患儿的住院天数更长,使用大环内酯类药物后热退时间也更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均<0.05)。 结论:难治性MPP患儿其MP-DNA载量的高低与临床特征密切相关,高载量组患儿临床表现更为严重。局部载量的高低可以指导临床医师合理用药,更好地预测疾病的转归。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鼻内滴入罗伊氏乳杆菌TR02减轻肺炎支原体诱导的小鼠肺部炎症损伤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探讨经鼻滴入罗伊氏乳杆菌TR02( Lactobacillus reuteri TR02, Lr TR02)对BALB/c小鼠呼吸道肺炎支原体( Mycoplasma pneumoniae, Mp)感染的免疫调节。 方法:小鼠随机分2组,分别连续2 d经鼻滴入PBS或 Lr TR02,第3天经呼吸道感染2×10 7菌落形成单位的 Mp。 Mp感染后第3天处死小鼠,固体培养和定量PCR检测肺组织匀浆中 Mp载量,病理切片HE染色分析肺组织炎症,流式细胞术对外周血进行细胞分类及计数,ELISA检测促炎细胞因子TNF-α、IL-6、IL-8、IL-17A和抑炎细胞因子IL-10的水平。 结果:预先经鼻滴入 Lr TR02不影响 Mp感染第3天小鼠肺组织 Mp载量,但可阻止 Mp感染引起的小鼠体重减轻,并显著减轻肺组织炎症。与对照组比较,经鼻滴入 Lr TR02小鼠感染 Mp后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数量和比例减少,肺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降低,肺组织TNF-α、IL-8和IL-17A的分泌水平降低,IL-10的表达增加,但未显著影响IL-6的产生。 结论:经鼻滴入 Lr TR02可减少 Mp感染小鼠中性粒细胞浸润和MPO活性,减少TNF-α、IL-8和IL-17A的分泌,增加IL-10的产生,减轻感染早期肺组织炎症损伤。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阿奇霉素联合肺泡灌洗治疗支原体肺炎伴肺不张患儿的疗效及对肺泡灌洗液中MP-DNA载量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联合肺泡灌洗治疗支原体肺炎伴肺不张患儿的疗效及对肺泡灌洗液中肺炎支原体-DNA(MP-DNA)载量的影响。方法:选取秦皇岛市第一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120例支原体肺炎伴肺不张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予以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予以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阿奇霉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结束1周后的临床疗效、肺功能和肺泡灌洗液中MP-DNA载量和细胞含量、细胞因子水平,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预后。结果:观察组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6.67%(58/60) vs 80.00%(48/60)](χ 2=8.086, P<0.05)。治疗后两组最大呼气流量(MEF)、用力肺活量(FVC)均高于治疗前(均 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MEF、FVC明显高于对照组(均 P<0.05)。治疗后两组氧分压(PaO 2)均高于治疗前,二氧化碳分压(PaCO 2)均低于治疗前(均 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PaO 2明显高于对照组,PaCO 2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两组治疗后肺泡灌洗液中MP-DNA载量、中性粒细胞含量、MP-DNA阳性率均低于治疗前,巨噬细胞含量高于治疗前(均 P<0.05)。观察组治疗后MP-DNA载量、中性粒细胞含量、MP-DNA阳性率低于对照组,巨噬细胞含量高于对照组(均 P<0.05)。两组治疗后肺泡灌洗液是IL-4、IL-17、IL-18、TNF-α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均 P<0.05),观察组治疗后IL-4、IL-17、IL-18、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均 P<0.05)。两组治疗期间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343);观察组总预后不良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 结论:阿奇霉素联合肺泡灌洗治疗可有效清除支原体肺炎伴肺不张患儿支气管分泌物,减轻气道阻塞,抑制细菌定植与繁殖,减轻炎症反应,改善患儿肺功能及预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MiR-199a-3p通过SIRT1/NF-κB通路抑制支原体肺炎发展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微小RNA-199a-3p(miR-199a-3p)通过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核因子-κB(NF-κB)通路抑制支原体肺炎发展的作用。方法:80只SPF级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miR-199a-3p组及抑制组,每组各20例。除对照组外,通过高载量肺炎支原体菌液连续滴鼻3 d建立支原体肺炎小鼠模型。造模后,各组小鼠均进行尾静脉注射,miR-199a-3p组和抑制组小鼠分别注射agomir液、antagomir液,对照组和模型组小鼠均给予尾静脉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实验结束后处死各组小鼠,各组小鼠均眼球取血,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取各组小鼠肺组织,行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改变,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肺组织 miR-199a-3p基因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肺组织SIRT1/NF-κB信号通路蛋白表达。 结果:与模型组比较,miR-199a-3p组血清IL-4、IL-6、IL-1β和TNF-α水平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HE染色结果显示,对照组小鼠的肺组织结构基本正常且无肺泡内渗出或炎性反应,其余3组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肺泡间质增宽、肺泡内渗出以及炎性细胞浸润。与模型组比较,miR-199a-3p组 miR-199a-3p基因表达水平和SIRT1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NF-κB蛋白相对表达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miR-199a-3p基因在支原体肺炎小鼠肺组织中表达降低,提高 miR-199a-3p基因表达水平通过抗炎作用对支原体肺炎小鼠肺组织损伤起到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对SIRT1/NF-κB通路的调控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MP-DNA载量联合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在小儿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早期识别中的应用价值
编辑人员丨2024/1/20
目的:研究肺炎支原体(MP)-DNA载量、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在小儿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RMPP)早期识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128例,根据是否最终发展为RMPP,分为RMPP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4例.比较RMPP组和对照组患儿MP-DNA载量检测结果、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白细胞计数以及淋巴细胞计数.使用ROC曲线分析MP-DNA载量、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淋巴细胞计数以及MP-DNA载量联合T淋巴细胞亚群、淋巴细胞计数对RMPP早期诊断的价值.结果:RMPP组MP-DNA高载量率高于对照组(P<0.05).RMPP组CD3+、CD4+、CD4+/CD8+、CD19+CD23+、淋巴细胞计数水平均低于对照组,CD56+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单独诊断中,CD4+对RMPP的诊断价值最高,AUC为0.793.MP-DNA 高载量联合CD4+在RMPP早期识别中的应用价值更高,AUC为0.828.结论:与普通MPP相比,RMPP患儿MP-DNA高载量发生率高,且T淋巴细胞亚群紊乱更为严重;其中MP-DNA高载量联合CD4+对RMPP早期识别应用价值更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20
-
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在儿童EB病毒感染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编辑人员丨2023/11/25
目的:探讨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在儿童EB病毒(EBV)感染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EBV感染患儿48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急性支气管肺炎患儿23例和肺炎支原体(MP)感染患儿48例作为对照组.流式细胞术检测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并收集患儿临床资料.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与非IM、肝功能异常与肝功能正常患儿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线性相关分析法分析观察组淋巴细胞亚群与血清EBV-DNA载量的相关性.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淋巴细胞亚群的诊断效能.结果:EBV感染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数量、T细胞数量和比例、CD8+T细胞数量和比例升高(均P<0.05),CD4+T细胞比例、B细胞比例及CD4+/CD8+降低(均P<0.05).EBV感染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改变与EBV-DNA载量相关.与非IM和肝功能正常患儿相比,IM和肝功能异常患儿淋巴细胞数量(均P<0.001)、T细胞数量(均P<0.001)和比例(P<0.001;P=0.002)、CD8+T细胞数量(均P<0.001)和比例(均P<0.001)、NK细胞数量(P<0.001;P=0.001)升高更为显著,而B细胞数量(P<0.001;P=0.049)和比例(均P<0.001)及CD4+/CD8+(P=0.001;P<0.001)降低更为显著.淋巴细胞亚群诊断效能分析显示,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CD3+T细胞计数、CD3+CD8+T细胞计数、NK细胞计数、CD3+T细胞比例和CD3+CD8+T细胞比例对EBV感染具有较好的检验效能(AUC分别为0.750、0.773、0.826、0.689、0.718和0.779,均P<0.05).结论:淋巴细胞亚群能够反映机体免疫状态,对EBV感染诊断及疾病进展和预后评估有重要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1/25
-
儿童RMPP血清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ATX水平的检测意义及其与免疫细胞、炎症因子的相关性
编辑人员丨2023/9/16
目的 探讨儿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RMPP)血清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自分泌运动因子(ATX)的检测意义及其与免疫细胞、炎症因子的相关性.方法 将2019年6月至2022年10月吕梁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RMPP患儿和80例普通肺炎支原体肺炎(GMPP)患儿纳入本次回顾性研究,分别作为RMPP组和GMPP组,RMPP组患儿在急性期接受支气管肺泡灌洗术(BAL)治疗,其中35例患儿在恢复期接受第2次BAL.比较2组血清和BALF中ATX、肺炎支原体(MP)载量、中性粒细胞比例、巨噬细胞比例及血清乳酸脱氢酶(LDH)、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D-二聚体表达,分析RMPP患儿急性期血清和BALF中autotaxin与MP载量、中性粒细胞比例、巨噬细胞比例、血清LDH、CRP、降钙素原、D-二聚体的相关性.结果 RMPP组急性期血清和BALF中ATX、MP载量、中性粒细胞比例分别为(23.14±6.17)mg/L、(19.90±5.52)pg/mL、(8.54±0.59)copies/mL、(31.25±10.64)%,显著高于恢复期[(7.76± 1.91)mg/L、(6.25±1.64)pg/mL、(5.21±0.48)copies/mL、(7.09±3.15)%]和 GMPP 组[(4.36±1.30)mg/L、(3.31 ±1.26)pg/mL、(4.09±0.36)copies/mL、(5.22±2.57)%],而巨噬细胞比例为(26.33±8.02)%,显著低于恢复期[(39.17±8.99)%]和 GMPP 组[(60.11±21.4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MPP 组急性期血清 LDH、CRP、降钙素原、D-二聚体分别为(512.81±108.54)U/L、(31.56±10.58)mg/L、(0.25±0.07)ng/L 和(6.16±1.09)mg/L,均显著高于恢复期[(295.52±72.36)U/L、(17.63±7.24)mg/L、(0.18±0.05)ng/L 和(5.27±0.92)mg/L]和GMPP 组[(246.98±50.47)U/L、(12.69±5.60)mg/L、(0.13±0.03)ng/L 和(4.20±0.74)mg/L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MPP组患儿血清ATX与MP载量、中性粒细胞比例、LDH、CRP、降钙素原、D-二聚体呈正相关(r=0.701、0.689、0.599、0.721、0.628 和 0.679,P<0.001),与巨噬细胞比例呈负相关(r=-0.607,P<0.001);RMPP 组患儿BALF中ATX与MP载量、中性粒细胞比例、LDH、CRP、降钙素原、D-二聚体呈正相关(r=0.763、0.730、0.571、0.677、0.654、0.641,P<0.001),与巨噬细胞比例呈负相关(r=-0.672,P<0.001).结论 RMPP患儿血清和BALF中ATX显著升高,其与MP载量、中性粒细胞比例、CRP、LDH、降钙素原、D-二聚体呈正相关,与巨噬细胞比例呈负相关,提示ATX参与了 RMPP的发生、发展,且可促进机体炎症反应,诱导免疫细胞趋化,参与了凝血功能失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9/16
-
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肺泡灌洗液MP-DNA载量及免疫炎症指标变化的临床意义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肺泡灌洗液(BALF) MP-DNA载量,及其与免疫细胞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4月在郴州第一人民医院儿童呼吸科确诊为MPP的患儿24例,作为MPP组,另选同期入院治疗的28例支气管异物患儿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儿相关炎症指标变化,被动凝集法检测血清MP抗体滴度,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其BALF MP-DNA载量,镜检并计算各类免疫细胞百分比.结果 MPP患儿组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红细胞沉降率(ESR)水平分别为(18.30±14.29) mg/L、(32.18±19.85)mm/h,均高于对照组(10.28±12.20)mg/L、(12.67±6.31) mm/h(P<0.05),两组其他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MPP患儿组血清MP抗体阳性率79.2%(19/24),高于对照组14.28%(4/28)(P<0.05);MPP组患儿BALF中性粒细胞比例高于对照组,巨噬细胞比例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PP患儿BALF中性粒细胞比例与BALF MP-DNA含量呈正相关(r=0.477,P=0.018),巨噬细胞比例与BALF MP-DNA含量呈负相关(r=-0.457,P=0.024).结论 MPP患儿BALF MP-DNA与中性粒细胞含量显著增加,提示MP可激活中性粒细胞,诱发机体细胞和体液免疫反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23S rRNA V区A2063G基因突变的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临床特征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检出23S rRNA V区A2063G突变基因的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分析2016年4月至2017年10月确诊为MPP且行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并对BALF标本进行23S rRNA V区A2063G突变基因检测的297例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患儿是否检测到突变基因分为突变组和未突变组,比较两组患儿的各项临床指标.结果 297例患儿中,155例BALF中检测到23S rRNA V区A2063G基因突变,阳性率52.1%.突变组和未突变组患儿在性别、年龄、血C反应蛋白、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影像学胸腔积液/胸膜增厚比例、纤维支气管镜下出现严重病变(糜烂/塑型/黄白色痰栓)比例、混合感染发生率、重症及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未突变组,突变组患儿住院时间、发热持续时间延长,BALF中支原体DNA(MP-DNA)拷贝量高,且使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后MP-DNA拷贝量下降缓慢、退热时间长,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使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后的退热时间及MP-DNA载量与23S rRNA V区A2063G突变存在相关性(P<0.01).结论 观察MPP患儿BALF中MP-DNA载量高低以及使用大环内酯类药物后的退热时间可能对识别23S rRNA V区A2063G基因突变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MP-DNA载量在肺炎支原体肺炎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6
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MPP)是常见的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之一.局部MP-DNA载量可客观反映病原与宿主免疫清除能力之间的平衡.近年来,学者应用不同的MP-DNA定量检测方法,对不同的研究对象进行了大量研究,发现MP-DNA载量有助于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早期诊断,同时局部载量的高低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可以更好地预测病情的转归及指导临床医师合理用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