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UPLC-Orbitrap-MS/MS技术的通络益晴方化学成分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ultra-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orbitrap-mass spectrome-try/mass spectrometry,UPLC-Orbitrap-MS/MS)对通络益晴方的化学成分进行快速分析及初步鉴定.方法 使用ZORBAX Eclipse Plus C18色谱柱,以乙腈-0.1%甲酸水梯度洗脱,流速0.4 mL/min,柱温35℃;采用电喷雾离子源,正、负离子模式扫描,通过保留时间、精确相对分子质量和二级质谱裂解碎片,结合参考文献,对所得成分进行分析与初步鉴定.结果 根据建立的色谱条件,从通络益晴方中初步鉴定出94个化学成分,其中有黄酮类化合物31个、酚酸类化合物14个、脂肪酸类化合物9个、皂苷类化合物6个、异黄酮类化合物5个、氨基酸类化合物4个、三萜类化合物4个、醛类化合物4个、多肽类化合物3个、苯丙素类化合物3个、醇类化合物3个,以及其他类化合物8个;正、负离子扫描模式下得到8个重复的成分.结论 UPLC-Orbitrap-MS/MS技术能快速、初步鉴定出通络益晴方中化学成分,可为通络益晴方物质基础研究和新药研发提供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18F-FDG PET/CT联合肿瘤标志物ProGRP与NSE在ⅠA期小细胞肺癌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分析 18F-FDG PET/CT联合肿瘤标志物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RP)与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在ⅠA期小细胞肺癌(SCLC)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21年10月间在青岛大学附属青岛市中心医院经临床证实为ⅠA期的肺癌患者113例[男75例、女38例,年龄32~79岁;70例腺癌、25例鳞状细胞癌、18例SCLC;将腺癌和鳞状细胞癌合并为非SCLC(NSCLC)]和肺内孤立性良性结节30例(男21例、女9例,年龄37~77岁)。所有患者行 18F-FDG PET/CT检查并在检查前后2周内行肺癌相关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采用 χ2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和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比较不同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影像学表现和肿瘤标志物水平。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SCLC独立危险因素,采用ROC曲线分析不同指标在SCLC诊断中的价值。 结果:SCLC、NSCLC及良性结节3组患者的SUV max、分叶征、毛刺征、钙化、胸膜牵拉征、ProGRP、NSE和癌胚抗原(CEA)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H值:14.06~20.54, χ2值:8.16~14.95,均 P<0.05)。SCLC组的分叶征多于良性结节组[12/18和26.7%(8/30); χ2=7.41, P=0.007],毛刺征[2/18和51.6%(49/95); χ2=10.01, P=0.002]及胸膜牵拉征[1/18和35.8%(34/95); χ2=6.47, P=0.011]少于NSCLC组,SUV max高于良性结节组[7.4(5.8,9.0)和2.3(1.4,5.1); H=51.82, P<0.001],ProGRP水平高于NSCLC组、良性结节组[64.0(40.1,84.8)和38.7(26.9,47.6)、36.7(29.1,40.5) ng/L; H值:36.13、43.96, P值:0.002、0.001],NSE水平高于良性结节组[12.4(10.9,14.5)和7.4(5.4,11.8) μg/L; H=40.53, P=0.001]。与NSCLC鉴别时,毛刺征[比值比( OR)=0.043, 95% CI: 0.004~0.450, P=0.009]与ProGRP ( OR=1.083, 95% CI: 1.035~1.133, P<0.001)是预测SCLC的独立危险因素,二者联合诊断SCLC的AUC为0.875,灵敏度和特异性为14/18和84.2%(80/95);与良性结节鉴别时,SUV max ( OR=2.706, 95% CI: 1.099~6.662, P=0.030)、ProGRP ( OR=1.165, 95% CI: 1.009~1.344, P=0.038)、NSE( OR=1.639, 95% CI: 1.016~2.645, P=0.043)是预测SCLC的独立危险因素,三者联合诊断SCLC的AUC为0.985,灵敏度和特异性为17/18和96.7%(29/30)。 结论:18F-FDG PET/CT联合肿瘤标志物ProGRP和NSE有助于提高ⅠA期SCLC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效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铜离子介导的细胞死亡在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中的分子调控机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铜是一种重要的微量元素,参与氧化还原反应、铁氧代谢、结缔组织和神经肽的合成以及细胞信号转导等生理过程 [1]。心脏组织对铜的需求高于其他组织,铜离子稳态对于维持心肌收缩、激素合成、氧化应激保护等是必需的 [2]。铜离子稳态的失衡,无论是缺乏还是过量,都会损害心脏功能。铜离子缺乏会引起心肌细胞退化、坏死、纤维化,以及毛细血管基底层的碎片化和肌原纤维的排列紊乱,增加肥厚型心肌病和心力衰竭的发病风险 [3]。过量的铜离子会导致线粒体损伤、氧化应激、蛋白质功能障碍,激活一种特殊的细胞死亡途径,即铜死亡 [4],增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梗塞和心律失常发生的风险 [5]。本文综述了心血管系统中铜稳态和铜死亡的分子调节机制,以及其在心肌缺血、动脉粥样硬化、心力衰竭和肥厚型心肌病中的作用,并讨论了针对铜稳态失衡和铜死亡的潜在治疗靶点和策略,为心血管疾病的防治提供新的视角。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睡眠碎片化对大鼠血管性认知障碍的影响及其与中枢炎症和氧化应激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评价睡眠碎片化对大鼠血管性认知障碍的影响及其中枢炎症和氧化应激的关系。方法:雄性SD大鼠48只,8~10周龄,体重210~24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 n=12):假手术组(Sham组)、假手术+睡眠碎片化组(Sham+SF组)、血管性认知障碍组(VCI组)和血管性认知障碍+睡眠碎片化组(VCI+SF组)。采用结扎双侧颈总动脉的方法制备大鼠血管性认知障碍模型。VCI+SF组和Sham+SF组于血管性认知障碍模型建立后第26天开始建立睡眠碎片化模型,第29天行条件性恐惧实验和旷场实验。条件性恐惧实验结束后,采用ELISA法检测海马TNF-α、IL-6含量,微板法检测海马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MDA及铁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NF-κB、caspase-3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表达水平。 结果:与Sham组相比,VCI组穿越格数、站立次数及僵直时间百分比降低,海马SOD及GSH-Px含量降低,MDA、IL-6、TNF-α及铁含量升高,NF-κB、caspase-3表达上调,GPX4表达下调( P<0.05);与Sham+SF组和VCI组相比,VCI+SF组穿越格数、站立次数及僵直时间百分比降低,海马SOD及GSH-Px含量降低,MDA、IL-6、TNF-α及铁含量升高,NF-κB、caspase-3表达上调,GPX4表达下调( P<0.05)。 结论:睡眠碎片化可加重大鼠血管性认知障碍,机制可能与诱导中枢炎症和氧化应激,导致海马神经细胞凋亡及铁死亡增加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过硫谷胱甘肽可改善高脂食物导致的雄鼠低睾酮水平状态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究过硫谷胱甘肽(glutathione persulfate,GSSH)是否可以改善雄性肥胖小鼠的低睾酮水平,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45只小鼠平均分为3组,低脂饮食(low-fat diet,LFD)组:喂LFD 10周,随后45 d继续LFD同时每天腹腔注射生理盐水(normal saline,NS),记为LFD+NS组( n=15);高脂饮食(high-fat diet,HFD)组:喂HFD 10周,随后45 d继续HFD同时每天腹腔注射NS,记为HFD+NS组( n=15);HFD+GSSH组( n=15):HFD 10周,随后45 d HFD同时每天腹腔注射GSSH(200 mg/kg)。处理结束后所有小鼠眼眶取血,断颈处死小鼠并解剖取出睾丸,分别用ELISA、qPCR以及Western blotting的方法检测小鼠血清睾酮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水平、睾酮关键合成酶(StAR、3β-HSD、Cyp11a1、Cyp17a1)以及抗氧化蛋白(StAR、3β-HSD、NR5A1、EHD3)表达水平等。此外,用100 μmol/L的GSSH处理小鼠睾丸碎片后检测睾酮合成酶表达水平。最后用50 μmol/L和100 μmol/L的GSSH分别处理小鼠睾丸间质TM3细胞株24 h后,加入100 μmol/L的H 2O 2,继续培养TM3细胞24 h,然后收集细胞检测NR5A1、SOD与Nrf2蛋白表达水平。 结果:①给药结束后,LFD+NS组、HFD+NS组与HFD+GSSH组小鼠的体质量分别是(30.67±1.22)g、(40.43±1.56)g、(33.30±0.95)g;HFD+NS组体质量增加了24.53%,给药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2),而LFD+NS组、HFD+GSSH组的体质量在给药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②HFD+NS组小鼠睾酮浓度为(12.9±1.7)μg/L,显著低于LFD+NS组[(18.3±1.2)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20);HFD+GSSH组小鼠睾酮浓度为(25.4±2.1)μg/L,显著高于HFD+N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30)。RT-PCR检测结果显示,与LFD+NS组小鼠相比,HFD+NS组小鼠睾丸所有被检测的睾酮合成关键基因( StAR、3β- HSD、 Cyp11a1及 Cyp17a1)表达水平都显著下降( P=0.003、 P=0.007、 P<0.001、 P<0.001)。这些基因的表达水平则在HFD+GSSH组小鼠睾丸中得到了恢复( P=0.002、 P<0.001、 P<0.001、 P=0.006)。③与LFD+NS组小鼠[(9.00±1.59)nmol/mL]相比,HFD+NS组小鼠血清MDA水平[(10.61±1.73)nmol/mL]显著升高( P=0.016);与HFD+NS组小鼠相比,HFD+GSSH组小鼠血清MDA水平[(9.23±0.94)nmol/mL]下降,且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48)。④HFD+NS组的肥胖小鼠睾丸中NR5A1、EHD3、StAR与3β-HSD蛋白水平与LFD+NS组小鼠相比明显下调( P=0.002、 P=0.012、 P=0.004、 P=0.043),HFD+GSSH组小鼠睾丸中NR5A1、EHD3、StAR与3β-HSD蛋白水平与HFD+NS组的肥胖小鼠相比则显著上升( P<0.001、 P=0.017、 P=0.004、 P<0.001)。⑤TM3细胞在H 2O 2的存在下,NR5A1、Nrf2与SOD的表达水平皆发生显著下调( P<0.001、 P=0.002、 P=0.004)。 结论:GSSH通过提高睾酮合成所需关键基因表达而改善HFD喂养的雄鼠睾酮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技术的防风通圣丸化学成分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UPLC-Q-Orbitrap HRMS)技术对防风通圣丸的主要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分析。方法:采用Agilent InfinityLab Poroshell 120 C18色谱柱(150 mm×3.0 mm,2.7 μm),以0.1%甲酸-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质谱采用电喷雾离子源的正、负离子交替扫描模式、全扫描及自动触发二级质谱扫描功能(Full MS/dd-MS 2),进行数据采集。通过精确相对分子质量及二级碎片离子信息,与对照品的保留时间、mzVault 2.0质谱数据库及相关文献报道进行比对,鉴定防风通圣丸的主要化学成分。 结果:共鉴定出82种化学成分,包括黄酮类33个、色原酮类13个、三萜皂苷类8个、香豆素类6个、环稀醚萜类5个、苯肽类4个、萜类4个、酚酸类3个、木脂素类3个、蒽醌类2个、生物碱类1个。结论:UPLC-Q-Orbitrap HRMS技术可快速、准确地识别防风通圣丸中主要化学成分,为其药效物质基础研究及质量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愈不稳定血红蛋白病Hb Mizuho 1例
编辑人员丨1天前
患儿,男,8岁10个月,陕西西安人。患儿1岁时出现面色苍白、巩膜黄染,在当地医院检查发现黄疸、轻中度贫血,诊断溶血性贫血,原因未明确,未予特殊处理。为进一步诊治至我院就诊,血常规:WBC 8.65×10 9/L,PLT 138.3×10 9/L,RBC 3.12×10 12/L,HGB 87.4 g/L,平均红细胞体积(MCV)88.07 fl,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28.05 pg,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318.50 g/L,网织红细胞绝对计数(Ret)0.37×10 12/L。血生化:总胆红素(TBIL)102.1 μmol/L,间接胆红素(IBIL)95.2 μmol/L,血清铁蛋白(SF)203.79 μg/L,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活性正常。肽链分析:α链正常,β链减少,Gγ链++,Aγ链++。血红蛋白电泳:HbF 31.5%,HbA 2 2.1%。常见β地中海贫血基因分析正常。外周血涂片见成熟红细胞部分大小不等,可见椭圆形、泪滴形、棘形红细胞及红细胞碎片,较易见嗜多色、嗜点彩红细胞。未予特殊处理,患儿回到当地后予护肝等对症治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细胞外基质水凝胶与hiPSC-CM生物相容性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观察猪大网膜来源的细胞外基质(ECM)水凝胶与人源诱导多能干细胞分化的心肌细胞(hiPSC-CM)的生物相容性及其作为细胞移植递送载体的可行性。方法:通过化学、物理和酶解的系列方法对猪大网膜组织进行脱细胞处理,然后将提取的ECM制备成可注射性温敏水凝胶,通过组织学染色鉴定其生化成分,用扫描电镜观察其显微表观结构,并向小鼠心肌内注射水凝胶观察其原位凝胶形成能力。采用小分子诱导法将人源诱导性多能干细胞定向分化成心肌细胞,随后将获得的hiPSC-CM分组培养,接种在水凝胶上共培养的为凝胶组,常规培养的为对照组,通过活/死细胞染色、CCK-8和鬼笔环肽染色检测心肌细胞存活状况和生长形态,采用心肌细胞标志物免疫荧光染色及Western blot法分析心肌细胞生存数量和表型维持情况。结果:苏木素-伊红染色、油红O染色和DAPI荧光染色结果显示制备的大网膜ECM水凝胶中无明显的细胞碎片、细胞核和脂质残留,天狼猩红和阿利新蓝染色显示该水凝胶保留了ECM的主要成分胶原蛋白和糖胺聚糖。所制备的水凝胶在4 ℃条件下表现为黏性液体,在37 ℃条件下呈凝胶态。扫描电镜结果显示该水凝胶的微观结构由不规则的纤维和大小不一的孔隙组成。在超声引导下可顺利将制备的ECM水凝胶注射到小鼠心肌内,注射后即刻超声下可见高回声信号,提示水凝胶在心肌内滞留,并通过后续的心肌组织苏木素-伊红染色发现注射区有团状凝胶的存在。活/死细胞染色结果显示凝胶组和对照组的hiPSC-CM均大多数存活,很少有死细胞,CCK-8实验结果显示两组吸光度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鬼笔环肽染色结果显示hiPSC-CM可以在与ECM水凝胶共培养时正常伸展,凝胶组与对照组细胞形态相似,且两组的每细胞F-肌动蛋白覆盖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心肌细胞标志物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凝胶组与对照组每视野α-心肌肌动蛋白(α-actinin)和连接蛋白-43(Cx-43)的覆盖面积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均>0.05),DAPI染色的定量结果显示,两组细胞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同时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凝胶组细胞的α-actinin和Cx-43蛋白表达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均>0.05)。 结论:该研究成功制备了猪大网膜来源的ECM水凝胶,其与hiPSC-CM的生物相容性良好,无明显细胞毒性,能够支持hiPSC-CM的体外生存并维持其表型,是一种具有潜在应用前景的可注射性心脏组织工程材料。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马钱苷调节AKT/AMPK/Nrf2通路改善氧葡萄糖剥夺/复氧诱导的神经元铁死亡的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6/1
目的:探讨马钱苷通过调节蛋白激酶 B(AKT)/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核因子-E2 相关因子 2(Nrf2)通路改善氧葡萄糖剥夺/复氧(OGD/R)诱导的神经元铁死亡的机制.方法:将神经元分为对照组、OGD/R组、OGD/R+L-马钱苷组、OGD/R+M-马钱苷组、OGD/R+H-马钱苷组、OGD/R+H-马钱苷+ML385组.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神经元线粒体形态;检测铁含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4(GPX4)活性、4-羟基壬烯醛(4-HNE)、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还原型辅酶Ⅱ(NADPH)/辅脱氢酶Ⅱ(NADP+)及乳酸脱氢酶(LDH)含量;使用 CM-H2DCFDA、C11-BODIPY581/591 分别检测细胞内和脂质活性氧(ROS)水平;四唑盐(MTT)试剂盒检测细胞活性;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 B细胞淋巴瘤 2(Bcl-2)、Bcl相关 X蛋白(Bax)、剪切的半胱天冬氨酸蛋白酶 3(cleaved Caspase-3)、磷酸化的蛋白激酶 B(p-AKT)/AKT、磷酸化的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p-AMPK)/AMPK、Nrf2蛋白表达.结果:OGD/R组神经元线粒体出现碎片化现象,嵴减少,线粒体膜密度有所增加.与对照组比较,OGD/R组GSH/GSSG、NADPH/NADP+、SOD、GPX4相对活性、细胞活力以及Bcl-2水平、p-AKT/AKT、p-AMPK/AMPK、Nrf2水平下降(P<0.05),Fe2+含量、细胞内ROS水平、脂质ROS水平以及 4-HNE、MDA水平、LDH释放量、Bax以及cleaved Caspase-3水平上升(P<0.05);马钱苷处理后神经元线粒体中的线粒体嵴变得较为完整,碎片化现象消失,OGD/R+L-马钱苷组、OGD/R+M-马钱苷组、OGD/R+H-马钱苷组较 OGD/R 组 GSH/GSSG、NADPH/NADP+、SOD、GPX4 相对活性、细胞活力以及 Bcl-2 水平、p-AKT/AKT、p-AMPK/AMPK、Nrf2水平上升(P<0.05),Fe2+含量、细胞内ROS水平、脂质ROS水平以及4-HNE、MDA水平、LDH释放量、Bax以及 cleaved Caspase-3水平下降(P<0.05),且随着马钱苷剂量的增加,改善效果更显著;OGD/R+H-马钱苷+ML385组以上指标与OGD/R组趋势一致.结论:马钱苷可能通过调节AKT/AMPK/Nrf2通路改善OGD/R诱导的神经元铁死亡.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1
-
基于数据非依赖采集的以肽为中心分析算法和软件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4/3/30
数据非依赖采集(data-independent acquisition,DIA)是一种高通量、无偏性的质谱数据采集方法,具有定量结果重现性好,对低丰度蛋白质友好的特点,是近年来进行大队列蛋白质组研究的首选方法之一.由于DIA产生的二级谱是混合谱,包含了多个肽段的碎片离子信息,使得蛋白质鉴定和定量更加困难.目前,DIA数据分析方法分为两大类,即以肽为中心和以谱图为中心.其中,以肽为中心的分析方法鉴定更灵敏,定量更准确,已成为DIA数据解析的主流方法.其分析流程包括构建谱图库、提取色谱峰群、特征打分和结果质控 4 个关键步骤.本文综述了以肽为中心的DIA数据分析流程,介绍了基于此流程的数据分析软件及相关比较评估工作,进一步总结了已有的算法改进工作,最后对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