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肾盏憩室内结石疗效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肾盏憩室内结石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5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收治的56例肾盏憩室内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男25例,女31例;平均年龄37.4(22~67)岁。憩室内结石位于肾上盏32例,中盏16例,下盏8例;左侧32例,右侧24例;结石单发10例,多发46例;结石直径平均11.5(3.0~17.5)mm。56例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的患侧腰部疼痛症状和/或血尿,其中17例既往接受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治疗失败。56例中9例伴尿路感染。56例均行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寻找到肾盏憩室后,应用钬激光将憩室颈口或憩室薄弱处切开、扩大,将憩室内结石碎成3mm以下的颗粒,较大的结石碎块使用取石网篮逐个取出,术后留置F6双J管。分析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和结石清除率等。结果:56例均找到憩室内结石,其中找到憩室开口48例(85.7%)。53例顺利碎石,3例结石嵌顿于盏颈狭长的肾下盏憩室内,受输尿管软镜末端弯曲度限制,碎石失败。其中2例结石位于肾脏后组盏,改行经皮肾镜取石术;另1例结石位于肾脏前组盏,术后改行ESWL。17例既往行ESWL失败者中,16例(94.1%)顺利碎石。56例平均手术时间68.1(37~105)min;平均住院时间1.8(1~3)d。并发症发生率为15.1%(8/53),均为轻度并发症(Clavien分级Ⅰ~Ⅱ级),无肾盂或输尿管穿孔、明显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平均6.3(3~12)个月,术后结石清除率为83.0% (44/53)。7例残留结石≥4 mm,其中6例行二期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另1例行ESWL和体外物理振动排石治疗。经二期治疗后结石清除率和症状缓解率分别为92.5%(49/53)和96.2%(51/53),随访期内未见结石复发。结论: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肾盏憩室内结石,利用人体自然腔道,微创、安全,结石清除率和症状缓解率高,无严重并发症,是治疗肾盏憩室内结石可以选择的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腹腔镜肾盂切开取石术联合切取法活检术在肾铸型结石合并肾盂癌诊治中的作用
编辑人员丨1天前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2015年3月至2019年6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3例肾铸型结石合并肾盂癌患者的病例资料,男2例,女1例。年龄52~81岁。既往均有腔镜碎石术史。3例术前检查发现肾盂或肾盂输尿管连接处可疑占位。3例均行腹腔镜肾盂切开取石术,术中切取占位组织活检,分别确诊为肾盂中-低分化鳞癌、浸润性尿路上皮癌、肾盂中分化鳞癌,均行腹腔镜根治性肾输尿管切除术。3例术后随访16~48个月,1例术后16个月出现腹膜后淋巴结转移,2例术后分别随访3年和4年未见复发转移。复杂性肾铸型结石合并肾盂癌容易出现漏诊,选择性采用腹腔镜肾盂切开取石术联合切取法术中活检,能有效提高活检确诊率,是避免漏诊、实现诊疗一体的新型微创手术方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后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联合切口冲洗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合并肾多发结石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在输尿管上段结石合并多发性肾结石的治疗中,后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联合术中经输尿管切口行肾盂间断冲洗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4月至2021年6月本院收治的采用后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联合术中经输尿管切口行肾盂间断冲洗治疗的1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前后血红蛋白、血肌酐、血常规白细胞、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结石清除率等指标。结果:18例患者均完成一期手术,无中转开放手术。15例患者的一期结石清除率为100%,3例患者术后残余肾结石行体外碎石后排出。18例肾结石患者手术前后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所有患者于术后3~4周在膀胱镜下拔除双J管,复查腹部平片未见结石残留,术后随访(10±4 )个月,未发现肾积水加重。 结论: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联合术中经输尿管切口行肾盂间断冲洗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合并肾多发结石安全有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后腹腔镜肾盂切开取石术与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单发肾盂结石的疗效比较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对比分析采用后腹腔镜肾盂切开取石术(RLP)与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治疗单发肾盂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7月在本院泌尿外科接受微创手术治疗的65例单发肾盂结石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不同手术方式将患者分成RLP组(31例)和PCNL组(34例);对比分析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估算出血量、结石清除率、住院时间、住院治疗费用及术后并发症等手术情况。结果:RLP组的术中估算出血量、结石清除率、住院时间、术后继发性出血及发热发生率均优于PCNL组(均 P<0.05),但两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治疗费用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在单发肾盂结石的微创治疗中,RLP较PCNL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更高,可作为单发肾盂结石的首选微创手术方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孤立性重复肾伴上、下肾异位旋转不良并下肾完全性鹿角形结石1例报告
编辑人员丨1天前
孤立肾、重复肾和肾旋转不良均为泌尿外科少见的先天性肾脏畸形,易导致梗阻、积水、感染、结石等并发症。本文报道1例男性多发肾脏畸形,患者同时合并孤立肾、重复肾及上下肾不同平面旋转不良畸形,并继发下肾完全性鹿角型结石和肾积水,在全麻下行左肾盂肾盏联合切开取石术,术后梗阻解除,积水、感染等症状改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针状肾镜联合输尿管软镜治疗复杂性肾盏憩室结石的安全性和疗效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顺行针状肾镜(Needle-perc)联合逆行输尿管软镜(RIRS)技术治疗复杂性肾盏憩室结石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清华长庚医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23例复杂性肾盏憩室结石患者的病例资料,复杂因素主要包括憩室颈口隐匿、结石体积较大、解剖位置特殊等,行单一RIRS或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治疗困难或失败。男14例,女9例。年龄(42.3±6.1)岁。3例为上盏憩室结石,结石大小(0.9±0.2)cm;9例为中盏后组憩室结石,结石大小(1.2±0.3)cm;4例为中盏前组憩室结石,结石大小(1.8±0.2)cm;7例为下盏憩室结石,结石大小(1.3±0.1)cm。12例于外院行RIRS,术中因憩室颈口隐匿或肾盂肾下盏漏斗夹角过小未发现结石或碎石困难;3例行PCNL因通道建立失败终止手术;8例于我院首诊。男性患者取斜仰卧截石位、女性患者取俯卧分腿位,采用针状肾镜联合RIRS的顺逆行双镜联合方式治疗。针状肾镜穿刺均在全超声引导下完成,术中通过注射亚甲蓝或双镜互为引导下寻找憩室颈并用钬激光切开扩大出口。根据结石大小和位置分别采用单一针状肾镜下激光碎石联合软镜取石,或双镜下同时使用双激光碎石并取石。记录一期净石率、手术时间、血红蛋白下降值、手术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等。结果:本研究23例均一期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61.5±12.2)min。术后血红蛋白下降(3.6±0.4)g/L。术后住院时间(2.8±0.6)d。3例术后发热,1例出现肾被膜下积液,经抗感染、对症治疗后好转出院。未发生输血、腹腔脏器损伤和尿源性脓毒症等Clavien-Dindo≥Ⅱ级并发症。术后48 h内和1个月的净石率分别为78.2%(18/23)和100.0%(23/23),结论:采用顺行针状肾镜联合逆行RIRS技术治疗复杂性肾盏憩室结石安全、可行,可有效提高一期手术成功率,具有净石率高、损伤小、术后并发症少等优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RLP与PCNL治疗肾盂单发结石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的Meta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系统评价后腹腔镜肾盂切开取石术(RLP)与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治疗肾盂单发结石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Science Direct、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和万方数据库,纳入关于两种术式的所有对照性研究,包括随机对照研究、队列研究及病例对照研究。采用RevMan 5.3软件对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11项研究,包括2项随机对照研究与9项病例对照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RLP组较PCNL组手术时间延长( WMD=18.93, P=0.009),住院时间缩短( WMD=-1.09, P<0.001),术中出血量减少( WMD=-46.48, P<0.001),结石清除率更高( RR=1.21, P<0.001),术后发热率( RR=0.41, P<0.001)、输血率( RR=0.23, P=0.003)及其他并发症发生率更低( RR=0.32, 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然而,两组的术后尿漏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RR=1.13, P=0.730)。 结论:RLP治疗肾盂单发结石在结石清除率、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发热及术后输血等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均优于PCNL。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后腹腔镜肾盂切开取石术和mPCNL治疗肾盂铸型结石合并感染的对照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对比后腹腔镜肾盂切开取石术和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治疗肾盂铸型结石合并感染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自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在本院行手术治疗的肾盂铸型结石合并感染患者63例,随机分为后腹腔镜组32例和mPCNL组31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结石清除率、术后住院时间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恢复较好,均无输尿管狭窄和肾积水加重。后腹腔镜组和mPCNL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1.69±0.71)、(1.77±0.46)h,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7.79±2.49)、(6.52±1.65)d,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但后腹腔镜组与mPCNL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1%(1/32)、25.8%(8/31),结石残留率分别为3.1%(1/32)、19.4%(6/31),后腹腔镜组均明显优于mPCNL组( P<0.05)。 结论:后腹腔镜肾盂切开取石术安全有效且并发症较少,是治疗感染性肾盂铸型结石的优选方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经腹膜外机器人辅助单孔腹腔镜肾盂切开取石术4例报告
编辑人员丨2024/6/1
对于直径>2 cm的肾结石,经皮肾镜取石术(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 ,PCNL)是目前主流的手术方式[1] ,但存在结石残留、出血、脓毒症、结肠损伤、胸膜损伤等并发症[2].而对于直径>2.5 cm的孤立性结石、鹿角形结石、多发肾盏结石、感染性结石以及存在肾功能或解剖异常患者的结石等复杂肾结石[ 3 ] ,常规处理方式仍十分棘手,与PCNL 相比,腹腔镜肾盂切开取石术总体结果和并发症令人满意,甚至更好[4].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1
-
"超微创"机器人杂交肾部分切除术的初步探索
编辑人员丨2024/3/16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Robot-assisted laparoscopic partial nephrectomy,RAPN)已被广泛接受为T1a期肾癌微创的保肾策略。常规经腹腔入路的肾部分切除术术中需要打开同侧的结肠旁沟,较大范围地游离结肠或小肠系膜,显露肾静脉并在其后方分离出肾动脉。此种情况下,腹腔内创伤依然较大,尤其对既往有肾手术史者,分离难度和血管损伤的风险显著增加。因此,对于非复杂的肾肿瘤,如何微创切除,甚至将手术微创进一步由皮肤推进到腹腔层面,是围绕肾部分切除术探讨的热点问题。血管介入技术已经广泛应用数十年,其中,球囊封堵术已在大量研究中得到证实,其对于阻断远端血供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泌尿外科团队曾尝试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的引导下使用球囊封堵进行肾部分切除术。然而,此技术依赖具备专业DSA设备的杂交手术室,同时术者需要装备厚重的铅衣以减少电离辐射。更重要的是,在杂交手术室中体积庞大的DSA相关设备很难与达芬奇手术机器人配合使用。因此我们创造性地提出用腹腔镜超声(laparoscopic ultrasonography,LUS)引导球囊实现肾部分切除术中肾动脉的阻断。在LUS协助下,无需专门的杂交手术室,省略了转移患者至机器人手术间的步骤,降低了球囊脱位的风险。本视频对实现肾部分切"三连胜"的同时减小腹腔内创伤的新技术做了简要描述。与常规RAPN相比,"超微创"机器人杂交肾部分切除术的特点在于不必广泛游离结肠旁沟、肠系膜、升降结肠、下腔静脉等腹腔器官和组织,特别是不用打开肾门并解剖分离肾动静脉,因而降低了手术难度和手术风险。其优势在于:(1)适合部分追求更大限度微创的患者;(2)适合既往肾部分切除术、肾盂输尿管成形术、肾盂切开取石术后患者;(3)无需使用含碘造影剂,适合对含碘造影剂过敏、肾功能不全或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患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