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ronkhite-Canada综合征9例临床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背景:Cronkhite-Canada综合征(CCS)是一种病因不明的罕见非遗传性疾病,目前其诊断和治疗仍面临挑战.目的:总结中国人CCS的临床特征、治疗和转归,以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知.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第三医院2012-2022年间收治的CCS病例.结果:研究共纳入9例CCS患者,男女比例为1.25∶1,确诊时平均年龄63.89岁.所有患者均表现为胃肠道息肉病、非特异性消化道症状以及至少一项外胚层表现,粪隐血试验均阳性,缺铁性贫血、低白蛋白血症、IgE升高常见.组织学表现为增生性息肉或腺瘤性息肉,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常见.患者存在严重骨质疏松和骨折、小肠细菌过度生长、哮喘、膜性肾病、结节性甲状腺肿和腹膜后纤维化、焦虑状态等合并症.多数患者激素治疗有较好效果,但激素减量或停用后疾病可反复.1例患者尝试应用硫唑嘌呤治疗,但效果欠佳.结论:CCS是一种免疫相关疾病,感染、过敏、遗传因素、肠道微生态等在CCS发病中的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激素是目前CCS的主要治疗手段,存在激素抵抗或激素治疗禁忌的患者治疗仍面临挑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全程优质护理干预对结肠息肉内镜治疗患者心理应激状态、胃肠道功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观察全程优质护理干预对结肠息肉内镜治疗患者心理应激状态、胃肠道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1月至2020年10月在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接受结肠息肉内镜治疗1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7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全程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心理应激状态〔事件影响量表修订版(IES-R)、综合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及舒适度〔Kolcaba舒适状况量表(GCQ)〕,记录术后胃肠道功能指标(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两组IES-R评分和HADS中焦虑抑郁评分均下降( P<0.05),且观察组IES-R评分和HADS中焦虑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两组GCQ量表各维度评分均升高( P<0.05),且观察组GCQ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均早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价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全程优质护理干预可改善结肠息肉内镜治疗患者心理应激状态,减轻患者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促进患者舒适和胃肠功能恢复,提高了护理满意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冷圈套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结直肠息肉的效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冷圈套内镜下黏膜切除术(CS-EMR)在临床上用于治疗结直肠良性病变的手术方法及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的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1年6月深圳市罗湖区人民医院诊断的结直肠息肉患者320例,采用Excel2007生成的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CS-EMR组和热圈套内镜下黏膜切除术(HS-EMR)组各160例;主要统计分析两组手术方法的过程指标、手术对患者息肉完整切除率、术后患者疼痛程度及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手术并发症差异。结果:CS-EMR组息肉切除时间短于HS-EMR组[(4.11 ± 1.20) min比(4.42 ± 0.98)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CS-EMR组在术后4、12 h的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评分均低于HS-EMR组[(3.11 ± 0.78)分比(3.48 ± 0.80)分、(3.38 ± 0.80)分比(3.61 ± 0.9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CS-EMR组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短于HS-EMR组[(27.83 ± 5.01)h比(29.66 ± 4.84) h、(43.73 ± 7.80) h比(47.28 ± 8.14)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CS-EMR组并发症显著低于HS-EMR组[5.63%(9/160)比12.50%(20/1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CS-EMR治疗结直肠息肉的效果与HS-EMR治疗效果差异不大,但是前者具有切除时间短、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快、疼痛程度轻、并发症少的优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Cronkhite-Canada综合征合并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和膜性肾病一例
编辑人员丨5天前
Cronkhite-Canada综合征(CCS)是一种罕见的非家族性消化系统疾病,临床突出表现为胃肠道多发良性息肉和外胚层改变(如毛发脱落、指甲萎缩和皮肤色素沉着),其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自身免疫功能紊乱相关,部分患者合并自身免疫病,少数可进展为消化道肿瘤,治疗策略尚未统一。现报告1例CCS合并 H. pylori感染、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和特发性膜性肾病的患者,并探讨原发病与多种合并症发病机制的关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中国小肠镜诊治Peutz-Jeghers综合征的专家共识意见(2022年)
编辑人员丨5天前
黑斑-息肉综合征(Peutz-Jeghers syndrome,PJS)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以皮肤黏膜色素沉着、胃肠道多发错构瘤性息肉和肿瘤易感性为主要特征。小肠是PJS息肉好发部位之一,易伴发肠套叠、肠梗阻、消化道出血、癌变等并发症。随着小肠内镜技术的迅速发展,小肠镜已经成为PJS诊治的关键技术,在小肠息肉诊断及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对PJS临床实践和认识的不断深入,我国消化内镜医师对PJS诊治有了较为丰富的经验积累。为进一步促进小肠镜技术在该领域的推广应用,有必要制定中国小肠镜诊治PJS的专家共识意见。本共识基于循证依据及专家经验对PJS的流行病学、遗传特征、临床表现、诊断标准、内镜治疗、外科手术、息肉监测及随访等方面进行梳理,以便于指导专科医师、内镜医师加强对PJS患者全生命周期的规范诊治和管理,从而更好地发挥小肠镜在PJS患者小肠息肉诊治中的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24例Cronkhite-Canada综合征患者的内镜特点及临床相关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阐述Cronkhite-Canada综合征(CCS)患者的内镜下特点及其与临床特点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纳入1999年1月至2019年6月于北京协和医院住院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前接受胃镜及结肠镜检查的CCS患者24例。采集其人口学特点、临床表现、初始内镜下特点及组织病理学资料并分析。结果:24例患者中男15例(62.5%),女9例(37.5%),年龄(59±10)岁,中位病程6(1~36)个月。病变累及胃及结肠100%、十二指肠95.7%、直肠66.7%及末段回肠50.0%。胃病变以胃体下部及胃窦病变尤重,结肠病变以右半结肠为著。所有患者均无食管受累。胃肠镜下病变多表现为弥漫性黏膜充血水肿,伴息肉或结节样改变,病变较重处可有桑葚样或叠瓦状改变,47.8%存在十二指肠淋巴管扩张样改变。息肉多为无蒂或亚蒂,偶见结肠带蒂息肉。11例完整切除、且可清晰解读结肠息肉表面腺管开口的病例中,息肉腺管开口的工藤分型分别为Ⅲs到Ⅴ Ⅰ型,其中2例病理为腺管状腺瘤者工藤分型均为Ⅲ L,其余息肉病理为增生性息肉或CCS息肉。确诊前病程与结肠息肉最大直径正相关( r=0.625, P=0.006),弥漫全胃受累患者的血清白蛋白水平显著低于胃底贲门未受累患者[(29±8)g/L比(37±5)g/L, P=0.034]。 结论:CCS的典型内镜下表现是胃、十二指肠、结肠黏膜弥漫充血水肿基础上的多发息肉或结节隆起,可合并十二指肠或末段回肠的淋巴管扩张样改变。部分内镜下特点与疾病的临床特点密切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术后早期进食对内镜下肠息肉切除术患者营养状况及舒适度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进食对内镜下肠息肉切除术患者营养状况和舒适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在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消化内科行无痛肠镜下息肉摘除术患者300例为研究对象。将300例行无痛肠镜下息肉切除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试验组1和试验组2,每组100例。对照组术后完全禁食,仅给予静脉补液,次日开放流质饮食,3 d后过渡到正常饮食;试验组1术后6 h给予流质饮食,次日改为半流质饮食,3 d后改为正常饮食;试验组2术后2 h开放流质饮食,次日改为半流质饮食,3 d后改为正常饮食。记录患者术后首次排便时间、住院时间以及腹痛、腹胀、低血糖、恶心/呕吐以及出血发生率;术后1、3、5 d检查患者血清白蛋白水平评价患者营养状态,术后1、3、5 d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患者舒适度。结果:试验组1和试验组2首次排便时间分别为(22.46 ± 2.96)、(21.54 ± 2.17) h,较对照组的(26.37 ± 4.87) h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值为51.812, P<0.01);且试验组2首次排便时间较试验组1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值为2.477, P<0.05)。试验组1和试验组2低血糖发生率分别为5.10%(5/98)、2.04%(2/9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40%(13/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值为10.582, P<0.01)。术后5 d,试验组1和试验组2血清白蛋白分别为(36.16 ± 6.44)、(36.55 ± 6.57) g/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3.97 ± 5.91) 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值为4.732, P<0.05),但试验组1和试验组2血清白蛋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各时段3组患者VAS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内镜下肠息肉切除术患者术后2 h开放饮食可明显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并且不增加并发症发生率,有助于患者术后康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无痛胃肠镜检查应用二甲硅油联合聚乙二醇电解质散的肠道准备效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分析无痛胃肠镜检查应用二甲硅油联合聚乙二醇电解质散的肠道准备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的方法,纳入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南京市栖霞区医院收治拟行无痛胃肠镜检查患者3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90例。对照组给予聚乙二醇电解质散+0.9%氯化钠做胃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观察组给予聚乙二醇电解质散+二甲硅油。比较两组肠道清洁度,祛泡效果,结肠镜检查指标,息肉、腺瘤和进展期腺瘤检出率及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肠道清洁满意度、祛泡满意度较对照组明显增加[92.11%(175/190)比84.71%(161/190)、90.53%(172/190)比83.16%(158/1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进镜时间、结肠镜检查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3.35 ± 1.05)min比(6.02 ± 1.68)min、(11.86 ± 1.93)min比(15.22 ± 2.10)min)],0.9%氯化钠冲洗量明显减少[(35.68 ± 7.64)ml比(50.34 ± 10.30)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5 mm息肉检出率较对照组明显增加[15.79% (30/190)比5.79%(11/190)],腺瘤检出率较对照组明显增加[24.74%(47/190)比15.79%(30/190)],进展期腺瘤检出率较对照组明显增加[20.53%(39/190)比9.47%(18/1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腹胀发生率及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05%(2/190)比5.26% (10/190)、9.47%(18/190)比18.42%(35/1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无痛胃肠镜检查应用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联合二甲硅油可有效提高肠道清洁度、祛泡满意度、息肉及腺瘤检出率,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临床应用价值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内镜下钕铁硼磁环预标记结直肠肿瘤辅助腹腔镜定位的应用价值(含视频)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内镜下钕铁硼磁环预标记结直肠肿瘤病灶辅助腹腔镜定位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2020年1月—2021年10月在贵州省人民医院胃肠外科拟行腹腔镜根治术的结直肠肿瘤患者51例。术前1 d在内镜下给予结直肠肿瘤病灶钕铁硼磁环预标记。腹腔镜根治术中将另外1枚钕铁硼磁环经腹腔镜套管送入腹腔,与之前的磁环隔着肠壁相互吸引聚合在一起,从而实现对病灶的定位。记录患者基本资料、术前内镜下预标记情况和腹腔镜手术情况。结果:51例患者均经内镜将钕铁硼磁环顺利置于结直肠肿瘤病灶处并成功固定,其中按病变部位分为横结肠15例、降结肠12例、乙状结肠19例、直肠上段5例;按病变性质分为结肠癌21例、息肉癌变25例、侧向发育型肿瘤部分癌变5例。51例患者中有内镜黏膜切除术切缘阳性5例,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切缘阳性1例。所有病变于术中精准定位。术前标记用时(4.1±1.2)min(3~6 min),术中定位用时(1.5±1.1)min(0.9~5.3 min),标记及定位磁环均经腹腔镜取出体外。肿瘤病灶距近端、远端肠段切缘平均距离分别为5.5 cm、6.3 cm。无结肠黏膜损伤、出血、肠穿孔、局部炎症反应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内镜下钕铁硼磁环预标记结直肠肿瘤病灶辅助腹腔镜定位具有操作简单、快速、精准、安全等优点,且术中无需额外设备、器械,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胃肠息肉摘除术后老年患者低血糖反应发生的原因与干预措施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分析胃肠息肉摘除术后老年患者低血糖反应的发生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于2019年11月至2020年11月在我院行胃肠息肉摘除术的120例老年患者资料,分析术后引起低血糖反应的原因。结果:(1)低血糖组与非低血糖组患者年龄、是否有糖尿病、术前是否补液、术前禁食时间、术前等待时间、术前是否情绪不稳定、术前夜晚睡眠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2)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后发生低血糖反应与年龄>70岁( OR=4.266,95% CI=1.120~16.162);伴糖尿病( OR=4.094,95% CI=1.311~12.773);术前未补液( OR=10.923,95% CI=2.882~41.386);术前禁食时间≥10 h( OR=9.042,95% CI=2.571~31.645);术前等待时间≥12 h( OR=7.035,95% CI=1.855~26.651);术前情绪不稳定( OR=4.25,95% CI=1.263~14.370);术前夜晚睡眠时间<6 h( OR=5.952,95% CI=1.760~19.992)有关(均 P<0.05)。 结论:胃肠息肉摘除术后导致老年患者低血糖反应发生的原因较多,因此应做好评估工作和预防措施,降低低血糖反应的发生,保障患者治疗有效性和安全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