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型便携式内镜系统应用于上消化道疾病检查的多中心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评估新型便携式内镜系统在上消化道内镜检查中的操作性能、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开放性、随机、非劣效性对照研究,2019年6月—2020年6月间由3个临床研究中心参与,纳入消化内科门诊就诊的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配到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接受便携式内镜完成上消化道检查( n=44),对照组接受临床常规应用的奥林巴斯胃镜完成上消化道检查( n=46)。以后者作为参照,对新型便携式内镜系统的检查成功率、图像质量、操作性能、操作总体满意度、活检成功率和安全性进行评价。 结果:试验组内镜检查成功率为97.73%(43/44),对照组为100.00%(46/46),差值为-2.27%(95% CI:-6.68%~2.13%),大于设定的非劣效界值(-10%);试验组与对照组图像质量综合评价优良率均为100%,差值为0,大于设定的非劣效界值(-10%)。对照组操作系统性能优良率为100.00%(46/46),试验组为97.67%(42/43),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483);对照组操作总体满意率为100.00%(46/46),试验组为86.05%(37/43),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1);共9例进行了内镜下活检,试验组5例、对照组4例,2组活检通道均顺畅,均能顺利完成活检。共16例出现不良事件,对照组5例[10.87%(5/46)],试验组11例[25.00%(11/44)],2组间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3.07, P=0.080),所有不良事件均在48 h内消失,无严重不良事件及器械缺陷事件发生。 结论:新型便携式内镜系统安全性高,操作性能与图像质量良好,与临床常用的日本奥林巴斯内镜系统效果相当,可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以腹水为主要表现的环孢子虫病一例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环孢子虫病是一种肠道寄生虫病,人体通过食入被环孢子虫卵囊污染的水和食物而感染,摄入的卵囊通过侵犯小肠上皮细胞进入人体,尤以空肠为主,进而出现慢性肠炎的临床表现。本例患者以腹水为主要表现,血、腹水和骨髓检查结果均提示嗜酸性粒细胞水平增高明显,曾拟诊为"嗜酸细胞性胃肠炎",并予以糖皮质激素治疗,患者腹胀症状一度出现好转,但在停药3个月后再次出现腹水,最终通过小肠黏膜病理和粪便直接涂片法在光学显微镜下找到环孢子虫卵囊确诊,服用复方磺胺甲噁唑得以痊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改良Aldrete量表和Steward量表用于评估接受麻醉胃肠镜检查儿童复苏效果的回顾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究Steward量表和改良Aldrete量表用于评估接受全身麻醉胃肠镜检查儿童患者复苏效果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22年7—12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接受非插管全身麻醉下胃肠镜检查的患儿199例,将患儿根据年龄分为学龄前组36例、低学龄组75例及高学龄组88例。同时进行Steward量表和改良Aldrete量表麻醉苏醒评估,记录患儿的生命体征及达标所需时间,对比2个量表的评分效率及安全性。结果:患儿Steward量表达标所需时间(17.5 ± 9.3)min,显著低于改良Aldrete量表的(20.8 ± 12.6)min,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 = 2.97, P<0.01)。低学龄组在达到改良Aldrete量表出室标准时血氧饱和度(0.989 ± 0.010)高于Steward量表的(0.980 ± 0.015),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 = 2.17, P<0.05)。Steward量表达标时间与患儿年龄呈负相关( r = - 0.385, P<0.01)。改良Aldrete量表达标时间与患儿年龄无显著相关( r = - 0.089, P>0.05)。 结论:在全身麻醉胃肠镜检查儿童麻醉复苏评估中,Steward量表虽比改良Aldrete量表评估效率高,但改良Aldrete量表比Steward量表安全性更高,更有利于保障患儿的生命安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蔡氏套管器在胃肠道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中的应用:234例临床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蔡氏套管器在胃肠道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NOSES)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采用描述性病例系列研究的方法。病例纳入标准:(1)经术前病理检查确诊为结直肠癌或胃癌,或术前钡灌肠造影提示乙状结肠冗长或横结肠冗长;(2)具备传统腹腔镜手术的适应证;(3)体质指数<30 kg/m 2(经肛门手术)和35 kg/m 2(经阴道手术);(4)女性患者经阴道取标本者无阴道狭窄或粘连;(5)结肠冗长症患者年龄为18~70岁,具有顽固性便秘病史且病程10年以上者。排除标准:(1)合并肠穿孔、梗阻的结直肠癌,或合并胃穿孔、胃出血、幽门梗阻的胃癌;(2)合并肺、骨远处转移或无法同期切除的肝转移;(3)有腹部大手术史或存在肠粘连;(4)临床资料不完整者。按照上述标准,2014年1月至2022年10月期间,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胃肠外科应用蔡氏套管器行NOSES手术共治疗209例胃肠肿瘤和25例结肠冗长症患者,其中中低位直肠癌14例,行外翻拖出式NOSES直肠癌根治术;左结直肠癌171例,行NOSES左半结肠癌根治术;右结肠癌12例,行NOSES右半结肠癌根治术;胃癌12例,行NOSES系统性胃系膜切除术;结肠冗长症25例,行NOSES结肠次全切除术。均采用自制免辅助切口肛门套管器——蔡氏套管器(中国发明专利号:ZL201410168748.2)取标本。主要观察指标为术后1年无复发生存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全组234例患者中,男性116例,女性118例;年龄(56.6±10.9)岁。所有患者均顺利施行NOSES手术,无中转开腹者,无手术相关死亡者。术后环周切缘阴性率为98.8%(169/171),仅2 例阳性,均为左结直肠癌组患者。术后37例(15.8%)患者出现并发症,其中出现吻合口漏11例(4.7%),吻合口出血3例(1.3%),腹腔内出血2例(0.9%),腹腔感染4例(1.7%),肺部感染8例(3.4%)。术后再手术7例(3.0%),均为吻合口漏后行回肠造口术。术后30 d内总再入院率为0.9%(2/234)。随访(18.3±3.6)个月,1年无复发生存率为94.7%。209例胃肠肿瘤患者有5例(2.4%)局部复发,均为吻合口复发;16例(7.7%)远处转移,其中肝转移8例,肺转移6例,骨转移2例。结论:蔡氏套管器辅助的NOSES手术在胃肠道肿瘤根治术及结肠冗长症行结肠次全切除术中具有良好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纳布啡预防胃肠镜检查术患儿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注射痛的量效关系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确定纳布啡预防胃肠镜检查术患儿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注射痛的量效关系。方法:选择胃肠镜检查术患儿,年龄3~8岁,ASA分级Ⅰ或Ⅱ。采用改良序贯法进行试验,第1例患儿静脉注射纳布啡0.2 mg/kg,5 min后静脉注射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2.5 mg/kg。采用Ambesh 4分法评价丙泊酚注射痛,注射痛预防无效,则下一例增加纳布啡剂量,否则降低一个剂量,相邻剂量相差0.01 mg/kg,重复此过程,直至出现第7个交折点。采用Probit法计算半数有效剂量(ED 50)和95%有效剂量(ED 95)及其95%可信区间(CI)。 结果:纳布啡预防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注射痛的ED 50和ED 95及其95%CI分别为:1.57(1.50~1.62)和1.71(1.64~2.05) mg/kg。 结论:纳布啡预防胃肠镜检查术患儿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注射痛的ED 50和ED 95分别为1.57和1.71 mg/kg。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基于"洪氏胰肠吻合一针法"理念的改良胰胃吻合在胰腺手术消化道重建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将基于"洪氏胰肠吻合一针法"理念的改良胰胃吻合应用于胰腺手术消化道重建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5月至2022年10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肝胆外科收治的44例采用改良胰胃吻合手术的胰腺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23例,女性21例,中位年龄54岁,年龄范围18~70岁。总结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一般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44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其中行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29例,腹腔镜保留十二指肠的胰头切除术11例,腹腔镜胰腺中段切除术1例,行开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3例。腹腔镜手术胰胃吻合时间(15.4±1.0)min,开腹手术胰胃吻合时间(9.1±0.5)min。44例患者中术后发生A级胰瘘2例(4.55%)、胃排空障碍7例(15.91%),无B、C级胰瘘、胆瘘、胃肠吻合口瘘、腹腔感染、术后出血及围手术期死亡发生。结论:将改良胰胃吻合用于胰腺手术消化道重建安全可靠,可以有效降低术后胰瘘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磁控胶囊内镜对服用肠溶阿司匹林老年患者上消化道出血风险评估的价值探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磁控胶囊内镜对评估服用肠溶阿司匹林的老年患者上消化道出血风险的价值。方法:分析2018年1月—2020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和北京安贞医院行磁控胶囊内镜检查的服用肠溶阿司匹林的老年患者临床资料,评估其上消化道出血的风险,进行评分和分组(评分≤3分者为低危组,评分>3分者为中高危组)。比较低危组和中高危组患者间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胃和十二指肠黏膜损伤的差别。结果:入选的66例患者男45例、女21例,年龄60~81岁,均服用肠溶阿司匹林,其中出血者17例。低危组( n=51)和中高危组( n=15)患者,上消化道出血发病率分别为17.6%和53.3%( P<0.001),胃溃疡发病率分别为5.9%和26.7%( P<0.001),胃黏膜损伤评分中位数分别为2.0和2.0( P=0.621),十二指肠溃疡发病率分别为2.0%和18.8%( P<0.001),十二指肠损伤评分中位数分别为1.0和1.0( P=0.936)。磁控胶囊内镜对该类患者预测上消化道出血风险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855。 结论:服用肠溶阿司匹林的老年患者上消化道出血风险评估可用于预测患者上消化道出血风险,但评分细则尚需进一步完善。中高危患者可使用磁控胶囊内镜监测阿司匹林相关上消化道黏膜损伤。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胶囊内镜新兴技术研究与应用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胶囊内镜是一种无痛的消化道检查方式,检查范围已经覆盖全胃肠道,其相关的各种新兴技术也不断被研发,运用于胶囊内镜操作、成像和诊断的各个过程,未来还有可能辅助实现胶囊内镜下手术操作和给药。然而,目前大多数胶囊内镜新兴技术尚处于研发阶段,需要开展大规模临床研究,以进一步证实其应用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内镜诊断恶性黑色素瘤胃转移一例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恶性黑色素瘤胃转移临床罕见,本文介绍1例以消化道不适就诊于我院消化内科的患者,该患者既往有黑色素瘤病史,结合病理、内镜、临床等检查,最终确诊为恶性黑色素瘤胃转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中国显微内镜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应用共识意见
编辑人员丨4天前
随着消化道疾病早期筛查观念的普及和内镜技术的不断发展,许多高分辨率和高诊断灵敏度的新型内镜技术在传统内镜的基础上应运而生。显微内镜是将消化内镜技术与显微成像相结合的一种新型内镜检查手段,以激光共聚焦显微内镜和细胞内镜为代表,可实时、无创地在细胞和亚细胞水平进行胃肠道黏膜组织学检查。近年来,显微内镜技术发展迅速,临床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如何实现其使用过程的规范化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共识在现有国内外临床实践和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以临床问题为导向,循证医学为基础,经专家组成员审阅、讨论和投票后,针对显微内镜的应用范围、诊断标准、质量控制等方面最终提出28条推荐意见,并评估其证据质量和推荐强度,以期指导显微内镜的规范化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