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小RNA-155和白细胞介素-6在子痫前期极早产新生儿中表达水平的差异及临床意义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 观察微小RNA-155(miR-155)mRNA和白细胞介素-6(IL-6)在子痫前期极早产新生儿中表达水平的差异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 2021 年 1 月至 12 月聊城市人民医院产科收治的 28 例子痫前期孕母分娩极早产新生儿[胎龄<32 周和(或)体质量<1500 g]作为观察组,以同期本院住院治疗其他原因导致的极早产儿 26 例作为对照组.收集患儿相关电子病历临床资料,包括极早产儿和孕母一般情况(性别、胎龄、出生体质量、有无子痫前期等)、有创通气比例、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比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和早发脓毒症发生率、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计数(NEUT),以及出生后脐动脉血清中miR-155 mRNA表达、IL-6 水平,并比较两组上述指标的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miR-155、IL-6 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出生体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kg:1.21±0.22 比 1.32±0.33,P<0.05),有创通气、BPD、ARDS比例和脓毒症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有创通气比例:75.0%(21/28)比 57.7%(15/26),BPD比例:35.7%(10/28)比 11.5%(3/26),ARDS发生率:100.0%(28/28)比 84.6%(22/26),脓毒症发生率:71.4%(20/28)比 53.8%(14/26),均P<0.05],miR-155 mRNA表达和IL-6 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miR-155 mRNA(2-ΔΔCt):0.93±0.18 比0.17±0.03,IL-6(ng/L):73.84(33.44,429.00)比 19.05(9.30,47.20),均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miR-155 和IL-6 水平呈明显正相关(r=0.782,P<0.01).两组随出生时间延长,WBC和NEUT均逐渐降低,观察组出生后各时间点WBC和NEUT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出生后 48h和 72h均明显低于出生后 24h(均P<0.05).观察组出生后 24、48 和 72 h WBC均明显低于对照组(×109/L:出生后 24h为 7.85±2.44 比12.28±6.81,出生后 48h为 7.31±3.53 比 10.98±7.91,出生后 72h为 4.97±2.05 比 7.82±4.65,均P<0.05),NEUT仅出生后 24h和 48h两个时间点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109/L:出生后 24h为 4.13±1.93 比 7.45±5.67,出生后 48h为 3.96±2.64 比 6.89±6.24,均P<0.05).结论 子痫前期极早产新生儿出生时机体内miR-155 mRNA表达、IL-6 水平明显上调,机体炎症反应紊乱,对早期评估病情有一定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新生儿脐血浆多种细胞因子水平检测与早发型新生儿败血症的相关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3周前
目的 分析新生儿脐带血血浆多种细胞因子表达水平与早发型新生儿败血症(early-onset neonatal sepsis,EONS)的相关性,旨在筛选出对新生儿早发型败血症有较大诊断价值的细胞因子.方法 以2021年9月~2023年6月在延安市人民医院出生的足月新生儿和早产新生儿(胎龄均≥32周)310例作为受试对象,根据临床体征、实验室检查和血培养结果分为三组:无败血症基础对照组、新生儿早发型败血症血培养阳性组和新生儿早发型败血症血培养阴性组;在受试对象出生后立即采集脐带血,测定血浆细胞因子IL-2,IL-4,IL-6,IL-9,IL-10,IL-21,IFN-γ和TNF-α的表达水平,筛选出表达水平较高(关联性较高)的细胞因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其单独检测和联合检测对新生儿早发型败血症诊断的特异度和敏感度.结果 患儿脐血浆上述8种细胞因子中,IL-6,IL-9和IL-21浓度在新生儿早发型败血症血培养阳性组(392.6±258.7 pg/ml,11.9±7.5pg/ml,29.1±16.8pg/ml)和新生儿早发型败血症血培养阴性组(353.8±244.5 pg/ml,10.4±6.3 pg/ml,27.7±19.2 pg/ml)显著高于无败血症基础对照组(34.9±25.1 pg/ml,5.9±4.5 pg/ml,10.8±10.1 p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3.961,20.732;15.174,17.824;22.466,21.193,均P<0.05),其中IL-6浓度升高最为明显.新生儿早发型败血症血培养阳性组与新生儿早发型败血症血培养阴性组的细胞因子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76~3.377,均P>0.05).ROC 曲线分析,IL-6,IL-9,IL-21 截断值分别为 123.0 pg/ml,3.60 pg/ml 和 6.00 pg/ml,IL-6,IL-9 和 IL-21 单独检测ROC 曲线下面积分别为 0.876(95%CI:0.786~0.955),0.782(95%CI:0.667~0.875)和 0.825(95%CI:0.737~0.913),三种细胞因子联合检测,ROC曲线下面积为0.930(95%CI:0.875~0.997),IL-6,IL-9和IL-21联合检测能显著地提高检测的特异度和敏感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2.137,2.391,2.257,均P<0.05).新生儿早发型败血症血培养阳性组与新生儿早发型败血症血培养阴性组的细胞因子表达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276~3.377,均P>0.05).结论 新生儿早发型败血症患儿脐血浆细胞因子IL-6,IL-9和IL-21显著升高,联合检测IL-6,IL-9和IL-21对新生儿早发型败血症有较好的诊断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
胎膜早破和羊水过少对胎龄<32周早产儿住院结局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探讨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和羊水过少对于胎龄<32周早产儿住院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儿科住院的胎龄<32周早产儿的临床资料.按是否存在胎膜早破分为PPROM组和正常组,将胎膜早破合并羊水过少的患儿纳入羊水过少组,比较各组间临床特征.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胎膜早破和羊水过少对于胎龄<32周早产儿住院结局的影响.结果 共纳入195例早产儿,PPROM组83例,其中羊水过少22例;正常组112例.胎膜早破发生的中位胎龄为29.5(28.5~30.5)周,胎膜早破中位持续时间为48.0(13.8~85.8)小时.经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发现,羊水过少是出院前死亡、有血流动力学意义的动脉导管未闭(hsPDA)和持续性肺动脉高压(PPHN)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PPROM持续时间≥168 h显著增加了PPHN的发生率(P<0.05).与仅存在PPROM组相比,PPROM合并羊水减少组PPROM持续时间延长,发生PPROM时胎龄更小,出生时孕周也更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PROM和羊水过少对新生儿预后的影响不同.PPROM与早产儿死亡及新生儿相关疾病的发生无明显相关性,但如PPROM时间长及伴有羊水过少的PPROM对早产儿具有潜在危险.羊水过少与早产儿死亡、PPHN等的发生密切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振幅整合脑电图评估孕妇产前糖皮质激素治疗对早产儿脑发育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5/11
目的 通过振幅整合脑电图(amplitude-integrated electroencephalography,aEEG)探讨孕妇产前糖皮质激素(antenatal corticosteroid,ACS)治疗对早产儿脑发育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纳入胎龄28+0~34+6周早产儿211例,根据产前是否使用地塞米松进行促胎肺成熟治疗分为ACS组(131例)和对照组(80例).在生后24 h内进行首次aEEG监测(记为aEEG1),生后5~7 d进行第2次aEEG监测(记为aEEG2),对aEEG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胎龄28+0~31+6周早产儿中,ACS组相较于对照组,aEEG1周期性更成熟、振幅下边界更高(P<0.05);胎龄32+0~33+6周及胎龄34+0~34+6周早产儿中,ACS组相较于对照组,连续模式比例更高、周期性更成熟且Burdjalov评分更高(P<0.05).胎龄32+0~33+6周及胎龄34+0~34+6周早产儿中,ACS组相较于对照组,aEEG2连续模式比例更高、周期性更成熟、振幅下边界更高、波谱带宽更窄且Burdjalov评分更高(P<0.05).结论 ACS治疗早产儿比未行ACS早产儿aEEG图形更成熟,ACS对早产儿脑发育有一定促进作用.[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24,26(3):244-249]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5/11
-
低出生体重儿医院感染经济负担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4/27
目的 分析低出生体重儿医院感染所造成的经济负担,为制定医院感染相关政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回顾性收集某三级甲等医院2018年1月—2022年12月新生儿科低出生体重儿的资料,采用倾向指数匹配法和边际分析法评估医院感染给低出生体重儿和医院带来的经济损失.结果 共纳入1 048例低出生体重儿,发生医院感染124例,医院感染发病率为11.8%.经倾向指数匹配法共成功匹配109对.医院感染组和非医院感染组低出生体重儿住院中位日数分别为34.0、11.0 d,医院感染组低出生体重儿延长住院日数23 d(P<0.001).医院感染组和非医院感染组低出生体重儿住院总费用的中位数分别为38 067.6、12 375.7元,医院感染组低出生体重儿多支出住院总费用25 691.9元(P<0.001);在增加的费用中,以检查费、治疗费和药费为主.不同体重低出生体重儿医院感染组住院总费用均高于非医院感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胎龄<32周低出生体重儿住院时间更长,住院总费用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当边际利润率分别为5%、10%、15%时,医院感染导致医院经济损失分别为37.1万元、74.2万元、111.4万元;损失利润比为0.33,损失利润与感染系数比值为2.79.结论 医院感染给低出生体重儿和医院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出生体重≤1 000 g组和胎龄<32周低出生体重儿是重点防控人群.可通过损失利润与感染系数比值估计医院的经济损失,及时调整感染控制措施,降低医院感染发病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血清Nesfatin-1联合aEEG在早产儿脑损伤诊断及短期神经发育预测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4/4/27
目的 探究血清Nesfatin-1联合振幅整合脑电图(aEEG)在早产儿脑损伤诊断和短期神经发育预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2年2月至2023年3月期间在河北大学附属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住院治疗的早产儿89例为研究对象,分为合并脑损伤组(n=50)和未合并脑损伤组(n=39);合并脑损伤组按照胎龄分成胎龄<32周组(n=24)、胎龄32~33周组(n=14)和胎龄34~37周组(n=12).所有入选早产儿均在生后24h内进行血清Nesfatin-1水平检测,72h内进行aEEG检测,住院期间完善头颅核磁(MRI)检查,并在纠正胎龄达40周时行神经行为测定评分(NBNA),纠正胎龄3个月时行Gesell发育量表测定.对血清Nesfatin-1、aEEG评分与NBNA评分、Gesell各能区发育商进行相关性分析.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血清Nesfatin-1联合aEEG在早产儿脑损伤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合并脑损伤组患儿的血清Nesfatin-1水平高于未合并脑损伤组,aEEG各指标评分及Gesell各能区发育商均低于未合并脑损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值介于-8.039~-3.030之间,P<0.01);3组不同胎龄患儿的血清Nesfati-1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胎龄<32周组的aEEG连续性、波带宽度和总评分均低于胎龄34~37周组,胎龄32~33周组的aEEG连续性低于胎龄34~37周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H值介于10.766~24.600之间,P<0.01);血清Nesfatin-1水平与NBNA评分、Gesell各能区发育商之间显著负相关(r值介于-0.582~-0.438之间,P<0.01);aEEG总评分与NBNA评分、Gesell各能区发育商显著正相关(r值介于0.479~0.572之间,P<0.01);血清Nesfa-tin-1 水平、aEEG评分和二者联合诊断早产儿脑损伤的曲线下面积依次为0.868、0.834、0.903.结论 合并脑损伤组早产儿血清中的Nesfatin-1水平在生后早期有所增加,而aEEG监测指标均下降,二者均与早产儿的神经发育密切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早产儿医院感染直接经济损失及其影响因素
编辑人员丨2024/3/30
目的 分析早产儿医院感染直接经济损失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收集泉州市第一医院2018年1月-2022年12月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早产儿的资料,采用递归系统模型分析各因素对早产儿医院感染直接经济损失的影响.结果 共纳入1 205例早产儿,医院感染124例,感染率为10.29%;经倾向指数匹配法共成功匹配121对;早产儿医院感染组和非感染组住院天数中位数分别为34 d和7 d,医院感染组较非医院感染组住院时间延长27 d(P<0.001);医院感染组住院费用中位数为39 636.94元,非医院感染组为8 982.02元,医院感染组住院费用较非医院感染组多支出30 654.92元(P<0.001);在增加的费用中,以药费、治疗费和检查费为主;出生体质量对早产儿医院感染直接经济损失既存在直接效应又存在间接效应,影响最大;住院天数、胃管留置和气管插管仅有直接效应;胎龄和抗菌药物使用天数仅有间接效应.结论 临床实践中需重点关注出生体质量<1 500 g和胎龄<32周的早产儿、尽可能缩短住院天数、减少侵入性操作、控制抗菌药物使用天数,从而控制住院费用,减少患儿经济负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30
-
尿CysLTE4和血清IL-8水平变化与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2024/2/3
目的:探讨早产儿尿半胱氨酸白三烯E4(CysLTE4)和血清白介素-8(IL-8)水平变化与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收治的胎龄<32周、出生体重<1500 g、且住院时间≥28天的58例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生后28d是否发生BPD分为BPD组(n=21)和非BPD组(n=37),采集纳入病例出生第1、7、14、21、28天的尿液、血液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尿半胱氨酸白三烯E4(CysLTE4)、血清白介素-8(IL-8)水平.结果:生后第1天,BPD组尿CysLTE4、血清IL-8与非BP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日龄增长,两组尿CysLTE4和血清IL-8水平均呈现上升趋势,其中尿CysLTE4水平在第14天达高峰,血清IL-8水平在第21天达高峰,但同日BPD组尿CysLTE4和血清IL-8水平均高于非BP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CysLTE4和IL-8与早产儿BPD的发生密切相关,动态监测早产儿尿CysLTE4和血清IL-8水平对BPD的早期诊断、早期干预及降低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早产儿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2/3
-
早期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预防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2/3
目的 分析早期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PS)预防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5月1日—2021年5月1日舟山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98例早产窒息新生儿,根据患儿家属是否同意早期使用PS分为观察组(48例,采用PS治疗和经鼻持续正压通气治疗)和对照组(50例,仅采用经鼻持续正压通气治疗).按性别将观察组分为男性组和女性组;按胎龄,将两组患儿分为小胎龄组(27~32周)和大胎龄组(33~36周).记录并比较NRDS发生率、住院时间、用氧时间、机械通气率、第2剂PS使用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与对照组(44.00%)比较,观察组NRDS发生率(12.50%)更低,住院时间更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37,P>0.05).与女性组比较,男性组NRDS发生率、机械通气率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8例男性患儿出现并发症,12例女性患儿出现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39,P>0.05).小胎龄患儿中,观察组NRDS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经鼻持续正压通气基础上应用PS能预防NRDS发生,胎龄≤32周的窒息早产儿获益较多,对于大胎龄儿缺乏预防作用.同方案下,PS在男性患儿中的效果较差,需要酌情调整方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2/3
-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极早产儿生后72小时内停用抗菌药物质量改进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12/30
背景 中国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中早发败血症经验性抗菌药物过度和不合理使用问题突出,与早产儿不良结局及儿童期免疫相关疾病发生风险增加相关.针对早发感染开展的抗菌药物管理项目(ASP)能够有效减少早产儿不合理抗菌药物使用.目的 开展多学科协作性ASP以缩短早发感染经验性抗菌药物疗程,探讨ASP减少极早产儿生后早期抗菌药物使用的效果.设计 质量改进研究.方法 纳入 2020 年 11 月 1 日至 2023 年 7 月 31 日出生后 24h内入住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NICU且胎龄<32 周的连续早产儿病例,排除严重的先天畸形、7d内死亡或出院、出生后 3d内存在明确的抗菌药物使用指征的新生儿.以 2022 年 10 月 31 日为界,之前为对照组,之后为干预组,干预组和对照组进一步分为排除感染标准亚组、临床败血症亚组和确诊败血症亚组.通过建立多学科ASP团队,结合早发败血症危险因素(低危、中危、高危)和疾病危重状态,评估和判断是否经验性使用抗菌药物,ASP每周开展对NICU每例极早产儿抗菌药物进行审查、提供建议方案、并在NICU主任医师主持下实施反馈等一系列干预措施.主要结局指标 早期抗菌药物(生后 72h内)停用率.结果 对照组(2021 年 11 月 1 日至 2022 年 10 月 31 日)186 例,其中排除感染亚组 102 例,临床败血症亚组80 例,确诊败血症亚组 4 例;干预组(2022 年 11 月 1 日至 2023 年 7 月 31 日)135 例,其中排除感染亚组 58 例,临床败血症亚组 70 例,确诊败血症亚组 7 例.干预组和对照组总体及排除感染亚组分别比较,患儿因素、母亲因素和NICU治疗因素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临床败血症亚组比较,妊娠年龄、产前激素使用、产前静脉抗菌药物治疗和生后 7d内机械通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干预组和对照组的排除感染亚组早期抗菌药物停用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干预组是对照组的2.8 倍(OR=2.76,95%CI:1.28~5.94),但ASP的实施没有对住院期间抗菌药物治疗天数(LOT)/1 000 患者日、早期抗菌药物使用率、死亡、晚发败血症发生率和NEC发生率产生干预效应.结论 NICU ASP能有效提高无早发感染极早产儿生后经验性早期抗菌药物停用率,需要审视ASP中临床败血症的诊断标准和经验性抗菌药物的评估时点,可能会提升早期抗菌药物停用率、减少住院期间抗菌药物使用天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