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晚期妊娠正常胎儿脐静脉内径、血流量和标化血流率正常范围以及Z-评分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超声检测胎儿脐静脉内径、血流量的方法,建立正常胎儿脐静脉内径、血流量和标化血流率的参考值范围以及脐静脉内径和血流量的Z-评分。方法:前瞻性研究2019年3月至2020年12月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和株洲市妇幼保健院的907例正常胎儿(20~39周),收集游离段(FUV)及腹腔段(IUV)脐静脉内径(Duv)、血流量(Quv)及标化血流率(nQ=Quv/估测胎儿体重),计算不同节段脐静脉Duv、Quv和nQ的均值以及90%可信区间,并对比不同节段脐静脉的参数。最后以孕周(GA)为自变量建立Duv和Quv的Z-评分。结果:成功获得858例(94.6%)正常胎儿脐静脉Duv、Quv和nQ的均值以及90%可信区间。FUV和IUV的Duv和Quv随孕周增长而增加,以Quadratic曲线和Linear线性拟合度最高( r=0.951、0.941、0.986、0.982,均 P<0.001)。而nQ与GA呈双相模式,以Quadratic曲线拟合度最高( r=0.610、0.611,均 P<0.001)。Duv-FUV>Duv-IUV( P<0.001),nQ-FUV>nQ-IUV( P=0.001),而Quv-FUV与Quv-IU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133)。成功建立Duv和Quv的Z-评分模型,所有Z-评分呈高斯分布。 结论:脐静脉参数正常范围和Z-评分的建立有利于完善胎盘循环的评估,为不良妊娠的监测和预后评估提供有力依据。选用FUV或IUV评估胎盘循环可依据临床应用中的实际情况而定。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脐动脉栓塞18例临床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脐动脉栓塞的临床特点及妊娠结局。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研究对象为2018年1月至2020年2月在厦门市妇幼保健院住院分娩的18例脐动脉栓塞患者。分析患者的一般情况(年龄、妊娠并发症、产前超声提示脐动脉情况等)、妊娠结局(分娩方式、胎儿或新生儿结局等)及胎盘病理检查资料。对数据资料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进行分析。结果:(1)本单位脐动脉栓塞的产前检出率为0.062%(18/29 130)。18例孕妇年龄(30.1±6.1)岁,其中4例高龄产妇(年龄≥35岁),1例<18岁;17例为单胎妊娠,1例为双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妊娠之一。超声首次提示单脐动脉或可疑脐动脉栓塞的孕周为(35.1±2.6)周,其中16例孕晚期超声提示单脐动脉,2例可疑脐动脉栓塞。18例患者的妊娠并发症主要包括妊娠期糖尿病(8例)、胎儿生长受限(4例)和脐带插入点异常(3例)。(2)18例中的16例活产孕妇均为剖宫产分娩,产妇结局均良好;2例胎儿宫内死亡。16例活产新生儿中,早产9例,足月产7例;平均出生体重(2 434±816) g;4例为小于胎龄儿;3例发生新生儿窒息。11例新生儿收住重症监护病房,其中5例存在脑损伤。(3)18例中,17例胎盘病理检查提示2条脐动脉中的1条血栓形成,1例合并脐静脉血栓。11例脐带过度扭转,3例脐带插入点异常。1例拒绝胎盘病理检查。结论:妊娠晚期超声首次提示单脐动脉时,应警惕脐血管栓塞。分娩时机应综合考虑早产及突发不良事件的风险。分娩方式建议考虑剖宫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胎儿肝内静脉输血术治疗胎儿贫血的可行性及安全性评估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胎儿肝内静脉输血术在胎儿贫血宫内输血中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同济大学附属第一妇婴保健院诊治及分娩的胎儿贫血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治疗过程中单一输血途径的胎儿按输血途径的不同,分为肝内静脉输血组和脐静脉输血组,比较两组胎儿结局及操作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48例贫血胎儿共行宫内输血术97例次,其中肝内静脉输血组16例(31例次),脐静脉输血组32例(66例次)。两组孕妇的年龄、分娩史等一般情况及首次输血前胎儿水肿比例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均>0.05)。肝内静脉输血组后壁或侧壁胎盘占14/16,明显高于脐静脉输血组的78%(25/32, P<0.01)。肝内静脉输血组和脐静脉输血组的活产率分别为13/16和75%(24/3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肝内静脉输血组输血术前胎儿水肿比例显著高于脐静脉输血组[分别为55%(17/31)和24%(16/66), P<0.05]。肝内静脉输血组和脐静脉输血组的穿刺成功率均为100%。脐静脉输血组的穿刺针滑脱率(5%,3/66)、一过性胎心率异常(11%,7/66)的发生率均高于肝内静脉输血组[分别为0和3%(1/31)],但两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均>0.05)。两组均无术后24 h内胎儿丢失、术后7 d内胎膜早破、感染及紧急剖宫产术等其他操作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结论:胎儿肝内静脉输血术对于治疗胎儿贫血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方法,但对术者穿刺技术及胎儿体位要求相对较高,建议在有经验的胎儿治疗中心进行。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先天性心脏病胎儿与正常胎儿脐静脉血流量的对比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胎儿与正常胎儿脐静脉内径(D)、时间平均峰值流速(TAmax)及血流量是否有差异。方法:前瞻性研究2021年5-9月于北京安贞医院胎儿心脏病母胎医学中心就诊的69例22~27周先天性心脏病胎儿(病例组)的脐静脉D及TAmax,根据公式[Q=0.5TAmax·π·(D/2) 2]计算出Q1(脐静脉血流量),再根据胎儿体重计算出Q 2 (Q 2=Q 1/体重),同时选取同期孕周匹配的111例健康胎儿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间胎儿脐静脉D、TAmax、Q 1及Q 2是否存在差异。 结果:病例组脐静脉D、TAmax、Q 1及Q 2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对照组脐静脉D、TAmax及Q 1随着孕周的增加而增加且呈正相关关系( r=0.608、0.320、0.626,均 P≤0.001),Q 2与孕周之间不存在明显相关性( r=0.189, P=0.047)。 结论:先天性心脏病胎儿脐静脉D、TAmax、Q 1及Q 2减低,提示胎盘-胎儿循环有效血流量减低,间接反映出先天性心脏病胎儿胎盘功能减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重度Mur血型不合溶血病并迟发性贫血一例并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分析1例重度Mur血型不合溶血病合并迟发性贫血患儿的临床经过,探讨其病例特点及对于迟发性贫血的预防和处理。方法:对患儿的临床经过及后期随访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该患儿的母亲既往因Mur血型不合导致胎儿水肿,虽然进行了4次宫内输血,但未能成功挽救胎儿。本次妊娠在26 +1周行脐带穿刺提示胎儿血红蛋白为73 g/L,随后胎儿在孕期进行了5次宫内输血。在妊娠34 +2周时因胎儿窘迫经紧急剖宫产娩出,出生时无窒息缺氧。生后查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分别为114 g/L和0.344,总胆红素为54.5 μmol/L,住院期间进行了2次输注Mur阴性红细胞悬液纠正贫血和3次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抑制溶血,生后1周开始补充促红细胞生成素(EPO)(200 IU/kg,1周3次),出生20 d后病情好转出院,改为每周1次EPO 200 IU/kg治疗。但是在出院10 d后,患儿血红蛋白67 g/L,再次返院行1次输血治疗,出院后继续予EPO(200 IU/kg,1周3次)治疗。出院后定期随诊,2个月后EPO减量为200 IU/kg,1周2次,治疗持续1个月,血红蛋白维持稳定后停药,生后4个月生长发育适龄。 结论:宫内输血能明显改善Mur血型不合重度溶血病预后,但应警惕Mur重度溶血病并发新生儿迟发性贫血,及时输注红细胞并予EPO治疗纠正贫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胎儿心肌病产前超声表现及病因分析1例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孕妇29岁,孕24 +4周,孕3产2,第一胎生育一女孩,第二胎因胎儿心脏异常引产一男性胎儿,具体病因不祥。本次为自然妊娠,妊娠13周、19周超声检查未见异常,23周系统超声检查发现胎儿心脏增大、皮下水肿,其他结构未见异常。孕妇既往体健,孕期实验室检查未见异常,夫妻非近亲结婚,配偶体健,孕妇父母及一弟一女体健。因产前超声检查异常转诊来我院,行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四腔心切面显示心胸面积比值增大(45%),心包腔积液,左心室增大,左心室壁及心尖部增厚,左心室腔内膜面回声增强,可见多个大小不等肌性突起(图1A)。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示:左心室腔肌性突起间可见血流信号由心腔进入(图1B),二尖瓣中量反流,反流速度210 cm/s(图2A),三尖瓣大量反流,反流速度180 cm/s(图2B),脐动脉舒张末期血流消失(图2C),脐静脉见搏动征(图2D),静脉导管A波反向(图2E)。胎儿全身扫查见胸腹腔积液,皮下组织水肿(图2F),胎儿心率及节律未见异常,参考胎儿超声心动图心功能评分体系半定量评价胎儿心功能:胎儿心血管评分总分为3分。胎儿超声心动图提示:心脏增大、心肌异常、胎儿心功能异常。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新发46,X,der(X)t(X;Y)(q26;q11)胎儿1例的遗传学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对1例新发46,X,der(X)t(X;Y)(q26;q11)胎儿进行产前遗传学分析。方法:选取2021年5月22日就诊于连云港市妇幼保健院的1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孕妇的临床资料,采集夫妇的外周静脉血样以及胎儿的脐血样本,进行常规的G显带核型分析。提取羊水DNA,对其进行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MA),并对变异的致病性进行分析。结果:孕25周超声检查提示胎儿为永存左上腔静脉,二、三尖瓣少量反流。G显带核型分析显示,胎儿Y染色体pter-q11片段易位至X染色体长臂q26处,孕妇夫妇核型均未见明显异常。CMA检测显示,胎儿X染色体长臂末端存在约21 Mb的缺失[arr[hg19]Xq26.3q28(133912218_154941869)×1],Y染色体长臂存在约42 Mb的重复[arr[hg19]Yq11.221qter(17405918_59032809)×1]。结合DGV、OMIM、DECIPHER、ClinGen及PubMed等数据库的检索结果,根据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学会(ACMG)相关指南,判断上述Xq26.3q28缺失为致病性,Yq11.221qter重复为临床意义不明。结论:Xq-Yq相互易位可能是胎儿的遗传学病因,预测可导致卵巢功能障碍与发育迟缓。联合应用G显带核型分析与CMA检测能够及时诊断胎儿染色体结构异常的类型与来源、区分平衡和不平衡易位,对孕妇妊娠结局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32例脐带血管破裂的临床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脐带血管破裂是指在宫内发生的脐动脉和(或)脐静脉自发破裂,临床上罕见,脐带血管破裂短时间内即能造成胎儿严重缺氧缺血,甚至死亡,病死率高 [1]。尤其临床症状不典型,无特异性,极大增加了诊断的难度,容易造成误诊,从而导致医疗不良事件。本研究检索了2001—2021年脐带血管破裂共22例病例 [2,3,4,5,6,7,8,9,10,11,12,13,14,15,16,17],结合本院10例,共收集32例进行整理分析,总结其临床特点,以便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早孕期胎儿超声软指标与不良妊娠结局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早孕期(孕11~13 +6周)超声筛查发现的超声软指标与胎儿妊娠结局的关系。 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20年8月中国早孕期超声筛查多中心临床研究项目中的单胎妊娠胎儿,分析早孕期软指标的种类及检出率,并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软指标与不良妊娠结局的相关性。结果:16 625例胎儿有完整随访结局并入组。早孕期556例超声软指标阳性胎儿中共检出607个超声软指标,发生率较高的前四位分别为颈项透明层(nuchal translucency,NT)增厚(2.08%,345/16 625)、心室点状强回声(0.94%,156/16 625)、鼻骨发育不良(0.20%,34/16 625)、单脐动脉(0.19%,31/16 625)。556例胎儿中,两项及两项以上软指标阳性胎儿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为32.50%(13/40),明显高于一项软指标阳性胎儿的11.05%(57/5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5.055, P<0.001);软指标阳性合并结构异常胎儿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为80.77%(21/26),明显高于单纯软指标阳性胎儿的12.08%(64/5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90.310, P<0.001)。二元Logistic回归结果表明脉络丛囊肿、单脐动脉、肠管回声增强、静脉导管a波缺失或倒置、鼻骨发育不良、NT增厚、心室点状增强回声与胎儿不良妊娠结局密切相关(均 P<0.05),而三尖瓣反流、轻度肾窦分离与胎儿不良妊娠结局无明显相关性(均 P>0.05)。 结论:早孕期超声软指标对于预测胎儿不良妊娠结局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多个软指标阳性或软指标阳性合并结构异常胎儿,尤其应提高警惕,需对其进行全面综合评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联合右美托咪定用于剖宫产的效果观察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TAP)联合右美托咪定用于剖宫产的效果。方法:选取滨州市中心医院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择期全身麻醉剖宫产产妇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按常规方法全身麻醉后行剖宫产术,术后给予静脉自控镇痛;观察组麻醉诱导前在超声引导下行TAP阻滞,同时静脉泵入右美托咪定。比较两组产妇镇痛效果及对产妇和新生儿的影响。结果:术后2 h、4 h、12 h,观察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分别为(2.1±0.9)分、(2.2±0.7)分、(3.0±0.6)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4±1.3)分、(4.9±1.2)分、(3.9±0.8)分( t=8.946、7.854、6.246,均 P<0.05),观察组舒适度评分分别为(3.4±0.8)分、(3.2±0.7)分、(3.3±0.7)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1±0.7)分、(2.2±0.9)分、(2.5±0.8)分( t=7.235、6.130、5.953,均 P<0.05)。术后,观察组镇痛泵按压次数为(8.4±2.9)次,少于对照组的(13.1±3.7)次,镇痛满意度为97.50%(39/40),高于对照组的77.50% (31/40)( t=7.036,χ 2=9.347,均 P<0.05)。术后1 d、2 d,观察组静脉自控镇痛累计用量分别为(52.1±1.9)mL、(121.7±4.1)mL,均少于对照组的(63.6±2.4)mL、(146.5±5.3)mL( t=6.240、8.842,均 P<0.05),拔管质量评分为(1.3±0.3)分,低于对照组的(3.2±0.5)分( t=6.664, P<0.05)。两组拔管后10 min、胎儿取出、切皮、插管各时间点皮质醇含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观察组脐带血二氧化碳分压明显减少,氧分压、氧合指数明显升高,出生1 min时Apgar 评分明显升高(均 P<0.05)。 结论:超声引导下TAP阻滞联合右美托咪定可提高剖宫产产妇镇痛效果,延长镇痛时间,减少镇痛药的使用量,提高手术效果,降低母体应激反应,更好的促进母婴健康。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