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治疗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作为居于全球致死量首位疾病的心脑血管疾病,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疾病的终末状态,致死率高,具有难治愈、易留病根、疗程长等特点,主要发生于老年人、妇女和肥胖人群,且是目前心血管疾病最主要的死亡原因。全球每年心力衰竭患病人数约4 000万人,死亡率超过10% [1]。根据左心室射血分数大小可分为射血分数降低型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with reduced ejection fraction, HFrEF)和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with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 HFpEF)。HFpEF约占心力衰竭发生事件总数的40%~50%,该比例在65岁以上的心力衰竭人群中显著升高,可超过70% [2]。据2019年数据显示近10年HFpEF的发病率增长了10% [3]。HFpEF是由于高血压、房颤、血脂异常等 [4]多种常见原因造成的心肌结构和功能的异常,使心肌失去原有弹性,使心室收缩或舒张功能、心脏储备功能发生障碍。心力衰竭作为所有心血管疾病的终末阶段,可以引发一系列的复杂临床综合征,主要常见症状表现为疲乏、呼吸困难和液体潴留等 [5]。HFpEF由于其临床表现的复杂发病机制,导致其病理及生理学机制尚不明确,目前也无理想动物模型进行药物成分筛选 [6],因此限制了临床治疗的评价效果。目前尚未发现有明确改善预后作用的药物策略可用于HFpEF的治疗,亟需突破。传统中医药在治疗慢性疾病方面颇有建树,具有疗效显著、历史悠久等特点。随着中医药领域在临床医学及循证医学中广泛的运用,中医药干预治疗HFpEF的相关观点呈直线增长的状态。因此,本文从现代医学和传统医学的角度对HFpEF的诊断及治疗研究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冠状动脉CT血流储备分数:对脑动脉病变功能评估的思考与实践
编辑人员丨5天前
脑血管疾病是全球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尽管脑卒中诊疗近些年取得很大进展,但以解剖学为指导的脑卒中诊疗仍有待进一步改善,迫切需要更精准、全面的功能影像评估手段。冠状动脉CT血流储备分数(CT-FFR)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无创评估冠状动脉疾病的重要技术,这些成功的经验启发神经影像医生探索脑动脉功能评估技术并展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通过分析对比冠状动脉CT-FFR技术,着重从冠状动脉CT-FFR研究、脑动脉功能评估研究及脑动脉与冠状动脉CT-FFR的对照与思考这几个方面探讨了脑动脉狭窄功能评估的进展、存在问题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飞行人员模拟急进高原缺氧后脑血管反应性的超声评估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应用经颅彩色多普勒(TCCD)对模拟急进高原缺氧暴露初期脑血管血流参数进行监测,评估脑血流动力学及脑血管反应性变化趋势。方法:选取2021年参加飞行训练的64名健康志愿者,应用TCCD技术观察受检者快速进入模拟海拔4 500 m的低氧环境30 min后大脑中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Vs)、舒张末期流速(Vd)、平均血流速度(Vm)、阻力指数(RI)及搏动指数(PI)等血流参数变化情况;并结合屏气试验,利用屏气指数(BHI)对受检者脑血管反应性(CVR)进行评估,将受检者分为≤30岁和>30岁两个年龄段,比较其缺氧后CVR的变化情况。结果:进入缺氧环境初期,与之前相比,受检者脉搏血氧饱和度(SpO 2)降低,心率增快,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Vs、Vd、Vm)明显升高,BHI降低(均 P<0.01);缺氧后,与≤30岁受检者相比,>30岁者BHI变化率减低( P<0.05);屏气后,脑血流速度均明显上升,PI和RI明显降低(均 P<0.05)。 结论:脑血流对缺氧十分敏感,应用TCCD技术可以实时、精准评估快速缺氧环境下脑血流动力学变化趋势和脑血管储备能力,有助于为高原缺氧的防治提供客观依据及研究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烟雾病脑血运重建术围手术期麻醉管理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烟雾病是一种罕见的慢性脑血管病,影像学特征为双侧颈内动脉末端及其大分支血管进行性狭窄闭塞和代偿性毛细血管侧支循环。脑血运重建术是目前烟雾病的最佳治疗方法,其目标是通过改善脑血流和提供侧支通路恢复脑血管储备来降低卒中发生率、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文章对烟雾病的流行病学、病因、临床症状和治疗、麻醉管理四个方面进行综述,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同时着重介绍了在脑血运重建期间需遵循安全平衡的麻醉原则,保证充足的脑灌注和正常的颅内压,优化脑氧供需平衡以防止脑缺血。围手术期麻醉管理策略直接影响烟雾病患者的住院时间和远期神经系统结局,对麻醉医师极具挑战,仍需不断研究和深入探索。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核医学影像技术在烟雾病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烟雾病(MMD)是一种慢性进行性脑血管闭塞性疾病,儿童期可出现脑梗死等缺血性症状,成人期则可因颅底异常血管网破裂并发出血。核医学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为明确MMD的受累部位、范围和程度、研究患者脑血流储备等情况提供了新方法和丰富的信息,对指导MMD的临床治疗和评价疗效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对核医学影像技术在MMD研究中的应用进展进行了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阿替普酶修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T淋巴细胞介导的脑组织免疫炎症损伤的成效研究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研究阿替普酶修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后T淋巴细胞介导的脑组织免疫炎症损伤.方法: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衡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AIS患者100例,分为常规组、阿替普酶组,每组50例,入组后常规组行常规措施干预治疗,阿替普酶组加用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神经功能、脑血管储备功能、脑部血流动力学、T淋巴细胞介导脑组织免疫炎症损伤指标CD4+T细胞亚群[促炎细胞(Th1、Th17)、抗炎细胞(Th2、Treg细胞)]及其相关细胞因子水平变化,评价临床疗效及预后转归情况.结果:治疗后阿替普酶组神经功能NIHSS评分低于常规组[(6.57±0.79)分 vs(9.34±1.23)分,t=13.400,P<0.05].阿替普酶组脑血管储备功能CVR、BHI高于常规组[(34.54±4.35)%vs(29.89±2.31)%、1.00±0.23 vs 0.92±0.08,t=6.676、2.323,P<0.05],PI低于常规组(0.60±0.07 vs 0.72±0.08,t=7.982,P<0.05).阿替普酶组脑部血流动力学CBF高于常规组[(49.89±9.76)ml/(100 g/min)vs(40.34±7.86)ml/(100 g/min),t=5.389,P<0.05],MTT、TTP短于常规组[(6.45±0.78)s vs(9.78±1.02)s、(24.45±2.16)s vs(26.78±3.25)s,t=18.340、4.222,P<0.05].阿替普酶组Th1、Th17细胞比例及相关细胞因子IFN-γ、IL-17水平低于常规组[(3.27±0.59)%vs(5.64±0.52)%、(2.34±0.25)%vs(4.35±0.38)%、(3.24±0.45)pg/ml vs(4.90±0.65)pg/ml、(10.23±1.43)pg/ml vs(14.35±2.14)pg/ml,t=21.310、31.250、14.850、11.320,P<0.05],Th2、Treg细胞比例及相关细胞因子IL-4、TGF-β水平高于常规组[(8.75±0.54)%vs(7.02±0.37)%、(7.24±2.13)%vs(5.88±1.67)%、(13.24±2.16)pg/ml vs(10.26±1.29)pg/ml、(90.32±9.02)pg/ml vs(81.45±8.97)pg/ml,t=18.690、3.553、8.375、4.930,P<0.05].阿替普酶组总有效率、预后良好率高于常规组(94.00%vs 80.00%、80.00%vs 62.00%,χ2=4.332、3.934,P<0.05).结论:阿替普酶在AIS治疗中具有修复T淋巴细胞介导的脑组织免疫炎症损伤的作用,可减轻脑损伤,改善脑血管储备功能和神经功能,预后转归良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纤溶酶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脑血流参数及血清HIF-1 α、copeptin水平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观察纤溶酶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对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AICVD)患者脑血流参数及血清缺氧诱导因子-1 α(HIF-1 α)、和肽素(copeptin)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8月至2023年8月海安市中医院药剂科AICVD患者9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n=49)、纤溶酶组(n=49).纤溶酶组给予纤溶酶治疗,联合组在纤溶酶组基础上联用丹红注射液,均治疗2w.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峰流速(Vp)、平均流速(Vm)、搏动指数(PI)、脑血管储备能力(CAR)、血清低氧诱导因子-1 α(HIF-1 α)、血管生成素-2(Ang-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肽素(copeptin)、中枢神经特异蛋白(S-100 β)、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HISS)、Barthel指数(BI)评分,并统计治疗结束后两组的疗效.结果 两组治疗后PI、血清HIF-1 α、copeptin、S-100 β、NSE水平及NIHSS评分均降低,Vp、Vm、CAR、血清Ang-2、VEGF、BDNF水平及BI评分均增高,且联合组治疗后PI、血清HIF-1 α、VEGF、copeptin、S-100 β、NSE水平及NIHSS评分下降幅度更大,Vp、Vm、CAR、血清Ang-2、BDNF水平及BI评分增高幅度更大(P<0.05);治疗结束后,联合组总有效率93.88%高于纤溶酶组79.59%(P<0.05).结论 纤溶酶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可改善AICVD患者脑血流灌注及脑组织低氧缺血状态,促进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恢复,疗效确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基于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的血流储备分数对高原高海拔环境下冠心病的诊断价值
编辑人员丨2024/7/13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CTA)的血流储备分数(FFR)对高原高海拔环境下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5月期间在青海省心脑血管病专科医院接受CCTA检查并行导丝测量FFR的患者5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Flash双源螺旋CT采集数据,基于CCTA图像通过流体力学原理模拟计算基于CCTA的FFR(CT-FFR).以FFR为金标准,分析CT-FFR诊断冠心病和冠脉血管病变的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敏感度、准确性、特异度,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CT-FFR对冠心病和冠脉血管病变的诊断效能;采用Bland-Altman图分析CT-FFR与FFR的一致性.结果:CT-FFR诊断冠心病的阳性预测值为73.08%,阴性预测值为89.29%,敏感度为86.36%,准确性为81.48%,特异度为78.13%;CT-FFR诊断冠心病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54,95%CI为0.747~0.962;CT-FFR诊断冠状动脉血管病变的阳性预测值为71.05%,阴性预测值为91.84%,敏感度为87.10%,准确性为82.76%,特异度为80.36%;CT-FFR诊断冠脉血管病变的AUC为0.921,95%CI为0.865~0.978.无论是诊断冠心病还是诊断冠状动脉血管病变,CT-FFR与FFR具有良好的一致性.结论:CT-FFR诊断高原海拔环境下的冠心病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敏感度,检测效能较理想,与FFR具有良好的一致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13
-
不同静脉溶栓方案对急性前循环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4/4/27
目的 观察不同静脉溶栓方案对急性前循环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10例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其中接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方案的55例患者为阿替普酶组,接受注射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方案的55例患者为尿激酶组,比较两组神经功能、生活能力、脑血管储备功能变化、溶栓后24 h脑出血情况及预后状况.结果 两组总有效率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后阿替普酶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明显低于尿激酶组,Barthel指数高于尿激酶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后阿替普酶组CVR值高于尿激酶组,PI值低于尿激酶组(P<0.05),SS-QOL评分高于尿激酶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替普酶、注射用尿激酶治疗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疗效显著,阿替普酶可有效改善神经功能、生活能力以及脑血管储备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不同时间窗高压氧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ZO-1、Caveolin-1和TLR4/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4/27
目的:探讨不同时间窗高压氧治疗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紧密连接蛋白(ZO-1)、小窝蛋白-1(Caveolin-1)和Toll样受体4(TLR4)/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4月~2023年4月期间在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158例AC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接受常规治疗,于发病12 h~7 d内接受高压氧治疗)和B组(接受常规治疗,于发病12h内行高压氧治疗),各79例.对比两组各项量表评分、脑血流灌注、血清ZO-1、Caveolin-1水平和TLR4/NF-κB信号通路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B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低于A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高于A组(P<0.05).治疗后,B组脑血管储备能力(CVR)、双侧脑动脉峰流速、双侧脑动脉峰平均流速高于A组(P<0.05).治疗后,B组血清Caveolin-1低于A组,血清ZO-1高于A组(P<0.05).治疗后,B组TLR4、NF-κB低于A组(P<0.05).结论:于发病12 h内给予ACI患者高压氧治疗可有效促进神经功能恢复,调节血清ZO-1、Caveolin-1水平,可能与抑制TLR4/NF-κB信号通路激活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