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胆囊长宽比对胆道闭锁诊断的价值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通过对胆囊最大长度和最大宽度的测量,探讨胆囊长宽比对诊断胆道闭锁(biliary atresia,BA)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2年6月在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接受腹部超声检查并行手术探查的183例黄疸患儿的临床资料。BA患儿(114例)的诊断经术中胆道造影(intraoperative cholangiography,IOC)或手术探查证实。非BA患儿(69例)通过IOC、肝脏病理检查、基因检测或者随访得到确认。记录所有患儿的人口学资料、肝功能指标、超声测量的胆囊最大长度、最大宽度及长宽比,并进行分析。结果:比较BA患儿和非BA患儿的年龄、胎龄、体重、谷氨酰转氨酶、丙氨酸转氨酶及天冬氨酸转氨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不区分胆囊类型时,BA患儿和非BA患儿的胆囊最大长度中位数分别为15.05 mm和22.00 mm,胆囊最大宽度中位数分别为3.85 mm和6.00 mm,胆囊长宽比值中位数分别为3.92和3.3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01)。BA患儿和非BA患儿中Ⅲ型胆囊的胆囊长宽比值中位数分别为3.66和3.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875);Ⅱ型胆囊的胆囊长宽比值中位数分别为4.00和3.29,Ⅳ型胆囊的胆囊长宽比值中位数分别为4.05和3.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5, P<0.001)。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ROC)分析显示,不区分胆囊类型的胆囊长宽比以3.47为界值时,ROC曲线下面积为0.752,诊断BA的敏感性为78.9%,特异性为66.7%,阳性预测值为78.3%,阴性预测值为64.7%,准确率为73.2%。Ⅱ型胆囊的胆囊长宽比以3.21为界值时,曲线下面积为0.779,诊断BA的敏感性为83.8%,特异性为85.7%,阳性预测值为98.4%,阴性预测值为33.3%,准确率为83.4%。Ⅳ型胆囊的胆囊长宽比以3.81为界值时,曲线下面积为0.811,诊断BA的敏感性为77.3%,特异性为76.9%,阳性预测值为58.6%,阴性预测值为88.9%,准确率为77.0%。 结论:胆囊长宽比对诊断BA有一定的价值,可作为超声筛选BA的诊断指标。若黄疸患儿的胆囊长宽比>3.47,BA的可能性大,建议早期行手术探查。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胆囊息肉手术适应证的多中心回顾性研究(附2 272例报告)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胆囊息肉的手术适应证。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11家医疗中心收治的2 272例(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585例、陕西省核工业215医院352例、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332例、陕西省人民医院233例、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152例、延安大学附属咸阳医院138例、宝鸡市人民医院137例、汉中市中心医院125例、宝鸡市中心医院95例、安康市中心医院72例、榆林市第二医院51例)行手术治疗胆囊息肉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男887例,女1 385例;年龄为(48±12)岁,年龄范围为12~86岁。观察指标:(1)手术治疗、病理学检查及住院情况。(2)随访及并发症情况。(3)非肿瘤性息肉与肿瘤性息肉患者临床病理资料比较。(4)无胆囊结石且胆囊息肉直径为7~9 mm、10~12 mm、≥13 mm患者临床病理资料比较。(5)无胆囊结石且胆囊息肉直径为10~12 mm患者发生肿瘤性息肉的影响因素分析。(6)无胆囊结石且胆囊息肉直径为10~12 mm患者肿瘤性息肉列线图预测模型构建及评估。采用门诊或电话方式进行随访,了解患者术后并发症及生存状况。随访时间截至2020年4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 ± 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t检验。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 M(范围)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等级资料采用多样本秩和检验。剔除CEA、CA19-9缺失数据后进行发生肿瘤性息肉的影响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采用 χ2检验或多样本秩和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经Logistic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后,应用R 3.6.0 version软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 结果:(1)手术治疗、病理学检查及住院情况:2 272例患者中,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2 199例、开腹胆囊切除术43例、胆囊癌根治术28例、腹腔镜保胆取息肉术2例,术中行快速冷冻切片病理学检查1 050例。2 272例患者中,术后病理学检查为非肿瘤性息肉1 953例(胆固醇性息肉1 681例、炎症性息肉272例);肿瘤性息肉319例,其中良性息肉274例(腺瘤93例、腺肌瘤66例、腺瘤样增生81例、腺瘤合并上皮内瘤变34例),恶性息肉45例(腺癌43例、腺鳞癌1例、肉瘤样癌1例)。2 272例患者术后住院时间为3 d(1~27 d)。(2)随访及并发症情况:2 272例患者中,1 932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3.5~63.5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31.0个月。随访期间,发生短期并发症患者180例,发生长期并发症患者170例。(3)非肿瘤性息肉与肿瘤性息肉患者临床病理资料比较。1 953例非肿瘤性息肉患者年龄(≤50岁、>50岁),第一次发现息肉至手术时间(<1年、1~3年、>3年且≤5年、>5年),癌胚抗原(CEA),CA19-9,CA125,术前B超检查息肉数目(单发、多发),术前B超检查息肉直径(1~6 mm、7~9 mm、10~12 mm、≥13 mm),术前B超检查息肉附壁情况(带蒂、宽基底),术前B超检查息肉形态(结节状、乳头状、球状、桑葚状),术中快速冷冻切片病理学检查(有、无),术后病理学检查息肉直径(1~6 mm、7~9 mm、10~12 mm、≥13 mm),术后病理学检查胆囊壁厚度(≤4 mm、>4 mm)分别为1 118、835例,1 027、422、230、274例,2.0 mg/L(0.2~8.6 mg/L),14.5 U/mL(2.6~116.4 U/mL),10.5 U/mL(1.2~58.7 U/mL),658、1 295例,674、741、413、125例,1 389、564例,407、1 119、292、135例,832、1 121例,698、774、385、96例,1 719、234例;319例肿瘤性息肉患者上述指标分别为160、159例,204、55、26、34例,2.9 mg/L(0.2~28.8 mg/L),19.7 U/mL(3.5~437.1 U/mL),15.0 U/mL(1.0~945.0 U/mL),203、116例,49、59、100、111例,154、165例,92、153、49、25例,218、101例,53、85、90、91例,263、56例;非肿瘤性息肉与肿瘤性息肉患者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χ2=5.599, Z=-3.668,-2.407,-3.023,-3.403, χ2=104.474, Z=-13.367, χ2=65.676,12.622,73.075, Z=-11.874, χ2=7.649, P<0.05)。(4)无胆囊结石且胆囊息肉直径为7~9 mm、10~12 mm、≥13 mm患者临床病理资料比较。2 272例患者中,剔除合并胆囊结石311例后,胆囊息肉直径为7~9 mm 706例,直径为10~12 mm 459例,直径为≥13 mm 205例。706例胆囊息肉直径为7~9 mm患者第一次发现息肉至手术时间(<1年、1~3年、>3年且≤5年、>5年),CEA,CA19-9,术前B超检查息肉数目(单发、多发),术前B超检查息肉附壁情况(带蒂、宽基底),术前B超检查息肉形态(结节状、乳头状、球状、桑葚状),术前B超检查息肉回声强度(略强、中等、弱),术中快速冷冻切片病理学检查(有、无),息肉病理学类型(非肿瘤性息肉、良性息肉、恶性息肉)分别为291、170、107、138例,2.2 mg/L(0.5~8.6 mg/L),21.0 U/mL(2.8~116.4 U/mL),207、499例,620、86例,118、463、75、50例,252、410、44例,379、327例,657、49、0例;459例胆囊息肉直径为10~12 mm患者上述指标分别为267、85、43、64例,1.6 mg/L(0.4~9.3 mg/L),10.4 U/mL(3.3~354.0 U/mL),205、254例,237、222例,158、223、51、27例,222、213、24例,263、196例,373、79、7例;205例胆囊息肉直径≥13 mm患者上述指标分别为128、38、20、19例,2.1 mg/L(0.6~28.8 mg/L),10.2 U/mL(3.6~307.0 U/mL),120、85例,75、130例,68、97、22、18例,98、95、12例,148、57例,113、71、21例;胆囊息肉直径为7~9 mm、10~12 mm、≥13 mm患者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χ2=46.482,8.093,39.504,66.971,277.043,60.945,19.672,22.340,197.854, P<0.05)。(5)无胆囊结石且胆囊息肉直径为10~12 mm患者发生肿瘤性息肉的影响因素分析:459例无胆囊结石且胆囊息肉直径为10~12 mm患者中,非肿瘤性息肉373例,肿瘤性息肉86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CEA、CA19-9、术前B超检查息肉数目、术前B超检查息肉直径、术前B超检查息肉附壁情况是影响无胆囊结石且胆囊息肉直径为10~12 mm患者发生肿瘤性息肉的相关因素( χ2=10.342,5.616,20.009, Z=-4.352, χ2=6.203, 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CEA>5.0 mg/L、CA19-9>39.0 U/mL、术前B超检查息肉数目单发、术前B超检查息肉直径为11mm、术前B超检查息肉附壁为宽基底是影响无胆囊结石且胆囊息肉直径为10~12 mm患者发生肿瘤性息肉的独立危险因素(优势比=8.423,0.082,0.337,3.694,2.318,95%可信区间为1.547~45.843,0.015~0.443,0.198~0.575,1.987~6.866,1.372~3.916, P<0.05)。(6)无胆囊结石且胆囊息肉直径为10~12 mm患者肿瘤性息肉列线图预测模型构建及评估:将CEA、CA19-9、术前B超检查息肉数目、术前B超检查息肉直径、术前B超检查息肉附壁情况导入R 3.6.0 version软件建立肿瘤性息肉列线图预测模型,其结果显示:CEA>5.0 mg/L,CA19-9>39.0 U/mL,术前B超检查息肉数目单发,术前B超检查息肉直径为10 mm、息肉直径为11 mm、息肉直径为12 mm,术前B超检查息肉附壁为宽基底列线图评分分别为25、27、100、0、26、72、98分;列线图预测模型C-index为0.768。列线图预测结果显示:直径为10、11、12 mm胆囊息肉,多发、带蒂、CEA≤5.0 mg/L和CA19-9≤39.0 U/mL的患者,肿瘤性息肉发生率分别为0、6%、10%;直径为10、11、12 mm胆囊息肉,单发、宽基底息肉患者,肿瘤性息肉发生率分别为43%、53%、70%。校准图曲线显示:列线图预测模型预测肿瘤性息肉的发生率和实际发生率较为一致。 结论:CEA>5.0 mg/L、CA19-9>39.0 U/mL、术前B超检查息肉数目单发、术前B超检查息肉直径为11 mm、术前B超检查息肉附壁为宽基底是影响无胆囊结石且胆囊息肉直径为10~12 mm患者发生肿瘤性息肉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于直径为10、11、12 mm,单发和宽基底胆囊息肉患者,应及时行胆囊切除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超声测量肝门处囊肿最大宽度鉴别囊肿型胆道闭锁与先天性胆管扩张症的应用价值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超声测量肝门处囊肿最大宽度鉴别囊肿型胆道闭锁(cystic biliary atresia,CBA)与先天性胆管扩张症(congenital biliary dilatation,CBD)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22年1月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34例年龄小于150 d的肝门处囊肿患儿临床资料,根据术中胆道造影结果分为CBA组和CBD组,比较两组患儿一般情况、生化指标、术前超声特征、术中胆道造影及术中发现。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对各项指标诊断CBA的价值进行分析。结果:34例肝门囊肿患儿中,CBA组14例,CBD组20例。两组间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直接胆红素(direct bilirubin,DBI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术中测量肝门处囊肿最大宽度的诊断效能最高,其最佳截断值为2.4 cm;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ROC curve,AUC)为0.98,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1.0%和95.2%;术中测量肝门处囊肿最大长度的最佳截断值为3.1 cm,AUC为0.95,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1.0%和85.2%。超声测量胆囊宽度的最佳截断值为0.7 cm,AUC为0.95,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1.0%和89.6%;超声测量肝门处囊肿最大宽度的最佳截断值为2.3 cm,AUC为0.92,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0.2%和85.9%;超声测量肝门处囊肿最大长度的最佳截断值为3.1 cm,AUC为0.89,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0.2%和78.8%。 结论:超声测量肝门处囊肿最大宽度有助于从出生后肝门处存在囊肿的黄疸患儿中诊断出CBA。若超声发现胆囊宽度较小且肝门处囊肿的最大宽度≤2.3 cm,患儿被诊断为CBA的可能性大,需早期进行胆道造影及手术治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小儿感冒宁颗粒对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胃肠运动及血清胃肠激素水平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1/20
目的:考察小儿感冒宁颗粒对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FD)大鼠模型的药效作用.方法:特制饲料喂养制备SD大鼠脾虚型FD模型.造模前大鼠随机分为 6 组,即对照组,模型组,儿宝颗粒组(EB,7.10 g·kg-·1 d-1),小儿感冒宁低、中、高剂量组(3.55、7.10、14.20 g·kg-1·d-1),每组 10 只.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每日给予特制饲料喂养进行造模.持续造模 1 周后开始给药,连续 20 d.每周 2 次测定各组大鼠一般状态评分、体质量、24 h进食量、24 h饮水量;给药结束后测定各组大鼠胃排空率、胃重指数、小肠推进率、胸腺指数、脾脏指数;苏木素-伊红(HE)染色法观察大鼠十二指肠、结肠、胃窦部位的组织病理学改变;Image J软件测量小肠绒毛高度、宽度、绒毛间隙、结肠固有层厚度、腺体横截面积、胃窦黏膜浅层破损厚度;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胃泌素(GAS)、胃动素(MTL)、胆囊收缩素(CCK)、血管活性肠肽(VIP)及瘦素(LEP)含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小儿感冒宁颗粒可降低脾虚型FD模型大鼠一般状态评分,缓解体质量增长缓慢及饮水减少,显著增加胃排空率、小肠推进率(P<0.05,P<0.01),改善十二指肠、结肠及胃窦组织病理学特征异常.此外,小儿感冒宁颗粒能够显著升高模型大鼠血清GAS、MTL水平(P<0.05,P<0.01),显著降低血清CCK、VIP、LEP水平(P<0.05,P<0.01).结论:小儿感冒宁颗粒可通过促进胃排空和小肠推进、调节血清胃肠激素水平起到改善脾虚型FD的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20
-
急性坏疽性胆囊炎的临床危险因素分析及诊断预测
编辑人员丨2023/8/19
目的 分析影响急性坏疽性胆囊炎发生的危险因素,并探索该病的诊断预测指标.方法 本回顾性研究纳入2017年1月至2022年6月期间315例因胆囊结石伴胆囊炎发作在包头市中心医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纳入排除标准.收集患者一般资料、既往病史、临床资料以及术后胆囊病理资料等.结果 (1)急性坏疽性胆囊炎组(坏疽组,n=170)白细胞计数、胆囊长轴、胆囊宽轴、胆囊壁厚等水平以及在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胆囊周围炎、结石嵌顿的比例方面均高于非急性坏疽性胆囊炎组(非坏疽组,n=14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年龄(OR=1.17,95%CI 1.12-1.23)、白细胞计数(OR=2.88,95%CI 1.51-5.51)、胆囊周围炎(OR=5.57,95%CI 1.84-16.83)、胆囊长轴(OR=3.56,95%CI 1.95-6.49)、胆囊壁厚(OR=3.23,95%CI 1.76-5.95)是急性坏疽性胆囊炎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3)年龄、白细胞计数、胆囊周围炎、胆囊长轴、胆囊壁厚对急性坏疽性胆囊炎均具有较好的诊断预测价值,其ROC曲线下面积均高于0.70.五项指标联合诊断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8(95%CI 0.96-0.99),灵敏度92.94%,特异度91.72%,约登指数0.85,5项指标联合对急性坏疽性胆囊炎的发生具有很好的诊断预测价值.结论 本研究表明,患者年龄、白细胞计数、胆囊周围炎、胆囊长轴和胆囊壁厚是急性坏疽性胆囊炎发生的危险因素,5项指标联合诊断能很好地预测急性坏疽性胆囊炎的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19
-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Ⅱ型食道闭锁1例并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2023/8/6
病例 孕妇,38岁,孕3产1.该孕妇无不良嗜好,无家族遗传病史,孕前及孕4周有上呼吸道感染病史及服药史,否认接触有害物史.采用GE Voluson E8超声诊断仪,腹部凸阵探头、三维容积探头,频率2.0~5.0 MHz.常规矢状面、横断面、冠状面扫查胎儿,观察胎儿器官、肢体及胎盘、羊水等附属物情况,孕24周产前超声检查所见:临床孕周24.0周,超声孕周23.5周,双顶径为5.9 cm,头围为21.8 cm,腹围为19.1 cm,股骨长为4.0 cm,羊水深度7.1 cm,羊水指数为22.9 cm,胎盘厚度为2.0 cm,前壁,其下缘覆盖宫颈内口,脐动脉S为28 cm/s、D为8 cm/s,RI为0.72,S/D为3.56,胎心率134次/min,小脑延髓池前后径为0.57 cm,小脑横径为2.50 cm,眼内距为1.33 cm,眼外距为3.94 cm,透明隔宽度为0.40 cm,鼻骨为0.64 cm,颅骨环完整,左侧脑室与大脑半球的比例(LV/HW)正常,上唇可显示,腹壁完整,双肾可显示,四腔心可显示,左室流出道可显示,右室流出道可显示,三血管切面可见,膀胱可显示,脊柱可显示,胎儿颈部可见W形压迹,左上肢可显示,右上肢可显示,左下肢可显示,右下肢可显示,胎儿左侧侧脑室后角内径为0.58 cm,胆囊大小约1.40 cm×0.26 cm,双肾盂分离,左、右侧分别约为0.24 cm、0.28 cm,左心室可见一点状强回声斑,胃泡多日多次反复检查均未见显示.结果提示:单活胎;羊水过多;胎儿胃泡未显示(72 h连续观察),动态观察未见明显胎儿吞咽羊水动作,不排除食道闭锁可能;胎儿皮肤水肿增厚;胎儿腹围测值小于临床孕周对应值(约3周);胎儿脐带绕颈两周;建议产前咨询.于孕31周来我院复查,72 h内胎儿胃泡仍未见显示(图1,2),期间转武汉、上海复查提示食道闭锁可能,随后34周来我院复查发现宫内死胎;引产后尸体解剖印证了以上结论,且经过黄色ABS灌注发现合并气管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厚壁型胆囊癌超声造影征象及诊断价值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研究厚壁型胆囊癌的超声造影特征,并评价其对胆囊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7月至2017年10月在解放军总医院接受超声造影检查及手术切除的26例厚壁型胆囊癌及37例良性厚壁型病变患者的超声造影图像、临床资料及手术病理.观察不同超声造影征象诊断壁厚型胆囊癌的价值.厚壁型胆囊癌26例为恶性组,良性厚壁型占位37例为良性组,2组患者年龄、胆囊长度、宽度、胆囊壁厚度采用t检验,超声造影特征(胆囊壁增强强度、黏膜层形态、黏膜下低增强区)比较采用χ2检验.诊断性试验采用ROC曲线计算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性.结果 恶性组胆囊壁厚度、年龄均大于良性组[(1.63±0.68)cm vs(0.96±0.55)cm, (63.7±10.1)岁vs(53.2±11.8)岁],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70、4.32,P均<0.001).恶性组超声造影表现为黏膜层形态不规则、胆囊壁高增强、黏膜下无低增强区,与良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8.7、42.9、23.8,OR=9.25、6.17、2.47,P均<0.001).黏膜层形态不规则、胆囊壁高增强、黏膜下无低增强区诊断厚壁型胆囊癌的敏感度均为100.0%,准确性分别为93.7%、90.5%、76.2%.前2项联合诊断(同时出现黏膜形态不规则与胆囊壁高增强诊断厚壁型胆囊癌)准确性可进一步提高至98.4%.结论 超声造影有助于胆囊厚壁型病变的良恶性鉴别,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全腹腔镜与内镜联合腹腔镜治疗胆总管结石并胆囊良性疾病的对比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对比分析全腹腔镜与内镜联合腹腔镜治疗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良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探讨最佳微创治疗方案.方法 回顾性分析四川绵阳四○四医院2014年5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122例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良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案分为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取石组(LC+LCBDE,n=75),和十二指肠镜下乳头切开术(EST)+LC组(EST+LC,n=47).其中LC+LCBDE组又分为经胆囊管胆总管探查组(LTCBDE,n=30)、胆道一期缝合组(n=21)、T管引流组(n=24).对比分析各组围手术期结果.结果 LC+LCBDE组与EST+LC组比较,手术时间、术后禁食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 0.05);LC+LCBDE组术中失血量更多[(22.36±5.89) mL vs(18.74±6.58)mL]、术后住院时间更长[(7.90±2.91)dvs (5.40±2.51)d]、但总费用更少[(19 467.72±1 916.39)元vs (24 882.89±2477.21)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C+LCBDE组内比较,LTCBDE组、胆道一期缝合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失血量与T管引流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 0.05);LTCBDE组、胆道一期缝合组术后禁食时间[(28.44±10.69)h、(32.67±12.61)h vs (33.94±11.75)h]、腹腔引流时间[(2.02±0.64)d、(2.19±0.71)d vs (3.68±0.94)d]、术后住院时间[(5.10±1.04)d、(6.61±t.16)d vs (9.81±1.26)d]短于T管引流组(P<0.05),住院费用[(18 743.57±1 952.64)元、(21 035.94±2 268.68)元vs(19 242.90±1 549.71)元]少于T管引流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0、19% vs 25.0%)也均低于T管引流组,且LTCBDE组与T管引流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1)相对于内镜联合腹腔镜,全腹腔镜避免了分次手术,适应证更宽,术后并发症更轻且住院费用更少,值得推荐;(2)全腹腔镜中,LTCBDE及胆道一期缝合均能达到一次性封闭胆管的目的,能让患者获得更大的治疗收益,临床上应根据胆囊管或胆总管的具体情况优先选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孕晚期胎儿胆囊的磁共振监测指标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测量妊娠28~35周胎儿胆囊的磁共振正常值,并观察胎儿胆囊的生长发育情况,为产前检查评价胎儿胆囊发育提供新的检测方法.方法 选取大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2017年6月至2018年5月行胎儿腹部磁共振检查的单胎孕妇100例,将孕妇按孕龄分为两组:A组妊娠28~31周,64例;B组妊娠32~35周,36例.记录磁共振测量的胎儿胆囊长度、宽度、横径,计算胆囊体积.结果 A组磁共振胆囊未显示1例,示胎儿双胆囊1例,出生后复查均正常.胆囊显示率A组为98.4%(63/64),B组为100.0%(36/36);异常率A组为3.1%(2/64),B组为0.B组胆囊长度、宽度、橫径和体积均明显大于A组[(16.5 ± 6.0)mm比(13.2 ± 4.2)mm、(6.5 ± 3.5) mm比(5.2 ± 1.1)mm、(6.8 ± 2.6)mm比(6.4 ± 3.4)mm和(373.3 ± 284.1)mm3比(258.5 ± 232.4) mm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孕晚期胎儿磁共振检查是产前评价胎儿生长发育的新手段,有临床应用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婴儿胆道闭锁与肝炎超声影像特征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分析婴儿胆道闭锁与肝炎超声影像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6月至2019年10月38例手术证实为胆道闭锁(biliary atresia,BA)的术前超声声像图及26例出院诊断为婴儿肝炎(infant hepatitis,IHS)的超声声像图特点.结果 术后病理检查证实为BA患儿38例,年龄31天至90天,IHS患儿26例,年龄19天至8个月.两组患儿中,BA组患儿胆囊结构多为异常表现,IHS患儿多为正常表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哺乳前、后胆囊大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胆囊收缩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胆囊长径、肝动脉内径、胆总管外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8例BA患儿中,28例超声影像显示胆总管外径增宽并呈低回声改变,无其他异常,26例IHS患儿中24例胆总管外径未见增宽及低回声改变,CDFI均可见淋巴门彩色血流信号.38例BA患儿中29例可见左右肝管汇合处管腔闭合呈纤维条索状,3例有肝门部囊肿,其余结构正常;26例HIS患儿肝门部均有管状结构.35例BA患儿肝脏汇管区水肿(格林森鞘增宽),其余3例患儿未见水肿;HIS患儿中有5例格林森鞘增宽,其余患儿肝内血管壁回声增强.38例BA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肝大;HIS患儿中有15例肝稍大.结论 超声检查可作为婴儿BA与IHS鉴别诊断的首选检查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