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四诊仪客观观测464例慢性肾脏病3~5期非替代治疗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中医四诊仪客观观测慢性肾脏病(CKD)3~5期非替代治疗患者中医证型分布规律。方法:运用中医四诊仪收集CKD 3~5期非替代治疗患者的四诊信息,进行证候判定,同时分析中医证候与患者基本病情特点的相关性。结果:464例CKD3~5期非替代治疗患者中医证型分布以虚证为本,兼有标实之证。本虚证中以脾气虚证最为多见,占24.6%(114/464),后依次为肾阳虚证、心气虚证、肾阴虚证、心血虚证、脾阳虚证、肺阴虚证;标实证按构成比由大到小依次为瘀血、湿热、水气、湿浊、浊毒。不同CKD分期患者性别、年龄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但随年龄增长,虚证比例逐渐增高。不同CKD分期与中医本虚证分布存在差异( χ2=57.48, P<0.001),与本虚标实证分布无差异( χ2=2.59, P=0.957)。 结论:经中医四诊仪测定,CKD3~5期非替代治疗患者中医证型分布以虚证为本,兼有标实之证。CKD 3期中医证型以脾气虚证、肾气虚证为主,CKD4期以脾气虚证、肾阳虚证为主,CKD 5期以心气虚证、肾阳虚证为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阴虚证古方用药规律研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采用数据挖掘方法分析古代方剂中治疗阴虚证方剂的用药规律,为临床以阴虚为基础证候疾病的辨治施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开发的“已上市经典名方数据库”,筛选治疗阴虚证的处方,采用古今医案云平台V2.2.3统计用药频次、药物性味归经,并进行层次聚类分析寻找核心组方。采用MATLAB进行中药关联规则分析药物配伍规律。采用Pajek64 5.13进行复杂网络分析找出核心中药。结果:纳入阴虚证处方467首,涉及中药302种,药物四气以寒为主,五味以甘为主,归经以肾经为主,核心中药包括熟地黄、麦冬、生地黄、当归等;常用药对包括山药-熟地黄、山萸肉-熟地黄、茯苓-熟地黄,高频药物可聚类为2类。结论:揭示了古代治疗阴虚证以滋阴降火为主,重视补养肾阴的同时亦注重补养肺、肝、脾阴,养阴时常配伍健脾和辛散退热类药物的用药规律,可为临床治疗阴虚证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百合固金汤加减辅助抗结核药治疗老年初治肺结核肺肾阴虚证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评价百合固金汤加减辅助抗结核药物治疗老年初治肺结核肺肾阴虚证患者的疗效。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2016年1月-2018年1月本院94例老年初治肺结核肺肾阴虚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47例。对照组采用2HRZE/4HR化疗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百合固金汤。2组均连续治疗6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中医证候评分,于治疗后2、5、6个月观察痰转阴率,采用胸部CT观察空洞性阴影的闭合情况,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血清IL-6、IFN-γ诱导蛋白-10,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免疫T细胞亚群,评价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2%(41/47)、对照组为61.7%(29/4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8.050, P=0.004)。观察组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低于对照组( t=5.698, P<0.01);治疗后6个月痰转阴率高于对照组( χ2=5.317, P=0.021),空洞阴影闭合总有效率[95.7%(45/47)比83.0%(39/47), χ2=4.029, P=0.044]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CD3 +、CD4 +、CD4 +/CD8 +水平高于对照组( t值分别为2.107、3.571、2.351, P值均<0.05),CD8 +水平低于对照组( t=2.711, P=0.005);IL-6、IFN-γ诱导蛋白-10水平低于对照组( t值分别为2.517、2.890, P值均<0.05)。 结论:百合固金汤加减辅助抗结核药物可提高老年初治肺结核肺肾阴虚证患者机体免疫力及临床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张荒生运用滋阴活血法治疗肝肾阴虚型类风湿关节炎
编辑人员丨2天前
张荒生教授认为,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多先天不足或素体阴血不足,遇外感风寒湿入内化热,久而热灼津伤,从而筋脉失于濡养,导致不荣则痛,且长期服用温燥类中药或糖皮质激素,易致阴液亏损,故临床常见肝肾阴虚型RA。正虚邪实病机贯穿于RA发病始终,早期以邪气实为主,后期以正气虚为主,肝肾阴虚证常存在于RA发病后期。基于“久病多虚”“久病多瘀”之说,张师临床运用滋阴活血法治疗RA,注重肺胃肾三阴同补,并兼以虫药通络,注意勿用温燥、攻邪勿过、顽疾缓图,通过滋阴活血、通络逐痹,可缓解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缓病情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隐源性机化性肺炎的中医临床表现、证候及病位特征的回顾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2周前
目的 分析隐源性机化性肺炎(COP)患者的中医临床表现、证候及病位特征.方法 选择2015年4月—2022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诊断的COP患者56例,对其中医四诊信息及辨证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6例患者中常规体检时发现的无症状者2例,余首发症状共7种,以咳嗽和喘憋为最常见症状;其次为咳痰,气短和发热.56例患者共涉及21种症状,其中,喘、咳嗽、汗出、咳痰、胸闷和气短为主要症状,出现频率均超过50%.与未合并纤维化患者比较,合并纤维化患者胸闷比例低(P<0.05);与未服用糖皮质激素患者比较,服用糖皮质激素患者汗出、渴而多饮和腰膝酸软比例高(P<0.05,P<0.01).56例患者中舌淡最多,白苔为最主要舌苔,脉弦和脉滑为最主要脉象,出现频率均超过50%.与未合并纤维化患者比较,合并纤维化患者中脉弦的比例低(P<0.05);与未服用糖皮质激素患者比较,服用糖皮质激素患者中脉弦、脉滑和脉数的比例高(P<0.01,P<0.05).56例患者中48例为虚实夹杂证,5例为虚证,3例为实证.虚证以气虚为主,其次为阴虚、阳虚.结合脏腑辨证,证候类型出现频率最高的是肺气虚,其次是肾阴虚、脾气虚,出现频率均超过30%.虚证以两证或三证同时出现,主要为肺脾气虚兼夹肾阴虚证和脾气虚兼夹肾阴虚占比较高.实证以寒饮停肺、痰湿阻肺、气郁伤肺和瘀阻肺络为主,出现频率均超过25%.证型组合主要为痰湿阻肺兼夹气郁伤肺和寒饮停肺兼夹瘀阻肺络证.与未合并纤维化患者比较,合并纤维化患者中肾阳虚证、瘀阻肺络证的比例高(P<0.05,P<0.01),气郁伤肺证的比例低(P<0.01);与未服用糖皮质激素的患者比较,服用糖皮质激素的患者肾阴虚证的比例高(P<0.01),肺阳虚证、瘀阻肺络证的比例低(P<0.05).56例患者病位分布以肺居多,其次为肾、脾和胃.其中,与未服用糖皮质激素患者比较,服用糖皮质激素患者病位在肾、脾的比例高(P<0.05,P<0.01).结论 COP中医临床症状以肺系症状为主,证候类型虚实夹杂,主要病位为肺脏.服用糖皮质激素患者易出现汗出、口渴多饮、腰膝酸软等肾阴亏虚证候,病位在肾、脾比例高;未合并纤维化患者胸闷、脉弦多见,证候类型多见实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周前
-
从"补脏化痰、宣肃肺气"分期辨治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立足于临床实践,提出分期辨治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的方法.急性发作期以正虚不甚、痰热相搏为主要病机特点.痰热壅肺证,治以清肺化痰,宣肺平喘,方用麻杏甘石汤和葶苈大枣泻肺汤加减;外寒内热证,治以散寒清肺化痰,降气平喘,方用大青龙汤加减.之后逐渐进展成脏腑亏虚、痰饮内伏的缓解期病机状态.肺脾气虚证,治以健脾益肺,补气化痰,方用人参五味子汤加减;脾肾阳虚证,治以温补脾肾,纳气化痰,方用金匮肾气丸加减;肺肾阴虚证,治以滋肾养肺,纳气生津,方用麦味地黄丸加减.附验案2则,以兹佐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基于真实世界数据探讨中医药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用药规律
编辑人员丨2024/3/16
目的 归纳总结中医药治疗慢性支气管炎(CB)的用药规律,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基于健康信息系统(HIS)电子病历数据提取2016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于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科住院的CB患者病历资料.经筛选后,将处方中药录入Excel 2019建立数据库.基于Lantern5.0软件对频率>6%的中药进行隐结构模型学习,得到隐变量及显变量,对模型进行诠释.利用SPSS Modeler 18.0软件将频率>6%的中药用Apriori算法建立模点,得到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分析中医药治疗CB的用药规律.结果 共纳入病例3 410例,涉及中药423味,累计用药82 766次,其中频率>6%的中药109味,累计频次为69 845,频次前5位中药依次为川贝母、茯苓、白术、紫菀、陈皮,以化痰止咳平喘药、补虚药、清热药、解表药、活血化瘀药为主.药性偏温、寒、平,药味以苦、甘、辛为主,主归肺经、脾经、肝经、胃经.隐结构模型分析得到隐变量49个、隐类149个,结合专业知识推断得到10个综合聚类模型,21个核心方剂,如桑白皮汤、血府逐瘀汤、小青龙汤、二陈汤、沙参麦冬汤、六味地黄丸、银翘散、止嗽散、玉屏风散、血府逐瘀汤合导痰汤等,推断CB证候有痰热郁肺证、气滞血瘀证、寒饮射肺证、痰湿蕴肺证、肺气阴两虚证、肾阴虚证、风热犯肺证、风寒袭肺证、肺脾气虚证、痰瘀互结证.关联规则分析共得到强关联规则41条,其中二项强关联规则5条,三项强关联规则36条,置信度较高的为防风+黄芪→白术、防风+党参→白术、党参+陈皮→白术等,提升度较高的为柴胡+桑白皮→黄芩、紫苏子+射干→川贝母、苦杏仁+清半夏→陈皮等.结论 中医药治疗CB以化痰止咳平喘为主,且常用活血化瘀法以助化痰,并注重补肺固表、健脾益气等法的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
基于数据挖掘探析徐振晔教授治疗肺癌脾肾两虚证的用药规律
编辑人员丨2023/9/16
目的 探讨徐振晔教授治疗肺癌脾肾两虚证的临床用药规律和学术思想.方法 建立Access数据库,收集徐振晔教授肺癌临床病案,运用SPSS 21.0统计软件对处方药物进行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结果 共收集徐教授治疗肺癌脾肾两虚证临床病案310份,共使用中药140种,常用中药39种,平均处方用药18.8味,药物集中,处方精炼.处方中核心药物为石见穿、生黄芪、炒白术、重楼、黄精、鸡内金、灵芝、淫羊藿、蜂房、山慈菇、党参等.并随症选用太子参、茯苓、白扁豆等健脾补肺;徐教授始终不忘顾护胃气,常用鸡内金、炒谷芽、炒麦芽等药物健胃助运;肺肾阴亏者还加用麦冬、北沙参等;失眠焦虑患者常用炙甘草、淮小麦、大枣、知母、灯心草、酸枣仁;咳嗽痰多气喘患者多使用杏仁、芦根、枇杷叶;脘腹胀满、纳呆呕恶者加用黄连、木香.瘀血证兼有肢体麻木者加川芎、桂枝.结论 徐振晔教授治疗脾肾两虚证主肺癌以健脾补肺、滋肾养精,兼以攻毒散结,佐以顾护胃气.攻补兼施,扶正祛邪相结合.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为名老中医学术经验传承提供客观的研究依据,有助于中医药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9/16
-
安效先从热、湿、瘀、虚论治儿童肾性血尿经验
编辑人员丨2023/8/12
总结安效先教授从热、湿、瘀、虚论治儿童肾性血尿的临证经验.认为儿童肾性血尿的核心病机为热、湿、瘀、虚,即湿热瘀血蕴结下焦致肾络损伤、肺脾肾三脏亏虚致下焦摄纳失常.总结出"治血尿六法",即清咽宁络法,以银翘蒲蓟宁络方治疗血尿伴有扁桃体炎、咽炎;清热利湿法,以双蓟利湿止血方治疗血尿合并泌尿系感染;滋阴清热法,以生地二至止血汤治疗血尿之肾阴亏虚、阴虚火旺证;滋肾益气法,以参芪二至止血汤治疗血尿之气阴两虚证;温补脾肾法,以温阳止血汤治疗血尿之脾肾阴阳俱虚证;化瘀止血法,以茜草逐瘀止血汤治疗顽固性血尿伴有血瘀之象.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12
-
小儿哮喘缓解期肺脾气虚证候血清蛋白组学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应用蛋白组学技术分析小儿哮喘缓解期患者血清蛋白,构建小儿哮喘缓解期肺脾气虚证候的辨证模型.方法:采用弱阳离子磁珠结合表面加强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对94例哮喘缓解期患儿和80例健康儿童的血清作蛋白组学检测,筛选小儿哮喘缓解期肺脾气虚证候的差异性蛋白峰,应用Biomarker Patterns软件建立小儿哮喘缓解期肺脾气虚证候的辨证模型.结果:50例小儿哮喘缓解期肺脾气虚证患者和80例健康儿童血清作蛋白组学比较,有30个差异蛋白峰(P<0.05,倍数≥1.5),筛选4832.60、5917.16、6122.09、33314.46m/z 4个差异蛋白峰构建的小儿哮喘缓解期肺脾气虚证候辨证模型,灵敏度为87.50%,特异度为90.00%;盲法检验灵敏度为85.70%,特异度为86.70%.小儿哮喘缓解期肺脾气虚证患者和小儿哮喘缓解期脾肾阳虚、肺肾阴虚证患者血清作蛋白组学比较,有22个差异蛋白峰(P<0.01).结论:采用WCX磁珠结合SELDI-TOF-MS技术可以检测小儿哮喘缓解期肺脾气虚证候的特异性血清蛋白峰,并建立灵敏度和特异度较高的小儿哮喘缓解期肺脾气虚证候的辨证模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