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脯氨酸羟化酶抑制剂治疗肾性贫血和缺血性心脏病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低氧诱导因子是在缺氧或低氧时启动适应性转录反应的主要调节因子,其在常氧环境下被脯氨酸羟化酶羟基化后降解失去活性。脯氨酸羟化酶抑制剂是一种新上市的小分子口服制剂,通过抑制脯氨酸羟化酶,减少低氧诱导因子的降解,从而激活低氧诱导途径,调节包括刺激红细胞生成、铁吸收和动员、血管生成、脂质和糖代谢、炎症、能量代谢、细胞生长和分化等多种生理反应,展现出较多临床益处。近年来,脯氨酸羟化酶抑制剂在肾性贫血领域的应用已经取得了明确的疗效,并且在缺血性心脏病领域中的研究也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未来在缺血性心脏病治疗等方面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低氧诱导因子-脯氨酸羟化酶抑制剂治疗肾性贫血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肾性贫血是慢性肾脏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主要发病原因为体内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缺乏。低氧诱导因子(hypoxia inducible factor,HIF)可直接调控EPO基因转录表达,促进红细胞生成,其稳定性由对氧敏感的脯氨酸结构域(prolyl hydroxylase domain,PHD)的羟化状态决定。近年来,多种低氧诱导因子-脯氨酸羟化酶抑制剂(hypoxia-inducible factor-prolyl hydroxylase inhibitors,HIF-PHIs)被成功开发,并相继完成了临床试验,有望成为新一代肾性贫血治疗药物,其中罗沙司他(roxadustat,FG-4592)已在中国获准上市。本文主要综述HIF-PHIs在肾性贫血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罗沙司他致血清低促甲状腺激素性甲状腺功能减退1例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本文报道了1例缺氧诱导因子脯氨酰羟化酶抑制剂罗沙司他治疗肾性贫血导致的可逆性血清低促甲状腺激素性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88岁,因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肾脏病、肾性贫血接受罗沙司他口服治疗,用药3个月后偶查甲状腺功能发现血清促甲状腺激素低下和游离甲状腺素、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低下,停用罗沙司他1周后甲状腺功能逐渐恢复正常。建议对接受罗沙司他治疗的患者,用药后关注患者的甲状腺功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铁调素及相关干预药物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4/4/13
铁转运障碍是慢性肾脏病(CKD)患者难治性贫血的常见原因.铁调素是机体维持铁稳态的关键激素,可负向调节铁代谢,该过程由多种信号通路调节,包括骨形志发生蛋白/Smad信号通路、Janus激酶/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子 3 通路、炎症、促红细胞生成、缺氧等.铁调素已成为临床治疗铁代谢失衡的主要靶点.近年来,国内外研发了多种铁调素调节相关药物,其中以罗沙司他为代表的缺氧诱导因子脯氨酸羟化酶抑制剂类药物被认为可有效减少铁调素表达,提高血清铁水平,进而促进红细胞生成,治疗CKD患者的贫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13
-
羧胺三唑对博莱霉素致小鼠肺纤维化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羧胺三唑(CAI)对博莱霉素致小鼠肺纤维化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将45只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3组:(1)空白组:一次性尾静脉内注射生理盐水0.2 ml后,按0.1 ml/10 g给予聚乙二醇400溶液(PEG-400)灌胃,1次/d,连续14 d;(2)博莱霉素组:一次性尾静脉内注射博莱霉素150 mg/kg,后按0.1 ml/10 g给予PEG-400溶液灌胃,1次/d,连续14 d;(3)羧胺三唑组:一次性尾静脉内注射博莱霉素150 mg/kg,后给予羧胺三唑溶液40 mg/kg灌胃,1次/d,连续14 d.观察28 d,内容包括:肺系数、生存分析、肺组织病理切片和胶原染色、肺组织羟脯氨酸含量以及肺组织匀浆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γ干扰素(IFN-γ)、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含量.结果 第28天时博莱霉素组和羧胺三唑组肺系数显著高于空白组,以博莱霉素组最高(均P<0.05).空白组、羧胺三唑组、博莱霉素组肺组织纤维化程度依次加重;空白组、博莱霉素组、羧胺三唑组肺组织羟脯氨酸含量依次为(0.406±0.020)、(0.722±0.118)、(0.537±0.071) μg/mg(均P<0.05);3组肺组织匀浆中TGF-β1含量依次为(15±5)、(60±10)、(41±10) ng/ml(均P<0.05),IFN-γ含量依次为(47±5)、(126±24)、(194±34) pg/ml(均P<0.05),TIMP-1含量依次为(73±6)、(369 ±58)、(246±51) ng/ml(均P<0.05);而MMP-9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羧胺三唑可减轻博莱霉素致小鼠肺纤维化,其机制可能与TGF-β1、IFN-γ、MMP-9和TIMP-1等细胞因子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缺氧诱导血管内皮细胞中长链非编码RNA LINC01116的表达及其功能的初步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缺氧条件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HUVEC)中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 LINC01116的表达及其在炎症分子表达调控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三气培养箱模拟缺氧环境(1%O2),常氧对照组细胞于普通培养箱(21%O2)中常规培养.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LINC01116及各炎症分子的mRNA水平.Western blot检测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 1 alpha,HIF-1α)蛋白水平,并用葡萄糖转运体-1 (glucosetransporter 1,GLUT-1)的转录表达水平反映HIF-1的转录活性.免疫荧光法检测核转录因子NF-κB(nuclear factor of kappa B,NF-κB)活性亚基p65在细胞中的分布,并计算p65入核的细胞比例.结果 qRT-PCR的结果显示,缺氧条件下,LINC01116在HUVEC中持续高表达,与常氧对照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脯氨酸羟化酶抑制剂(DMOG)和去铁酰胺(DFX)处理后,常氧培养HUVEC中HIF-1α蛋白表达和GLUT-1的转录表达增加,LINC01116表达增高,与溶剂对照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YC-1和小干扰RNA处理后,缺氧培养HUVEC中HIF-1α蛋白表达和GLUT-1的转录表达下降,LINC01116的表达显著下降,与各对照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缺氧24 h时,HUVEC中炎症分TNF-α、IL-1β、ICAM、E-SELECTIN的mRNA水平增加,干扰LINC011 16表达后,上述炎症分子的mRNA水平显著降低(P<0.01).免疫荧光的实验显示,缺氧24 h后,细胞核内p65的分布增加,而干扰LINC01116表达后,p65入核的细胞比例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缺氧通过HIF-1途径诱导血管内皮细胞LINC011 16的表达增加;LINC01116可以通过调控p65入核,调节内皮细胞炎症分子的表达,参与介导缺氧血管内皮细胞炎症反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阿魏酸钠对乙醛诱导的肝星状细胞增殖、活化和胶原合成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研究阿魏酸钠(SF)对体外乙醛诱导的大鼠肝星状细胞(HSC-T6)增殖、活化、胶原合成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HSC-T6细胞,建立乙醛诱导的HSC-T6增殖模型,设空白组、乙醛组、秋水仙碱组(2.5 μmol· L-1)及SF组(1,10,25,50,100,200,400 μmol·L-1),通过细胞增殖和毒性检测(MTS)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筛选合适的SF浓度.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SF(400,200,100 μmol· L-1 )对乙醛诱导的HSC-T6细胞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I型,Ⅲ型胶原浓度,酸水解法检测羟脯氨酸(Hyp)含量,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转化生长因子1-β1(TGF-β1),信号转导蛋白Smad2,Smad3,Smad4,Smad7,基质金属蛋白酶-l(MMP-l)和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基因mRNA表达变化.结果:与空白组比较,200 μmol · L -1的乙醛能显著诱导HSC-T6体外增殖(P <0.01);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HSC-T6增殖显著增加(P <0.01),α-SMA和I型,Ⅲ型胶原和Hyp含量显著增加(P < 0.01), TGF-β1,Smad2,Smad3,Smad4,Smad7 mRNA的表达显著上调(P < 0.01 ),MMP-1和 TIMP-1 mRNA表达显著上调(P < 0.01 ).与模型组比较,400,200,100 μmol.L-1浓度的SF能明显抑制乙醛诱导的HSC-T6增殖(P < 0.05,P <0.01),显著降低a-SMA和 I型,Ⅲ型胶原和 Hyp 含量(P<0.01),下调 TGF-β, Smad2, Smad3,Smad4基因 mRNA的表达(P < 0.05,P < 0.01 ),上调 Smad7基因 mRNA表达(P < 0.01 ),并明显上调 MMP-1 mRNA表达(P < 0.05,P < 0.01 )和下调 TIMP-1 mRNA表达(P <0.01).结论:SF能通过调控TGF-β1/Smad 和 MMP-1/TIMP-1信号通路,抑制乙醛诱导的体外HSC-T6细胞的增殖,活化和胶原分泌.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CRAE对百草枯中毒大鼠肺纤维化的保护作用机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观察复方赤芍黄芪提取物(CRAE)对百草枯中毒大鼠肺纤维化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 采用百草枯诱导大鼠肺纤维化模型,分成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组、CRAE 0.6g/kg组、CRAE 1.2 g/kg组、CRAE2.4 g/kg组.观察CARE对模型大鼠肺脏重量、肺脏脏器指数,血清透明质酸(HA)、Ⅲ型胶原蛋白(PC-Ⅲ)、层粘连蛋白(LN)含量,肺组织中金属基质蛋白酶9(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羟脯氨酸(Hyp)、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7(IL-17)、白介素6(IL-6)、转化生长因子1(TGF-β1)、Ⅰ型纤溶酶原激活抑制因子(PAI-1)含量.Western blot分析P-Smad2、Smad2、P-Smad3、Smad3、Smad7和PAI-1蛋白的含量.Q-PCR法检测PAI-1 mRNA的含量.结果 CRAE 1.2 g/kg组和CRAE 2.4 g/kg组能显著减少模型大鼠肺脏重量、肺脏脏器指数、血清HA、PC-Ⅲ、LN含量及肺组织中TIMP-1、Hyp、MDA、TNF-α、IL-17、IL-6、TGF-β1、PAI-1的表达水平,增加肺组织中SOD、GSH-Px和MMP-9的含量;下调P-Smad2、P-Smad3、PAI-1水平,上调Smad7蛋白的表达.结论 CRAE对百草枯诱导的大鼠肺纤维化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TGF-β1/Smad信号通路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缺氧诱导血管内皮细胞中Runx1表达及其功能的初步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缺氧条件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HUVEC)中Runx1 (Runt-rel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 1)的表达及其在细胞损伤和炎症分子表达调控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缺氧工作站模拟缺氧环境(1%O2),常氧组细胞于普通培养箱(21%O2)中常规培养.采用qRT-PCR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目的基因表达水平;采用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试剂盒检测培养上清LDH活性;以葡萄糖转运体-1(glucose transporter 1,Glut1)的转录水平反映缺氧诱导因子1(hypoxia induced factor 1,HIF-1)的转录活性,以Bcl-2/Bax蛋白比值反应细胞凋亡通路的活性.结果 qRT-PCR和Western blot的结果显示,与常氧组相比,缺氧组HUVEC细胞中Runx1持续高表达(P<0.05);经脯氨酸羟化酶抑制剂(dimethyloxalylglycine,DMOG)和去铁酰胺(desferrioxamine,DFX)处理后,常氧组HUVEC中缺氧诱导因子1亚基α(HIF-1α)蛋白和Glut1的mRNA水平增加,Runx1的mRNA也显著增加;分别干扰缺氧组HUVEC细胞和DFX处理组细胞中HIF-1α表达后,Runx1的mRNA显著下降,与各组干扰序列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缺氧24h时细胞培养上清的LDH活性显著升高,Bcl-2/Bax蛋白水平的比值显著下调,同时,缺氧组HUVEC中炎症分子TNF-α、IL-1β、ICAM的mRNA水平显著增加,与常氧组相比,差异均具有显著意义(P<0.05).干扰Runx1表达后,缺氧组细胞培养上清中LDH活性显著降低,Bcl-2/Bax蛋白水平的比值显著上调,炎症分子mRNA水平显著下调,与各组对照组相比,差异均具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缺氧以HIF-1依赖的方式诱导血管内皮细胞中Runx1表达;Runx1通过介导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和炎症因子的表达,参与缺氧内皮细胞功能紊乱.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超声微泡靶向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下调的腺病毒治疗大鼠肝纤维化效果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分析超声微泡联合超声辐照介导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 (TIMP-1) 下调的腺病毒治疗肝纤维化的效果及机制.方法 构建下调TIMP-1基因的重组腺病毒, 制备重组腺病毒超声造影剂.建立大鼠肝纤维化模型, 分为:模型组、腺病毒组 (重组腺病毒) 、腺病毒微泡组 (重组腺病毒超声造影剂) 、实验组 (超声辐照+重组腺病毒超声造影剂) 、超声腺病毒组 (超声辐照+重组腺病毒) .24 h后处死大鼠, 制备肝脏切片, 观察各组EGFP的表达情况, 分析转染率;Masson染色判断肝纤维化分期;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比各组大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 、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 、羟脯氨酸 (Hyp) 、透明质酸 (HA) 、Ⅳ型胶原 (CIV) 、层粘连蛋白 (LN) 水平差异.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鼠TIMP-1、基质金属蛋白酶13 (MMP-13) 蛋白的相对表达含量.结果 实验组转染率高于腺病毒组 (q=3.418) 、腺病毒微泡组 (q=3.756) 、超声腺病毒组 (q=5.502)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病理检查可见实验组纤维化程度较轻且肝纤维化分级整体较低 (P <0.01);对比各组血清学指标检测结果可知实验组大鼠ALT、AST、HA、LN、CIV、Hyp含量活性低于其余4组.Western blot显示, 与其他各组相比, 实验组大鼠TIMP-1蛋白表达更高, MMP-13蛋白表达更低.结论 超声微泡联合超声辐照靶向TIMP-1下调的腺病毒治疗能抑制TIMP-1活性, 改善肝纤维化程度, 基因治疗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